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整体最小二乘法的任意旋转角度三维坐标转换 被引量:16
1
作者 杨仕平 范东明 龙玉春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14-119,共6页
在研究任意旋转角度三维坐标转换的过程中,针对控制点在两套坐标系下均存在随机误差(EIV模型)的情况,提出在只有三个控制点的情况下采用改进的附有约束条件的加权整体最小二乘法进行解算,在控制点较丰富(四个及以上)的情况下采用多元整... 在研究任意旋转角度三维坐标转换的过程中,针对控制点在两套坐标系下均存在随机误差(EIV模型)的情况,提出在只有三个控制点的情况下采用改进的附有约束条件的加权整体最小二乘法进行解算,在控制点较丰富(四个及以上)的情况下采用多元整体最小二乘法(观测方程的观测值不只一列的整体最小二乘法)进行解算,解决系数矩阵中重复随机元素改正数不相等的问题,提高参数值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的约束加权整体最小二乘法 多元整体最小二乘法 任意旋转角度三维坐标转换 系数矩阵 重复随机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任意旋转角三维坐标转换的微分罗德里格矩阵算法 被引量:5
2
作者 罗翔 刘志平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0-35,共6页
为分析现有小旋转角和任意旋转角三维坐标转换模型存在的问题,利用罗德里格矩阵、反对称矩阵与向量积运算性质将矩阵微分形式转换为参数向量微分形式,从而提出微分罗德里格矩阵算法。该算法避免了现有算法普遍存在的矩阵求导问题,实现... 为分析现有小旋转角和任意旋转角三维坐标转换模型存在的问题,利用罗德里格矩阵、反对称矩阵与向量积运算性质将矩阵微分形式转换为参数向量微分形式,从而提出微分罗德里格矩阵算法。该算法避免了现有算法普遍存在的矩阵求导问题,实现了函数模型和随机模型同步迭代更新,以提高精度和迭代效率。最后,通过文献算例和仿真算例对本文算法和3种现有算法进行比较分析。统计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在迭代次数、参数真误差等方面改进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任意旋转 三维坐标转换 微分罗德里格矩阵 反对称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合大旋转角度的坐标转换方法及其程序实现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刘光博 刘明河 崔信国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2期152-154,共3页
文章在论述大角度坐标系统转换方法的基础上,建立了平差模型,阐述了使用非线性平差、方向余弦参数进行约束的大旋转角度的三维坐标转换参数计算方法,并使用Matlab语言编程实现,该方法适合于任何角度的空间直角坐标旋转,具有非常重要的... 文章在论述大角度坐标系统转换方法的基础上,建立了平差模型,阐述了使用非线性平差、方向余弦参数进行约束的大旋转角度的三维坐标转换参数计算方法,并使用Matlab语言编程实现,该方法适合于任何角度的空间直角坐标旋转,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度旋转 三维基准转换 坐标变换 非线性平差 附有限制的间接平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的高斯-牛顿法的非线性三维直角坐标转换方法研究 被引量:35
4
作者 罗长林 张正禄 +2 位作者 邓勇 梅文胜 陈本荣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0-54,共5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的高斯-牛顿法的非线性空间三维直角坐标转换的方法。该方法解决了传统空间三维直角坐标转换中采用的线性模型不适合大旋转角的难题,具有计算简便、收敛速度快、不依赖7个坐标转换参数初值、便于程序实现等特点。最... 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的高斯-牛顿法的非线性空间三维直角坐标转换的方法。该方法解决了传统空间三维直角坐标转换中采用的线性模型不适合大旋转角的难题,具有计算简便、收敛速度快、不依赖7个坐标转换参数初值、便于程序实现等特点。最后通过模拟算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的高斯-牛顿法 非线性空间三维直角坐标 旋转 目标函数 转换参数初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角度三维基准转换及公共点的确定 被引量:7
5
作者 刘东明 郭际明 +1 位作者 施展 严悦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1-14,共4页
介绍适用于大角度三维基准转换的一种迭代计算方法,解决非线性三维基准转换的问题,并讨论如何选定基准转换所需的公共点及其精度和数量。
关键词 角度 三维直角坐标转换 七参数 公共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间向量的三维基准转换模型 被引量:21
6
作者 潘国荣 赵鹏飞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9-82,共4页
从空间几何角度出发,利用空间向量的关系研究坐标转换,提出一种新的三维基准转换模型。通过模拟算例和在工程中的实际应用证明:该模型不受坐标转换旋转角大小的约束,能适用于任意角度;计算结果可靠,精度较高,与现有模型相比,有着简便、... 从空间几何角度出发,利用空间向量的关系研究坐标转换,提出一种新的三维基准转换模型。通过模拟算例和在工程中的实际应用证明:该模型不受坐标转换旋转角大小的约束,能适用于任意角度;计算结果可靠,精度较高,与现有模型相比,有着简便、效率高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坐标基准转换 任意转角 空间向量 旋动理论 转换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线三维转换波资料处理方法及效果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金抒辛 何樵登 王延光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09-112,共4页
研究了三维转换波资料坐标旋转、面元划分及三维共转换点计算方法,即将每一个转换波共炮点道集内所有地震道进行坐标旋转,旋转后的转换波道集在炮检距、纵横波速度已知的条件下,用迭代方法计算三维转换点的平面坐标,并绘制在平面上。将... 研究了三维转换波资料坐标旋转、面元划分及三维共转换点计算方法,即将每一个转换波共炮点道集内所有地震道进行坐标旋转,旋转后的转换波道集在炮检距、纵横波速度已知的条件下,用迭代方法计算三维转换点的平面坐标,并绘制在平面上。将平面分割为小的面元,凡是转换点在同一面元内的记录道都属于同一共反射点转换波道集,转换点面元大小与纵横波速度比有关。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宽线三维转换波资料处理流程,处理了某油田某地区的宽线转换波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坐标旋转 面元划分 三维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扫描摄影的直接线性转换法进行三维运动数据采集
8
作者 刘志成 《体育科学》 1988年第3期65-65,共1页
近二十年间有几种新方法可用来进行三维数据采集,其中最重要的是1971年由Abdel-Aziz和Rarara提出的直接线性转换法(DLT)。这个方法摄影机的安放位置可形成15°、30°或45°。两架摄影机成30°角安置效果最好,虽然可达到... 近二十年间有几种新方法可用来进行三维数据采集,其中最重要的是1971年由Abdel-Aziz和Rarara提出的直接线性转换法(DLT)。这个方法摄影机的安放位置可形成15°、30°或45°。两架摄影机成30°角安置效果最好,虽然可达到60°,但效果不好,按45°角安置时效果最差。增加到4台摄影机可改进精度,当拍摄对象旋转超过30°角时,用两架摄影机就不能保证精度,应使用更多的摄影机拍摄更大的旋转角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采集 摄影机 线性转换 近二十年 安置效果 新方法 安放位置 扫描摄影 三维运动 旋转角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仿真平台的二维跟踪算法性能检测
9
作者 王莹 王延杰(指导) +2 位作者 周渝人 姚志军 丁南南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007-2012,共6页
对于现阶段昂贵武器不能重复外场实验进而影响光电跟踪经纬仪跟踪算法性能检测的问题,采用了一个模拟真实导弹飞行的三维仿真虚拟平台,通过改变参数模拟真实导弹飞行姿态等改变。主要利用坐标系转换和旋转映射技术解决了在三维仿真平台... 对于现阶段昂贵武器不能重复外场实验进而影响光电跟踪经纬仪跟踪算法性能检测的问题,采用了一个模拟真实导弹飞行的三维仿真虚拟平台,通过改变参数模拟真实导弹飞行姿态等改变。主要利用坐标系转换和旋转映射技术解决了在三维仿真平台上检测二维跟踪算法性能的问题。两组实验结果表明:旋转映射技术在检测重心算法跟相关算法时稳定跟踪时平均帧频达到85帧/s,并且比直接映射技术更节省计算时间,因此,已成功将二维跟踪算法应用于三维仿真平台,并可将该平台作为一个基准检测不同二维跟踪算法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仿真平台 坐标转换 旋转映射技术 二维跟踪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三分量地震资料处理技术 被引量:2
10
作者 覃正华 王恩庆 +1 位作者 秦豹 陈亮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2期138-141,178+2,共6页
本文分析了三维转换波时距方程,并由该方程介绍了三维三分量数据坐标旋转理论和旋转方程。通过理论模型和实际数据的处理表明,选择正确的坐标旋转方法对于获得较高信噪比的转换波数据至关重要;将纵波静校正量应用于转换波数据处理,在共... 本文分析了三维转换波时距方程,并由该方程介绍了三维三分量数据坐标旋转理论和旋转方程。通过理论模型和实际数据的处理表明,选择正确的坐标旋转方法对于获得较高信噪比的转换波数据至关重要;将纵波静校正量应用于转换波数据处理,在共检波点域计算检波点静校正量,是取得较好转换波静校正结果的一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三分量 转换 坐标旋转 转换波静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跟踪仪大角度不整平测量精度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段童虎 范百兴 +3 位作者 黄赫 孙晨磊 陈哲 邹方星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9,共9页
利用全站仪进行竖井等狭窄竖向空间传递测量时,垂直角过大导致高程精度急剧降低。根据激光跟踪仪可在平躺甚至倒挂状态下测量的特点,将狭窄竖向空间的垂直角测量转化为水平角测量,可以解决竖向高程传递问题。采用独立参数推导了适用于... 利用全站仪进行竖井等狭窄竖向空间传递测量时,垂直角过大导致高程精度急剧降低。根据激光跟踪仪可在平躺甚至倒挂状态下测量的特点,将狭窄竖向空间的垂直角测量转化为水平角测量,可以解决竖向高程传递问题。采用独立参数推导了适用于大旋转角的坐标转换和三维边角网平差模型;利用自主设计的大角度倾斜姿态测量装置,分析了仪顶角对精度的影响,并优化设站方式,实现激光跟踪仪在整平状态、旋转45°和旋转90°的3种姿态测量。不同布设模式的控制网平差结果表明,大角度不整平三维网的均方根误差小于0.349 mm,单位权中误差小于0.582 mm,点位精度优于0.634 mm,距离差值优于0.044 mm,精度可靠,此方法可用于狭窄竖向空间的三维坐标传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跟踪仪 角度不整平 坐标转换 三维边角网平差 点位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