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系统仿真中的模型校核问题 被引量:4
1
作者 邱杰 《指挥控制与仿真》 2013年第5期1-5,共5页
分析了由模型到仿真程序的问题的基本原因,指出了模型校核的必要性。阐述和分析了模型校核中的稳定性问题、系统状态不连贯问题和代数环问题。针对一个二阶线性连续系统模型的离散化,通过模型校核,发现了隐含其中的稳定性问题,进而指出... 分析了由模型到仿真程序的问题的基本原因,指出了模型校核的必要性。阐述和分析了模型校核中的稳定性问题、系统状态不连贯问题和代数环问题。针对一个二阶线性连续系统模型的离散化,通过模型校核,发现了隐含其中的稳定性问题,进而指出了相关稳定性理论在应用上的局限性,给出了解决此稳定性问题的方法,并最终通过模型校核,确认了该解决方法的有效性,从而保证了对该二阶连续系统的精确的离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仿真 模型 离散化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限元建模与仿真的校核和验证 被引量:3
2
作者 王宝娥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9年第6期131-134,共4页
总结有限元建模与仿真过程中引起误差的原因。论述有限元建模与仿真中模型校核与验证的必要性及其控制的误差,并给出模型校核和验证流程。
关键词 建模 仿真 误差 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优化方法的仿真模型校核与验证
3
作者 高寒 《汽车制造业》 2011年第6期79-81,共3页
Isight是一种多学科多目标设计优化软件,它广泛应用于汽车、船舶及航天航空等制造业的各个领域。为制造企业提高产品性能,缩短研发周期以及提高质量提供了可靠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 优化软件 模型 验证 仿真 ISIGHT 多目标设计 航天航空 产品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站联锁系统行为验证与数据确认的形式化方法 被引量:5
4
作者 王恪铭 王霞 +2 位作者 程鹏 刘宁 张传东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87-593,610,共8页
车站联锁系统是一种典型的基于数据驱动的安全苛求系统,开发过程中需要对系统行为进行验证并需确认数据的正确性.为此,通过分析联锁系统的设计规范,基于RODIN平台并使用Event-B语言,辅助使用UML(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图工具快速... 车站联锁系统是一种典型的基于数据驱动的安全苛求系统,开发过程中需要对系统行为进行验证并需确认数据的正确性.为此,通过分析联锁系统的设计规范,基于RODIN平台并使用Event-B语言,辅助使用UML(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图工具快速建立系统的初始模型,以自动生成模型文件并描述出各系统属性与事件流程;基于精化策略分层建模,对各层模型的证明义务进行定理证明,验证了系统的各项属性,得出可靠的通用功能模型;基于实例车站,对模型的公理进行了验证,同时实现了对联锁数据的确认;通过形式化验证过程,结合给定场景联锁数据的有效性确认,发现并纠正系统需求及分析过程中造成的潜在行为缺陷;通过功能仿真与验收测试,进一步确认了通用模型与联锁数据的正确性.结果表明:本文方法提高了基于模型开发过程的准确性与层次性,验证了系统通用行为状态,且结合公理验证,实现了联锁数据的确认,并能基于模型进行功能场景仿真与测试,从而可进一步提高系统通用功能原型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站联锁系统 形式化验证 定理证明 数据确认 功能仿真 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等效刚度仿真应力的螺钉强度校核 被引量:1
5
作者 丁承文 向华平 《电子机械工程》 2021年第5期14-17,26,共5页
为解决系统级仿真中螺钉连接难以覆盖的难题,提出利用理论计算获得连接螺钉的轴向刚度与剪切刚度。通过等效刚度模型表征螺钉的承载特性,建立了带简化螺钉的系统级有限元模型,准确地获得了系统连接中螺钉部位的支反力。通过搭建冲击试... 为解决系统级仿真中螺钉连接难以覆盖的难题,提出利用理论计算获得连接螺钉的轴向刚度与剪切刚度。通过等效刚度模型表征螺钉的承载特性,建立了带简化螺钉的系统级有限元模型,准确地获得了系统连接中螺钉部位的支反力。通过搭建冲击试验环境,测试相同部位的应力水平并加以比对,反向佐证了连接部位的支反力与实际情况相符。采用第四强度理论对螺钉的强度与寿命进行校核,结果表明设计合理可行。该方法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可供同类项目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力学 系统仿真 有限元 等效刚度 螺钉 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V&A的仿真系统可信度评估方法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朱霞 张亚 《信息化研究》 2021年第2期63-69,共7页
仿真系统的校核、验证与确认(VV&A)是贯穿建模与仿真(M&S)全过程的重要活动,也是仿真可信度评估的基础。文章首先对VV&A的概念、原则进行介绍;其次明确仿真模型可信度与VV&A之间的关系;然后,对仿真模型可信度评估的方... 仿真系统的校核、验证与确认(VV&A)是贯穿建模与仿真(M&S)全过程的重要活动,也是仿真可信度评估的基础。文章首先对VV&A的概念、原则进行介绍;其次明确仿真模型可信度与VV&A之间的关系;然后,对仿真模型可信度评估的方法与技术进行总结与分类;最后,在介绍模糊评判理论和层次分析法基础上,给出一种仿真可信度的模糊层次分析法,并以雷达航迹仿真为例说明该方法的具体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真系统的校核、验证与确认 可信度评估 模糊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大系统仿真的VV&A理论及过程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唐见兵 黄晓慧 +1 位作者 焦鹏 查亚兵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22-126,131,共6页
为了确保复杂大系统仿真(LCSS)的可信性,应该在建模与仿真(M&S)的全生命周期中开展校核、验证与确认(VV&A)研究。对LCSS的VV&A进行了理论研究,提出其方法论与原则;以基于仿真组件构建的HLA仿真系统为例,从仿真组件层、联邦... 为了确保复杂大系统仿真(LCSS)的可信性,应该在建模与仿真(M&S)的全生命周期中开展校核、验证与确认(VV&A)研究。对LCSS的VV&A进行了理论研究,提出其方法论与原则;以基于仿真组件构建的HLA仿真系统为例,从仿真组件层、联邦成员层及联邦层三个层面研究了VV&A过程,并将这些研究应用于反舰导弹突防联邦仿真中。实践表明,研究对LCSS的VV&A工作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有力地保障了仿真的可信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大系统仿真 验证与确认 验证 方法论 可信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OM的HLA仿真系统可信性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唐见兵 焦鹏 +1 位作者 查亚兵 李革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31-134,138,共5页
可信性是系统仿真的关键要素。基于BOM的HLA仿真系统可以从仿真模型层次上提高系统的重用性和互操作性。为了确保该类仿真系统的可信性,在建模与仿真全生命周期中开展VV&A研究,十分必要。介绍了基于BOM的HLA仿真系统的FEDEP模型,并... 可信性是系统仿真的关键要素。基于BOM的HLA仿真系统可以从仿真模型层次上提高系统的重用性和互操作性。为了确保该类仿真系统的可信性,在建模与仿真全生命周期中开展VV&A研究,十分必要。介绍了基于BOM的HLA仿真系统的FEDEP模型,并简要提出其VV&A过程,重点对用户模型、仿真模型组件及联邦成员的V&V展开研究,最后将这些研究应用于×××反舰导弹突防联邦仿真中。结果表明:提出的VV&A过程切实可行,保障了系统的可信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对象模型 HLA 仿真模型组件 验证与确认(W&A) 可信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交互仿真系统VV&A和可信度评估 被引量:8
9
作者 杨明 张冰 +1 位作者 王子才 杜国琦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48-51,共4页
分布交互仿真是面向复杂大系统研制、开发与人员培训的一门先进的仿真技术,其仿真可信度问题是分布交互仿真成功应用的关键之一,分布交互仿真系统的校核、验证和确认(VV&A)则是伴随分布交互仿真系统设计、开发、运行、维护整个生... 分布交互仿真是面向复杂大系统研制、开发与人员培训的一门先进的仿真技术,其仿真可信度问题是分布交互仿真成功应用的关键之一,分布交互仿真系统的校核、验证和确认(VV&A)则是伴随分布交互仿真系统设计、开发、运行、维护整个生命周期的一项重要的活动,分布交互仿真系统VV&A是可信度评估的基础.对分市交互仿真系统的VV&A和可信度评估问题做了比较详细的介绍,并对我国目前开展有关研究工作的情况进行了分析和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真 分布交互仿真 验证 确认 可信度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弹武器仿真系统VV&A方法与实现过程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樊浩 黄树彩 周延延 《现代防御技术》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21-127,共7页
校核、验证与确认(VV&A)是保证导弹武器仿真系统正确性和可用性的关键技术。为提高VV&A活动的效率,给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参考,系统地总结了VV&A活动各阶段的常用技术方法、特点及其应用范围,并结合VV&A活动一般过程,从实... 校核、验证与确认(VV&A)是保证导弹武器仿真系统正确性和可用性的关键技术。为提高VV&A活动的效率,给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参考,系统地总结了VV&A活动各阶段的常用技术方法、特点及其应用范围,并结合VV&A活动一般过程,从实际工程化角度,根据导弹武器系统的特点,建立了导弹武器仿真系统VV&A过程模型,重点研究了其VV&A过程各阶段的具体实现过程以及可以应用于该领域的VV&A技术、方法。所研究内容也可为其他仿真系统VV&A活动提供参考,具有较好的扩展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弹武器系统 验证与确认 验证与确认方法 验证与确认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达系统的实时数字仿真方法 被引量:4
11
作者 蒋德富 程钧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56-57,67,共3页
描述了雷达系统的实时数字仿真方法。通过数字仿真,可以验证雷达的信号处理、数据处理的算法和性能。实时数字仿真还可用于确认雷达系统指标和雷达工作方式。
关键词 雷达系统 信号处理 算法 验证 性能 实时数字仿真 描述 确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仿真系统评估模式
12
作者 邵晨曦 党杰 +2 位作者 杨明 万里红 王子才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6-20,共5页
仿真程序和仿真引擎之间的交互作用以及它们的动态行为通过传统仿真系统的V&V技术无法评估,为此规则常常会用于仿真系统的V&V技术,但引入规则后仍存在规则修改和管理困难的缺陷,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个基于动态规则执行技术的仿... 仿真程序和仿真引擎之间的交互作用以及它们的动态行为通过传统仿真系统的V&V技术无法评估,为此规则常常会用于仿真系统的V&V技术,但引入规则后仍存在规则修改和管理困难的缺陷,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个基于动态规则执行技术的仿真系统校核与验证模式.该模式中包含6类建模元素,约束被形式化描述为规则,通过规则引擎的执行检测在仿真执行期是否产生规则违反来判断仿真系统是否存在问题,从而实现对仿真系统的动态V&V.为仿真系统的评估提供了新思路,同时由于规则与系统的分离性也便于仿真系统的修正与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则 仿真 模型 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空导弹数字仿真模型的校验和测试
13
作者 费景高 《现代防御技术》 2001年第1期56-60,64,共6页
指出对正确的数字仿真模型的一些错误看法。通过对一些防空导弹设计中所用数字仿真模型中存在的错误分析,提出建模过程中应考虑的一些问题。提出系统地进行数字仿真模型的校核、验证和测试的一些实施方法。
关键词 验证 测试 防空导弹 数字仿真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次分析法在仿真系统可信度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4
作者 刘荷明 张树平 +1 位作者 王小锋 尹彬 《航天电子对抗》 2016年第1期35-38,共4页
以某仿真试验验证系统为例,在仿真试验验证系统VV&A工作的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对仿真试验验证系统的可信度进行了评估,得到了量化的可信度评估结果。该方法直观、条理性强、切实可行,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关键词 、验证确认 可信度 评估 层次分析法(AH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非煤矿山提升系统物理仿真平台构建及应用
15
作者 莫东旭 侯朋远 +1 位作者 张伟峰 徐帅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11-115,共5页
矿山提升系统是矿山开采中的重要系统之一,矿山提升系统、通风性能等的优化有利于矿山生产。当今对已投产矿山的提升系统进行优化时,借助常规的方法进行理论计算,准确性差;借助工业试验,需要矿山停产,进行系统变更,而变更系统要投入大... 矿山提升系统是矿山开采中的重要系统之一,矿山提升系统、通风性能等的优化有利于矿山生产。当今对已投产矿山的提升系统进行优化时,借助常规的方法进行理论计算,准确性差;借助工业试验,需要矿山停产,进行系统变更,而变更系统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与财力,成本太高;而对未采矿山提升系统的模拟大多数只停留在计算机辅助模拟和静态模拟阶段,无法解决教学演示、提升能力与摩擦风阻的核算等问题。为此,对照真实提升系统,按1∶100的比例,构建一种地下非煤矿山提升系统物理仿真平台,通过可编程控制系统实现罐笼的提升与运输;在此平台的基础上,通过更替可变换直径的井筒以及可调节体积的罐笼,依据具体事例设计参数,对矿山进行提升能力和井筒摩擦风阻的核算,为矿山优化提供参考。实例分析证明,该平台可以降低地下非煤矿山提升系统运营成本,减少安全隐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升系统 仿真平台 罐笼 提升能力 摩擦风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模型和原型系统仿真的综合模块化航空电子系统开发方法 被引量:1
16
作者 吴建民 《航空电子技术》 2021年第4期1-8,共8页
针对综合模块化航空电子系统的复杂性和传统瀑布式开发方法存在的问题与挑战,在V型开发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型和原型仿真的综合模块化航空电子系统的开发方法。该方法通过在需求捕获、方案设计和工程开发阶段分别构建相应的原... 针对综合模块化航空电子系统的复杂性和传统瀑布式开发方法存在的问题与挑战,在V型开发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型和原型仿真的综合模块化航空电子系统的开发方法。该方法通过在需求捕获、方案设计和工程开发阶段分别构建相应的原型系统进行仿真与验证,实现对系统需求进行早期需求确认与设计验证(V&V)、原型仿真与集成。采用该方法的好处是通过原型仿真,系统设计师可以在开发早期向用户展示他们的设计成果,以满足用户的需求;可以帮助系统开发人员以低成本实现连续的虚拟集成和迭代确认与验证,从而缩短系统研制周期,降低系统开发成本。飞行管理系统开发应用案例表明了该方法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模块化航空电子 原型系统 原型仿真 飞行管理系统 确认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LA的CTCS-3级列控系统仿真及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韦启盟 庞彦知 陈建球 《铁道通信信号》 2018年第6期1-4,共4页
采用运行支撑环境的管理策略,构建了基于高层体系结构的CTCS-3级列控仿真系统。分析了半实物仿真模型的校核、验证及确认,系统的可靠性、可用性、可维护性及安全性,故障注入方法在仿真系统中的应用;验证了高层体系结构应用于CTCS-3级列... 采用运行支撑环境的管理策略,构建了基于高层体系结构的CTCS-3级列控仿真系统。分析了半实物仿真模型的校核、验证及确认,系统的可靠性、可用性、可维护性及安全性,故障注入方法在仿真系统中的应用;验证了高层体系结构应用于CTCS-3级列控仿真系统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控系统 高层体系结构 仿真 故障注入 可靠性 可用性 可维护性及安全性 验证确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ortex_M3内核的SoC芯片软硬件协同验证平台设计实现 被引量:1
18
作者 邓睿 余宏 +2 位作者 莫章洁 岳天天 王丹钰 《数字技术与应用》 2023年第6期197-199,共3页
片上系统(System on Chip,SoC)一般包括可配置的通用IP核和用户自行设计的专用IP核组成的系统[1]。SoC芯片的规模、复杂度和集成度日益增加,芯片验证的时间占据了整个研发周期的三分之二,验证的充分性有效地保证了芯片投片的成功率[2]... 片上系统(System on Chip,SoC)一般包括可配置的通用IP核和用户自行设计的专用IP核组成的系统[1]。SoC芯片的规模、复杂度和集成度日益增加,芯片验证的时间占据了整个研发周期的三分之二,验证的充分性有效地保证了芯片投片的成功率[2]。在基于处理器IP设计构建出SoC芯片系统后,如何对系统架构和各功能进行验证的复杂度也在不断提高。在SoC芯片设计阶段的验证,通常分为两个阶段来进行验证。第一个阶段是在设计初期,使用软硬件协同仿真技术进行早期验证与开发,在此过程中主要是利用仿真技术对硬件系统功能进行验证以及设计漏洞的调试,是SoC设计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硬件协同仿真 片上系统 IP SOC设计 SOC芯片 芯片验证 软硬件协同验证平台 仿真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仿真建模中的VVA技术方法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严小军 赵妮 乔奎贤 《西安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06年第6期567-569,共3页
为了验证仿真软件是否达到了给定的可信度,分析了仿真模型校核、验证与确认过程中常用的VVA技术方法的优缺点,针对以太网通信仿真模型的特点,提出了采用置信区间法对仿真模型进行验证与确认.在置信度给定时,通过验证实测与仿真过程中每... 为了验证仿真软件是否达到了给定的可信度,分析了仿真模型校核、验证与确认过程中常用的VVA技术方法的优缺点,针对以太网通信仿真模型的特点,提出了采用置信区间法对仿真模型进行验证与确认.在置信度给定时,通过验证实测与仿真过程中每一点数据的均值差是否都落在置信区间内,判定通信网仿真模型的有效性.实践证明:该方法可以有效的对通信网类仿真置信度进行更为准确的确认,完成仿真软件的评估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 模型验证 模型确认 建模与仿真 置信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模与仿真VV&A工具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4
20
作者 杨丽娜 吴晓燕 《现代防御技术》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48-152,共5页
在深入研究VV&A过程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仿真和建模VV&A工具设计方案,详细介绍了各个模块的功能、相互之间的关系及工作流程。应用ODBC互连技术实现接口间的通信,将VV&A工具应用于实际工程中,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从而有... 在深入研究VV&A过程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仿真和建模VV&A工具设计方案,详细介绍了各个模块的功能、相互之间的关系及工作流程。应用ODBC互连技术实现接口间的通信,将VV&A工具应用于实际工程中,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从而有效提高了仿真VV&A过程的经济性和快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真和建模 、验证确认(VV&A)技术 最大熵谱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