期刊文献+
共找到4,160篇文章
< 1 2 20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企业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完善——兼论国资委的定位调整 被引量:20
1
作者 王新红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29-141,共13页
设立国资委,由其代表政府对国家出资企业履行出资人职责和监管职责,结束国有企业"产权主体缺位"和"五龙治水"局面,是现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巨大进步。国资委集出资人代表、监管者和规则制定者三重身份于一身,同时... 设立国资委,由其代表政府对国家出资企业履行出资人职责和监管职责,结束国有企业"产权主体缺位"和"五龙治水"局面,是现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巨大进步。国资委集出资人代表、监管者和规则制定者三重身份于一身,同时履行出资人职责、监管职责及相关规则制定职责的"顶层设计"也存在重大缺陷:国资委身份错位,导致其承担的多项职责相互冲突;国资委代表政府对多家国家出资企业履行出资人职责,导致难以克服的普遍性关联问题;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的行为存在巨大的道德风险,需要专门监督,但现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缺少对履行出资人职责行为的专门监督机构和监督制度安排。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核心是重新定位国资委的身份和职责,使其成为代表同级政府对履行出资人职责的行为进行监督的专门机构;由此带来的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的空缺问题的解决途径为:原国家出资企业适合作为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的,直接将其改造为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原国家出资企业不适合作为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的,另设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资委 企业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出资人 监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现状、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21
2
作者 常蕊 《当代经济管理》 CSSCI 2016年第3期15-19,共5页
全面分析了企业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现状,深入剖析了其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发展混合所有制和国有企业按功能分类的要求对进一步完善企业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提出了具体的,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文章认为,应加强国有资产所有权... 全面分析了企业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现状,深入剖析了其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发展混合所有制和国有企业按功能分类的要求对进一步完善企业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提出了具体的,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文章认为,应加强国有资产所有权;将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的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能与公共管理职能分开;根据国有企业的功能分别设立不同类型的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实行分类治理;大力完善企业国有资产管理的法制。企业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应有组织地分步推进,并注意与其他方面的改革相协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国有企业 国有经济 公司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河南文化企业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思考 被引量:1
3
作者 郑志宏 杨恒智 《区域经济评论》 2016年第3期149-153,共5页
国有文化企业是河南国有经济的一支新生力量,新形势下加强国有经营性文化资产的监督管理具有重要意义。由于河南原有的文化企业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是基于计划经济所产生,还处于过渡阶段,存在对国有文化资产重视程度不够,管理主体不一... 国有文化企业是河南国有经济的一支新生力量,新形势下加强国有经营性文化资产的监督管理具有重要意义。由于河南原有的文化企业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是基于计划经济所产生,还处于过渡阶段,存在对国有文化资产重视程度不够,管理主体不一,没有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制度不健全,监管乏力等一系列问题,创新文化企业国有资产管理体制需要借鉴其他地区的经验,认清河南文化及相关产业发展形势,提高认识;建立国有资产监管机构,明确职责;推进机制创新,实施科学管理;完善规章制度,规范管理;加强国有文化资产管理队伍建设,培养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资产 管理体制 河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立新型企业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初探
4
作者 蒙永福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1998年第3期16-17,共2页
关键词 企业 国有资产 管理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债管理体制改革与企业劳动雇佣
5
作者 曹策 李逸飞 楚尔鸣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2-136,共15页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已成为保障民生和维持社会经济稳定运行的首要政策目标。把2015年开始的地方债管理体制改革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基于2010—2019年上市公司数据,运用多期双重差分法评估了地方债管理体制改革对企业劳动雇佣的影响。...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已成为保障民生和维持社会经济稳定运行的首要政策目标。把2015年开始的地方债管理体制改革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基于2010—2019年上市公司数据,运用多期双重差分法评估了地方债管理体制改革对企业劳动雇佣的影响。研究发现:地方债管理体制改革显著增加了企业的劳动雇佣,该结论经过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成立。机制分析表明,地方债管理体制改革缓解了企业融资约束,主要通过产出规模效应和投资互补效应促进企业劳动雇佣增加,且产出规模效应的影响更大。异质性分析表明,对于融资约束大、劳动密集度高的企业以及所在城市地方债规模较大和营商环境较好的企业,地方债管理体制改革对劳动雇佣影响更大。研究结论为地方债管理体制改革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影响企业劳动雇佣提供了新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债管理体制 企业劳动雇佣 融资约束 双重差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有企业分类视角下中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研究 被引量:26
6
作者 徐传谌 翟绪权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6-53,共8页
随着党和政府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一系列决定、意见与规划的相继出台,国有企业分类视角下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路基本形成。从马克思社会分工的经济学理论考察,发达的社会分工决定了国有企业的特点,界定了国有企业的功能,划分... 随着党和政府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一系列决定、意见与规划的相继出台,国有企业分类视角下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路基本形成。从马克思社会分工的经济学理论考察,发达的社会分工决定了国有企业的特点,界定了国有企业的功能,划分了国有企业的类别,反映了国有企业的市场化程度,所以国有企业的科学分类可以进一步提高社会生产力与社会生产效率,而国有企业分类视角下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有利于在现实层面促进社会主义生产方式与市场经济的关系。但是,由各类国有企业的鲜明特点与"一刀切"制度的矛盾所导致的一系列问题依旧存在,在分别借鉴新加坡、美国与挪威关于不同类型国有企业中国有资产管理的经验后,我国国有企业总体上可以通过界定功能而按行业继续分类,并组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以"管资本"为主监管国有资产,根据目前四类国有企业的自身功能和市场化程度来重新考察国有资产管理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企业分类 国有资产 管理体制 社会分工 市场化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迈出的重要一步——谈“直接委托大企业、大集团公司行使运作国有资产的职能”
7
作者 李富阁 《江苏经济探讨》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9-12,共4页
陈焕友同志在全省贯彻落实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精神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中,在谈到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时明确提出,要“积极探索政府社会经济管理职能与国有资产所有者职能分离、国有资产行政管理职能与国有资产运营职能分离的有效途径.... 陈焕友同志在全省贯彻落实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精神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中,在谈到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时明确提出,要“积极探索政府社会经济管理职能与国有资产所有者职能分离、国有资产行政管理职能与国有资产运营职能分离的有效途径.加快建立健全权责明确的国有资产管理、监督、运营体系,目前的主要方式是,由国有资产管理机构统一行使国有资产管理职能,直接委托大企业、大集团公司,行使运作国有资产的职能,相应建立企业监事会,加强对资产运营的监督.”这是我省在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中迈出的重要一步,必将对加快实现全省的两个根本性转变产生重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资产管理 体制改革 企业 企业集团 公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审计管理体制改革与国有企业韧性——基于组建党委审计委员会的准自然实验 被引量:12
8
作者 郭檬楠 宋鑫伟 李娜 《审计与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9,共9页
基于组建党委审计委员会这一准自然实验,以2007—2022年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为样本,构建多期DID模型实证检验审计管理体制改革对国有企业韧性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以组建党委审计委员会为重要举措的审计管理体制改革显著提高了... 基于组建党委审计委员会这一准自然实验,以2007—2022年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为样本,构建多期DID模型实证检验审计管理体制改革对国有企业韧性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以组建党委审计委员会为重要举措的审计管理体制改革显著提高了国有企业韧性。影响机制检验发现,审计管理体制改革可以通过提高国家审计质量和国有企业劳动生产率、降低国有企业风险承担水平等路径提升国有企业韧性。调节效应检验发现,宏观层面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创新能力以及微观层面的企业数字化转型和资源配置效率能够显著增强审计管理体制改革对国有企业韧性的促进效应。研究结论对于厘清组建党委审计委员会的微观治理效应、激发国有企业审计监督效能、提高国有企业韧性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计管理体制改革 党委审计委员会 国家审计 国有企业韧性 审计监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对国家审计的影响及其对策 被引量:14
9
作者 王宝庆 张爱兰 +2 位作者 王萍 何志方 周仲利 《审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4-26,共3页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不断变革,对国家审计产生了巨大影响。新体制下,应重建国家审计监督的基本框架,强化国家审计监督的独立性地位,强化国家审计的服务功能,加强对民间审计的质量监管,建立国家审计机关与其他国资监管机构的协同机制,完...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不断变革,对国家审计产生了巨大影响。新体制下,应重建国家审计监督的基本框架,强化国家审计监督的独立性地位,强化国家审计的服务功能,加强对民间审计的质量监管,建立国家审计机关与其他国资监管机构的协同机制,完善国家审计准则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资产 管理体制 国家审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必须构建新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被引量:34
10
作者 魏杰 赵俊超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10,共6页
拥有国有资产的目标是为了维护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而不是其它。国有资产的控制力和保值增值都是实现其目标的手段之一。国有资产具有多种形态 ,可以借助不同形态的转换实现社会转型和经济发展目标。三个层级的国有资产管理模式是一种... 拥有国有资产的目标是为了维护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而不是其它。国有资产的控制力和保值增值都是实现其目标的手段之一。国有资产具有多种形态 ,可以借助不同形态的转换实现社会转型和经济发展目标。三个层级的国有资产管理模式是一种比较恰当的方式。应当组建和利用国有资产经营公司 ,对国有资产进行集中运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资产 管理体制 体制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善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机制 被引量:9
11
作者 王琦 闻星火 陈辉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2008年第10期179-181,共3页
结合工作实践,对如何建立一个适应高校发展的资产管理模式和管理体制以规范高校国有资产管理,提升管理水平,维护学校整体利益,提出了一些思考。
关键词 国有资产 管理体制 监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取向分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田发 程建华 周琛影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7-49,71,共4页
根据现代产权理论分析,无论产权的最终归属是谁,只要产权界定清晰,就是有效率的产权制度安排。而我国国有产权制度安排缺乏效率的主要症结正好在于国有产权界定不明晰,这说明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存在弊端。为此,须加快国有产权制度创新,深... 根据现代产权理论分析,无论产权的最终归属是谁,只要产权界定清晰,就是有效率的产权制度安排。而我国国有产权制度安排缺乏效率的主要症结正好在于国有产权界定不明晰,这说明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存在弊端。为此,须加快国有产权制度创新,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资产 管理体制 体制改革 产权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6
13
作者 杨国亮 杨国寿 《经济与管理》 CSSCI 2011年第10期5-9,共5页
国有企业存在的根本问题是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的委托—代理问题。国有企业的前期改革大体上可以划分为放权让利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两个阶段。两个阶段的改革试图解决这一问题,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种种局限。国务院国资委的建立为... 国有企业存在的根本问题是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的委托—代理问题。国有企业的前期改革大体上可以划分为放权让利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两个阶段。两个阶段的改革试图解决这一问题,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种种局限。国务院国资委的建立为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奠定了体制基础。今后还需正确认识和调整国务院国资委的定位,正确处理国务院国资委与地方国资委的关系,建立对各级国有资产监管机构的制衡和问责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企业 国有资产 管理体制 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权视角下中国资源性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创新 被引量:9
14
作者 廖红伟 乔莹莹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1-48,共8页
人口不断增加与经济增长,使得自然资源的承受能力面临严峻挑战。现行的资源性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已然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致出现了国有资产流失严重、自然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破坏了代际之间的利益公平,威胁着经济的可持... 人口不断增加与经济增长,使得自然资源的承受能力面临严峻挑战。现行的资源性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已然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致出现了国有资产流失严重、自然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破坏了代际之间的利益公平,威胁着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现行资源性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存在着政出多头、权责不清、综合利用率低、短期行为突出以及资源要素价格偏离市场准价体系等问题。通过借鉴国外代表性国家对资源性国有资产实施管理模式的经验与趋势,我国应以自然资源的合理可持续性开发利用为前提,明晰产权,实现资源性国有资产综合统一管理、改革资源性国有资产产权制度、建立并完善激励约束机制以及科学的资源定价体系等,作为深化改革资源性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制度创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性国有资产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产权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地方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特征研究——基于北京、上海、重庆、深圳、武汉、吉林六地的对比 被引量:9
15
作者 李琳 崔学刚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11-119,共9页
国有企业改革与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完善是深化经济改革的重要内容。文章对特征典型的北京、上海、重庆、深圳、武汉和吉林六地的国有资产管理模式进行剖析,深入考察了六地国资委所辖企业(单位)的类型与数量、国有资产管理模式建立的法... 国有企业改革与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完善是深化经济改革的重要内容。文章对特征典型的北京、上海、重庆、深圳、武汉和吉林六地的国有资产管理模式进行剖析,深入考察了六地国资委所辖企业(单位)的类型与数量、国有资产管理模式建立的法规依据、国资委职能、国资委组织机构编制(高层编制、中层处室、处室数量)、处室职能和信息公开等方面的差异,并分析其差异产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深化我国地方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资产 管理体制 国资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有企业改革和新型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被引量:2
16
作者 冯苏京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004年第2期24-29,共6页
国有企业改革在争论中冲出一条成功之道,从对企业自身的产权改造,逐步扩大到对国有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最后进一步深入到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新型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体现了政资分开、分级产权、专业管理、授权经营、两权分离、依... 国有企业改革在争论中冲出一条成功之道,从对企业自身的产权改造,逐步扩大到对国有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最后进一步深入到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新型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体现了政资分开、分级产权、专业管理、授权经营、两权分离、依法管理等六大特征。本文从国有企业的功能定位和产权特征入手,提出了对国有企业进行分类管理、妥善协调国有企业二元目标等政策建议,对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进行了积极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企业 改革 国有资产 管理体制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搞活国有经济必须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 被引量:6
17
作者 刘文俭 黄芳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654-661,共8页
国有企业的改革受制于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要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搞活国有经济 ,就必须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我国现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存在的种种弊端是国有经济效益不高、国有资产流失不止的症结所在 ,只有充分认识深化国有资产... 国有企业的改革受制于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要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搞活国有经济 ,就必须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我国现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存在的种种弊端是国有经济效益不高、国有资产流失不止的症结所在 ,只有充分认识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才能为国有企业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扫清思想和体制障碍。具体思路是 :以产权理论为基础 ,通过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创新 ,实现“产权清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资产 国有经济 管理体制 国有企业改革 产权制度 中国 现代企业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问题再探讨——兼论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相关问题 被引量:15
18
作者 宋冬林 金成晓 《南开管理评论》 CSSCI 2003年第2期34-37,共4页
本文从伯利和米恩斯提出的两权分离的命题出发,探讨了所有权与控制权产生分离的原因、控制权的本质以及所有权与控制权的整合方式,并将其应用到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研究中,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所有权 控制权 国有资产 管理体制改革 中国 制度安排 代理成本 市场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圳市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调研报告 被引量:2
19
作者 郑海航 徐炜 +1 位作者 张多中 崔佳颖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5-40,44,共7页
党的十六大以后,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成为我国经济改革中新的突破点和“增长点”。“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本篇调研报告希望通过总结深圳市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经验与教训,能够对完善我国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有所裨益。
关键词 深圳市 国有资产管理 管理体制 改革 国有企业 资产评估 授权经营 出资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陈庆 安林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3-40,共8页
本文对国有资本与资产管理、国资管理中的权利与权力、企业领导人员管理机制以及出资人股东行为方式等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几个重点问题做了深入研究,提出了中国企监会的概念,并论证了其存在的理由与作用,进而对完善中国国有资产管... 本文对国有资本与资产管理、国资管理中的权利与权力、企业领导人员管理机制以及出资人股东行为方式等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几个重点问题做了深入研究,提出了中国企监会的概念,并论证了其存在的理由与作用,进而对完善中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进行了过渡模式和未来模式的构想与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国资监管人 运行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