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试论宋元明时期闽北地区的仿龙泉青瓷
被引量:5
- 1
-
-
作者
刘净贤
-
机构
故宫博物院
-
出处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00-110,共11页
-
文摘
宋元明时期闽北(福建北部)地区的青瓷生产受到了龙泉窑的影响,其仿龙泉青瓷的生产在宋代最盛,元代渐衰,明代仅余零星几处。闽北窑场对龙泉青瓷的仿烧程度不同并呈现出一定的分布规律,即同一水系上的窑场受龙泉窑影响程度近似,距离龙泉窑中心产区愈近的流域所受影响愈大,反之则愈小。闽北仿龙泉青瓷主要为外销而生产,至迟在北宋末年,其产品已运销东南亚地区,到南宋早中期仍是重要的外销船货。
-
关键词
闽北(福建北部)地区
仿龙泉青瓷
外销瓷
-
Keywords
Northern Fujian
Longquan
Longquan celadon imitation from Northern Fujian
Export Porcelain
-
分类号
K876.3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K23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用散布分析研究北京张家湾出土龙泉古瓷的来源
被引量:1
- 2
-
-
作者
李苏贵
杨大伟
李融武
-
机构
郑州大学升达经贸管理学院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图书馆
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
-
出处
《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81-84,共4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编号51172212
+3 种基金
河南省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项目
编号102300410168
中国科学院核分析技术重点实验室项目
编号B0901
-
文摘
用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分析仪(EDXRF)检测了北京张家湾出土龙泉古瓷的8种化学组成,和南宋时期的浙江龙泉大窑青瓷、寺龙口越窑仿官瓷等数据进行了对比研究,从中选择能够表征这些青瓷来源的特征指纹化学组分进行了散布分析.结果显示多数张家湾出土龙泉古瓷可能来自于南宋时期的浙江龙泉大窑,少数张家湾出土龙泉古瓷可能来自于浙江龙泉其他窑口.分析结果可以为深入研究张家湾出土龙泉古瓷的来源以及陶瓷航运的历史提供相关依据.
-
关键词
北京张家湾出土龙泉古瓷
龙泉大窑青瓷和寺龙口越窑仿官瓷
EDXRF
散布分析
-
Keywords
Longquan ancient porcelains unearthed at Beijing Zhangjiawan
celadon of Longquan bigkiln and Guan type porcelain from Silongkou Yue kiln from the South Song Dynasty
EDXRF
scatter a-nalysis
-
分类号
O571.55
[理学—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
TQ174.33
[化学工程—陶瓷工业]
-
-
题名Fe_2O_3对粉青裂纹釉的制备及性能影响
被引量:3
- 3
-
-
作者
董伟霞
包启富
Cho Woo Seok
-
机构
景德镇陶瓷大学材料与工程学院
Icheon Branch
-
出处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4-69,共6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562013)
-
文摘
主要利用韩国青瓷坯体在1270~1290℃还原气氛下制备粉青裂纹釉。考察了不同坯体种类、釉用氧化铁含量对粉青裂纹釉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合适的坯体应为收缩小,铁含量为1%~2%的瓷质浅灰色坯体有利于粉青釉的呈色和玉质感。随着氧化铁含量的增加,釉面由白色、粉青色、绿色最后逐渐向黄色色调过渡,并且釉面的裂纹逐渐由稠密向稀疏直裂纹转化。当氧化铁含量为0.020 mol时,由于釉面吸收了红光而反射出蓝绿光,因此釉面呈现粉青色(L*=65.18, a*=-6.67, b*=1.63)。从XRD和SEM结果可知:韩国青瓷坯体结构致密,釉面中存在很多细小结构的微气泡和未被溶解的石英相对光造成漫发射,从而赋予了釉面玉质感。
-
关键词
韩国青瓷坯体
仿龙泉青瓷
粉青裂纹釉
氧化铁
-
Keywords
Korean celadon body
Imitated Longquan celadon
Blue-green crackled glaze
Iron oxide
-
分类号
TQ174.43
[化学工程—陶瓷工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