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服务外包与价格指数——一项跨国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陈启斐 岳中刚 高新月 《南开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3-44,共22页
本文从服务业开放视角切入,分析服务外包影响价格的内在机理。首先,本文构建两国多部门理论模型,探讨服务外包抑制价格上涨的三种机制。其次,我们将WIOD数据库与世界银行数据库、UNcomtrade数据库和ITBP数据库相匹配,测度2000—2014年... 本文从服务业开放视角切入,分析服务外包影响价格的内在机理。首先,本文构建两国多部门理论模型,探讨服务外包抑制价格上涨的三种机制。其次,我们将WIOD数据库与世界银行数据库、UNcomtrade数据库和ITBP数据库相匹配,测度2000—2014年跨国双边细分行业的离岸服务外包和在岸服务外包。在此基础上的实证研究表明:服务外包提高10%,价格指数下降0.49%。并且这种影响集中在发包国是发达国家的样本中;当接包国是发展中国家时,服务外包对价格指数抑制作用更强。随后,我们进行包括结构性引力模型和Bartik-IV在内的多种稳健性检验,以保证实证结果的可靠性。最后,我们分别验证服务外包影响价格指数的价格效应、生产率效应和产业关联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格指数 服务外包 结构性引力方程 份额移动法的工具变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普惠金融与城市创新:理论逻辑与实证检验 被引量:9
2
作者 郑浦阳 杨鑫垚 +1 位作者 卢泓宇 牛君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43-148,共6页
文章基于2010—2019年我国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建立了Tobit模型、份额移动工具变量模型、中介效应模型、调节效应模型,对数字普惠金融与城市创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并将2016年9月《G20数字普惠金融高级原则》的提出... 文章基于2010—2019年我国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建立了Tobit模型、份额移动工具变量模型、中介效应模型、调节效应模型,对数字普惠金融与城市创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并将2016年9月《G20数字普惠金融高级原则》的提出视为一项准自然实验,使用连续型广义双重差分模型进行事件研究。结果表明,在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宏观层面上,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能够显著地促进城市创新,并且在东部沿海城市、长江经济带沿线城市中的作用更加明显;在结构性差异上,数字普惠金融的“使用深度”对城市创新的促进作用显著强于“覆盖广度”和“数字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城市创新 份额移动工具变量 连续型广义双重差分模型 TOBIT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