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论企业分配机制的重构
- 1
-
-
作者
魏开武
-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所
-
出处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43-48,共6页
-
文摘
企业分配机制构造是深化企业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深化企业改革的目标就是改变企业的行政机构附属物地位,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商品生产者。因此,企业分配机制构造的内在根据是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分配规定性 企业分配机制构造的基本方向是把行政属性强烈的分配机制转换为以企业自主分配、国家参与和调控分配为特征的净收入分向分配机制。
-
关键词
企业分配机制
企业净收入
自主经营
经营者利益
所得税
自负盈亏
经营成果
劳动成果
税率
分配目标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浅谈集体企业分配机制的深化改革
- 2
-
-
作者
黄玉堂
-
机构
莆田县鞋帽厂
-
出处
《东南学术》
CSSCI
1989年第6期36-37,共2页
-
文摘
(一) 分配机制是激励企业向前发展和约束企业行为的一种动力机制。搞活分配机制,这是集体企业深化改革的主要任务。党的十三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方式必须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的原则。分配政策既要有利于善于经营的企业和诚实劳动的个人先富起来,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又要防止贫富悬殊,坚持共同富裕的方向。
-
关键词
集体企业
企业分配机制
按劳分配
分配关系
分配方式
深化改革
企业行为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主要任务
正确处理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企业内部要建立责任机制
- 3
-
-
作者
朱兴良
-
出处
《产经评论》
1998年第10期38-40,共3页
-
文摘
企业往往是由几个环节、不同部分共同组成的,每一个环节与另一个环节之间都有相互的责任关系。
-
关键词
经营者
国有企业改革
企业内部
责任机制
经营机制
权力机制
企业分配机制
经营目的
生产要素
生产经营者
-
分类号
F271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
-
题名对企业提取法定公益金相关法律规定的质疑
被引量:1
- 4
-
-
作者
李文伟
-
机构
广东省东莞理工学院社科部
-
出处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33-135,共3页
-
文摘
我国现行的一些法律、法规在税后利润分配 ,特别是提取公益金方面 ,对不同类型的企业作出了差异性较大的规定。尽管它们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制定和实施的 ,对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产生过推动作用。然而 ,在发展市场经济和与世界经济接轨的今天 ,它们逐步显现出与时代发展的不相适应性 ,暴露出种种弊端和问题 ,需要尽快对相关法律进行修订。
-
关键词
法定公益金
福利基金
不平等竞争
企业分配机制
-
Keywords
the legal common reserve funds
welfare funds
unequal competition
the distribution mechanism of enterprises
-
分类号
D90
[政治法律—法学理论]
-
-
题名受不合理机制的制约是中国现阶段通货膨胀的根本原因
- 5
-
-
作者
张正
-
出处
《价格月刊》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6-7,共2页
-
文摘
探讨通货膨胀的原因决不能停留在分析需求膨胀上,而要挖掘深层的、根本的原因。只有找到了根本原因,也就是说弄清楚了为什么会产生需求膨胀,导致通货膨胀,才能真正找到治理通货膨胀的良方。那么,这个根本原因又是什么呢?主要是机制不合理。具体讲有以下几点:
-
关键词
治理通货膨胀
需求膨胀
根本原因
不合理
企业留利
企业分配机制
贷款
消费基金
社会集团购买力
原材料
-
分类号
F714.1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实行三段式经营方式有利于分配制度的改革
- 6
-
-
作者
秦忠三
-
机构
吉林省林业厅
-
出处
《吉林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53-54,44,共3页
-
文摘
三岔子林业局在企业实行三段式经营方式的改革,实质上是把过去的集约经营管理,改为专业化经营管理,是对旧的林业经营管理体制的一次重大突破。当然也包含分配机制的改革。目前,三岔子林业局三段式经营方式对林业企业分配机制的改革是成功的,有利于提高林业生产力。
-
关键词
三岔子林业局
分配制度
经营方式
林业经营管理
企业分配机制
林业生产力
内部分配
劳动工资管理
木材加工
林业企业
-
分类号
S7
[农业科学—林学]
-
-
题名我国通货膨胀的原因及对策
- 7
-
-
作者
张建民
-
出处
《价格月刊》
1988年第12期17-18,12,共3页
-
文摘
一、我国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原因之一:国家采用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导致货币超前发行,引起物价总水平上升。 1979年以来,我国财政收支状况如下:1979年赤字170.6亿元,1980年赤字127.5亿元,1981年赤字25.51亿元,1982年赤字29.34亿元,1983年赤字43.46亿元,1984年赤字50亿元,1985年结余21.62亿元,1986年赤字70.50亿元。由于预算赤字,财政不得不向银行透支,迫使银行进行财政性的货币发行。1979年—1987年,我国货币发行量每年以24%的速度增长,货币流通量每年以32%的速度增长,大大超过同期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
-
关键词
通货膨胀
货币政策
货币发行
财政政策
对策
预算赤字
社会集团购买力
增长速度
国民经济
企业分配机制
-
分类号
F714.1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