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资本市场开放的企业创新投资效应研究——基于QFII持股的检验
1
作者 宋玉臣 吕静茹 黄杉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4-36,共13页
深化资本市场对外开放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技术创新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在此背景下,QFII持股能否促进企业创新投资成为研究重点。基于2010—2022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了QFII持股对企业创新投资的影响及作用机... 深化资本市场对外开放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技术创新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在此背景下,QFII持股能否促进企业创新投资成为研究重点。基于2010—2022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了QFII持股对企业创新投资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QFII持股有助于提高企业的创新投资水平,这一影响因企业产权性质及成长阶段呈现异质性特征。作用机制分析显示:QFII持股通过缓解融资约束、降低代理成本来提高企业创新投资水平;由于信息效应的存在,分析师关注度的提高和正面报道数量的增加能够增强QFII持股对企业创新投资的促进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QFII持股能够提升企业的创新投资效率,推动企业创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市场开放 QFII持股 企业创新投资 信息不对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抑制、融资约束与企业创新投资 被引量:6
2
作者 张霞 王蕾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19-126,共8页
以2008—2017年中国30个省高技术企业面板数据为依据,实证考察了金融抑制、融资约束及其交互作用对企业创新投资的影响。结果显示:金融抑制与融资约束对企业创新投资的提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融资约束对企业创新投资的作用受到金融抑制... 以2008—2017年中国30个省高技术企业面板数据为依据,实证考察了金融抑制、融资约束及其交互作用对企业创新投资的影响。结果显示:金融抑制与融资约束对企业创新投资的提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融资约束对企业创新投资的作用受到金融抑制的影响,即金融抑制加剧了融资约束对企业创新投资的负向影响。采用中介效应模型进一步验证了融资约束的部分中介效应。此外,融资约束对企业创新投资的影响存在基于金融抑制的门槛效应,即在不同的金融抑制门槛区间,融资约束对企业创新投资存在明显的差异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抑制 融资约束 企业创新投资 中介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创新投资:融资约束和股权激励的作用 被引量:16
3
作者 梁彤缨 陈昌杰 《工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3-32,共10页
利用沪深上市公司2010~2017年的数据,本文分别从股权激励中介的角度和融资约束调节的角度深入考察了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创新投资的作用路径。研究发现:控制企业融资约束后,企业创新投资仍然与管理者过度自信显著正相关,但融资约束在... 利用沪深上市公司2010~2017年的数据,本文分别从股权激励中介的角度和融资约束调节的角度深入考察了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创新投资的作用路径。研究发现:控制企业融资约束后,企业创新投资仍然与管理者过度自信显著正相关,但融资约束在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创新投资的关系中起负向调节作用,企业创新投资与管理者过度自信的正相关关系只表现在融资约束程度较低的组中,当企业融资约束程度较高时,企业创新投资反而与管理者过度自信呈负相关关系;股权激励在高管过度自信与企业创新投资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本文对深入理解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也为发展激励企业技术创新的机制提供了新的重要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理者过度自信 企业创新投资 融资约束 股权激励 盈利预测偏差法 中介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值税转型对企业创新投资的影响——以江西三大行业上市公司为例 被引量:16
4
作者 张云 匡勇 《广东商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0-54,共5页
增值税转型政策已全面推开,以江西轻纺制造业、资源加工制造业、机械电子制造业23家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为分析样本建立模型,探索增值税转型政策对三大行业固定资产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无论是转型前还是转型后,固定资产投资受上期固定... 增值税转型政策已全面推开,以江西轻纺制造业、资源加工制造业、机械电子制造业23家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为分析样本建立模型,探索增值税转型政策对三大行业固定资产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无论是转型前还是转型后,固定资产投资受上期固定资产投资和总资产规模的影响很大,但随着转型的深入,其影响作用削弱,而企业资本成本和增值税税额的影响显著增强,所得税和利润总额的影响不太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税制改革 增值税转型 企业创新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度背景、CEO产出型职业经历与企业创新投资 被引量:5
5
作者 汪海霞 张清清 《中国注册会计师》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54-59,共6页
本文以我国2013-2018年深沪A股民营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以委托代理理论为基础,探讨了CEO产出型职业经历对企业创新投资的影响以及制度性因素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CEO产出型职业经历与企业创新投资呈正相关关系;股权制衡、两职合... 本文以我国2013-2018年深沪A股民营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以委托代理理论为基础,探讨了CEO产出型职业经历对企业创新投资的影响以及制度性因素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CEO产出型职业经历与企业创新投资呈正相关关系;股权制衡、两职合一、股权激励机制和市场竞争机制在CEO产出型职业经历与企业创新投资的关系中均有一定的调节作用;薪酬激励机制并没有起到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合理选择具有相关职业经历的CEO、完善内外部制度性因素对抑制CEO的道德风险,充分发挥CEO在企业创新投资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我国民营制造业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寻求建设创新优势提供了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因素 CEO产出型职业经历 企业创新投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治关联与企业创新投资——基于资源冗余和股权集中度视角 被引量:2
6
作者 谷丰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47-154,共8页
结合资源依赖等理论,基于多元回归分析方法,以2014至2018年中国深沪A股上市高新技术企业为研究样本,实证研究了政治关联对企业创新投资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并检验了资源冗余作为企业内部资源存量以及股权集中度对这种影响的调节效应。... 结合资源依赖等理论,基于多元回归分析方法,以2014至2018年中国深沪A股上市高新技术企业为研究样本,实证研究了政治关联对企业创新投资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并检验了资源冗余作为企业内部资源存量以及股权集中度对这种影响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政治关联对企业创新投资具有正向促进作用;政治关联在影响企业创新投资过程中,会受到企业资源冗余和股权集中度的负向调节作用。据此,企业应保持适度政治关联,将外部资源转化为内部优势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关联 资源冗余 股权集中度 企业创新投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理层权力、产品市场竞争与企业创新投资 被引量:2
7
作者 宋在科 刘凌婧 宋佳宁 《财会通讯》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9期40-43,共4页
本文以2010—2017年度我国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了管理层权力与企业创新投资的关系。研究发现:管理层权力对企业创新投资产生正向促进作用;产品市场竞争对企业创新投资产生正向促进作用;企业所在产品市场的竞争越激烈,越会促... 本文以2010—2017年度我国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了管理层权力与企业创新投资的关系。研究发现:管理层权力对企业创新投资产生正向促进作用;产品市场竞争对企业创新投资产生正向促进作用;企业所在产品市场的竞争越激烈,越会促进管理层权力与企业创新投资的正相关关系。进一步研究发现:在非国有企业之中,企业所处产品市场的竞争程度越激烈,越能显著促进管理层权力对企业创新投资的正相关关系。而在国有企业中这种作用效果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理层权力 产品市场竞争 企业创新投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策解读能力如何促进民营企业创新投资 被引量:1
8
作者 于文超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05-224,共20页
有效的政策解读能力可以通过丰富创新资源和增进创新意愿来促进民营企业创新。本文利用2012年中国民营企业调查数据,系统评估政策解读能力对民营企业创新投资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发现,良好的政策解读能力会促使民营企业新增更多创新投... 有效的政策解读能力可以通过丰富创新资源和增进创新意愿来促进民营企业创新。本文利用2012年中国民营企业调查数据,系统评估政策解读能力对民营企业创新投资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发现,良好的政策解读能力会促使民营企业新增更多创新投资。这一结论在控制内生性偏误与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进一步研究表明,政策解读能力可以帮助企业获得更多银行贷款等政策性资源并提高企业的政策熟悉度,这是政策解读能力促进民营企业创新投资的重要机制。本文不仅为理解市场主体政策解读能力的经济效应提供了全新微观证据,更为完善民营企业创新发展的制度环境提供了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策解读能力 民营企业创新投资 外部融资 政策熟悉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理层权力制衡强度、债务约束与企业创新投资 被引量:13
9
作者 戴雨晴 李心合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1期73-82,共10页
企业创新是国家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关键,受到管理层意愿的影响,因而需要对内部经营者的权力进行制衡。以2010-2018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管理层权力制衡强度对企业创新投资的影响,以及不同债务约束情境下高商业信用配置、... 企业创新是国家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关键,受到管理层意愿的影响,因而需要对内部经营者的权力进行制衡。以2010-2018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管理层权力制衡强度对企业创新投资的影响,以及不同债务约束情境下高商业信用配置、高负债水平的调节效应,此外,还考察了产权性质的差异化影响。研究表明,管理层权力制衡强度越大,企业创新投资水平越高;高商业信用强化了该促进作用,而高负债水平弱化了该促进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管理层权力制衡强度与企业创新投资的关系在民企中更显著;国企能够更好地获得和运用商业信用,使其高商业信用对该关系的强化效应更显著;民企具有更强的债务约束,其高负债水平对该关系的弱化效应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理层权力制衡强度 企业创新投资 高商业信用 高负债水平 产权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闻媒体情绪与企业创新投资 被引量:8
10
作者 原东良 周建 《财经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58-69,共12页
本文以2014-2018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新闻媒体情绪对企业创新投资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显示,新闻媒体情绪越积极,企业创新投资水平越高,在克服内生性问题及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仍成立。机制检验表明,新闻媒体情绪通... 本文以2014-2018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新闻媒体情绪对企业创新投资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显示,新闻媒体情绪越积极,企业创新投资水平越高,在克服内生性问题及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仍成立。机制检验表明,新闻媒体情绪通过诱发管理者过度自信、吸引高级人才、提高股票流动性三个渠道促进企业创新投资。进一步分析显示,在管理层女性占比低、管理层咨询需求高、非融资融券标的情况下,新闻媒体情绪对企业创新投资的影响更大。异质性检验显示,国有产权属性弱化了新闻媒体情绪对企业创新投资的促进作用,高新技术行业属性强化了新闻媒体情绪对企业创新投资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媒体情绪 企业创新投资 管理者过度自信 高级人才流动 股票流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财务柔性、加速折旧税收优惠政策与企业创新投资策略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燕 《财会通讯》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0期38-41,共4页
文章基于沪深A股上市企业2014—2018年数据,对财务柔性、加速折旧税收优惠政策与企业创新投资策略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加速折旧税收优惠政策与企业创新投资策略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财务柔性与企业创新投资策略之间存... 文章基于沪深A股上市企业2014—2018年数据,对财务柔性、加速折旧税收优惠政策与企业创新投资策略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加速折旧税收优惠政策与企业创新投资策略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财务柔性与企业创新投资策略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财务柔性在加速折旧税收优惠政策与企业创新投资策略的关系中可以发挥正向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务柔性 加速折旧税收优惠政策 企业创新投资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外融资对企业不同阶段创新投资的异质性效应——基于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数据 被引量:13
12
作者 刘家树 范从来 《商业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88-97,共10页
根据创新价值链理论,将企业创新活动分为研究阶段(R)与开发阶段(D),探究内外源融资方式对企业不同创新阶段投资的异质性效应,为企业选择创新活动的融资渠道和政府设计精准支持企业创新政策提供参考。基于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实证研... 根据创新价值链理论,将企业创新活动分为研究阶段(R)与开发阶段(D),探究内外源融资方式对企业不同创新阶段投资的异质性效应,为企业选择创新活动的融资渠道和政府设计精准支持企业创新政策提供参考。基于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实证研究发现:内源融资对企业研究投资有显著促进效应,对开发投资未产生显著促进作用;债权融资对研究投资和开发投资的作用均不显著;股权融资对研究投资的影响不显著,但对开发投资具有显著影响。内源融资对债权融资与研究投资、债权融资与开发投资的关系不具有调节效应;内源融资对股权融资与研究投资关系具有正向显著调节效应,对股权融资与开发投资的关系具有正向调整作用但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源融资 外源融资 企业创新投资 异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税信用评级制度与企业创新——“赏善”比“罚恶”更有效? 被引量:31
13
作者 叶永卫 曾林 李佳轩 《南方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2-68,共17页
前期研究证实纳税稽查、反避税等强制性税收征管可以规范企业纳税行为,对企业产生"约束效应",而不同于以往的强制性税收征管,纳税信用评级制度具有一定的激励性。由此,文章以2014年颁布实施的纳税信用评级制度刻画了激励性税... 前期研究证实纳税稽查、反避税等强制性税收征管可以规范企业纳税行为,对企业产生"约束效应",而不同于以往的强制性税收征管,纳税信用评级制度具有一定的激励性。由此,文章以2014年颁布实施的纳税信用评级制度刻画了激励性税收征管,基于这一新的视角,分析了激励性税收征管对企业创新投资的影响。利用2010-2017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研发支出数据,文章采用PSM-DID模型估计了激励性税收征管对企业创新投资影响的"净效应"。结果表明,纳税信用评级制度实施后,纳税信用等级为A的企业,其创新投资显著增加,且这一效应在媒体关注程度低的企业、非国有企业及高新技术企业中更加明显。进一步的作用机制检验发现,激励性税收征管一方面通过增加信贷融资规模进而对企业的创新投资产生积极作用,另一方面通过增加市场关注压力进而对企业的创新投资带来负面影响,但由于积极作用要远大于负面影响,从而激励性税收征管表现出对企业创新投资的"激励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励性税收征管 媒体关注 企业创新投资 双重差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