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仿生填料在模拟河道中净污效果实验研究
- 1
-
-
作者
吴文卫
杨逢乐
金竹静
-
机构
云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昆明理工大学
-
出处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1年第11期168-170,174,共4页
-
基金
国家水污染控制与治理重大专项(2009ZX07102-003)
-
文摘
在模拟河道的试验条件下,对3种仿生填料进行了挂膜及水质净化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对水质的净化效果表现为3号填料>1号填料>2号填料>对照;挂膜效果表现为3号填料>1号填料>2号填料;对水样中各污染物的去除率依次为CODCr>NH3+-N>TN>TP。
-
关键词
仿生填料
模拟河道
生物膜
污染物
净化效果
-
Keywords
Bionic filling
Simulative riverway
Biomembrane
Pollutant
Purification effect
-
分类号
X52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
-
题名仿生填料对E-A/O工艺处理生活污水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 2
-
-
作者
张巧
衷从强
张建
许德超
彭盛华
-
机构
深圳市环境科学研究院
-
出处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07-111,共5页
-
基金
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KJYY20170724165404571)。
-
文摘
采用立体生态污水处理组合工艺(E-A/O)处理模拟生活污水,以添加仿生生物填料的装置作为实验组(R2),未添加的作对照组(R1),考察两组工艺在污泥沉降性能、胞外聚合物产生及污染物去除等方面的差异,评估生物填料在E-A/O工艺中的作用。结果表明,R2挂膜效果良好,生物量大,出现大量原后生动物,污泥粒径大于R1,且更为密实,增加了系统菌群多样性。R2中污泥SVI和胞外聚合物(EPS)中蛋白质(PN)、多糖(PS)含量比R1中低11.8%~21.6%,表现出更强的亲水性和沉降性。污染物去除结果表明,R2对COD、NH3-N、TN和TP去除率可达96.3%、81.9%、80.0%和35.6%,除TN去除率与R1相当,其它指标去除率均高于R1,说明生物填料添加可强化E-A/O工艺的除污效果。
-
关键词
立体生态污水处理组合工艺
生活污水
仿生填料
污泥沉降性能
胞外聚合物
污染物去除
-
Keywords
ecological vegetation-A/O combined process
domestic wastewater
bionic packing
sludge settle ability
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
pollutants removal
-
分类号
X799.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
-
题名太湖典型入湖河道中氨氮去除研究
被引量:18
- 3
-
-
作者
田伟君
郝芳华
王超
翟金波
-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院//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
河海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
出处
《生态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138-1141,共4页
-
基金
国家"863"项目(2002AA601012-5)
-
文摘
人湖河流是湖泊营养物质的一个重要来源,因此人湖河道水质的改善是控制湖泊富营养化的关键。文章采用自行研制的新型仿生填料直接布设在河道内的生物接触氧化法,在不影响河流生态结构和原有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对河流微污染水体进行氨氮的去除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氨氮的净去除率在5.35%-39.91%,其中最高为7月的39.91%,最低月为12月的5.35%。试验期间生物膜的平均厚度为0.8-1.1mm(雨后略厚)。生物膜内的微生物主要是一些贫营养微生物,数量少,因此形成的生物膜较薄,生物膜由表及里几乎全是好气层。同时,根据氨氮去除率与硝化菌的数量关系也可以看出试验河段内氨氮的去除主要是靠硝化菌的硝化作用来完成的。
-
关键词
氨氮
仿生填料
生物膜
布局
-
Keywords
ammonia-nitrogen
bionic filler
biomembrane
layout
-
分类号
X52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
-
题名灌区多孔质生态河床的改良及净污效果试验研究
被引量:1
- 4
-
-
作者
罗朝晖
王超
平山公明
陈丹
-
机构
山梨大学大学院医学工学综合教育部环境社会创生工程系
河海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河海大学农业工程学院
-
出处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1期44-48,共5页
-
基金
国家高新技术研究“863”项目(TK-2-4)
-
文摘
将多孔质生态河床技术引入生态型灌区受损水体修复中.在冬季低温条件下,通过室内试验,延续了前期研究,采用仿生植物填料丝改良了块石多孔质生态河床,并与碎石多孔质生态河床对比,分析了两种河床模型对污染水体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采用仿生植物填料丝改良的块石多孔质生态河床是修复受损水体较理想的方法,它可以有效地降低由于水力条件的改变对河床的扰动,减轻由于底质污染物向上覆水体的再释放而导致的二次污染程度,还有利于增加河床的比表面积,增加微生物的数量和种类,提高河流的自净能力.此外,对比分析了两种河床模型对TP,TN、NH4+-N和CODMn去除机制.
-
关键词
生态型灌区
多孔质河床
仿生植物填料丝
块石
碎石
净化
-
Keywords
eco-irrigation district
porous riverbed
bionic filler
gravel
macadam
purification
-
分类号
X52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