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48篇文章
< 1 2 18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企业人力资源生态系统稳定性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颜爱民 李顺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8期167-170,共4页
文章从企业人力资资源生态系统的视角出发,首先界定了企业人力资源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内涵与特征,并对影响企业人力资源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因素进行理论分析;然后重点对影响企业人力资源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
关键词 企业人力资源生态系统 稳定性 影响因素 实证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国经营背景下企业人力资源生态系统研究--基于知识链视角 被引量:7
2
作者 戴勇 范明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76-80,共5页
人力资源生态系统是影响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企业跨国经营对人力资源生态系统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包括整体竞争性、结构稳定性、环境适应性等。基于知识链视角的企业人力资源生态系统模型是一种适合于知识型员工的系统管理方... 人力资源生态系统是影响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企业跨国经营对人力资源生态系统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包括整体竞争性、结构稳定性、环境适应性等。基于知识链视角的企业人力资源生态系统模型是一种适合于知识型员工的系统管理方法,它不仅揭示了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的生态联系,而且为评价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管理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基于知识链视角研究企业人力资源生态系统是一种全新的尝试,必须从多方面探讨优化企业知识链、完善人力资源生态系统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力资源 知识链 生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雇主品牌视角下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生态系统运行机理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王东强 田书芹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44-47,共4页
基于雇主品牌视角,尝试用生态学话语体系来表述、刻画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生态系统运行机理,有效地描述与探索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主体互动复杂性现象及其内在关系。针对运行机理问题,阐述了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生态系统内管理主体生态链运... 基于雇主品牌视角,尝试用生态学话语体系来表述、刻画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生态系统运行机理,有效地描述与探索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主体互动复杂性现象及其内在关系。针对运行机理问题,阐述了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生态系统内管理主体生态链运行机理、主体系统稳态机理、主体界面生态机理,以生态学视角探讨了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生态系统在空间上展开的各组成部分相互联系、作用方式和时间上存在和发展的形态与关系,明确了管理主体间各个环节、各个层次之间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雇主品牌 中小企业 人力资源生态系统 运行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台生态系统视角下零工工作者“三支柱” 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构建与实现路径 被引量:1
4
作者 赵曙明 倪清 +1 位作者 刘泓欣 杜鹏程 《工程管理科技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16,共10页
蓬勃发展的平台经济与零工经济打破了传统二元劳动关系,形成了由零工工作者、中介平台和服务请求者三方主体相互协同,对立统一而构建的零工平台生态系统。如何协调生态系统内所有参与者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以促进系统要素的多边交流,是... 蓬勃发展的平台经济与零工经济打破了传统二元劳动关系,形成了由零工工作者、中介平台和服务请求者三方主体相互协同,对立统一而构建的零工平台生态系统。如何协调生态系统内所有参与者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以促进系统要素的多边交流,是当前零工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主要挑战。为此,本文首先提出一种新型人力资源管理模式———零工工作者“三支柱”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并阐述其内涵与特点;其次,探讨零工工作者“三支柱”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要素组成与作用机理,即以算法为决策工具,以数据平台为信息支撑,以“人人皆是HRBP(人力资源业务伙伴)”为设计理念,赋能人力资源管理职能化、专业化和数字化,实现所有生态系统参与者的多边协同与价值共创;再次,对零工工作者“三支柱”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中平台生态系统三方主体的价值共创进行演化博弈分析;最后,从强化零工工作者“三支柱”中HRBP的主体地位、协同共建零工数据生态体系、促进平台算法智能化与人性化的深度融合、构建零工工作者“三支柱”人力资源管理内外部联合监管机制等方面提出推动零工工作者“三支柱”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应用与实施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零工经济 平台生态系统 零工管理 “三支柱”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主导型数字创新生态系统的动力机制与构建路径 被引量:1
5
作者 温兴琦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0-123,共14页
在数字经济时代,创新范式持续迭代,企业成为驱动创新系统发展的核心力量。企业主导型数字创新生态系统具有企业主导性、深度协同性、数字赋能性和高度适应性四大基本特征。企业主导型数字创新生态系统的动力机制主要包括基于DART模型的... 在数字经济时代,创新范式持续迭代,企业成为驱动创新系统发展的核心力量。企业主导型数字创新生态系统具有企业主导性、深度协同性、数字赋能性和高度适应性四大基本特征。企业主导型数字创新生态系统的动力机制主要包括基于DART模型的价值共创机制与数字技术驱动机制,二者紧密耦合并相互赋能。企业主导型数字创新生态系统的构建,需进一步强化企业在创新中的主体地位,精准界定并明确划分各创新主体的角色与核心责任,并不断完善价值共创与数字技术驱动的双轨并行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主导 数字创新 创新生态系统 价值共创 数字技术驱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颠覆性创新情境下核心企业数字平台生态系统的构建——以亦庄智能院为例
6
作者 李志刚 杨春白雪 张越 《学习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6-104,175,共10页
数字平台生态系统已成为核心企业实现颠覆性创新突破的关键组织载体。尽管如此,现有研究对于核心企业如何构建数字平台生态系统以促进颠覆性技术创新的机制尚不明晰。本文通过单案例分析方法,选取亦庄智能院作为研究对象,从“机会—资... 数字平台生态系统已成为核心企业实现颠覆性创新突破的关键组织载体。尽管如此,现有研究对于核心企业如何构建数字平台生态系统以促进颠覆性技术创新的机制尚不明晰。本文通过单案例分析方法,选取亦庄智能院作为研究对象,从“机会—资源”互动的视角,深入剖析了数字平台生态系统的构建机制。研究发现:第一,颠覆性创新与数字平台生态系统相伴相生、共同演化。第二,核心企业构建数字平台生态系统需依赖特定机会窗口,并通过“机会—资源”互动来适应颠覆性创新情境变化。生态系统的演进特征表现为核心企业与发起者的双向互动、核心企业与区域内利益相关者的交互联动,以及核心企业与跨区域发起者和利益相关者的协同共生三个阶段。第三,在生态系统的演化过程中,资源编排活动对于开启新的机会窗口至关重要,且资源运用遵循从聚集到共享再到重构的演进轨迹。本研究不仅揭示了颠覆性创新与核心企业数字平台生态系统构建的内在联系,而且对资源编排理论在颠覆性创新和数字平台生态系统背景下的发展做出了理论贡献。同时,研究结论为企业依托数字平台生态系统实现颠覆性技术成果的转化提供了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平台生态系统构建 资源编排 “机会—资源”互动 颠覆性创新 核心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孪生如何影响企业创新生态系统价值共创?——基于可供性视角的案例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罗均梅 徐翠丰 王水莲 《研究与发展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0-73,共14页
企业创新生态系统中的价值共创是驱动技术和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数字孪生作为集成型前沿数字技术,其丰富的可供性成为推动企业创新生态系统中价值共创的关键要素。然而,其具体作用机制尚待深入挖掘。聚焦海尔集团的衣联网、日日顺、卡... 企业创新生态系统中的价值共创是驱动技术和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数字孪生作为集成型前沿数字技术,其丰富的可供性成为推动企业创新生态系统中价值共创的关键要素。然而,其具体作用机制尚待深入挖掘。聚焦海尔集团的衣联网、日日顺、卡奥斯三大子生态系统,采用嵌入式案例分析方法进行研究发现:数字孪生技术的多维可供性在单一场景、多元场景及生成场景中展现了显著的应用潜力,成为推动企业创新生态系统中价值共创的关键引擎;互补创新连接了数字孪生的多维可供性与企业创新生态系统中的价值共创,成为催化这一过程的重要机制;数字孪生的多维可供性催生了聚焦化、多样化和模块化互补创新形态,进而促成了互动式、整合式和转化式的价值共创模式,显著提高了企业的创新效率和整个生态系统的协同发展。研究结论不仅丰富了数字技术管理与企业创新生态系统价值共创关系相关的理论文献,还为企业在不同场景中有效应用和管理数字孪生技术以实现价值共创提供了借鉴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孪生 可供性 互补创新 企业创新生态系统 价值共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平台的企业家精神对其创新生态系统健康度影响关系——基于组织间信任中介机制 被引量:1
8
作者 曹安琪 夏恩君 闫宽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67-184,共18页
基于高阶梯队理论、社会网络理论与制度理论,构建“数字平台的企业家精神→组织间信任→创新生态系统健康度”逻辑链条,并分析营商环境的调节机制。通过336份问卷调查进行实证检验和稳健分析,结果表明:(1)数字平台的企业家精神的两个维... 基于高阶梯队理论、社会网络理论与制度理论,构建“数字平台的企业家精神→组织间信任→创新生态系统健康度”逻辑链条,并分析营商环境的调节机制。通过336份问卷调查进行实证检验和稳健分析,结果表明:(1)数字平台的企业家精神的两个维度——创新精神和家国情怀对创新生态系统的健康度有显著正向影响;(2)组织间信任在数字平台的企业家精神与创新生态系统健康度之间发挥中介作用;(3)营商环境正向调节数字平台的企业家创新精神与组织间信任的关系,也正向调节家国情怀与情感信任的关系,但对认知信任没有显著调节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平台 企业家精神 组织信任 营商环境 创新生态系统健康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项目管理平台生态系统构建与价值创造:基于华为的案例研究
9
作者 高尚 赖苑苑 +2 位作者 周晶 宁延 雷丽彩 《中国软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0-144,共15页
企业项目管理所面临的业务场景多元、项目规模庞大、组织关系复杂等问题,挑战了原有基于企业管理情境构建平台生态系统的理论逻辑。以华为数字化项目管理实践为例,提出基于“动机—过程—结果”逻辑的企业项目管理平台生态系统构建的分... 企业项目管理所面临的业务场景多元、项目规模庞大、组织关系复杂等问题,挑战了原有基于企业管理情境构建平台生态系统的理论逻辑。以华为数字化项目管理实践为例,提出基于“动机—过程—结果”逻辑的企业项目管理平台生态系统构建的分析框架。研究发现:(1)数字平台在构建平台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已经从数字化“赋能”项目管理向更深层次的“使能”项目管理转变;(2)从“赋能”到“使能”的能力视角,形成基于“平台发展—能力建构—关系重构”的平台生态系统构建路径;(3)从“项目管理效率提升”到“项目管理价值创新”的价值视角,形成围绕“核心能力”与“项目交付模式”转变的价值创造机制。研究结论对企业项目管理情境下平台生态系统构建与价值创造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台生态系统 企业项目管理 价值创造 赋能 使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平台生态系统如何赋能资源编排能力——结构洞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海兵 夏长衎 《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7-110,共14页
随着数字经济的到来,价值创造逻辑逐步从企业主导向价值共创转变,企业的资源编排变得愈加复杂。本文基于社会技术理论,从生态层面探寻资源编排能力提升的角度,构建数字平台生态系统对资源编排能力影响的理论模型,并考虑结构洞的中介作... 随着数字经济的到来,价值创造逻辑逐步从企业主导向价值共创转变,企业的资源编排变得愈加复杂。本文基于社会技术理论,从生态层面探寻资源编排能力提升的角度,构建数字平台生态系统对资源编排能力影响的理论模型,并考虑结构洞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数字平台生态系统的互补性、共享性、模块化、开放性对资源编排能力具在正向关系。结构洞在数字平台生态系统与资源编排能力之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本文研究结果在理论层面从社会网络的角度分析数字平台生态系统与资源编排能力的作用机制,丰富了数字平台生态系统中资源管理的研究内容。在实践层面对平台企业重视和构建生态系统从而提升资源编排能力提供了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平台生态系统 结构洞 资源编排 平台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业生态系统如何驱动新创企业创新:基于共生视角的动态QCA分析
11
作者 徐示波 《中国软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52-165,共14页
创业生态系统对新创企业创新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创业生态系统共生视角,运用动态QCA对30个省域案例进行组态分析,探索创业生态系统驱动新创企业创新绩效的复杂因果机制。研究发现:(1)单个因素均无法实现新创企业高创新绩效;(2)存在5... 创业生态系统对新创企业创新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创业生态系统共生视角,运用动态QCA对30个省域案例进行组态分析,探索创业生态系统驱动新创企业创新绩效的复杂因果机制。研究发现:(1)单个因素均无法实现新创企业高创新绩效;(2)存在5条导致新创企业高创新绩效的路径,可以归纳为“环境主导驱动型”“要素流动驱动型”“产业—网络—环境均衡驱动型”3类,且存在9条产生新创企业非高创新绩效的路径;(3)各组态存在明显的时间效应,2019年之后各组态一致性水平较高并且趋于稳定,制度环境始终处于稳定状态并发挥重要作用,而创业生态系统从“构建阶段→自组织阶段”演化中“产业结构+金融资本”发挥关键作用;(4)不同发展水平区域驱动新创企业创新绩效的路径存在较大差异;(5)共生基质与共生网络之间存在等效替代效应。研究结论为提升区域新创企业创新绩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业生态系统 新创企业 创新绩效 众创空间 动态QC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责任履行、创新生态系统构建与开放式创新战略绩效提升:基于科大讯飞的纵向案例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长江 兰凯 +2 位作者 张玥 张思涵 杨昱琪 《系统管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77-294,共18页
中国式创新要求企业兼顾社会责任履行、创新生态系统构建和创新绩效提升。基于资源依赖理论及利益相关者理论,采用纵向案例研究方法,在深入剖析科大讯飞成立24年来社会责任履行和创新生态系统构建历程基础上,探索高科技企业“社会责任-... 中国式创新要求企业兼顾社会责任履行、创新生态系统构建和创新绩效提升。基于资源依赖理论及利益相关者理论,采用纵向案例研究方法,在深入剖析科大讯飞成立24年来社会责任履行和创新生态系统构建历程基础上,探索高科技企业“社会责任-创新生态系统-开放式创新战略绩效”关系框架。研究发现:高科技企业的社会责任履行一般遵循责任理想、政策响应和战略契合3个阶段;社会责任履行促进创新生态系统构建的基本模式为“社会责任-创新种群共生-创新群落互动-创新生态演化”;创新生态系统助力开放式创新战略绩效提升的主要路径为创新资源获取和创新协同共生;创新生态系统可在社会责任履行和开放式创新战略绩效提升之间发挥桥接作用。本研究为高科技企业构建自立自强的创新生态系统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实践示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社会责任 创新生态系统 开放式创新 资源获取 协同共生 科大讯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创新生态系统中的技术互补与协同创新 被引量:4
13
作者 刘潇 李家宝 《科技进步与对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26,共13页
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催生了以AI创新应用为导向的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数字平台赋能互补者创新研究多从平台模块性、边界资源开放等视角展开,缺乏对互补者与平台企业创新要素复杂协同关系结构的考察,构建“要素—过程—绩效”框架研究... 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催生了以AI创新应用为导向的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数字平台赋能互补者创新研究多从平台模块性、边界资源开放等视角展开,缺乏对互补者与平台企业创新要素复杂协同关系结构的考察,构建“要素—过程—绩效”框架研究平台企业赋能互补者协同创新的内在机制和作用路径。首先,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对隐含在协同创新活动中的技术组件互补关系进行建模和分析;其次,采用数据驱动的NK模型对互补者协同创新过程进行建模和仿真,探究技术相互依赖对生态系统协同创新绩效的影响;最后,基于百度大脑AI开放平台实例研究和仿真实验,发现互补者通过组件策略嵌入生态系统所形成的技术相互依赖水平负向影响协同创新潜力,并且系统中核心组件比例(C-Ratio)越高,协同创新绩效越低。据此,提出平台企业协调创新生态系统各类参与者资源及赋能平台创新活动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创新生态系统 数字平台 协同创新 NK模型 社会网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台生态系统战略更新的过程机制研究:相互依赖关系构建的视角
14
作者 蔡宁 刘双 +1 位作者 王节祥 瞿庆云 《南开管理评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9-100,共12页
环境演变会倒逼平台生态系统寻找新的价值增长点、推进战略更新。已有研究主要关注平台生态系统的诞生和成长,相对忽视成熟平台生态系统的战略更新问题。经典的战略更新研究聚焦于科层组织内部,难以适用于平台生态系统这类处在市场与科... 环境演变会倒逼平台生态系统寻找新的价值增长点、推进战略更新。已有研究主要关注平台生态系统的诞生和成长,相对忽视成熟平台生态系统的战略更新问题。经典的战略更新研究聚焦于科层组织内部,难以适用于平台生态系统这类处在市场与科层之间的“元组织”。本文通过理论抽样对一个电商平台生态系统开展纵向案例研究,剖析其顺应用户需求变化、从交易撮合平台向创新服务生态进行战略更新的过程,构建起平台生态系统战略更新的过程机制模型。研究发现:平台生态系统战略更新包括更新平台依赖架构、提升平台依赖水平和降低平台依赖惯性三个阶段,推动阶段演进的实质是构建起平台生态参与者之间的集合式、顺序式和互惠式相互依赖关系,从而更好地适应动态环境、为用户创造价值。本文贡献于非科层权威情境下“元组织”的战略更新问题,并通过回溯经典资源依赖理论思想,拓展了相互依赖关系事前构建而非事后治理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台企业 平台生态系统 战略更新 相互依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构建——评《化工企业管理》
15
作者 李力 《化学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I0006-I0006,共1页
新时期,随着现代化市场经济竞争的不断加剧,化工企业之间的竞争逐渐从外部的产品竞争转化为内部的经营管理竞争,只有拥有更强的管理水平、可以将内部资源进行充分整合利用以更好提升整体经营效益的化工企业才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 新时期,随着现代化市场经济竞争的不断加剧,化工企业之间的竞争逐渐从外部的产品竞争转化为内部的经营管理竞争,只有拥有更强的管理水平、可以将内部资源进行充分整合利用以更好提升整体经营效益的化工企业才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其中,人力资源管理作为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环节,其管理体系的优化完善直接关系到化工企业的稳健可持续发展,对于提升化工企业整体竞争力有着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将参阅由程家树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化工企业管理》一书,围绕化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进行深入分析,以期探索出良好的管理模式,推动化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优化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力资源管理 管理体系 化工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质增效背景下饲料企业人力资源信息化建设的现实意义及优化路径
16
作者 张淑晶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65-168,共4页
为避免重形式轻效益、重表象轻实质的问题,提质增效广泛应用于企业管理中,力求达到提高质量、提高效率的目的。但随着经济发展和物价上升,饲料企业的人力成本水涨船高。如何提高人力资源管理质量和效率,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而信息... 为避免重形式轻效益、重表象轻实质的问题,提质增效广泛应用于企业管理中,力求达到提高质量、提高效率的目的。但随着经济发展和物价上升,饲料企业的人力成本水涨船高。如何提高人力资源管理质量和效率,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而信息技术为饲料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提质增效提供了良好契机,因此,本文从人力资源信息化建设角度入手,深入分析了饲料企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优化路径,以期构建科学有效的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体系,助力饲料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质增效 饲料企业 人力资源 信息化建设 优化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造业企业如何构建数字创新生态系统?——基于资源编排理论的案例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徐海卿 云乐鑫 董晓语 《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51-967,共17页
数字时代的到来,使得基于数字技术建立的数字创新生态系统逐渐出现。基于资源编排理论,采用纵向案例的研究方法,通过对潍柴集团的数字创新生态系统的建立过程进行详细剖析,积极探究制造业企业数字创新生态系统的构建模型。研究发现:(1)... 数字时代的到来,使得基于数字技术建立的数字创新生态系统逐渐出现。基于资源编排理论,采用纵向案例的研究方法,通过对潍柴集团的数字创新生态系统的建立过程进行详细剖析,积极探究制造业企业数字创新生态系统的构建模型。研究发现:(1)数字创新生态系统在生成过程中会经历“生成阶段—进阶阶段—完备阶段”,通过不同的内生动因与外生动因的组合,启动系统的发展程序。(2)数字创新生态系统的生成遵循“成长效应—平台融合效应—数字生态效应”的动态演化特征。(3)在数字情境下,制造业企业通过“数字资源结构化→数字资源能力化→数字资源利用化”的资源编排过程,实现数字技术的应用及数字创新生态系统的快速演进。最后以数字技术作为发展基础,通过数字技术推动创新生态系统的持续扩容与迭代,逐渐拓展系统边界,形成数字创新生态系统。研究结论拓展了制造业企业数字创新生态系统理论,将资源编排理论与数字创新生态系统理论有机结合,丰富了理论内容,对企业构建数字创新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创新生态系统 数字经济 潍柴集团 资源编排 制造业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生态系统嵌入对科技型新创企业成长的影响——资源编排视角下的多案例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林艳 谭春梅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95-106,共12页
科技型新创企业囿于新生弱小,以自身为中心构建完备的创新生态系统具有一定难度,如何嵌入已有创新生态系统,整合优质资源,实现快速成长,是摆在所有科技型新创企业面前的现实难题。以资源编排为视角,构建“创新生态系统嵌入—资源编排—... 科技型新创企业囿于新生弱小,以自身为中心构建完备的创新生态系统具有一定难度,如何嵌入已有创新生态系统,整合优质资源,实现快速成长,是摆在所有科技型新创企业面前的现实难题。以资源编排为视角,构建“创新生态系统嵌入—资源编排—企业成长”的理论模型,运用多案例研究方法,选取3家具有代表性的科技型新创企业,将其嵌入创新生态系统的状态分为互融、共生和反哺3个阶段,分阶段研究企业嵌入创新生态系统的方式、资源编排行为及对企业成长的作用过程。研究发现:①嵌入创新生态系统是科技型新创企业获取优势资源、促进企业成长的重要途径,互融、共生和反哺阶段的系统嵌入方式存在显著差异;②在创新生态系统赋能搭建企业成长阶梯的作用过程中,资源编排起到重要作用;③企业嵌入创新生态系统不同阶段的资源编排行为也有所不同,先后经历资源拼凑、资源重组、资源撬动等动态演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型新创企业 创新生态系统 资源编排 多案例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人力资源生态系统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被引量:11
19
作者 王亚男 王宏起 李永华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3期33-37,共5页
战略性新兴产业人力资源是影响该产业发展的最重要因素,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人力资源生态系统包含了产业中人力资源和产业内外部人力资源生态环境两部分,这两部分从生态角度进行评价,可以分为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人力资源生存力、竞争力... 战略性新兴产业人力资源是影响该产业发展的最重要因素,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人力资源生态系统包含了产业中人力资源和产业内外部人力资源生态环境两部分,这两部分从生态角度进行评价,可以分为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人力资源生存力、竞争力和发展力三个评价指标。生存力和竞争力反映了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人力资源本身,发展力反映了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人力资源生态环境。文章从这三方面设计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人力资源生态系统评价指标,为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人力资源评价提供科学的方法,并为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 人力资源 生态系统 生态 评价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创新生态系统协同演化机制:理论框架与未来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李烨 闫晓勇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151-160,共10页
协同演化是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的核心本质,是推动创新持续发展的系统力量。现有企业创新生态系统协同演化研究基本停留在现象分析层面,对其背后的协同演化机制挖掘不足。通过检索国内外高质量期刊文献,梳理不同学科领域的相关研究主题,如... 协同演化是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的核心本质,是推动创新持续发展的系统力量。现有企业创新生态系统协同演化研究基本停留在现象分析层面,对其背后的协同演化机制挖掘不足。通过检索国内外高质量期刊文献,梳理不同学科领域的相关研究主题,如创新生态系统及其协同演化内涵和特征、创新生态系统构建与演化过程,以及多主体协同演化机制,在此基础上提出企业创新生态系统协同演化机制研究框架,指明未来研究方向、方法、路径和关键情境。研究结果可为揭示企业创新生态系统协同演化机制提供多学科交叉理论基础,有助于创新生态系统研究向纵深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创新生态系统 多主体协同 协同演化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