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企业家、企业制度安排与企业技术创新
1
作者 毛霞 陈健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71-73,共3页
关键词 企业 企业制度安排 技术创新 经营管理 激励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制度变迁中制度安排的功能转换 被引量:3
2
作者 李新春 李善民 《南方经济》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16-18,共3页
企业制度变迁中制度安排的功能转换李新春,李善民企业制度变迁是经济体制转轨或过渡过程中最富实质意义、也是最复杂的过程,这无论是在采取激进的制度变迁过程的东欧,还是在渐进式改革的中国都是如此。由于各国政府和公民对改革的态... 企业制度变迁中制度安排的功能转换李新春,李善民企业制度变迁是经济体制转轨或过渡过程中最富实质意义、也是最复杂的过程,这无论是在采取激进的制度变迁过程的东欧,还是在渐进式改革的中国都是如此。由于各国政府和公民对改革的态度以及考虑到具体经济发展的环境,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制度安排 制度变迁 安全功能 经济功能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 功能转换 制度结构 变迁过程 渐进式改革 企业制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国有企业制度创新与劳动者动力机制的再造
3
作者 孙锦华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CSSCI 1995年第5期9-14,共6页
论国有企业制度创新与劳动者动力机制的再造孙锦华我国国有企业制度创新的目标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呢?理论界有一种流行的看法,认为国有企业制度创新实际上就是建立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笔者认为这种观点有失偏颇。事... 论国有企业制度创新与劳动者动力机制的再造孙锦华我国国有企业制度创新的目标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呢?理论界有一种流行的看法,认为国有企业制度创新实际上就是建立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笔者认为这种观点有失偏颇。事实上,企业制度创新应包括技术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者 动力机制 企业制度创新 国有企业 企业制度安排 法人财产权 强制性制度变迁 交易成本 最大化 所有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官方与非官方活动的关系及其竞争优势 被引量:1
4
作者 方润生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22-24,共3页
分析了企业正式制度安排和非正式制度安排下企业内部两种不同的行为主体的价值活动的性质和特征,认为非官方行为主体的价值活动有助于企业内部产生大量的创新,非官方活动向官方活动的转化有利于企业培育和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
关键词 非官方活动 竞争优势 企业制度安排 价值活动 价值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家人力资源分析及其开发与利用 被引量:1
5
作者 刘波 孙林岩 戴昭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3期29-32,共4页
通过对企业家人力资源内涵和企业家人力资源特性的研究 ,分析了企业内部制度和企业外部制度对企业家人力资源的影响 ,以及企业内部制度和企业外部制度安排对企业家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
关键词 企业 企业家人力资源 开发利用 企业内部制度安排 激励机制 利益风险机制 资本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企业文化看人性化管理
6
作者 杨晶晶 《求实》 北大核心 2004年第S4期205-206,共2页
关键词 企业文化 价值理念 人性化管理 企业制度安排 经营战略 企业员工 职业生涯规划 人本主义管理 管理理念 人本管理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有企业不宜进行股份制改造与必须继续存在的思考
7
作者 焦春华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1996年第1期49-51,共3页
国有企业不宜进行股份制改造与必须继续存在的思考焦春华我们曾经选择过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的思路。认为既能彻底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又能实现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的目标。然而,理论和实践证明,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造是不可靠的,它既不... 国有企业不宜进行股份制改造与必须继续存在的思考焦春华我们曾经选择过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的思路。认为既能彻底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又能实现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的目标。然而,理论和实践证明,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造是不可靠的,它既不利于坚持公有制。也不利于建立有序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份制改造 国有企业 市场经济体制 现代化企业制度 发展中国家 企业经营机制 企业制度安排 管理经济职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权利的性质与特征 被引量:2
8
作者 魏明海 黎文靖 《管理学报》 2006年第5期543-548,555,共7页
在GHM理论对权利集合“二分法”的基础上,透过探讨权利的本质,认为权利来源于信息,并且确立了权利生效的条件,即权利的行动范围和行动能力相互匹配,将整个权利集合划分为契约权利、信息权利和公共领域三部分即“三分法”。此外,还分析... 在GHM理论对权利集合“二分法”的基础上,透过探讨权利的本质,认为权利来源于信息,并且确立了权利生效的条件,即权利的行动范围和行动能力相互匹配,将整个权利集合划分为契约权利、信息权利和公共领域三部分即“三分法”。此外,还分析了信息控制权和信息索取权的特征,并讨论了信息权利对进一步研究企业制度安排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控制权 信息索取权 GHM理论 契约 企业制度安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部人控制”的容忍与“内部人控制问题”的治理 被引量:5
9
作者 洪功翔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62-64,共3页
"内部人控制"与"内部人控制问题"是两个不同层次的概念。"内部人控制"是与两权分离相联系而产生的一种内生性的企业制度安排。经理人员职权的扩大,是适应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发展与提高企业效率的需要。... "内部人控制"与"内部人控制问题"是两个不同层次的概念。"内部人控制"是与两权分离相联系而产生的一种内生性的企业制度安排。经理人员职权的扩大,是适应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发展与提高企业效率的需要。在现阶段治理"内部人控制问题",既需要解决国有股"一股独大"问题,更需要建立对企业经理人员的激励约束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部人控制” 内部人控制问题 企业经理人 “一股独大”问题 企业制度安排 企业效率 国有股 容忍 知识经济发展 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事业部制分权度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侯竞 毛昱 蓝海林 《企业活力》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84-85,共2页
关键词 事业部制 分权 企业制度安排 事业部体制 构建过程 中国企业 经营 绩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