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仿生消化系统测定鸭饲料原料代谢能的重复性与精密度检验 被引量:15
1
作者 李辉 赵峰 +1 位作者 计峰 张宏福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709-1716,共8页
本试验通过采用仿生消化系统测定常用鸭饲料原料(玉米、豆粕、棉籽粕和小麦麸)干物质消化率与代谢能的变异,探讨该系统测定鸭饲料原料代谢能的重复性与精密度,为确立基于仿生消化系统定量测定饲料养分的生物学效价方法提供参考。重复性... 本试验通过采用仿生消化系统测定常用鸭饲料原料(玉米、豆粕、棉籽粕和小麦麸)干物质消化率与代谢能的变异,探讨该系统测定鸭饲料原料代谢能的重复性与精密度,为确立基于仿生消化系统定量测定饲料养分的生物学效价方法提供参考。重复性试验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其中同一套仿生消化系统的重复性试验每一饲料原料设3个处理(批次),每个处理10个重复。不同套仿生消化系统间的重复性试验每一饲料原料设3个处理(仪器),每个处理10个重复。试验结束后分别测定每个重复的干物质消化率和代谢能。结果表明,同一套仿生消化系统不同批次间玉米、豆粕、棉籽粕和小麦麸干物质消化率与代谢能的批内变异系数、批间变异系数和总变异系数均小于1.40%,不同套仿生消化系统间玉米、豆粕、棉籽粕和小麦麸干物质消化率与代谢能的仪器内变异系数、仪器间变异系数和总变异系数均小于1.64%。通过对4种鸭饲料原料干物质消化率和代谢能进行正态性检验及95%置信区间分析,重复观测数据中玉米、豆粕、棉籽粕和小麦麸干物质消化率的最大绝对偏差分别控制在0.94%、1.00%、1.02%和0.88%以内,其中85%的观测数据最大绝对偏差均不高于0.75%;代谢能最大绝对偏差分别控制在0.18、0.29、0.18和0.24 MJ/kg,其中85%的观测数据最大绝对偏差均不高于0.22 MJ/kg。从本试验的重复性及精密度看,采用该仿生消化系统测定鸭饲料原料代谢能可以达到较高的定量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饲料原料 代谢能 仿生消化系统 重复性 精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仿生消化系统测定玉米和大豆粕酶水解物能值影响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赵峰 李辉 张宏福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70-876,共7页
本试验旨在通过探讨饲料样品的粉碎粒度、未水解残渣的清洗次数和透析袋处理后的存放时间对仿生消化法中玉米、大豆粕干物质消化率和酶水解物能值的影响,为确立基于仿生消化系统(SDS-1)测定饲料酶水解物能值的操作规程提供参考。试验采... 本试验旨在通过探讨饲料样品的粉碎粒度、未水解残渣的清洗次数和透析袋处理后的存放时间对仿生消化法中玉米、大豆粕干物质消化率和酶水解物能值的影响,为确立基于仿生消化系统(SDS-1)测定饲料酶水解物能值的操作规程提供参考。试验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共设11个处理,每个处理5个重复,每个重复1根消化管。其中处理1~3、4~7、8~11分别考察饲料样品的粉碎粒度、未消化残渣的清洗次数、透析袋处理后的存放时间对玉米和大豆粕干物质消化率及酶水解物能值的影响。结果表明:1)粉碎粒度对玉米、大豆粕的干物质消化率和酶水解物能值都有显著性影响(P<0.05)。当玉米的粉碎粒度从40目减少到100目时,其干物质消化率和酶水解物能值依次增加,而且变化幅度较大的粒度范围出现在40~60目。而大豆粕的粉碎粒度从40目减少到100目时,尽管60目样品的干物质消化率与酶水解物能值最高,但与其他2个粉碎粒度样品的干物质消化率相差在0.70%以内。2)未消化残渣的清洗次数对玉米、大豆粕的干物质消化率与酶水解物能值均有显著性影响(P<0.05)。随着清洗次数的增加,玉米、大豆粕的干物质消化率和酶水解物能值逐步趋于稳定。在清洗6次后,玉米、大豆粕的干物质消化率与酶水解物能值的变异已趋于SDS-1的测定误差的允许范围之内。3)透析袋处理后的存放时间对玉米、大豆粕的干物质消化率和酶水解物能值也有显著性影响(P<0.05),但在4个存放时间的处理水平内,玉米、大豆粕的干物质消化率、酶水解物能值的变化都在0.94%和0.37 MJ/kg以内,处于SDS-1测定误差的允许范围内。综合上述结果,SDS-1测定饲料酶水解物能值时,样品的粉碎粒度应为60目、未消化残渣的清洗次数为6次。透析袋前处理后4℃下存放90 d内均可用于对玉米、大豆粕干物质消化率和酶水解物能值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生消化系统 酶水解物能值 粉粹粒度 清洗次数 透析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胃动物仿生消化系统测定鸭饲料酶水解物能值可加性的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赵峰 李辉 张宏福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95-502,共8页
本试验旨在通过探讨单胃动物仿生消化系统测定鸭饲料酶水解物能值( EHGE)的可加性,进一步检验仿生消化方法的可行性。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共12个处理,其中处理1~4分别为玉米、大豆粕、棉籽粕、小麦麸饲粮,处理5~12为以上2种或2... 本试验旨在通过探讨单胃动物仿生消化系统测定鸭饲料酶水解物能值( EHGE)的可加性,进一步检验仿生消化方法的可行性。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共12个处理,其中处理1~4分别为玉米、大豆粕、棉籽粕、小麦麸饲粮,处理5~12为以上2种或2种以上的饲料原料按不同比例组合制备的8种饲粮。每个处理5个重复,每个重复1根消化管。通过仿生消化系统测定各处理的干物质消化率( DMD)和EHGE,并根据饲粮中饲料原料的比例及其DMD和EHGE分别计算饲粮的DMD和EHGE。结果表明,8个饲粮DMD实测值的平均值显著高于计算值的平均值(分别为70.15%和69.48%,P=0.0009),但从DMD的计算值对实测值的线性回归看,模型的决定系数为0.9933( P<0.05),截距与0无显著性差异(截距=1.77,P=0.4683),斜率与1无显著性差异(截距=0.98,P=0.6474)。 DMD实测值的方差和变异系数分别显著低于计算值的方差和变异系数( P=0.0002和P=0.0010)。在计算值的方差对实测值方差的线性回归,计算值变异系数对实测值变异系数的线性回归上,模型的决定系数分别为0.0208( P>0.05)和0.1157( P>0.05)。8个饲粮EHGE实测值的平均值与计算值的平均值无显著性差异(分别为13.21和13.21 MJ/kg,P=0.9653)。从EHGE的计算值对实测值的线性回归看,模型的决定系数为0.9910( P<0.05),截距与0无显著性差异(截距=0.04,P=0.9419),斜率与1无显著性差异(截距=1.00,P=0.9400)。 EHGE实测值的方差平均值与计算值的方差平均值无显著差异( P=0.6811),而实测值变异系数的平均值与计算值的变异系数平均值有显著性差异( P=0.0036)。在计算值的方差对实测值方差的线性回归,计算值变异系数对实测值变异系数的线性回归上,模型的决定系数分别为0.2000(P>0.05)和0.0805(P>0.05)。综合上述结果,仿生消化法测定玉米、大豆粕、棉籽粕、小麦麸的DMD和EHGE在饲粮中具有可加性,然而测试数据的方差与变异系数不具有可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生消化系统 酶水解物能值 干物质消化 可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鱼头汤在体外仿生消化系统中的运动参数优化及消化特性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林柳 陶宁萍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3期92-98,共7页
通过对体外仿生消化系统的关键运动参数进行优化,探究了大眼金枪鱼头汤中微/纳米颗粒(micro/nano-sized particles,MNPs)在其中的消化行为。通过调节胃倾斜角和幽门打开频率的运动参数,使胃排空曲线与体内数据拟合;通过在胃消化过程中... 通过对体外仿生消化系统的关键运动参数进行优化,探究了大眼金枪鱼头汤中微/纳米颗粒(micro/nano-sized particles,MNPs)在其中的消化行为。通过调节胃倾斜角和幽门打开频率的运动参数,使胃排空曲线与体内数据拟合;通过在胃消化过程中流加盐酸调节胃内pH使其贴近人体真实胃内消化环境;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鱼头汤中MNPs的微观结构变化。结果表明,当胃倾斜角的运动参数在0~1 min为0°/min,1~4 min为3°/min,4~31 min为0.1°/min,31~61 min为1.0°/min,61~91 min为0.4°/min,91~121 min为0.1°/min;幽门在0~6 min不打开,6~121 min胃挤压3次,幽门打开1次;备用泵在1~21 min以0.3 mL/min的速度流加1 mol/L的盐酸时,消化条件最优并且鱼头汤的消化特性与相关体内文献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眼金枪鱼头汤 体外仿生消化系统 运动参数优化 微/纳米颗粒(MNPs) 微观结构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使用仿生消化系统快速测定玉米消化能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张锋 牟韶阳 《饲料博览》 CAS 2023年第2期36-41,共6页
试验旨在通过对玉米常规营养指标的检测,借助仿生消化系统来快速测定玉米的消化能并估测其净能,为采用净能体系和可消化氨基酸模式配制日粮提供依据。试验对来自山东、吉林、辽宁和赤峰地区的10个玉米样品使用仿生消化系统(SDS-Ⅲ)进行... 试验旨在通过对玉米常规营养指标的检测,借助仿生消化系统来快速测定玉米的消化能并估测其净能,为采用净能体系和可消化氨基酸模式配制日粮提供依据。试验对来自山东、吉林、辽宁和赤峰地区的10个玉米样品使用仿生消化系统(SDS-Ⅲ)进行了酶水解物能值的测定。结果显示:各样品间玉米干基总能均值为(18.68±0.15)MJ,干基酶水解物能值均值为(16.84±0.15)MJ,各样品间干基总能和酶水解物能值相近。各样品间玉米能量消化率均值为(89.95±0.44)%,脱脂前和脱脂后干物质消化率分别为(87.41±0.54)%和(90.00±0.44)%,各样品间能量消化率和干物质消化率相近。结果表明,使用SDS-Ⅲ测定玉米的消化能具有快速、准确、重复性好的特点,可以精准地评估玉米的能值,一方面可以更精准满足猪只营养需要,另一方面可以对玉米的价值评估提供更精准的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生消化系统 玉米 消化 可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仿生消化法评定猪饲料营养价值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6
作者 王钰明 赵峰 +1 位作者 张虎 张宏福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324-1331,共8页
基于体外酶法的仿生消化技术评定猪饲料的营养价值已被丹麦、荷兰、法国等发达国家所认同,但该技术仍未脱离传统方法以水解活性无法重复的胰液素为模拟消化液酶源,以"三角瓶+摇床"为全手工测试工具的研究思路。因此,在酶法的... 基于体外酶法的仿生消化技术评定猪饲料的营养价值已被丹麦、荷兰、法国等发达国家所认同,但该技术仍未脱离传统方法以水解活性无法重复的胰液素为模拟消化液酶源,以"三角瓶+摇床"为全手工测试工具的研究思路。因此,在酶法的创新上,模拟消化液制备的生物学背景与标准化,以及建立规范化的体外模拟消化工具一直是该研究领域的核心与难点。本文综述了国内外猪模拟消化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动物营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在此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和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消化 仿生消化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仿生消化法测定猪饲料原料还原糖释放量的重复性和可加性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廖睿 赵峰 +2 位作者 张虎 王钰明 张宏福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68-176,共9页
本试验旨在建立单胃动物仿生消化系统模拟猪饲料原料消化后还原糖释放量的测定方法,为饲料养分生物学效价的评估提供参考。还原糖释放量与上样量的线性关系研究以玉米-豆粕混合物(75%玉米+25%豆粕)为研究对象,上样量设0.2、0.4、0.6、0.... 本试验旨在建立单胃动物仿生消化系统模拟猪饲料原料消化后还原糖释放量的测定方法,为饲料养分生物学效价的评估提供参考。还原糖释放量与上样量的线性关系研究以玉米-豆粕混合物(75%玉米+25%豆粕)为研究对象,上样量设0.2、0.4、0.6、0.8和1.0 g 5个处理,每个处理4个重复,每个重复1根消化管;方法的重复性检验以玉米-豆粕混合物、大麦、花生粕和米糠为研究对象,每个样品设3个批次,每个批次4个重复;方法的可加性检验设19个处理,其中处理1~7分别为玉米、大麦、高粱、大豆粕、花生粕、棉籽粕和米糠,处理8~19为2种或2种以上饲料原料按不同比例组合制备的12种混合饲料,每个处理4个重复,每个重复1根消化管,在仿生消化系统中模拟猪消化后测定各处理的还原糖释放量。结果表明:上样量在0.2~0.8 g时,还原糖总释放量与上样量呈显著的线性关系(R2=0.999 2),还原糖相对释放量在559.56~582.70 mg/g DM变化,变异系数为1.66%,而上样量为1.0 g时,还原糖相对释放量比上样量为0.2~0.8 g时的平均值下降5.37%;3个批次的大麦、花生粕、米糠和玉米-豆粕混合物的还原糖释放量的批内变异系数、批间变异系数和总变异系数均不大于1.68%,批间最大相对偏差分别为0.68%、1.50%、1.39%和0.29%;12种混合饲料还原糖释放量的实测值显著高于计算值(P<0.05),而还原糖释放量的计算值与实测值的线性回归模型与y=x相重合(截距P=0.480 5;斜率P=0.514 1)。由此得出,当上样量在0.2~0.8 g时,上样量与还原糖释放量呈显著线性关系;仿生消化法测定猪饲料原料还原糖释放量的重复性和可加性满足定量分析的基本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生消化系统 还原糖 重复性 可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透析袋对仿生消化法评定猪饲料原料干物质和磷体外消化率的影响 被引量:9
8
作者 庄晓峰 张宏福 陈亮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527-1533,共7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截留分子质量及来源的透析袋对仿生消化法评定猪饲料原料干物质和磷体外消化率的影响,为猪饲料磷生物学效价评定的仿生消化法操作规程的设计提供参考。试验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选用美国Viskase截留分子质量...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截留分子质量及来源的透析袋对仿生消化法评定猪饲料原料干物质和磷体外消化率的影响,为猪饲料磷生物学效价评定的仿生消化法操作规程的设计提供参考。试验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选用美国Viskase截留分子质量分别为14 000、7 000、3 500 u以及美国光谱医学截留分子质量分别为3 500、1 000 u的5种透析袋,评定玉米、豆粕、麦麸的干物质和磷的体外消化率。结果表明:1)随着截留分子质量的缩小,使用美国Viskase透析袋测得饲料干物质及磷消化率呈现下降的趋势。截留分子质量为14 000 u的透析袋测得的玉米和麦麸干物质消化率显著高于截留分子质量为7 000和3 500 u的透析袋(P<0.05);截留分子质量为3 500 u的透析袋测得的玉米、豆粕、麦麸的磷消化率最低(P<0.05),分别为55.46%、55.53%和75.66%。2)在本试验条件下,不同截留分子质量的美国光谱医学透析袋测得的饲料原料干物质和磷消化率存在差异,但最大仅分别相差3.35%和1.67%。3)截留分子质量为3 500 u的美国光谱医学透析袋测得的饲料原料干物质和磷消化率均显著高于截留分子质量为3 500 u的美国Viskase透析袋(P<0.05),而与截留分子质量为14 000 u的美国Viskase透析袋测定结果接近。从本试验结果可知,使用美国Viskase截留分子质量为14 000 u的透析袋更适宜于仿生消化法测定饲料原料的干物质消化率,而截留分子质量为3 500 u的透析袋较适宜测定饲料原料的磷消化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饲料 透析袋 截留分子质量 磷体外消化 仿生消化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仿生法评定4种青贮饲料营养消化率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黄光云 韦明松 +5 位作者 罗鲜青 黄丽霞 梁琪妹 黄香 何仁春 王启芝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3期102-105,共4页
试验分析广西4种常规粗饲料(构树枝叶、甘蔗尾叶、桑枝叶和玉米秸秆)微贮组与自然青贮组体外干物质消化率、总能消化率以及酶水解物能值。试验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使用单胃动物仿生消化系统(SDS-Ⅲ)模拟青贮饲料在鸡胃肠道的消化过... 试验分析广西4种常规粗饲料(构树枝叶、甘蔗尾叶、桑枝叶和玉米秸秆)微贮组与自然青贮组体外干物质消化率、总能消化率以及酶水解物能值。试验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使用单胃动物仿生消化系统(SDS-Ⅲ)模拟青贮饲料在鸡胃肠道的消化过程,分析4种粗饲料微贮组与自然青贮组在体外模拟消化阶段的干物质消化率、总能消化率和酶水解物能值的差异。结果显示,与自然发酵组相比,4种微贮组的粗蛋白含量均升高,微贮组粗蛋白含量:构树枝叶>桑枝叶>甘蔗尾叶>玉米秸秆;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甘蔗尾叶>玉米秸秆>桑枝叶>构树枝叶。与自然发酵组相比,4种粗饲料微贮组的能量消化率分别提高2.7%、40.62%、11.32%和25.8%,酶水解物能值分别提高2.4%、42.76%、35.33%和30.8%。除构树枝叶组干物质消化率微贮组略低于自然发酵组,其他3组干物质消化率均提高。研究表明,添加微生物制剂发酵粗饲料可以改善青贮品质,提高能量消化率和酶水解能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胃动物仿生消化系统 青贮饲料 干物质消化 总能消化 酶水解物能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料样品储存条件对仿生消化率测值的影响
10
作者 马赛 陈亮 张宏福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440-1448,共9页
本试验旨在探讨不同储存温度、包装方法和储存时间对仿生消化系统测试玉米和豆粕样品的干物质消化率和酶水解物能值的影响,为仿生消化系统测试饲料样品的储存方法提供依据。试验采用3×2×7三因素裂区试验设计,主区处理为储存温... 本试验旨在探讨不同储存温度、包装方法和储存时间对仿生消化系统测试玉米和豆粕样品的干物质消化率和酶水解物能值的影响,为仿生消化系统测试饲料样品的储存方法提供依据。试验采用3×2×7三因素裂区试验设计,主区处理为储存温度(A因素),设2个水平,即4和-20℃;副区处理为包装方法(B因素)和储存时间(C因素),其中包装方法(B因素)设3个水平,即普通自封袋包装、抽真空包装、抽真空后充氮包装,储存时间(C因素)设7个水平,即0、2、4、6、8、10、12个月;每个处理3个重复,测定各处理下玉米和豆粕样品的干物质消化率和酶水解物能值。结果表明:1)-20℃条件下,玉米和豆粕样品的干物质消化率和酶水解物能值显著高于4℃条件下的相应测值(P<0.05);与初始测值相比,-20℃条件下的相应测值具有较小的变异性。2)在抽真空包装和抽真空后充氮包装方法下,玉米和豆粕样品的干物质消化率显著高于普通自封袋包装的相应测值(P<0.01);玉米的酶水解物能值显著高于普通自封袋包装的相应测值(P<0.01);但包装方法不影响豆粕酶水解物能值(P>0.05);与初始测值相比,抽真空后充氮包装方法相应测值的变异性最小。3)随着储存时间的延长,玉米和豆粕样品的干物质消化率和酶水解物能值显著性降低(P<0.01)。玉米和豆粕样品的干物质消化率和酶水解物能值受储存温度、包装方法和储存时间的影响,在-20℃抽真空后充氮气储存方法下,玉米和豆粕样品在12个月内干物质消化率和酶水解物能值变异较小,能起到较好的储存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生消化系统 酶水解物能值 储存温度 包装方法 储存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仿生法评定几种猪常用植物性饲料原料磷体外透析率 被引量:2
11
作者 庄晓峰 陈亮 +5 位作者 张宏福 赵峰 卢庆萍 萨仁娜 李东卫 何科林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436-2443,共12页
本试验通过比较不同截留分子质量(MWCO)透析袋条件下几种饲料原料的总磷与无机磷体外透析率,探讨采用SDS-Ⅰ型仿生消化系统进行饲料磷体外透析率快速测定的可行性。试验1通过测定玉米、豆粕和麦麸的仿生消化残渣中总磷及透析液中无机磷... 本试验通过比较不同截留分子质量(MWCO)透析袋条件下几种饲料原料的总磷与无机磷体外透析率,探讨采用SDS-Ⅰ型仿生消化系统进行饲料磷体外透析率快速测定的可行性。试验1通过测定玉米、豆粕和麦麸的仿生消化残渣中总磷及透析液中无机磷含量,研究MWCO分别为14 000和3 500 u的透析袋分离无机磷与有机磷的有效性,探讨消化残渣总磷测定法评定饲料磷体外透析率的可行性。试验2通过测定仿生消化透析液中无机磷含量,分别评定M WCO为14 000和3 500 u透析袋条件下玉米、豆粕、米糠、菜籽粕及麦麸磷的体外透析率,探讨透析液无机磷测定法评定饲料磷体外透析率的可行性。结果表明:1)2种透析袋条件下消化残渣总磷测定法测得透析液中均存在有机磷,表明MWCO 3 500 u透析袋仍然没有将有机磷完全截留,没有达到有机磷与无机磷有效分离的目的。2)MWCO 14 000 u透析袋条件下,透析液无机磷测定法测得饲料磷体外透析率结果显著高于MWCO 3 500 u透析袋条件下测定结果(P<0.05)。3)仿生消化法测得饲料磷体外透析率的变异系数均在4%以下,低于其他研究者报道的结果。综上所述,MWCO 3 500 u透析袋无法实现饲料中无机磷与有机磷的有效分离,因此消化残渣总磷测定法不适用于饲料磷体外透析率的研究;MWCO 14 000 u透析袋条件下透析液无机磷测定法,试验测值和精度都较高,更适宜于仿生法评定饲料磷体外透析率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饲料原料 透析袋 磷体外透析率 透析液无机磷测定法 仿生消化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仿生法评定抗草甘膦玉米和转Bt基因玉米的酶水解物能值的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钟儒清 陈亮 +3 位作者 高理想 黄庆华 刘蕾 张宏福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468-1476,共9页
本试验旨在分析抗草甘膦玉米和转Bt基因玉米原料及饲粮与同源非转基因玉米原料及饲粮体外总能消化率以及酶水解物能值,为转基因玉米的营养实质等同性仿生评定方法的研究提供参考。试验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使用单胃动物仿生消化系统... 本试验旨在分析抗草甘膦玉米和转Bt基因玉米原料及饲粮与同源非转基因玉米原料及饲粮体外总能消化率以及酶水解物能值,为转基因玉米的营养实质等同性仿生评定方法的研究提供参考。试验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使用单胃动物仿生消化系统模拟饲料原料和饲粮在鸡胃肠道的消化过程,分析同源非转基因玉米、抗草甘膦玉米和转Bt基因玉米以及对应的3种玉米-豆粕饲粮在不同体外模拟消化阶段的干物质消化率、总能消化率和酶水解物能值的差异。结果表明:同源非转基因玉米、抗草甘膦玉米和转Bt基因玉米以及对应饲粮在常规概率成分含量上是相似的。抗草甘膦玉米及饲粮与同源非转基因玉米及饲粮相比,在干物质和能量胃消化率、全消化道消化率及酶水解物能值上均没有显著差异(P>0.05)。转Bt基因玉米全消化道总能消化率低于同源非转基因玉米(P=0.03,变异系数=0.50%),对应玉米饲粮的酶水解物能值则高于同源非转基因玉米饲粮(P=0.02,变异系数=1.12%),但均处于仿生消化系统测试的误差范围内(变异系数≤1.64%)。由此可见,抗草甘膦玉米的酶水解物能值与同源对照玉米没有差异,而转Bt基因玉米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但所有的测值均处于仿生消化系统的测试误差之内。仿生法发现的差异是否具有生物学意义有待体内试验验证。仿生法可为转基因饲料营养等同性研究提供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玉米 干物质消化 总能消化 酶水解物能值 仿生消化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淀粉酶对肉鸡玉米-豆粕型饲粮体外养分消化率和代谢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宪 张乐颖 +3 位作者 张立兰 陈亮 唐湘方 张宏福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513-1521,共9页
本试验旨在利用单胃动物仿生消化系统(SDS-Ⅱ)研究外源淀粉酶对肉鸡玉米-豆粕型饲粮体外养分消化率和代谢能的影响,为准确评价饲用酶制剂的有效性提供依据。试验采用2×4双因素完全随机设计,参照我国《鸡饲养标准》(NY/T 33—2004)... 本试验旨在利用单胃动物仿生消化系统(SDS-Ⅱ)研究外源淀粉酶对肉鸡玉米-豆粕型饲粮体外养分消化率和代谢能的影响,为准确评价饲用酶制剂的有效性提供依据。试验采用2×4双因素完全随机设计,参照我国《鸡饲养标准》(NY/T 33—2004)和NRC(1994)鸡营养需要配制肉鸡1~21日龄和22~42日龄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并分别在2种基础饲粮中添加1 840、9 200和18 400 U/g的外源淀粉酶配制6种添加淀粉酶的饲粮,以不添加外源淀粉酶的2种基础饲粮作为对照,利用SDS-Ⅱ测定8种饲粮的体外干物质消化率(IVDMD)、体外表观粗蛋白质消化率(IVACPD)、体外标准化粗蛋白质消化率(IVSCPD)、体外淀粉消化率(IVSTD)、体外总能消化率(IVGED)和体外代谢能(IVME)。每种饲粮设5个重复,每个重复设1根消化管。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1 840、9 200和18 400 U/g淀粉酶组饲粮胃阶段的IVDMD和IVGED均显著增加(P<0.05);18 400 U/g淀粉酶组饲粮的IVME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22~42日龄饲粮的全消化道IVDMD、IVGED以及IVME均显著高于1~21日龄饲粮(P<0.05)。2)1 840和9 200 U/g淀粉酶组的全消化道IVACPD和IVSCPD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2~42日龄饲粮的全消化道IVACPD和IVSCPD显著高于1~21日龄饲粮(P<0.05)。3)8种饲粮的全消化道IVSTD均在99.40%以上,9 200和18 400 U/g淀粉酶组的全消化道IVSTD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1~21日龄饲粮的全消化道IVSTD显著高于22~42日龄饲粮(P<0.05)。4)饲粮营养水平和淀粉酶添加剂量对肉鸡饲粮IVDMD、IVDGE、IVACPD、IVSCPD、IVSTD和IVME均存在交互作用(P<0.01)。在本试验条件下,外源淀粉酶的添加提高了肉鸡饲粮胃阶段的IVDMD、IVDGE,1 840和9 200 U/g外源淀粉酶提高了肉鸡饲粮的IVACPD、IVSCPD,18 400 U/g外源淀粉酶提高了肉鸡饲粮的IVME;玉米-豆粕型饲粮中淀粉几乎完全降解,外源淀粉酶对IVSTD的影响可以忽略;饲粮营养水平和外源淀粉酶添加剂量对肉鸡饲粮体外养分消化率和代谢能存在交互作用,22~42日龄饲粮的体外养分消化率和代谢能均高于1~21日龄饲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源淀粉酶 单胃动物仿生消化系统 养分 消化 代谢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酶对不同加热程度菜籽饼体外养分消化率的影响
14
作者 程少英 刘文韬 +4 位作者 韩浩月 刘鑫帅 鞠琴 焦鹏 张志博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6期109-113,共5页
试验旨在利用单胃动物仿生消化系统(SDS-Ⅲ)建立肉鸡体外模拟消化模型,测定不同加热程度菜籽饼体外养分消化率的差异以及额外补加外源酶(蛋白酶Proact和淀粉酶A酶)对不同加热程度菜籽饼体外养分消化率的影响。试验采用2×2双因素完... 试验旨在利用单胃动物仿生消化系统(SDS-Ⅲ)建立肉鸡体外模拟消化模型,测定不同加热程度菜籽饼体外养分消化率的差异以及额外补加外源酶(蛋白酶Proact和淀粉酶A酶)对不同加热程度菜籽饼体外养分消化率的影响。试验采用2×2双因素完全随机设计,以不添加外源酶的正常菜籽饼和过热菜籽饼为对照试验,以分别在两组对照试验基础上额外补加外源酶蛋白酶Proact 15 prot/g、淀粉酶A酶0.4 KNU/g作为试验组。利用SDS-Ⅲ模拟肉鸡全消化道消化过程,测定4组试验原料的体外干物质消化率(IVDMD)、体外表观粗蛋白质消化率(IVACPD)、体外标准化粗蛋白质消化率(IVSCPD)、体外脱脂干物质消化率(IVDDMD)、酶水解物能值(EHGE)、体外能量消化率(IVGED),每个样品均设5个重复,每个重复1根消化管。结果表明,正常菜籽饼的IVDMD、IVACPD、IVSCPD、IVDDMD、EHGE和IVGED均极显著高于过热菜籽饼(P<0.01),为更加优质的菜籽饼来源。添加外源酶过热菜籽饼的IVDMD、IVDDMD、EHGE、IVGED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IVACPD、IVSCPD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表明,额外补加外源酶对养分消化率的提高具有正面作用,尤其是对发生美拉德反应的饲料原料消化率改善作用更明显,可能是外源酶对美拉德反应产物有一定的降解释放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胃动物仿生消化系统(SDS-Ⅲ) 菜籽饼 外源酶 体外养分消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蒸汽爆破技术对棉籽粕中游离棉酚脱毒效果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王清华 贺永惠 +1 位作者 鲁红伟 刘兴友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524-530,共7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蒸汽爆破技术对棉籽粕中游离棉酚的脱毒效果。采用市售棉籽粕,对其进行7种不同的蒸汽爆破处理,蒸汽压强均固定为2.0 MPa,以水料比为0时进行维压30 s的蒸汽爆破处理为对照,水料比为30%、50%时分别进行维压10、20、30 s的... 本试验旨在研究蒸汽爆破技术对棉籽粕中游离棉酚的脱毒效果。采用市售棉籽粕,对其进行7种不同的蒸汽爆破处理,蒸汽压强均固定为2.0 MPa,以水料比为0时进行维压30 s的蒸汽爆破处理为对照,水料比为30%、50%时分别进行维压10、20、30 s的爆破处理,每处理重复3次,以游离棉酚含量、蛋白质溶解度为指标,筛选出较佳的处理测定氨基酸含量和营养物质猪仿生消化率数据。结果表明:固定蒸汽压强时,游离棉酚的脱毒率与蛋白质溶解度随着蒸汽维压时间延长而增加,随着水料比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少。以游离棉酚的脱毒效果与蛋白质溶解度为指标,筛选出的适宜蒸汽爆破处理为蒸汽压强2.0 MPa,水料比30%,维压时间30 s。此时棉籽粕中游离棉酚含量达85.0 mg/kg,脱毒率达87.0%,蛋白质溶解度为42.3%。与对照组相比,蒸汽爆破可极显著降低棉籽粕中赖氨酸含量和精氨酸含量(P<0.01),对体外干物质消化率和总能消化率无显著影响(P>0.05),极显著降低体外粗蛋白质消化率和赖氨酸消化率(P<0.01)。由此可见,蒸汽爆破处理可降低棉籽粕游离棉酚含量、蛋白质溶解度、赖氨酸含量、精氨酸含量、体外粗蛋白质消化率和赖氨酸消化率。筛选出的适宜蒸汽爆破处理为蒸汽压强2.0 MPa,水料比30%,维压时间30 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汽爆破 棉籽粕 游离棉酚 蛋白质溶解度 仿生消化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透析法评定单胃动物饲料养分生物学效价 被引量:4
16
作者 陈亮 张宏福 赵峰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9期58-61,共4页
体外法能快速准确地进行饲料生物学效价评定,其中体外透析法具有将酶促反应和产物分离合二为一、消除产物抑制、类似于动物消化道吸收等特点。文章对国内外利用体外透析法评定单胃动物饲料养分生物学效价方面的研究进展与存在的问题进... 体外法能快速准确地进行饲料生物学效价评定,其中体外透析法具有将酶促反应和产物分离合二为一、消除产物抑制、类似于动物消化道吸收等特点。文章对国内外利用体外透析法评定单胃动物饲料养分生物学效价方面的研究进展与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侧重分析了蛋白质、氨基酸、淀粉、矿物元素等饲料养分的生物学效价体外评定发展现状与不足以及主要影响因素,并简要概述单胃动物仿生消化系统进行饲料评定的优势,旨在为建立我国便捷评定畜禽饲料养分生物学效价的方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料养分 生物学效价 体外透析法 单胃动物仿生消化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内法和体外法评估辽东栎籽实在生长猪饲粮中的营养价值 被引量:1
17
作者 丁亚南 赵月香 +4 位作者 刘启文 张云露 贺喜 范志勇 宋泽和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568-2574,共7页
本试验旨在采用体内法和体外法评估辽东栎籽实(QLS)在生长猪饲粮中的营养价值。试验共由3个试验组成:试验1测定基础饲粮添加10%和20%QLS对生长猪饲粮养分消化率的影响,并采用套算法计算QLS在猪上的消化能值;试验2采用单胃动物仿生消化系... 本试验旨在采用体内法和体外法评估辽东栎籽实(QLS)在生长猪饲粮中的营养价值。试验共由3个试验组成:试验1测定基础饲粮添加10%和20%QLS对生长猪饲粮养分消化率的影响,并采用套算法计算QLS在猪上的消化能值;试验2采用单胃动物仿生消化系统(SDS-Ⅲ),测定饲粮添加2%、6%和10%QLS对猪饲粮养分消化率的影响;试验3选择在6%QLS饲粮(对照组)基础上分别添加6 mg/kg单宁酶(100000 U/g)、500 mg/kg非淀粉多糖酶(包含10000 U/g的木聚糖酶、250 U/g的纤维素酶、1000 U/g的β-葡聚糖酶、1000 U/g的酸性甘露聚糖酶和500 U/g的果胶酶)以及单宁酶和非淀粉多糖酶组合的外源酶制剂,测定其对含QLS的猪饲粮养分消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试验1、试验2中饲粮总能、粗蛋白质和干物质的全肠道表观消化率(ATTP)均随QLS添加水平的提高而显著降低(P<0.05)。2)0、10%和20%QLS饲粮的消化能分别为(14.41±0.26)MJ/kg DM、(13.64±0.59)MJ/kg DM和(12.73±0.45)MJ/kg DM,以套算法计算得到QLS消化能约为6.36 MJ/kg DM。3)与对照组相比,各外源酶制剂添加组总磷的ATTP显著提高(P<0.05),总能和粗纤维的ATTP有提高趋势(0.05≤P<0.10),干物质、粗蛋白质和钙的ATTP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所述,饲粮添加2%~10%QLS对生长猪饲粮养分的体外消化率有降低作用,添加单宁酶和非淀粉多糖酶对QLS饲粮的养分消化率无显著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东栎籽实 单宁 养分消化 仿生消化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乳植杆菌P-8低温喷雾干燥工艺优化及其特性研究
18
作者 刘青轩 郑新飞 +2 位作者 张静雯 张和平 姚国强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114-120,128,共8页
喷雾干燥制备益生菌制剂具有成本低、处理量大且可连续化生产的优势,但由于高温会损伤菌体活性因此喷雾干燥的应用受限。利用低温喷雾干燥技术降低热损伤,提高菌体存活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中心组合设计联用的方法优化工艺条件,... 喷雾干燥制备益生菌制剂具有成本低、处理量大且可连续化生产的优势,但由于高温会损伤菌体活性因此喷雾干燥的应用受限。利用低温喷雾干燥技术降低热损伤,提高菌体存活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中心组合设计联用的方法优化工艺条件,以制备植物乳植杆菌P-8活性菌粉,并探究其菌株形态变化、贮藏稳定性以及在动态体外仿生胃肠道消化模型中的耐受性。植物乳植杆菌P-8在进料速度9 mL/min、干燥温度75℃、雾化压强为0.3 MPa时,存活率最高为81.50%,且菌粉颗粒形态完整。在动态体外仿生胃肠道消化模型内连续消化4 h后,表现出良好的耐受特性。菌粉4和25℃贮藏35 d后存活率分别为92.18%和87.49%。低温喷雾干燥技术可用于植物乳植杆菌P-8高活性菌粉的制备,优化后的工艺参数可以为植物乳植杆菌P-8中试制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乳植杆菌P-8 低温喷雾干燥 工艺优化 动态体外仿生消化系统 贮藏期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仔猪专用复合酶的开发及其对乳仔猪作用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阳 张广民 +2 位作者 蔡辉益 严峰 王海燕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2期11-15,共5页
研究旨在开发一种仔猪专用复合酶,并对其作用效果进行研究。运用仿生消化系统筛选乳猪复合酶酶谱,然后采用随机区组设计,选用健康均匀的(杜×长×大)三元杂交31日龄断奶仔猪432头,随机分为3个处理组,A组饲喂基础日粮,B组基础日... 研究旨在开发一种仔猪专用复合酶,并对其作用效果进行研究。运用仿生消化系统筛选乳猪复合酶酶谱,然后采用随机区组设计,选用健康均匀的(杜×长×大)三元杂交31日龄断奶仔猪432头,随机分为3个处理组,A组饲喂基础日粮,B组基础日粮+500 g/t乳猪复合酶,C组基础日粮+1000 g/t乳猪复合酶,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24头猪,试验期35 d。当酶谱为蛋白酶10000 U/g、淀粉酶500 U/g、β-葡聚糖酶300 U/g、木聚糖酶15000 U/g、β-甘露聚糖酶2000 U/g、α-半乳糖苷酶150 U/g时,体外营养物质消化率结果最优。动物试验结果表明,与A组相比,B组和C组的日采食量均无显著变化,C组的料肉比显著降低(P<0.05);添加乳猪酶的B组(4.62%)和C组(0.96%)腹泻率比A组(7.40%)分别显著降低了37.57%(P<0.05)和87.03%(P<0.05);仔猪发病率呈下降趋势,其中C组(1.00%)较A组(4.80%)显著降低了79.17%(P<0.05)。结果提示,乳猪复合酶可以通过仿生消化系统科学地筛选,且该仔猪专用复合酶对于乳仔猪的生长性能和抗病能力具有较好的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仔猪 复合酶 仿生消化系统 生产性能 腹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