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空连续体机械臂的设计与主从任务转换避障控制
1
作者 万淑敏 孙长超 +2 位作者 袁培康 常乐 康荣杰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4-35,共12页
连续体机械臂具有优良的弯曲性能和柔顺灵活性,表现出了独特的环境适应性和人机交互安全性,在微创手术、灾后救援、狭窄空间检修等非结构化环境及家庭服务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连续体机械臂的中央脊椎骨占据其内部空间,模块单... 连续体机械臂具有优良的弯曲性能和柔顺灵活性,表现出了独特的环境适应性和人机交互安全性,在微创手术、灾后救援、狭窄空间检修等非结构化环境及家庭服务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连续体机械臂的中央脊椎骨占据其内部空间,模块单元冗余且运动耦合导致避障运动困难等问题妨碍了其在实际场景中的应用.针对以上问题,设计了内部中空的丝驱动连续体机械臂,为末端执行器的电液气管线留置出了充足的物理空间,并通过鲍登管在结构上实现了模块单元间的运动解耦;考虑丝驱动连续体机械臂的弯曲特性,建立了解耦后的简化运动学模型和运动学闭环控制算法;构造了评估空间障碍物与连续体机械臂最短距离的计算方法;在传统变构型避障运动控制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主从任务转换的避障控制算法,能够在末端轨迹跟踪约束下,实现对障碍的躲避,同时也可暂时舍弃对给定末端轨迹的跟踪以躲避位于末端运动轨迹附近的障碍物.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连续体机械臂具有良好的运动能力,轨迹跟踪控制的末端位置平均误差为2.510 mm,仅为连续体机械臂长度的0.32%;提出的主从任务转换避障控制算法有效,能够准确评估末端运动与避障运动的优先级,相关研究工作为连续体机械臂的设计和运动控制提供了新的参考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体机械臂 解耦 避障 主从任务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熟练度双语者非语言任务转换的差异——来自ERP证据 被引量:12
2
作者 姜淞秀 李杰 +2 位作者 刘兴宇 七十三 杨伊生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46-756,共11页
考察熟练蒙汉双语者和非熟练汉英双语者在非语言任务转换中优势效应的脑电活动特征。采用线索任务2:1转换范式,通过操纵线索到刺激间的时间间隔,比较熟练双语者与非熟练双语者在不同时间间隔的转换代价减小效应,探索转换能力的优势效应... 考察熟练蒙汉双语者和非熟练汉英双语者在非语言任务转换中优势效应的脑电活动特征。采用线索任务2:1转换范式,通过操纵线索到刺激间的时间间隔,比较熟练双语者与非熟练双语者在不同时间间隔的转换代价减小效应,探索转换能力的优势效应是否源于内源性准备。研究结果显示:熟练双语者在线索到刺激间的时间间隔为250 ms时反应时和转换代价都显著小于非熟练双语者;熟练双语者在线索到刺激间的时间间隔从0 ms到250 ms的转换代价减小效应更大。脑电数据结果显示:无论转换序列还是重复序列,非熟练双语者的D-Pos的平均波幅均比熟练双语者更正,说明非熟练双语者需要更多的心理资源进行重构准备。研究提示不同语言的转换经验促进了熟练双语者执行功能的转换能力,这种转换能力的优势效应可迁移到相似的非语言任务转换过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语优势效应 任务转换 转换代价减小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积极情绪对任务转换的影响 被引量:48
3
作者 王艳梅 郭德俊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01-306,共6页
通过两个行为实验考察了积极情绪图片所诱发的情绪状态对任务转换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任务是数字分类任务,分为保持和转换两个阶段。首先要求被试对靶刺激形成一定的习惯化反应,然后改变任务要求。实验1以53名大学生为被试,分别在积极... 通过两个行为实验考察了积极情绪图片所诱发的情绪状态对任务转换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任务是数字分类任务,分为保持和转换两个阶段。首先要求被试对靶刺激形成一定的习惯化反应,然后改变任务要求。实验1以53名大学生为被试,分别在积极情绪、消极情绪和中性条件下完成任务,发现在与中性条件相比时,积极情绪促进任务转换,消极情绪延缓任务转换。实验2以37名大学生为被试,增加了一种转换条件,考察积极情绪促进任务转换的心理原因,结果表明积极情绪因偏好新异刺激而促进任务转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极情绪 任务转换 转换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知任务转换的内源性准备和外源性调节 被引量:7
4
作者 孙天义 肖鑫 郭春彦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62-570,共9页
采用ERP探究在预知条件下任务转换的神经机制。使用"任务转换"实验范式,以汉字(名词/动词)或数字(奇数/偶数)的归类为任务。被试执行任务重复(AA,BB,…)或在两个任务间转换(AB,BA,…),每个任务序列为连续的两个任务(任务1,任... 采用ERP探究在预知条件下任务转换的神经机制。使用"任务转换"实验范式,以汉字(名词/动词)或数字(奇数/偶数)的归类为任务。被试执行任务重复(AA,BB,…)或在两个任务间转换(AB,BA,…),每个任务序列为连续的两个任务(任务1,任务2)。结果发现,任务1中,在刺激呈现后300ms左右,数、词的转换序列与重复序列出现显著差异;在中央区,320ms左右,任务1中转换序列比重复序列、任务2中转换任务比重复任务都产生一个更为负走向的波。这些结果表明,在预知条件下,简单任务转换的内源性准备可能开始于任务1呈现后300ms左右;内源性准备和外源性调节可能都反映了认知冲突过程,此认知冲突可能是转换代价的主要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任务转换 转换代价 内源性准备 外源性调节 ERP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背景音乐对幼儿工作记忆及任务转换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杨青 谢悦悦 《学前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8-55,共8页
背景音乐对认知的影响研究是背景音乐效用研究中涉及最多的话题之一。幼儿的日常生活与学习活动需要以工作记忆和任务转换的参与为基础,而且幼儿期也是工作记忆及任务转换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本研究采用2(背景音乐节奏:快/慢)×2(... 背景音乐对认知的影响研究是背景音乐效用研究中涉及最多的话题之一。幼儿的日常生活与学习活动需要以工作记忆和任务转换的参与为基础,而且幼儿期也是工作记忆及任务转换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本研究采用2(背景音乐节奏:快/慢)×2(背景音乐歌词:有/无)的组间设计,并选取一个无背景音乐组作为对照组,考察背景音乐对幼儿工作记忆及任务转换的作用。结果表明背景音乐对幼儿的任务转换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对幼儿的工作记忆没有显著影响;与慢节奏的背景音乐相比,快节奏的背景音乐对幼儿的工作记忆及任务转换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有无歌词对幼儿的工作记忆和任务转换没有显著影响。本研究结果支持了唤醒理论。教师和家长在课堂教学和日常活动中,要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注意根据活动类型合理编排并及时转换音乐类型,以有利于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促进幼儿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景音乐 工作记忆 任务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震救灾部队任务转换期官兵心理状态调查 被引量:3
6
作者 刘伟志 邓光辉 +1 位作者 王晓燕 陈艾彬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9年第15期38-40,共3页
目的调查抗震救灾部队官兵从第一个阶段到第二个阶段的转换期的心理状态。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选取122名抗震救灾的官兵,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试,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任务转换期战士SCL-90因子得分除人际关系敏感、... 目的调查抗震救灾部队官兵从第一个阶段到第二个阶段的转换期的心理状态。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选取122名抗震救灾的官兵,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试,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任务转换期战士SCL-90因子得分除人际关系敏感、偏执、精神病性3个因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因子得分均显著高于常模(P<0.05或P<0.01)。干部SCL-90所有项目得分与常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战士与干部SCL-90得分在躯体化、强迫和焦虑3个因子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震救灾任务转换期战士的心理健康状况低于平常,而干部与平常无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救援 任务转换 心理状态 症状自评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任务转换条件下对特征的并行搜索 被引量:1
7
作者 沈模卫 高涛 +1 位作者 水仁德 张锋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91-297,共7页
采用双任务范式,以两个实验探讨了任务设置与刺激特征的匹配程度对特征搜索方式的影响。要求被试首先辨认数字序列中包含的字母,随后完成特征搜索任务。在实验一中特征搜索任务是检测同时呈现的多个灰色圆点(干扰子)中是否有红色圆点(目... 采用双任务范式,以两个实验探讨了任务设置与刺激特征的匹配程度对特征搜索方式的影响。要求被试首先辨认数字序列中包含的字母,随后完成特征搜索任务。在实验一中特征搜索任务是检测同时呈现的多个灰色圆点(干扰子)中是否有红色圆点(目标)出现。在实验二中,以多种不同颜色的圆点代替实验一中的灰色干扰子。结果发现:在特征搜索主要由自下而上的信息或自上而下的信息引导的两种条件下,任务设置与刺激特征的匹配程度均不影响特征搜索方式,特征搜索仍以并行方式进行。据上述结果笔者推测,在任务设置与刺激特征不匹配的条件下,视觉加工系统首先调整任务设置使二者相匹配,随后进行高效率的并行搜索,而非在二者不匹配的条件下进行低效率的系列搜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征搜索 任务转换 引导搜索模型 动态控制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任务转换中的执行控制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魏勇刚 李红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6-40,共5页
个体的认知活动总是在不同的任务之间转换。有关任务转换中的执行控制的研究,一般把任务转换分为同时性程序和继时性程序两种类型。目前主要有 6 种理论解释:“从注意到行动”理论(ATA)、“前额叶执行”理论(FLE)、执行控制阶段模型(SM... 个体的认知活动总是在不同的任务之间转换。有关任务转换中的执行控制的研究,一般把任务转换分为同时性程序和继时性程序两种类型。目前主要有 6 种理论解释:“从注意到行动”理论(ATA)、“前额叶执行”理论(FLE)、执行控制阶段模型(SMEC)、“策略性反应—延迟”理论(SRD)、两成分模型(TCM)以及平行分配加工理论(PDP)。这些理论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任务转换中的执行控制机制。它们之间相对独立而又紧密联系,为探讨个体的认知机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任务转换 执行控制 转换程序 理论解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主任务转换中的重构和干扰 被引量:8
9
作者 蒋浩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624-1631,共8页
任务转换是研究执行功能的常用范式。任务转换通常伴随着转换代价:执行转换任务比重复任务的反应时更长、错误率更高。转换代价可能反映了任务设置重构(重构理论),也可能表明任务之间存在干扰(干扰理论)。与任务线索范式相比,自主任务... 任务转换是研究执行功能的常用范式。任务转换通常伴随着转换代价:执行转换任务比重复任务的反应时更长、错误率更高。转换代价可能反映了任务设置重构(重构理论),也可能表明任务之间存在干扰(干扰理论)。与任务线索范式相比,自主任务转换范式更具生态效度,而且不仅能获得转换代价这个传统结果,还引入了任务选择比例、任务转换率等新指标,其结果倾向于支持重构理论。此外,新近研究指出自主任务转换可能也包含干扰的作用。未来,应通过进一步改进实验范式等方法,实现两大理论的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执行功能 任务转换 重构 干扰 自主任务转换范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任务转换中的反应—反应相容性效应
10
作者 齐冰 白学军 沈德立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06年第1期18-21,共4页
采用任务转换范式,分别以阿拉伯数字奇偶判断和组成汉字词的汉字结构一致性判断为任务,通过两个实验探查了不同类型材料在任务转换中的反应—反应相容性效应。结果发现:(1)材料类型对反应—反应相容性效应有影响,任务转换前阿拉伯数字... 采用任务转换范式,分别以阿拉伯数字奇偶判断和组成汉字词的汉字结构一致性判断为任务,通过两个实验探查了不同类型材料在任务转换中的反应—反应相容性效应。结果发现:(1)材料类型对反应—反应相容性效应有影响,任务转换前阿拉伯数字材料存在反应—反应相容性效应,汉字词材料不存在反应—反应相容性效应;(2)任务转换时段对阿拉伯数字奇偶判断任务的反应—反应相容性效应没有影响,转换前后阿拉伯数字奇偶判断任务都存在反应—反应相容性效应;(3)任务转换时段对汉字词任务的反应—反应相容性有影响。转换前没有反应—反应相容性效应,转换后存在反应—反应相容性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任务转换 反应-反应相容性效应 阿拉伯数字 汉字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任务转换训练和执行功能可塑性 被引量:8
11
作者 王梓宇 孔子叶 +1 位作者 朱荣娟 游旭群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667-1676,共10页
任务转换训练是提高个体执行功能的方法之一。学者们采用不同的任务范式进行任务转换训练。研究结果发现,任务转换训练可以降低个体的转换代价、提高其他认知任务的绩效。训练效果可以维持一定的时间。但是,也有研究未发现明显的迁移效... 任务转换训练是提高个体执行功能的方法之一。学者们采用不同的任务范式进行任务转换训练。研究结果发现,任务转换训练可以降低个体的转换代价、提高其他认知任务的绩效。训练效果可以维持一定的时间。但是,也有研究未发现明显的迁移效果和维持效果。年龄、其他执行成分的参与度、认知灵活性和策略可能会影响训练效果。任务转换训练可能通过提高个体解决任务设置冲突的能力、提高与任务转换相关的额.顶脑网络的参与程度以及建立自下而上的自动控制来提高个体的转换能力。未来研究应当对现有研究方法和程序进行标准化,从执行功能整体与分离的结构特征角度看待任务转换训练,寻找更为灵活的训练手段,如tDCS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换 执行功能 任务转换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入任务空间转换和等分映射策略的多因子进化算法
12
作者 罗国星 李治强 +2 位作者 刘飞龙 李佩芸 杨夏妮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7期185-199,共15页
在运用多因子进化算法处理多任务优化问题时,不同任务之间的知识迁移可能会出现负迁移现象,以及算法容易陷入局部最优解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种融入任务空间转换和等分映射策略的多因子进化算法(multifactorial evolutionary... 在运用多因子进化算法处理多任务优化问题时,不同任务之间的知识迁移可能会出现负迁移现象,以及算法容易陷入局部最优解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种融入任务空间转换和等分映射策略的多因子进化算法(multifactorial evolutionary algorithm integrating task space transformation mechanism and equal-partitioning mapping strategy,MFEA-TSEM)。该算法通过引入任务空间转换来增强任务之间的相关性,从而促进任务之间的知识迁移。此外,所提出的等分映射策略应用于相同任务或不同任务之间的知识迁移,以避免任务陷入局部最优解并探索有希望的搜索区域。为了验证MFEA-TSEM算法的有效性,在单目标多任务优化问题和多目标多任务优化问题上与其他先进算法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MFEA-TSEM算法在保持解的多样性的同时,有效减少了负迁移现象的发生,从而提高了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化算法 多因子进化算法 任务空间转换 等分映射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目标与情境转换对情绪调节灵活性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1
13
作者 高伟 李艳萍 +1 位作者 黄悦媛 袁加锦 《心理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2-211,共10页
情绪调节灵活性具有帮助个体适应生活环境的功能,灵活性不足是焦虑抑郁等情绪障碍产生和发展的重要风险因素。个体应对不同情境和目标的转换能力低下是导致灵活性不足的关键,但是基于策略与认知功能的传统训练方式在解决转换困难方面收... 情绪调节灵活性具有帮助个体适应生活环境的功能,灵活性不足是焦虑抑郁等情绪障碍产生和发展的重要风险因素。个体应对不同情境和目标的转换能力低下是导致灵活性不足的关键,但是基于策略与认知功能的传统训练方式在解决转换困难方面收效甚微。因此,本研究从“目标-情境-整合”三个维度来制定任务转换训练方案,探究不同的转换方式对情绪调节灵活性的影响机制:1)考察目标规则主导的训练对情绪调节灵活性的作用机制;2)探究情境主导的训练对情绪调节灵活性的影响;3)采用目标情境交互的转换训练提升情绪调节灵活性。本研究有助于阐明情绪调节灵活性的内在过程,并揭示目标与情境转换在神经可塑性方面的作用,为情绪障碍的干预和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绪调节 灵活性 任务转换 情境 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小学生注意转换能力的发展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齐冰 沈德立 +1 位作者 白学军 马静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07年第3期204-210,共7页
采用任务转换范式考察了108名中小学生的注意转换能力。反应—线索间距和线索—目标间距都分为200ms和2000ms两种水平。结果发现:(1)一般转换条件下,小5学生、初2学生和高2学生的定势选择速度相同,小5学生的定势选择正确性比初2学生和高... 采用任务转换范式考察了108名中小学生的注意转换能力。反应—线索间距和线索—目标间距都分为200ms和2000ms两种水平。结果发现:(1)一般转换条件下,小5学生、初2学生和高2学生的定势选择速度相同,小5学生的定势选择正确性比初2学生和高2学生低;特定转换条件下,短时CTI下小5学生的定势转换速度比初2学生和高2学生慢,长时CTI下小5学生的定势转换速度比初2学生和高2学生快,初2学生的定势转换正确性比高2学生低;(2)一般转换条件下,任务定势重组在任务转换中作用不大,任务定势惯性在任务转换中起作用;特定转换条件下,任务定势重组和任务定势惯性在任务转换中的作用都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意转换 任务转换范式 反应-线索间距 线索-目标间距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任务间隔对特征搜索方式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沈模卫 高涛 丁海杰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4-30,共7页
采用RSVP序列 ,以两个实验探讨了双任务间隔对特征搜索方式的影响。要求被试首先辨认数字序列中包含的字母 (任务一 ,T1) ,随后完成特征搜索任务 (任务二 ,T2 )。在实验一中 ,T2是检测在同时呈现的多个椭圆中是否有方向不一致的目标出... 采用RSVP序列 ,以两个实验探讨了双任务间隔对特征搜索方式的影响。要求被试首先辨认数字序列中包含的字母 (任务一 ,T1) ,随后完成特征搜索任务 (任务二 ,T2 )。在实验一中 ,T2是检测在同时呈现的多个椭圆中是否有方向不一致的目标出现 ;在实验二中 ,T2是检测同时呈现的多个灰色圆点中是否有红色圆点出现。结果发现 :随T1-T2间距缩短 ,T2的正确率显著下降 ;T2所含刺激数目的增加并未引起其正确率下降 ,即任务转换只影响特征搜索的绩效而未改变搜索方式 ,特征搜索仍以并行方式进行。根据动态控制理论 ,由于在本研究范式中两个任务之间存在任务转换过程 ,特征搜索应当为系列搜索。可见上述结果与动态控制理论不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征搜索 动态控制理论 任务转换 注意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术训练对警员判别转换加工能力的影响
16
作者 曹华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14-117,共4页
为了研究有过武术运动经历的警务人员判别的转化加工过程,利用任务转换范式,对训练组(12人)和对照组(12人)的任务转换行为数据进行记录与分析。结果显示:武术运动员警察的转换损失显著小于普通警察(P<0.05)。为了探索情绪对于武术运... 为了研究有过武术运动经历的警务人员判别的转化加工过程,利用任务转换范式,对训练组(12人)和对照组(12人)的任务转换行为数据进行记录与分析。结果显示:武术运动员警察的转换损失显著小于普通警察(P<0.05)。为了探索情绪对于武术运动员警察的转换加工过程的影响,引入了3种不同的情绪诱导条件,结果显示:正性和负性情绪均能破坏转换加工过程,武术运动员警察在负性情绪下,转换损失的变化不显著,一般警察在负性情绪下,转换损失显著高于中性情绪(P<0.001)。因此,武术运动员警察具有更优秀的转化加工能力,并且较少受到情绪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心理学 判别转换加工能力 任务转换 武术运动员 警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洛因依赖者注意转换过程中持续性注意功能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慧莉 耿梦文 +4 位作者 盛利霞 崔敏 赵丽 李俊发 罗艳琳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726-730,共5页
目的探究海洛因依赖对依赖者注意转换过程的影响。方法采用任务转换范式对36例戒断维持治疗的海洛因依赖者(男33例,女3例)和36名正常对照(男32名,女4名)的持续性注意和转换性注意功能进行评估,分别记录持续性试次和转换性试次的反应时... 目的探究海洛因依赖对依赖者注意转换过程的影响。方法采用任务转换范式对36例戒断维持治疗的海洛因依赖者(男33例,女3例)和36名正常对照(男32名,女4名)的持续性注意和转换性注意功能进行评估,分别记录持续性试次和转换性试次的反应时和正确率。结果海洛因依赖组在持续性注意和转换性注意条件下的反应时、正确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无转换代价不明显。对照组在持续性注意条件下的反应时短于转换性注意条件[(695.3±95.9)ms vs.(780.3±93.3)ms,P<0.05],且正确率较高[(98.0%±2.2%)vs.(93.8%±5.0%),P<0.05],反应时和正确率均存在明显转换代价。对照组转换代价值高于海洛因依赖组[反应时:(85.1±92.4)ms vs.(19.7±66.8),P<0.05;正确率:(4.2%±4.6%)vs.(1.1%±4.4%),P<0.05]。在持续性注意条件下,海洛因依赖组的反应时长于对照组[(791.6±74.3)ms vs.(695.3±95.9)ms,P<0.05],正确率低于对照组[(92.5%±8.4%)vs.(98.0%±2.2%),P<0.05]。结论海洛因依赖者未表现出对照组存在的转换代价,可能与海洛因依赖者的持续性注意功能受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洛因依赖 任务转换 注意转换功能 转换代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译员的认知转换优势 被引量:3
18
作者 赵宏明 董燕萍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25-634,共10页
口译可视为一种强化的双语转换活动。与一般双语者相比,口译员在基于规则(rule-based)的转换与基于任务(task-based)的转换两方面都表现出了优势,但基于任务的转换优势存在局部转换与整体监控的争议。经初步探索,口译训练首先带来局部... 口译可视为一种强化的双语转换活动。与一般双语者相比,口译员在基于规则(rule-based)的转换与基于任务(task-based)的转换两方面都表现出了优势,但基于任务的转换优势存在局部转换与整体监控的争议。经初步探索,口译训练首先带来局部转换优势(单价任务的转换代价),随后带来整体监控优势(双价任务的混合代价)。口译涉及的高强度语言转换及特殊的语言控制特性可能是影响口译员认知转换优势的因素。上述结果对双语优势及其他相关研究有启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转换能力 口译员认知转换优势 规则转换 任务转换 双语优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感觉整合范式中潜在的跨通道转换效应 被引量:1
19
作者 管蕾 罗文佩 韩佳慧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018-1027,共10页
大脑可以对来自不同感觉通道的信息进行处理与整合。与单一感觉通道相比,个体对同时呈现在不同感觉通道的目标信号的响应会更快。对于这种现象的一种主要理论解释是共同激活模型,该模型认为来自不同通道的刺激在特定的脑区汇聚整合,比... 大脑可以对来自不同感觉通道的信息进行处理与整合。与单一感觉通道相比,个体对同时呈现在不同感觉通道的目标信号的响应会更快。对于这种现象的一种主要理论解释是共同激活模型,该模型认为来自不同通道的刺激在特定的脑区汇聚整合,比如顶叶内沟、颞上沟和前额叶皮层区域。整合后的信号强度更大,可以更快地触发反应,但是信号的整合发生在认知加工的哪一阶段目前尚未有明确结论。当个体对出现在不同感觉通道之间的任务转换进行加工时,产生与感觉通道相关的任务转换的损失小于跨感觉通道转换损失与任务转换损失的总和,这为与感觉通道相关的转换代价来源于任务设置的惯性和干扰提供了证据。而在单通道和多通道之间发生转换时,跨通道转换代价会减小甚至消失,这是由于同时发生的多感觉整合抵消了一部分损失,这种现象支持了共同激活模型理论。然而,多感觉信号整合对任务转换的神经加工过程产生怎样的影响并不清楚,在未来的研究中可以把多感觉整合范式同经典的任务转换范式结合改进,进而确定跨通道转换的加工机制和多感觉信号整合的发生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感觉整合 冗余信号效应 跨通道转换效应 任务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兵知觉压力与认知灵活性、生活满意度的关系及正念认知干预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一苇 彭李 +1 位作者 许辰 李敏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80-1186,共7页
目的探讨认知灵活性在新兵知觉压力与生活满意度中的关系,构建正念认知干预方案,研究该方案对新兵认知灵活性和生活满意度的影响作用。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对某部965名新兵进行问卷调查。评估工具包括中文版知觉压力量表(Chinese Perceiv... 目的探讨认知灵活性在新兵知觉压力与生活满意度中的关系,构建正念认知干预方案,研究该方案对新兵认知灵活性和生活满意度的影响作用。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对某部965名新兵进行问卷调查。评估工具包括中文版知觉压力量表(Chinese Perceived Stress Scale,CPSS)、认知灵活性量表(Cognitive flexibility Inventory,CFI)和生活满意度量表(Satisfaction Life Scale,SWLS)。其中61名新兵,以排为单位分为训练组(n=31)和对照组(n=30),训练组接受6周正念认知干预,对照组每周仅接受心理健康教育。采用问卷以及行为学实验(线索任务转换范式)对训练效果进行评估。结果①知觉压力和认知灵活性、生活满意度均呈显著负相关(r=-0.78,P<0.01;r=-0.64,P<0.01),认知灵活性和生活满意度呈显著正相关(r=0.59,P<0.01);②认知灵活性在新兵知觉压力影响生活满意度之间起着中介作用,效应量为-0.12,占总效应的29.27%;③正念认知干预后,2组新兵在认知灵活性、生活满意度和线索任务转换范式上具有显著差异,训练组的认知灵活性、生活满意度及线索任务转换范式中的正确率和反应时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与前测结果比较,训练组后测的认知灵活性和生活满意度、线索任务转换范式均显著提高(P<0.05),而对照组前、后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正念认知干预能有效提升新兵认知灵活性水平,提升新兵的生活满意度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觉压力 认知灵活性 生活满意度 线索任务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