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仿瓷餐具有毒吗
- 1
-
-
作者
史诗
-
机构
不详
-
出处
《农村新技术》
2024年第10期67-68,共2页
-
文摘
近日,微博话题“这种毒碗你家可能天天都在用”引发网友热议。话题中的“毒碗”指的就是仿瓷餐具,也称为密胺餐具。密胺餐具是与食物亲密接触的器皿,其安全性一直是广大消费者关注的重点。不合格产品会释放有害物质仿瓷材料被国家批准用于餐具,称之为“毒碗”是不对的。合格的仿瓷餐具主要原材料是高纯度的密胺树脂,这是由三聚氰胺和甲醛在高温条件下热固化形成的高分子化合物。正常使用条件下,密胺树脂可能溶出的有害物质非常少,完全不足以危害健康。
-
关键词
密胺树脂
热固化
三聚氰胺
高分子化合物
密胺餐具
正常使用条件
有害物质
仿瓷餐具
-
分类号
TQ3
[化学工程]
-
-
题名浅析国内外对于“仿瓷餐具”技术要求的差异
被引量:4
- 2
-
-
作者
孙世彧
-
机构
国家包装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
出处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B04期7-10,共4页
-
基金
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科技项目"仿瓷餐具"材质和工艺鉴定技术研究(项目编号:2010CZ09)
-
文摘
介绍了我国标准和欧盟、美国和日本食品接触材料法规对于密胺、脲醛模塑制品的技术要求,对其主要差异进行了对比分析。
-
关键词
仿瓷餐具
密胺
脲醛
食品接触材料
-
Keywords
Melamine
Urea-Formaldehyde Moulding Ware
Materials Contact With Foodstuffs
-
分类号
TQ320.77
[化学工程—合成树脂塑料工业]
-
-
题名仿瓷餐具材质与性能分析
被引量:3
- 3
-
-
作者
孙世彧
段晓霞
吴玉銮
田育添
谢永萍
朱丽萍
-
机构
国家包装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
出处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01-104,共4页
-
基金
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科技项目(2010CZ09)
-
文摘
利用红外光谱法对市售的仿瓷餐具和自制的密胺树脂模塑制品、脲醛树脂模塑制品及密胺和脲醛树脂共混物的模塑制品的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采用热重分析方法分析了各种制品的热稳定性,并对各种仿瓷餐具的耐湿热性、耐污染性和甲醛迁移性能进行了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密胺树脂模塑制品的性能明显优于脲醛树脂模塑制品、密胺和脲醛树脂共混物的模塑制品和脲醛树脂表面覆盖密胺的模塑制品。
-
关键词
仿瓷餐具
密胺
脲醛
性能
红外光谱
热重分析
-
Keywords
melamine tableware
melamine resin
urea-formaldehyde resin
property
infrared spectroscopy
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
-
分类号
TQ320.72
[化学工程—合成树脂塑料工业]
-
-
题名仿瓷餐具
- 4
-
-
-
出处
《中国乡镇企业信息》
1994年第18期22-22,共1页
-
文摘
项目来源:香港合作方式:合资生产项目概况:A.产品特点:仿瓷餐具以廉价材料为原料,不用烧制,耐高温200℃,抗低温-40℃,无毒无味,经检验完全符合国际卫生标准,表面光滑,不变型,不易破碎。
-
关键词
仿瓷餐具
产品特点
合作方式
项目概况
卫生标准
耐高温
抗低温
香港
来源
化学原料
-
分类号
S
[农业科学]
-
-
题名脲醛树脂制品中甲醛在食品模拟物中迁移的规律
被引量:6
- 5
-
-
作者
姜欢
商贵芹
陈智栋
赵敏
王文烨
-
机构
常州大学
常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
出处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73-76,共4页
-
基金
江苏省检验检疫局科技计划项目(编号:2010KJ25)
-
文摘
采用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测定脲醛树脂制品在不同类别食品模拟物中、不同使用条件下甲醛的迁移量,并得出其迁移规律:在相同的使用时间和温度下,酸性模拟物中甲醛的迁移量最大;在同种食品模拟物中,甲醛迁移量随着接触时间的延长、接触温度的升高而增加;甲醛迁移量随着使用次数的增加而增加,制品表面磨损后,甲醛的迁移量会迅速增加;脲醛树脂制品在微波条件下使用时,其表面易磨损,且甲醛的迁移量比常规条件下大。
-
关键词
脲醛树脂
仿瓷餐具
食品模拟物
甲醛
迁移规律
微波
-
Keywords
urea-formaldehyde product
fumigation ceramic tableware
food stimulant
formaldehyde
migration rules
microwave
-
分类号
TS206
[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