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0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电力系统下多技术融合协同仿真中功率耦合接口研究
1
作者 邹时容 卢有飞 +3 位作者 梁雪青 刘超 冯彬杰 徐晋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0-98,共9页
电力电子装备大量接入后电力系统形态不断变化,传统单一仿真技术无法应对新型电力系统的复杂仿真任务。协同仿真可实现各种仿真工具之间的有效互动,可用来模拟多技术融合复杂系统的特定行为。文中提出了一种新型仿真接口设计方法,仿真... 电力电子装备大量接入后电力系统形态不断变化,传统单一仿真技术无法应对新型电力系统的复杂仿真任务。协同仿真可实现各种仿真工具之间的有效互动,可用来模拟多技术融合复杂系统的特定行为。文中提出了一种新型仿真接口设计方法,仿真接口可将不同仿真工具中建立的电网模型进行耦合,在仿真中传递耦合系统之间的阻抗信息。给出了协同仿真平台建立过程以及协同仿真的交互协议。分析了传统的V-I接口方法及传输线接口方法,将接口阻抗参数化得到通用仿真接口,并证明传统的V-I方法和传输线方法可被视为其特殊情况。展示了如何通过接口无源性来分析仿真稳定性问题,并基于接口透明度的概念来解决仿真精度问题。以118节点基准网络、接入静态无功补偿器的基准网络、接入风电场的基准网络这三个仿真场景演示了所提出的接口设计方法的实际性能。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接口设计方法可有效连接不同仿真软件,保持稳定性的同时具有较高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仿真 功率耦合 电磁暂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斜坡式重力储能系统机械与电气联合仿真的多软件协同建模方法 被引量:1
2
作者 刘大猛 牟雪鹏 +5 位作者 石博豪 陈巨龙 王斌 罗晨 钟承君 陈思哲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266-3276,共11页
重力储能具有安全性高、成本低、寿命长、存储能量无衰减、建设周期短及环境友好等优势。其中,斜坡式重力储能可以利用山体自然落差降低建设成本,并减少占用平地资源,是长时大容量储能领域的重要前瞻性技术之一。然而,斜坡式重力储能系... 重力储能具有安全性高、成本低、寿命长、存储能量无衰减、建设周期短及环境友好等优势。其中,斜坡式重力储能可以利用山体自然落差降低建设成本,并减少占用平地资源,是长时大容量储能领域的重要前瞻性技术之一。然而,斜坡式重力储能系统具有机械与电气动态高度耦合的特点,现有仿真模型难以完整描述其动态特性。针对该问题,本工作提出了一种斜坡式重力储能系统机械与电气联合仿真的多软件协同建模方法。首先,采用三维机械设计软件Solidworks建立包括斜坡、轨道、载重小车和质量块的机械系统框架模型;然后,将Solidworks中建立的模型导入多体动力学仿真软件Adams,并建立载重小车与链传动机构的联系,获得机械系统完整模型;最后,将Adams中的机械模型导入Simulink,并建立与电气模型的联系,从而获得机电联合仿真模型。将所提出的多软件协同仿真模型与Simulink独立仿真模型,在电网正常和异常工况下分别进行仿真对比,结果表明多软件协同仿真模型能够更加全面地描述斜坡式重力储能系统的动态特性。因此,多软件协同仿真模型能够更好地支撑对斜坡式重力储能的功率特性分析、安全性评估和机械参数优化设计等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坡式重力储能 机电联合仿真建模 多软件协同仿真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学科协同仿真液压挖掘机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李贝 黄正伟 +1 位作者 陈立创 臧晓辉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53-256,261,共5页
通过采集液压挖掘机作业轨迹等参数,基于Altair软件Activate和Motion模块,建立挖掘机机构-结构-液压-控制多学科协同仿真模型,以挖掘机作业轨迹为控制目标,对比分析动臂油缸、斗杆油缸、铲斗油缸仿真和试验的受力情况,结果表明:仿真与... 通过采集液压挖掘机作业轨迹等参数,基于Altair软件Activate和Motion模块,建立挖掘机机构-结构-液压-控制多学科协同仿真模型,以挖掘机作业轨迹为控制目标,对比分析动臂油缸、斗杆油缸、铲斗油缸仿真和试验的受力情况,结果表明:仿真与试验的受力趋势相同,动臂油缸作用力平均偏差为5%、斗杆油缸作用力平均偏差为2%、铲斗油缸作用力平均偏差为2%。研究表明,基于多学科协同仿真的挖掘机模型,可以很好地模拟挖掘机作业时的油缸受力情况,该模型可减少试验次数、降低试验成本,同时为挖掘机结构优化设计提供载荷数据,具有一定的工程意义和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挖掘机 协同仿真模型 作业轨迹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ONT的金属散热器电磁辐射仿真方法
4
作者 田传寅 张毅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0-44,共5页
【目的】光网络终端(ONT)中的金属散热器会耦合来自高速微带线的电磁干扰,并向空间辐射电磁波。金属散热器的电磁辐射可能会对接收机的无线性能产生严重影响。因此在ONT产品的设计阶段需要对金属散热器的电磁辐射进行准确地仿真和评估... 【目的】光网络终端(ONT)中的金属散热器会耦合来自高速微带线的电磁干扰,并向空间辐射电磁波。金属散热器的电磁辐射可能会对接收机的无线性能产生严重影响。因此在ONT产品的设计阶段需要对金属散热器的电磁辐射进行准确地仿真和评估。【方法】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场路协同的金属散热器电磁辐射仿真方法,可以实现对金属散热器的谐振频率和电磁辐射强度的全面评估。通过电路仿真与电磁场仿真的协同工作,该方法将微带线上的高速时域信号作为模型的激励源,使仿真模型更接近实际情况。文章通过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仿真结果的合理性与准确性。【结果】研究结果表明,与常见的仿真方法相比,文章所提仿真方法得到的散热器电磁辐射功率大约为-70 dBm,更符合实际水平;金属散热器的尺寸与其谐振频率呈负相关关系;改变金属散热器的尺寸,仿真中散热器的电磁辐射强度与实测总各向同性灵敏度(TIS)指标的变化趋势一致且相关系数在0.94以上。【结论】文章所提方法对金属散热器电磁辐射的仿真结果比较准确。在ONT产品的设计阶段,此方法可用于预估金属散热器的电磁辐射对无线TIS指标的影响,便于采取针对性措施对金属散热器的电磁辐射进行抑制,从而减少样机阶段的调试时间,提高研发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散热器 电磁辐射 场路协同仿真 光网络终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机共驾型智能汽车仿真实验平台与教学实践
5
作者 柴晨 翁士璇 尹苇如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6-81,共6页
面向人机共驾智能汽车产业对复合型创新人才的需求,依托集群驾驶模拟实验设备,开发了人机共驾型智能汽车协同仿真实验平台,该平台针对汽车人机交互、控制权切换等教学难点,开展沉浸式教学。通过开展项目制实验教学,支持学生自主设计实... 面向人机共驾智能汽车产业对复合型创新人才的需求,依托集群驾驶模拟实验设备,开发了人机共驾型智能汽车协同仿真实验平台,该平台针对汽车人机交互、控制权切换等教学难点,开展沉浸式教学。通过开展项目制实验教学,支持学生自主设计实验、自选场景构建,有效培养其算法设计、场景构建及跨学科系统思维能力。通过驾驶人眼动特征等多源数据融合分析,提升学生对汽车人因工程学、智能驾驶等多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教学实践表明,学生不仅掌握控制权切换算法的设计与测试方法,更提升了实践创新、自主学习和跨界融合等能力,为智能交通领域人才培养提供了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汽车 人机共驾 协同仿真实验 多源数据融合 项目制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DS和HFSS的有源天线仿真设计教学案例探讨
6
作者 李迎松 夏印锋 王清华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4-138,共5页
为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天线小型化与宽带化设计的基本概念,以及有源天线的设计理论与方法,提出运用先进设计系统(ADS)和高频结构仿真器(HFSS)对有源天线进行建模、仿真与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小型化宽带有源天线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案例。... 为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天线小型化与宽带化设计的基本概念,以及有源天线的设计理论与方法,提出运用先进设计系统(ADS)和高频结构仿真器(HFSS)对有源天线进行建模、仿真与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小型化宽带有源天线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案例。通过教学,学生不仅能够掌握宽带天线的匹配技术、有源天线设计方法、小型化技术,还能深入了解协同仿真的理念。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小型化、宽带化及有源天线概念,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有机结合,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源天线 虚拟仿真 协同仿真 ADS和HFSS仿真软件 有源电路 阻抗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产品协同仿真平台的研究与实现 被引量:37
7
作者 柴旭东 李伯虎 +3 位作者 熊光楞 全春来 王行仁 朱文海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580-584,共5页
支持多领域协同CAx/DFx技术的协同仿真技术是当前复杂产品设计分析中的一个研究热点。本文主要研究基于先进分布仿真技术、支持多领域协同CAx/DFx技术开发的协同仿真平台。并给出了一个基于多领域协同仿真的复杂产品设计、分析应用案例... 支持多领域协同CAx/DFx技术的协同仿真技术是当前复杂产品设计分析中的一个研究热点。本文主要研究基于先进分布仿真技术、支持多领域协同CAx/DFx技术开发的协同仿真平台。并给出了一个基于多领域协同仿真的复杂产品设计、分析应用案例。初步实践表明协同仿真平台支持异地分布建模、协同仿真 ,支持不同领域仿真分析工具的集成与互操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产品 协同仿真平台 机械设计 CA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协同仿真平台中的仿真组件技术及其实现 被引量:21
8
作者 燕雪峰 邸彦强 +2 位作者 战守义 王鹏 柴旭东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53-460,共8页
在面向服务的理念指导下,将仿真组件技术引入协同仿真平台的应用开发中,即由元素模型、组件模型和成员模型三种层次的仿真组件组成仿真系统,使用仿真组件提供的服务完成仿真任务,并详细介绍三种组件的概念、构成、开发和部署等关键技术... 在面向服务的理念指导下,将仿真组件技术引入协同仿真平台的应用开发中,即由元素模型、组件模型和成员模型三种层次的仿真组件组成仿真系统,使用仿真组件提供的服务完成仿真任务,并详细介绍三种组件的概念、构成、开发和部署等关键技术。开发应用时采用面向组件的建模工具描述系统的静态结构和动态行为,根据静态结构自动生成三种组件的框架代码,用户加入功能实体后即完成了仿真的开发,运行时根据动态行为调度仿真组件进行协同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仿真 高层建模 仿真组件 高层体系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学科虚拟样机协同建模与仿真平台及其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41
9
作者 邸彦强 李伯虎 +1 位作者 柴旭东 王鹏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901-908,共8页
针对面向多学科虚拟样机开发的协同建模与仿真平台,建立了其系统体系结构和技术体系结构。提出了该平台解决多学科虚拟样机协同建模与仿真问题中的4项关键技术,包括:①面向模型的多领域协同仿真技术;②基于系统工程理论和组件技术的建... 针对面向多学科虚拟样机开发的协同建模与仿真平台,建立了其系统体系结构和技术体系结构。提出了该平台解决多学科虚拟样机协同建模与仿真问题中的4项关键技术,包括:①面向模型的多领域协同仿真技术;②基于系统工程理论和组件技术的建模技术;③网格技术和微软自动化技术;④采用可扩展标记语言和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系统的集成技术。给出了一种符合并行工程思想的基于该平台的虚拟样机开发过程模型。最后,简要介绍了该平台在船舶领域的一个应用范例,以及在航天、船舶和卫星等领域的初步实践,表明该平台能有效支持虚拟样机工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学科虚拟样机 协同仿真 仿真平台 网格技术 集成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领域协同仿真的高密度永磁电机温升计算 被引量:57
10
作者 张琪 鲁茜睿 +1 位作者 黄苏融 张俊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874-1881,共8页
为了有效解决电机温升不易准确计算的难题,该文首先提出基于多领域协同仿真的高密度永磁电机温升计算理念,详细论述温升计算的流程。基于热传导理论,论文导出槽内绕组等效导热系数的计算方法,有效地考虑了漆包线绝缘层、浸渍漆和微孔对... 为了有效解决电机温升不易准确计算的难题,该文首先提出基于多领域协同仿真的高密度永磁电机温升计算理念,详细论述温升计算的流程。基于热传导理论,论文导出槽内绕组等效导热系数的计算方法,有效地考虑了漆包线绝缘层、浸渍漆和微孔对电机温升的影响。以一台48槽/8极高密度永磁电机样机为例,基于多领域协同仿真的计算方法,精确计算样机的铁耗、计及集肤效应的交流绕组铜耗,以及永磁体的涡流损耗和电机内的温度场。最后,进行样机的温升试验,温度场计算值与试验结果基本吻合,验证了基于多领域协同仿真的高密度永磁电机温升计算方法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领域 协同仿真 高密度永磁电机 温度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持虚拟样机的协同仿真平台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25
11
作者 苟凌怡 熊光楞 +3 位作者 杨流辉 陈斌元 柴旭东 陈晓波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3期348-355,共8页
为了支持虚拟样机开发环境中不同领域、分布、异构的仿真系统间的信息共享和互操作,提高协同仿真平台的可扩展性和灵活性,提出了灵巧产品模型建模、协同仿真资源库集成管理方案和协同环境运行框架,并具体说明了基于DCOM的仿真工具协同... 为了支持虚拟样机开发环境中不同领域、分布、异构的仿真系统间的信息共享和互操作,提高协同仿真平台的可扩展性和灵活性,提出了灵巧产品模型建模、协同仿真资源库集成管理方案和协同环境运行框架,并具体说明了基于DCOM的仿真工具协同的关键实现技术,支持仿真联邦管理的数据库设计和CORBA的应用实现技术。通过轿车虚拟开发的初步应用实践,基于上述研究所开发的平台能有效支持复杂产品的虚拟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样机 DCOM CORBA 协同仿真平台 计算机仿真 轿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装置起竖系统协同仿真研究 被引量:22
12
作者 黄先祥 马长林 +1 位作者 高钦和 李锋 《系统仿真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2,25,共3页
以液压驱动的大型装置起竖系统为研究对象,选择Pro/E、ADAMS、AMESim和MATLAB/Simulink作为软件环境,探讨了复杂机电液一体化系统建模与协同仿真的实现策略。利用Pro/E和ADAMS软件建立起竖机械系统多体动力学模型,利用AMESim软件建立起... 以液压驱动的大型装置起竖系统为研究对象,选择Pro/E、ADAMS、AMESim和MATLAB/Simulink作为软件环境,探讨了复杂机电液一体化系统建模与协同仿真的实现策略。利用Pro/E和ADAMS软件建立起竖机械系统多体动力学模型,利用AMESim软件建立起竖液压系统的模型,利用Simulink建立控制系统的模型,并以MATLAB/Simulink为主仿真环境,通过软件接口将多体动力学模型和液压系统模型集成到MATLAB/Simulink中,并利用参数关联构建系统完整的仿真模型,实现了机械、液压、控制系统仿真模型的有机集成。研究结果对复杂机电液一体化系统的协同仿真与优化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起竖装置 建模 协同仿真 软件接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时间同步策略的主从式信息物理系统协同仿真平台实现 被引量:15
13
作者 周力 吴在军 +3 位作者 孙军 苏晨 顾伟 施玉祥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9-15,91,共8页
随着电力系统与信息通信系统耦合程度的不断加深,通信带来的信息延时、数据丢包和网络链接中断等问题使得传统的电力系统仿真方式(解耦通信或理想通信仿真方式)难以满足现实的需求。文中在分析现有信息物理系统(CPS)建模技术的基础之上... 随着电力系统与信息通信系统耦合程度的不断加深,通信带来的信息延时、数据丢包和网络链接中断等问题使得传统的电力系统仿真方式(解耦通信或理想通信仿真方式)难以满足现实的需求。文中在分析现有信息物理系统(CPS)建模技术的基础之上,设计了基于MATLAB和OPNET的主从式CPS协同仿真平台。详细阐述了协同仿真平台的系统架构,以及协同仿真平台中的物理系统模型、信息系统模型、仿真交互模型和基于软件的虚拟量测设备的建模实现方式,重点分析了所设计的融合式时间同步策略。最后通过微电网仿真算例,验证了所建立的协同仿真平台及其时间同步策略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物理系统 协同仿真 时间同步策略 仿真交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持协同仿真的模型库管理技术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刘科研 曾庆良 +1 位作者 熊光楞 范文慧 《系统仿真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27-331,共5页
根据协同仿真中对于模型管理的需求,研究了基于 CORBA 的模型库管理系统的三层体系结构,提出了基于模型字典和模型结构相结合的改进面向对象的模型表示方法,研究和实现了模型的版本、配置、操作等管理技术,最后以汽车姿态控制系统为例,... 根据协同仿真中对于模型管理的需求,研究了基于 CORBA 的模型库管理系统的三层体系结构,提出了基于模型字典和模型结构相结合的改进面向对象的模型表示方法,研究和实现了模型的版本、配置、操作等管理技术,最后以汽车姿态控制系统为例,对以上设计思想的可行性加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仿真 模型库 模型表示 模型字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ro/e与ANSYS WORKBENCH的复杂装配件协同仿真及优化 被引量:33
15
作者 韩静 方亮 +2 位作者 孙甲鹏 吕文斐 杨艳初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90-192,共3页
针对单一环境下复杂装配件设计过程存在的局限性,提出了基于Pro/e与ANSYSWORKBENCH协同仿真及优化的解决方案。对Pro/e与ANSYS WORKBENCH协同仿真及优化过程的关键技术——参数化建模、参数传递、接口问题、连接问题、网格策略及优化方... 针对单一环境下复杂装配件设计过程存在的局限性,提出了基于Pro/e与ANSYSWORKBENCH协同仿真及优化的解决方案。对Pro/e与ANSYS WORKBENCH协同仿真及优化过程的关键技术——参数化建模、参数传递、接口问题、连接问题、网格策略及优化方案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给出了一个基于该方案的复杂装配件设计、分析及优化的应用案例。初步的实践表明该方案可以有效的解决复杂装配件设计、分析及优化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O/E ANSYS WORKBENCH 协同仿真 优化设计 有限元 装配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虚拟样机技术的飞机地面运动多学科协同仿真 被引量:8
16
作者 张明 聂宏 +1 位作者 朱如鹏 熊俊杰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194-1199,共6页
将多学科协同仿真技术应用于飞机地面动力学研究,以ADAMS/Aircraft软件的多体动力学建模为核心,联合CATIA软件生成飞机和起落架几何构件,联合PATRAN/NASTRAN软件进行模态分析生成柔性体,联合MATLAB软件建立控制系统模型,采用落震与静力... 将多学科协同仿真技术应用于飞机地面动力学研究,以ADAMS/Aircraft软件的多体动力学建模为核心,联合CATIA软件生成飞机和起落架几何构件,联合PATRAN/NASTRAN软件进行模态分析生成柔性体,联合MATLAB软件建立控制系统模型,采用落震与静力试验的结果校核模型,然后对飞机地面滑跑转弯、防滑刹车、摆振等运动进行多学科协同仿真。结果表明,该仿真模型能准确模拟飞机的地面运动,并得到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机 地面运动 起落架 虚拟样机 协同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tlab/Fluent的协同仿真技术 被引量:7
17
作者 张晓东 张培林 +1 位作者 傅建平 王成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0期220-221,224,共3页
基于一维理论的火炮后坐运动仿真将液压阻力系数取为常数,导致液压阻力计算值与实际相差较大。针对该问题,提出基于Matlab/Fluent的协同仿真技术进行后坐运动计算,弥补一维理论的不足。在建立符合实际结构的制退机二维模型基础上,利用Ma... 基于一维理论的火炮后坐运动仿真将液压阻力系数取为常数,导致液压阻力计算值与实际相差较大。针对该问题,提出基于Matlab/Fluent的协同仿真技术进行后坐运动计算,弥补一维理论的不足。在建立符合实际结构的制退机二维模型基础上,利用Matlab计算火炮运动参数,用Fluent计算流体压力参数,通过外部文件接口实现数据交换,达到准确模拟火炮后坐动态过程的目的。以某型火炮为例进行后坐仿真计算和射击试验验证,结果证明该方法是可行和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炮 后坐运动 液压阻力系数 协同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LA的协同仿真运行研究 被引量:19
18
作者 陈晓波 熊光楞 +1 位作者 郭斌 张和明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12期1707-1711,1723,共6页
对应基于HLA的多领域建模,提出基于HLA的协同仿真运行。对HLA的标准MOM交互类进行扩充,增加有关仿真运行暂停、继续,仿真撤销,仿真结束的交互类;定义用于仿真运行启动的CORBA接口;对仿真运行管理器增加判断参与仿真联邦执行的所有成员... 对应基于HLA的多领域建模,提出基于HLA的协同仿真运行。对HLA的标准MOM交互类进行扩充,增加有关仿真运行暂停、继续,仿真撤销,仿真结束的交互类;定义用于仿真运行启动的CORBA接口;对仿真运行管理器增加判断参与仿真联邦执行的所有成员是否正常加入的功能,并管理三个仿真联邦同步点,以保证协同仿真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真 复杂产品设计 多领域建模 协同仿真运行 HLA CORB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DAMS和MATLAB协同仿真的四轮转向模糊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14
19
作者 张云清 马开献 +2 位作者 田强 覃刚 陈立平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234-1240,共7页
利用MATLAB/Simulink模糊控制工具箱,提出了建立四轮转向控制系统的模糊控制策略。以质心侧偏角及车身横摆角速度作为模糊控制规则的输入,并依此确定后轮转角的输入,建立模糊控制器。利用多体动力学分析软件ADAMS建立四轮转向汽车的整... 利用MATLAB/Simulink模糊控制工具箱,提出了建立四轮转向控制系统的模糊控制策略。以质心侧偏角及车身横摆角速度作为模糊控制规则的输入,并依此确定后轮转角的输入,建立模糊控制器。利用多体动力学分析软件ADAMS建立四轮转向汽车的整车多体、多自由度模型,并考虑了悬架、转向系统中空间机构的几何非线性,以及轮胎、衬套、弹簧、减震器等部件的非线性。该模型能准确地表达车辆的动态特性,并对所建立的四轮转向整车模型进行智能控制。利用ADAMS/Control接口,进行了模型的集成和协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模糊控制能较大地改善车辆的操控特性,并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轮转向 模糊控制 多体系统动力学 协同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电系统虚拟样机协同建模与仿真技术研究 被引量:18
20
作者 宁芊 殷国富 徐雷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3期1404-1407,共4页
针对机电系统虚拟样机设计的需要,在单学科仿真建模的基础上,进行基于仿真软件接口的多学科协同建模与仿真分析。以工业机器人虚拟样机的关节运动控制为例,利用ADAMS/Controls模块,将动力学模型通过接口变量与控制模型进行连接,建立连杆... 针对机电系统虚拟样机设计的需要,在单学科仿真建模的基础上,进行基于仿真软件接口的多学科协同建模与仿真分析。以工业机器人虚拟样机的关节运动控制为例,利用ADAMS/Controls模块,将动力学模型通过接口变量与控制模型进行连接,建立连杆-关节执行机构多体动力学与运动控制协同的虚拟样机多学科集成模型,并进行协同仿真运行,表明基于仿真软件接口的协同建模与仿真方法能够有效支持机电系统虚拟样机的开发技术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电系统 工业机器人 虚拟样机 多学科建模 协同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