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仿真假体视觉下基于风格迁移的人脸表情识别
1
作者 王盛 赵瑛 张岩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45-50,共6页
目前对于重度视网膜色素变性或老年性黄斑变性患者而言,视网膜假体仍是其唯一有效的视觉康复手段。为了实现假体视觉下表情的准确识别,文中提出采用AdaIN算法实现图像风格转换的图像处理策略,将原始人脸图像转换成简笔画人脸图像,并利用... 目前对于重度视网膜色素变性或老年性黄斑变性患者而言,视网膜假体仍是其唯一有效的视觉康复手段。为了实现假体视觉下表情的准确识别,文中提出采用AdaIN算法实现图像风格转换的图像处理策略,将原始人脸图像转换成简笔画人脸图像,并利用Dlib库实现人脸关键点的标记,借助关键点坐标截取人脸区域,最后进行像素化处理。同时,正常人视觉下对原始图像和该方法的表情识别效果,以及仿真假体视觉下该方法在三种分辨率(24×24、32×32与48×48)与原始图像直接像素化后表情识别的效果均开展了对比研究。实验结果证明,正常人视觉下对于原始图像和该方法的表情识别效果的准确率分别为71.58%和60.41%,在24×24与32×32低分辨率下,文中方法与原始图像直接像素化相比更有助于表情的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 仿真假体视觉 风格迁移 表情识别 像素化 AdaIN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仿真假体视觉下神经网络算法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赵瑛 李琦 +2 位作者 王冬晖 于爱萍 谷宇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64-166,172,共4页
尽管已有多种图像处理策略被应用到视觉假体的仿真研究中并提高了被试的识别表现,但在植入电极数量有限的情况下,如何保证盲人获得足够的拓扑信息是视觉假体仍需解决的问题。在此背景下,本文将两种神经网络算法应用到仿真假体视觉中对... 尽管已有多种图像处理策略被应用到视觉假体的仿真研究中并提高了被试的识别表现,但在植入电极数量有限的情况下,如何保证盲人获得足够的拓扑信息是视觉假体仍需解决的问题。在此背景下,本文将两种神经网络算法应用到仿真假体视觉中对图像进行前景目标提取和像素化处理,首先利用图像分割数据集训练一个U-net网络得到前景提取后的结果,将其像素化之后与提取前的原图配对,再利用配对后的数据集训练一个Pix2Pix网络从而实现了将彩色图像"翻译"为像素化图像的目标。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图像处理算法相比U-net网络具有更准确的目标提取效果,且经Pix2pix网络"翻译"后的图像也与标签图像更相似,有助于提高假体佩戴者的识别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真假体视觉 神经网络算法 前景目标提取 像素化处理 数据集训练 图像配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仿真假体视觉下动作视频识别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赵瑛 于爱萍 王冬晖 《现代电子技术》 2021年第2期153-158,共6页
为找寻假体视觉下最优的图像处理策略,设计仿真假体视觉下人类动作识别的心理学物理试验。试验使用三种图像处理策略,包括两种传统的边缘提取算法和一种基于感知检测的视频显著性区域检测算法(Saliency-Aware Geodesic,SAG),分别对UCF-... 为找寻假体视觉下最优的图像处理策略,设计仿真假体视觉下人类动作识别的心理学物理试验。试验使用三种图像处理策略,包括两种传统的边缘提取算法和一种基于感知检测的视频显著性区域检测算法(Saliency-Aware Geodesic,SAG),分别对UCF-101数据库中30个动作视频进行处理,并将处理后的视频匹配不同仿真光幻视模板,将其处理成三种不同分辨率(48×48,64×64,128×128)的动态视频。记录并统计不同分辨率和不同图像处理策略下,被试识别动作识别动作所用的时间和识别准确率。试验结果表明,在三种图像处理策略中,SAG能够帮助被试者在更短的时间内,获得更高的识别准确率。相对于传统的边缘检测算法,SAG能更有效地为视觉假体植入者提供动作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真假体视觉 动作识别 图像处理策略 像素化处理 边缘检测 试验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仿真假体视觉下眼手协调任务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蒋广琪 赵瑛 +2 位作者 耿秀琳 李琦 谷宇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194-1198,共5页
目的:本文在现实场景中开展基于仿真假体视觉下积木摆放任务研究。方法:实验设计三种维度模型共八种积木结构,并要求被试者在24×24、32×32、48×48等三种分辨率下完成任务,被试者通过头戴式显示器对摆放成型积木结构进行... 目的:本文在现实场景中开展基于仿真假体视觉下积木摆放任务研究。方法:实验设计三种维度模型共八种积木结构,并要求被试者在24×24、32×32、48×48等三种分辨率下完成任务,被试者通过头戴式显示器对摆放成型积木结构进行观察,并用面前散落积木进行对照摆放,记录积木摆放时间及分数。结果:分辨率为48×48时的摆放时间最短且被试者差异较小,一维模型摆放时间用时较短,三种分辨率和三种维度模型用时的变化均具有显著性差异。得分情况中,高分辨率和低维度得分较高。三维结构三块数缺失扣分最多,一维结构二准确性摆放扣分最多。结论:本研究结果可帮助视觉假体佩戴者在康复训练中提高其在假体视觉配合下手的精细动作的协调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 仿真假体视觉 眼手协调 积木摆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仿真假体视觉下的步态识别研究
5
作者 王铁 赵瑛 +2 位作者 姜广淼 何洋 景佳琪 《激光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56-61,共6页
为了探究假体视觉下借助人的运动步态这一生物特征进行身份识别可行性,设计了仿真假体视觉下的心理物理学实验研究分辨率、运动视角及性别对识别结果的影响。本研究中选取CASIA-B步态数据库中的16名行人(8男、8女)的三个视角(0°、5... 为了探究假体视觉下借助人的运动步态这一生物特征进行身份识别可行性,设计了仿真假体视觉下的心理物理学实验研究分辨率、运动视角及性别对识别结果的影响。本研究中选取CASIA-B步态数据库中的16名行人(8男、8女)的三个视角(0°、54°、90°)的视频,使用目标检测等算法提取和优化行人运动前景,并处理为三种分辨率下(32×24、48×36、64×48)的像素化视频。记录20名被试(10男、10女)的识别准确率和正确识别时间。实验结果表明,仿真假体视觉下通过步态信息进行身份识别是可行的,并且随着分辨率的提高,识别准确率可提升至91.88±8.39%。在90°视角下的识别速度和识别准确率最优(P<0.05)。同时被试性别与行人性别对识别结果不具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真假体视觉 步态识别 前景目标提取 像素化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