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结合仿射几何和正交分解的类中心分类法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张玉芳 梁琪 +1 位作者 熊忠阳 肖婷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3期141-143,147,共4页
类中心分类法是非常有效的分类算法。但由于向量空间产生空间扭曲,导致类中心分类法处理某些界限不明显的类别精确度不高。对此引入仿射几何和力的正交分解的方法,提出基于仿射几何和力的正交分解模型的类中心分类法的改进算法。在降低... 类中心分类法是非常有效的分类算法。但由于向量空间产生空间扭曲,导致类中心分类法处理某些界限不明显的类别精确度不高。对此引入仿射几何和力的正交分解的方法,提出基于仿射几何和力的正交分解模型的类中心分类法的改进算法。在降低了计算维度的同时解决了由于向量空间特征项维被认为是正交带来的空间扭曲引起的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射几何 正交分解 类中心分类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多尺度仿射几何不变量提取方法
2
作者 黄波 赵晓晖 +2 位作者 赵继印 时公涛 陈涛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051-1057,共7页
提出了一种新的多尺度仿射几何不变量提取方法。该方法以自定义的多尺度自卷积变换为起点,结合灰度归一化处理,构建出目标图像的一系列仿射协变形式,进而通过设计一组非线性函数计算每个协变形式的一组扩展质心,由此得到新的多尺度仿射... 提出了一种新的多尺度仿射几何不变量提取方法。该方法以自定义的多尺度自卷积变换为起点,结合灰度归一化处理,构建出目标图像的一系列仿射协变形式,进而通过设计一组非线性函数计算每个协变形式的一组扩展质心,由此得到新的多尺度仿射几何不变量。将所得不变量与经典的扩展质心特征、多尺度自卷积相比,由于其仅需一次分割便可构造出任意数量的区域面积比仿射不变特征,且从单个仿射协变形式中即可提取多个不变特征,从而有效减小了特征误差,提高了特征的获取效率。利用典型的"Fish"测试数据库,从计算复杂度、抗噪性、抗遮挡性和图像扩展性等方面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识别 仿射几何不变量 多尺度 扩展质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维中心仿射几何中由曲线运动导出的高维可积方程
3
作者 李艳艳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5-27,共3页
讨论了四维中心仿射几何中由2+1维的曲线运动导出的高维可积方程。这种曲线运动是通过对四维中心仿射几何中1+1维的曲线运动公式增加一个额外的空间变量y得到的,它等价于四维中心仿射几何中的曲面运动。证明了2+1维的可积破裂孤立子方... 讨论了四维中心仿射几何中由2+1维的曲线运动导出的高维可积方程。这种曲线运动是通过对四维中心仿射几何中1+1维的曲线运动公式增加一个额外的空间变量y得到的,它等价于四维中心仿射几何中的曲面运动。证明了2+1维的可积破裂孤立子方程来自于四维中心仿射几何中的这种曲线运动。不仅将已有的三维中心仿射几何中的这种曲线运动推广到了四维中心仿射几何,还丰富了对2+1维的破裂孤立子方程的几何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仿射几何 可积方程 不变曲线流 破裂孤立子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限仿射几何中关于面的计数公式及应用 被引量:3
4
作者 郭军 祝学理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1期1-3,10,共4页
设AG(n,F_q)是一个n维仿射空间。计算了AG(n,F_q)中与任一个取定的面平行、相交、相斜的面的个数,并且给出了应用面构作认证码的例子。
关键词 有限仿射几何 仿射空间 计数公式 向量空间 认证码 仿射r—面 陪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角网下的仿射不变几何约束的图像匹配算法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王恒 王怀柱 刘艳青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2528-2532,共5页
针对当前图像匹配方法的鲁棒性差、误配率较高及效率较低等不足,提出了基于三角网下的仿射不变几何约束的图像匹配算法。在尺度空间上通过Hessian矩阵对特征点进行检测,利用子块的三角特征与对角特征SURF(speeded up robust features)... 针对当前图像匹配方法的鲁棒性差、误配率较高及效率较低等不足,提出了基于三角网下的仿射不变几何约束的图像匹配算法。在尺度空间上通过Hessian矩阵对特征点进行检测,利用子块的三角特征与对角特征SURF(speeded up robust features)机制进行改进,用于生成新的特征描述子,并通过定义阈值评估策略对图像特征点进行匹配,从而生成了初始匹配点;然后,引入Delaunay三角网,对初始匹配点进行聚类,以获取匹配三角形,将三角形以外的无效特征点剔除;最后,引入仿射不变几何约束,对匹配三角形进行细化,通过细化的匹配三角形获取最终的匹配特征点,有效剔除误配点,进一步提高配准精度。仿真结果表明,与当前图像匹配算法相比,所提算法具有更好的鲁棒性,且其具有更佳的匹配精度与效率,有效剔除了误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匹配 DELAUNAY三角网 仿射不变几何约束 SURF机制 HESSIAN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仿射辛几何构作结合方案与PBIB设计 被引量:2
6
作者 刘淑丹 李珊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77-80,共4页
把有限域上的辛群的研究推广到仿射辛群并对仿射辛群的可迁性进行了研究 .利用矩阵的技巧和方法 ,证明了仿射辛群双可迁地作用在仿射辛几何中的仿射极大全迷向子空间上 ,并且给出了轨道的明确表示 .作为该理论的一个应用 ,利用仿射辛几... 把有限域上的辛群的研究推广到仿射辛群并对仿射辛群的可迁性进行了研究 .利用矩阵的技巧和方法 ,证明了仿射辛群双可迁地作用在仿射辛几何中的仿射极大全迷向子空间上 ,并且给出了轨道的明确表示 .作为该理论的一个应用 ,利用仿射辛几何中的极大全迷向子空间的全体作为处理集构作了一个多个结合类的结合方案和PBIB设计 ,并计算了所有的参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射辛几何 结合方案 PBIB设计 组合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仿射酉几何构作结合方案与PBIB设计
7
作者 刘淑丹 刘继波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29-32,共4页
把有限域上的酉群的研究推广到了仿射酉群并对仿射酉群的可迁性进行了研究 .利用矩阵的技巧和方法 ,证明了仿射酉群双可迁地作用在仿射酉几何中的仿射极大全迷向子空间上 ,并且给出了轨道的明确表示 .作为该理论的一个应用 ,利用仿射酉... 把有限域上的酉群的研究推广到了仿射酉群并对仿射酉群的可迁性进行了研究 .利用矩阵的技巧和方法 ,证明了仿射酉群双可迁地作用在仿射酉几何中的仿射极大全迷向子空间上 ,并且给出了轨道的明确表示 .作为该理论的一个应用 ,利用仿射酉几何中的极大全迷向子空间的全体作为处理集构作了一个多个结合类的结合方案和PBIB设计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射酉几何 结合方案 PBIB设计 极大全迷向子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般仿射平面曲线的微分几何(英文)
8
作者 赵旭安 高红铸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83-691,共9页
研究了仿射平面A2上的仿射几何.对于一条正则平面曲线,定义了2种活动标架.第1种在所有的活动标架中是极小阶的;第2种类似于欧氏情形的Frenet标架.得到了这些活动标架的运动方程,并且证明由此得到曲率和符号不变量构成完全的不变量系统.... 研究了仿射平面A2上的仿射几何.对于一条正则平面曲线,定义了2种活动标架.第1种在所有的活动标架中是极小阶的;第2种类似于欧氏情形的Frenet标架.得到了这些活动标架的运动方程,并且证明由此得到曲率和符号不变量构成完全的不变量系统.作为应用,给出了平面常曲率仿射曲线的分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般仿射微分几何 平面曲线 活动标架 不变弧长元素 曲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隐含多项式曲线仿射不变量的目标识别 被引量:8
9
作者 吴刚 李道伦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987-1991,共5页
目标物体的识别和匹配在计算机视觉、图像视频压缩与传输中都有重要应用 .由于隐含多项式曲线对物体有良好的描述能力 ,因而用它识别和匹配目标物体是比较有效的 .文章首先证明了隐含多项式曲线封闭有界的充要条件定理 ,接着基于隐含多... 目标物体的识别和匹配在计算机视觉、图像视频压缩与传输中都有重要应用 .由于隐含多项式曲线对物体有良好的描述能力 ,因而用它识别和匹配目标物体是比较有效的 .文章首先证明了隐含多项式曲线封闭有界的充要条件定理 ,接着基于隐含多项式曲线的二次分解性质 ,给出了目标物体仿射几何不变量的计算方法 .实验证明这种基于首二次因子积的仿射几何不变量准确的描述了物体的特征 ,从而能较好的设别出复杂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含多项式曲线 仿射几何不变量 目标识别 计算机视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维仿射码
10
作者 刘秀峰 张爱丽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79-183,共5页
利用弱区组设计的方法,以Fp上的m维仿射几何G(m,p)的s维陪集为信息位,将每个元素对应的s维陪集族作为监督维线,构造了高维仿射码,并且分析了该码的码长、维数、极小码距和码率.高维仿射码是仿射流形码的推广.
关键词 线性码 仿射几何码 信息元 陪集 高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质点空间内的几何
11
作者 莫绍揆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1期18-27,共10页
要在矢量空间理论内处理射影几何与仿射几何 ,传统的方法很难令人满意 ;主要是 ,对仿射几何 ,凭空引入一个非常特殊的原点 ;对射影几何 ,齐次矢量本身没有几何意义 ,矢量的运算不能适用于点 以质点空间为讨论的基础 ,对它引入同位置的... 要在矢量空间理论内处理射影几何与仿射几何 ,传统的方法很难令人满意 ;主要是 ,对仿射几何 ,凭空引入一个非常特殊的原点 ;对射影几何 ,齐次矢量本身没有几何意义 ,矢量的运算不能适用于点 以质点空间为讨论的基础 ,对它引入同位置的概念而作几何解释并作成几何 ,克服了上面两大困难 指出 ,只用位置概念本身得射影几何 ,再指定一个一元线性型 (质量函数 )便得仿射几何 ,再指定矢量的长度 ,便得欧氏几何 对几何而言 ,应该能够从一组位置找出其代表点用以表示其它位置 ,为此须使用框架位置 ,按框架位置而取框架点 ;引入质量后 ,只须在组成基底的各基点处取相同质量的点便是代表点 详尽地讨论了质点空间里的位置公式 ,位置量与位置变换 (及保位系数 ) ,它们对应于几何公式几何量以及几何变换 ,前两者是一一对应 ,后者一般是多一对应 ,为此 ,引入代表变换 指出 :就一般的多于 2维的空间而言 ,保持共线性的变换必依某个自同构而保持交比 ,它的代表变换必为一个半线性变换 ;又指出 ,如果保加的位置变换的值域不止一维 ,则它也是半线性变换 ;故射影变换 (传统上定义为保持共线性的几何变换 )可在质点空间内定义为保加的位置变换 ,其兼保持交比的则以线性变换为代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矢量空间 质点空间 射影几何 欧氏几何 仿射几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面上的星形仿射弹性曲线
12
作者 黄荣培 《数学物理学报(A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10-418,共9页
次仿射弹性曲线是全平方次仿射曲率泛函的临界点 .该文对平面上的星形仿射曲线进行了研究 ,用椭圆函数的方法解出了次仿射弹性曲线的次仿射曲率 ,并运用 Killing场和 sl(2 ,R)
关键词 仿射微分几何 次仿射弹性曲线 Killing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步青教授对我国数学事业的贡献
13
作者 张素诚 白正国 +1 位作者 谷超豪 胡和生 《数学年刊(A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6,共6页
关键词 中国 数学事业 苏步青 仿射微分几何 射影曲线论 射影曲面论 计算几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ast image matching algorithm based on affine invariants
14
作者 张毅 卢凯 高颖慧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5期1907-1918,共12页
Feature-based image matching algorithms play an indispensable role in automatic target recognition (ATR). In this work, a fast image matching algorithm (FIMA) is proposed which utilizes the geometry feature of ext... Feature-based image matching algorithms play an indispensable role in automatic target recognition (ATR). In this work, a fast image matching algorithm (FIMA) is proposed which utilizes the geometry feature of extended centroid (EC) to build affine invariants. Based on at-fine invariants of the length ratio of two parallel line segments, FIMA overcomes the invalidation problem of the state-of-the-art algorithms based on affine geometry features, and increases the feature diversity of different targets, thus reducing misjudgment rate during recognizing targets. However, it is found that FIMA suffers from the parallelogram contour problem and the coincidence invalidation. An advanced FIMA is designed to cope with these problems. Experiments prove that the proposed algorithms have better robustness for Gaussian noise, gray-scale change, contrast change, illumination and small three-dimensional rotation. Compared with the latest fast image matching algorithms based on geometry features, FIMA reaches the speedup of approximate 1.75 times. Thus, FIMA would be more suitable for actual ATR applic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ffine invariants image matching extended centroid ROBUSTNESS PERFORMAN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