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口老龄化、机器人应用与企业价值链升级 被引量:1
1
作者 连慧君 傅圣杰 《重庆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5-53,共19页
在全球人口结构深刻变迁和智能制造加速发展的背景下,机器人应用能否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对企业价值链升级的挑战,是一个亟待探讨的重要议题。基于中国微观企业数据和IFR工业机器人数据,实证探究了人口老龄化、机器人应用与企业价值链升... 在全球人口结构深刻变迁和智能制造加速发展的背景下,机器人应用能否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对企业价值链升级的挑战,是一个亟待探讨的重要议题。基于中国微观企业数据和IFR工业机器人数据,实证探究了人口老龄化、机器人应用与企业价值链升级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人口老龄化会抑制企业价值链升级。其中,企业的研发创新效应和进口中间投入效应是主要作用机制;机器人应用未能有效缓解人口老龄化对企业价值链升级的负面影响,反而强化了这种负面冲击;异质性分析显示,机器人应用在劳动密集型企业和低老龄化地区加剧了人口老龄化对企业价值链升级的负面影响,但在高老龄化地区则有缓解作用;拓展性研究发现,机器人应用能够提升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缓解人口老龄化对企业出口规模及出口扩展边际的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工业机器人 企业价值链升级 研发创新 进口中间投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竞争兼容性政策、制度环境差异与企业价值链升级 被引量:9
2
作者 唐荣 顾乃华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2-27,共16页
本文从地区制度环境差异的视角出发,结合工业企业数据与海关贸易数据,采用能克服数据分层的HLM估计法,实证检验制度环境差异对竞争兼容性政策激发企业价值链升级效果的影响。通过理论分析和经验研究,发现产业政策与市场竞争的互动是推... 本文从地区制度环境差异的视角出发,结合工业企业数据与海关贸易数据,采用能克服数据分层的HLM估计法,实证检验制度环境差异对竞争兼容性政策激发企业价值链升级效果的影响。通过理论分析和经验研究,发现产业政策与市场竞争的互动是推动企业价值链升级的重要因素。而竞争兼容性政策在促进企业价值链升级的背后,所属省份的制度环境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地区制度环境的改善不仅对企业价值链升级具有直接促进效应,还将通过改变竞争兼容性政策对企业价值链升级的作用强度,间接影响省份内企业的价值链提升速度与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竞争兼容性政策 制度环境 企业价值链升级 HLM模型 调节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技术可供性、融通创新与企业全球价值链升级 被引量:7
3
作者 黄宇宁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0-45,共6页
结合技术可供性理论和企业全球价值链升级理论,构建企业全球价值链升级驱动机制框架,探究数字技术可供性、融通创新与企业全球价值链升级关系。选取沪深A股上市公司2013—2022年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固定效应模型与逐步回归模型实证分析发... 结合技术可供性理论和企业全球价值链升级理论,构建企业全球价值链升级驱动机制框架,探究数字技术可供性、融通创新与企业全球价值链升级关系。选取沪深A股上市公司2013—2022年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固定效应模型与逐步回归模型实证分析发现:各类型数字技术可供性均有利于融通创新;数字技术可供性对企业全球价值链升级的积极影响从强到弱依次为数字技术变异可供性、数字技术积累可供性;数字技术可供性通过融通创新影响企业全球价值链升级。由此提出构建数字核心关键技术攻关体系、制定融通创新多方共联机制、建立企业价值链协同发展模式,希冀为促进企业全球价值链升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技术可供性 企业全球价值升级 融通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数字化如何影响企业劳动收入份额——基于异质性劳动力的视角
4
作者 黄凌云 邹艳君 《南方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7-158,共22页
产业数字化深刻影响企业的生产组织方式,对企业劳动收入份额产生显著冲击。文章构建一个包含产业数字化和异质性劳动力的理论模型,考虑异质劳动力与资本之间存在异质替代关系,研究产业数字化影响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两大机制:企业价值链... 产业数字化深刻影响企业的生产组织方式,对企业劳动收入份额产生显著冲击。文章构建一个包含产业数字化和异质性劳动力的理论模型,考虑异质劳动力与资本之间存在异质替代关系,研究产业数字化影响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两大机制:企业价值链升级和有偏技术进步,并基于2002—2017年中国地区投入产出表和上市公司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样本期间产业数字化对企业劳动收入份额总体呈正向影响,其中企业价值链升级是主要影响机制。具体而言:(1)产业数字化通过推动企业价值链升级,提高研发投入、创新产出、服务营收占比与无形资产占比,进而提升企业劳动收入份额。(2)产业数字化通过引发有偏技术进步,促使低技能劳动力被资本替代,进而降低企业劳动收入份额。异质性分析表明,对于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强度较高企业、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企业和省会城市企业,产业数字化对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提升作用更为显著。进一步对产业层面探讨发现,产业数字化提高了加权劳动收入份额,在控制了企业规模扩张和规模分布的影响后依然成立。但值得注意的是,产业数字化可能导致企业就业吸纳能力下降。文章对推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进而实现共同富裕提供有益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数字化 劳动收入份额 有偏技术进步 企业价值链升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