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任渊《黄陈诗集注》与江西诗派
被引量:1
- 1
-
-
作者
吴晓蔓
-
机构
广东工业大学通识教育中心
-
出处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12-116,共5页
-
文摘
宋代学者任渊受江西诗派"无一字无来处"、"以故为新"、"点铁成金"、"以俗为雅"等创作理论的影响很深,在《黄陈诗集注》中,他通过对黄庭坚、陈师道所用大量典故的分析,展示了黄、陈对上述理论的运用之法,在宋代诗歌注释中有较高声誉。
-
关键词
任渊
《黄陈诗集注》
江西诗派
诗歌理论
无一字无来处
以故为新
点铁成金
以俗为雅
-
Keywords
Ren Yuan
Huang Chen Shi Ji Zhu
Jiangxi poem genre
poem theory
every word must have its provenance
applying the old language forms in a new fashion
the golden touch
regarding the popular taste as beingrefined
-
分类号
I207.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宋诗鉴赏辞典》中黄庭坚作品赏析浅议
被引量:2
- 2
-
-
作者
胡守仁
-
出处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0年第4期33-39,共7页
-
文摘
唐代是诗歌的黄金时代,似乎难以为继,可是后来又出现了宋诗,虽不能与唐诗相颉颃,却具有非常鲜明的独特风貌,名列其次,历来言诗者往往唐宋并称。为适应现时社会的需要,并供今人诗歌创作的借鉴,上海辞书出版社先后出版了《唐诗鉴赏辞典》与《宋诗鉴赏辞典》。宋诗的代表作家不少,其中最著者要数苏轼、黄庭坚、陆游。《宋诗鉴赏辞典》入选作品最多的即此三家。我爱好黄诗,对于他被选入《辞典》的作品通读了一遍。赏析文章非出于一人之手,而他们的诗歌修养深度不同,故水平不一。总的说来,它是一部质量较高的书,但也有为我所不能苟同的地方。姑取争鸣之意,写出来向专家们请教。《秋思寄子由》(501页) 诗写“女献功裘”,是说女子有用场,而老松却与她成对比,永远卧在云壑之中,没有万牛把它拖到江边从水路运走,叹材大而不见用,盖作者自况之辞,也是社会上一般现象。
-
关键词
宋诗
唐诗鉴赏辞典
秋思寄子由
诗歌创作
云壑
任渊
东坡
陈伯海
入选作品
徐孺子祠堂
-
分类号
G658.3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
-
题名对陈永正《黄庭坚诗选》注释的意见
- 3
-
-
作者
胡守仁
-
出处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2期61-64,共4页
-
文摘
注古人诗不易,注山谷诗尤难。因为他读书广博,用事深密,诗有历古人六七作的。幸任渊、史容、史温早已为它作注,其中任注较胜,为读者扫除了不少障碍。但离今人对作注的要求还很远,只可供今人重新作注的参考,不能原封不动地搬用,今人于注释字句外,还当把马列主义作为指导思想来对作品进行分析,以区别其精华与糟粕,而予以取舍。由于今天一般知识青年的古典文学修养不深,注释要特别加详,最好能译成现代汉语。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陈永正《黄庭坚诗选》(以下简称陈《选》)注释比较详明,并两句或四句联起来进行今译,这就给了读者很大方便。但其中也有不够妥当之处,特把我的不同理解作为商榷意见提了出来。
-
关键词
陈永正
任渊
广东人民出版社
次韵裴仲谋同年
现代汉语
对作
题落星寺岚漪轩
初平群羊
池口风雨留三日
新喻道中寄元明
-
分类号
G6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不平之鸣 拗折生新——黄庭坚《寄黄几复》读解
- 4
-
-
作者
吴晟
-
出处
《现代中文学刊》
1994年第9期8-9,共2页
-
文摘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想得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这首诗是元丰八年(1085)春,黄庭坚在德州(治所在今山东省德州市)
-
关键词
寄雁传书
德平镇
溪藤
江湖夜雨
三折肱
桃李春风
山东省德州市
昭昧詹言
拗律
任渊
-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