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dSPACE的汽车电动玻璃升降器防夹控制的半实物仿真与验证 被引量:5
1
作者 刘建国 俞力 +2 位作者 李希 程栋梁 杜小芳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5,共5页
提出了针对电动玻璃升降器双霍尔传感器与直流电机电流检测(DHSCD)防夹控制算法的"V字形"开发流程;利用Simulink建立系统模型对防夹控制算法与电动玻璃升降器的功能性和可靠性进行离线仿真验证;在通用快速控制原型仿真方法的... 提出了针对电动玻璃升降器双霍尔传感器与直流电机电流检测(DHSCD)防夹控制算法的"V字形"开发流程;利用Simulink建立系统模型对防夹控制算法与电动玻璃升降器的功能性和可靠性进行离线仿真验证;在通用快速控制原型仿真方法的基础上,针对DHSCD防夹控制算法设计了特有的仿真方案;完成了目标控制器的自动代码生成;提出了适用于电动玻璃升降器DHSCD防夹控制算法的硬件在环仿真验证平台。离线仿真和半实物实时仿真结果表明,基于d SPACE开发的电动玻璃升降器防夹控制算法具有良好的可靠性与环境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玻璃升降器 防夹控制算法 仿真与验证 DSPA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级仿真与验证方法在精确打击武器成像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谢宜壮 吴琼之 +1 位作者 符蓓蓓 汪精华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2期1-4,共4页
合成孔径雷达(SAR)实时成像处理系统的快速仿真与验证是系统实现的前提条件,也是以SAR系统为图像匹配末制导方式的精确打击武器设计的必经之路。根据随机信号理论,对SAR成像系统的误差特性进行了简单分析。研究了基于系统级描述语言的... 合成孔径雷达(SAR)实时成像处理系统的快速仿真与验证是系统实现的前提条件,也是以SAR系统为图像匹配末制导方式的精确打击武器设计的必经之路。根据随机信号理论,对SAR成像系统的误差特性进行了简单分析。研究了基于系统级描述语言的、高效的、快速的系统级算法仿真与验证方法,使得在系统设计之初,就能够验证系统的功能与性能,并探索系统实现的体系架构。在此基础上以System C为系统级描述工具,对SAR成像的RD算法进行了单精度浮点和定点成像的仿真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处理技术 合成孔径雷达 实时成像 精确打击武器 系统仿真与验证 System 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TeC-Stateflow转换系统的实时系统仿真与验证方法
3
作者 纪政 李慧勇 陈仪香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48-453,共6页
物联网以及信息物理融合系统对形式化建模提出了新的挑战,引入了实时系统规范语言STeC,为刻画实时系统的时空一致性提供了规范语言。针对STeC语言建立STeC至Stateflow自动转换系统,提出一种基于STeC至Stateflow转换的仿真及验证方法,该... 物联网以及信息物理融合系统对形式化建模提出了新的挑战,引入了实时系统规范语言STeC,为刻画实时系统的时空一致性提供了规范语言。针对STeC语言建立STeC至Stateflow自动转换系统,提出一种基于STeC至Stateflow转换的仿真及验证方法,该方法使用STeC语言对实时系统进行形式化建模,再建立实时监控的Simulink仿真模型,并使用Checkmate对系统进行安全性验证。通过对京沪高铁运行的实例研究,表明该方法对高铁运行系统实时仿真的有效性,并能够验证高铁运行系统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系统 实时系统规范语言 时空一致性 系统仿真与验证 STATEFLOW Checkmat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月表采样器合理铲挖深度的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姚猛 郑燕红 +3 位作者 赵志晖 金晟毅 司永顺 韩璐 《航天器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0-56,共7页
铲挖深度是月表采样器的重要技术指标,合理的铲挖深度需既能降低采样器安全风险又可确保一定的采样效率。设计了一种斜插式铲挖方法的月表采样器,针对其构型与铲挖方法,在Reece模型的基础上,通过离散元法推导了月表采样器铲挖阻力矩的... 铲挖深度是月表采样器的重要技术指标,合理的铲挖深度需既能降低采样器安全风险又可确保一定的采样效率。设计了一种斜插式铲挖方法的月表采样器,针对其构型与铲挖方法,在Reece模型的基础上,通过离散元法推导了月表采样器铲挖阻力矩的表达式。参考历次阿波罗飞船(Apollo)月壤样本数据,在实验室环境下构筑了与月壤物理特性相匹配的模拟月壤,并测得模拟月壤的物理特性参数。然后,根据所测得模拟月壤的物理特性参数,利用所推导的铲挖阻力矩表达式,对月表采样器典型输出力矩下的铲挖深度进行了仿真分析与试验验证,仿真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根据试验结果与月表采样器设计参数确定了合理的铲挖深度,可为月表采样器在月面采样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样器 铲挖阻力矩 仿真与验证 铲挖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55 GHz城市微蜂窝三维宽带时变信道特性分析与建模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李树 赵雄文 +2 位作者 张蕊 王琦 耿绥燕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35-145,共11页
基于2.55 GHz城市微蜂窝场景多输入多输出(MIMO,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信道实测数据,研究了三维宽带无线信道的时变特性,利用SAGE(space-alternating generalized expectation-maximization)算法提取多径参数,包括水平、垂直... 基于2.55 GHz城市微蜂窝场景多输入多输出(MIMO,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信道实测数据,研究了三维宽带无线信道的时变特性,利用SAGE(space-alternating generalized expectation-maximization)算法提取多径参数,包括水平、垂直面的电波离开角和电波到达角,采用双向匹配算法识别并跟踪多径,建立了多径的"生灭"模型,统计分析了多径的出现率、多径生命周期、多径初始参数和演进参数等时变信道模型参数并根据上述参数的统计分布和相关性展开建模,建立了基于多径"生灭"过程的时变信道模型,并给出了详细的模型参数和仿真实现步骤,通过对比实测数据和仿真结果的均方根时延扩展和均方根角度扩展,验证了模型的可用性。提出的时变信道模型可用于城市微蜂窝场景时变信道仿真,也为5G动态信道建模的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微蜂窝 SAGE 多径“生灭”模型 时变信道 信道仿真与验证 5G动态信道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线传感器网络LQI测距定位算法及其误差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胡倩倩 曾庆化 +1 位作者 赵飞 梁玉琴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95-98,共4页
无线传感器定位算法对无线传感器的工程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基于LQ I测距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研究了测距模型的建立并对比分析了最小二乘定位算法和质心定位算法,相关仿真研究结果表明:该两种定位算法的精度与测距误差的性质具有鲜明... 无线传感器定位算法对无线传感器的工程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基于LQ I测距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研究了测距模型的建立并对比分析了最小二乘定位算法和质心定位算法,相关仿真研究结果表明:该两种定位算法的精度与测距误差的性质具有鲜明的规律性,当测距误差正向分布时,最小二乘定位比质心算法精度高;当测距误差正负双向分布时,质心算法比最小二乘定位精度高.最后,文中通过搭建的Z igBee硬件平台实验验证了仿真的结果.本文从测距误差模型入手对无线传感器定位算法进行研究,仿真结果与实验验证相一致,有利于W SN的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定位算法 ZIGBEE 测距误差模型 仿真与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TLAB中多EDA软件实现数字系统设计 被引量:5
7
作者 高峰 周永川 《无线电通信技术》 2010年第3期31-33,共3页
电子设计自动化EDA技术与MATLAB技术的结合,大大提高了工程中多EDA的算法设计的效率和可靠性。以MATLAB为核心的集成环境,可实现与众多EDA软件的输入输出链接,从系统设计、仿真、嵌入式系统代码生成与系统验证都能实现统一的EDA流程设... 电子设计自动化EDA技术与MATLAB技术的结合,大大提高了工程中多EDA的算法设计的效率和可靠性。以MATLAB为核心的集成环境,可实现与众多EDA软件的输入输出链接,从系统设计、仿真、嵌入式系统代码生成与系统验证都能实现统一的EDA流程设计和仿真验证,为工程实现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前期仿真验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DA MATLAB 仿真与验证 代码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序图到时间自动机自动转换与布局算法
8
作者 肖乐 方景龙 +1 位作者 王兴起 冯博洋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2142-2149,共8页
为对系统功能需求进行可视化仿真和验证,在对UML可视化建模工具Enterprise Architect中时序图模型的组成图形元素,以及可视化仿真与验证工具UPPAAL中时间自动机模型的组成图形元素进行深入分析后,对现有的时序图到时间自动机模型的转换... 为对系统功能需求进行可视化仿真和验证,在对UML可视化建模工具Enterprise Architect中时序图模型的组成图形元素,以及可视化仿真与验证工具UPPAAL中时间自动机模型的组成图形元素进行深入分析后,对现有的时序图到时间自动机模型的转换算法进行改进并提出更加完善的算法,对转换后的时间自动机布局算法进行相关研究,实现从时序图模型到时间自动机模型的自动转换与布局。在实际领域的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算法能够对系统功能需求进行正确有效的可视化验证和仿真,提高了系统模型设计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序图模型 时间自动机模型 可视化建模 可视化仿真与验证 转换算法 自动布局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