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型静态实时多任务架构 被引量:7
1
作者 梁景新 何晨 诸鸿文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69-71,共3页
单片机已经在很多应用领域得到了普及。然而某些应用 (比如网络通信应用、前台 /后台应用等 )需要实时多任务系统的支持 ,普通单片机往往难以胜任。提出了一个基于单片机的静态实时多任务系统框架。该系统框架由一个简单的多任务内核 ,... 单片机已经在很多应用领域得到了普及。然而某些应用 (比如网络通信应用、前台 /后台应用等 )需要实时多任务系统的支持 ,普通单片机往往难以胜任。提出了一个基于单片机的静态实时多任务系统框架。该系统框架由一个简单的多任务内核 ,配合使用普通单片机自带的不可屏蔽中断 (NMI)和定时器功能构成。应用这个实时多任务系统框架 ,可以较好地满足一些特殊的应用需求 ,而由此带来的任务管理开销是很少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任务规划 静态实时多任务架构 单片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片机多任务架构软件的限时服务设计 被引量:3
2
作者 吴允平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275-1277,共3页
介绍了单片机软件中的多任务机制,详细说明了在这种机制下的限时服务原理及设计方法,能够防止和解决因任务交叉重叠而导致运行状态错误,亦可应用在顺序流程的程序结构中,提高系统的冗余度和可靠性.
关键词 单片机软件 任务架构 限时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人登陆火星任务核热推进系统方案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洪刚 戚峰 +2 位作者 王建明 陈士强 郑孟伟 《载人航天》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02-106,共5页
针对载人登陆火星任务需求,基于核热推进大比冲、高能量转换效率和低风险的优点,设计了8次地面发射、5次近地轨道对接、人货分离任务构架,并提出了总推力为450 kN的核热推进总体方案;最后依据我国航天技术水平,对核热发动机及增压输送... 针对载人登陆火星任务需求,基于核热推进大比冲、高能量转换效率和低风险的优点,设计了8次地面发射、5次近地轨道对接、人货分离任务构架,并提出了总推力为450 kN的核热推进总体方案;最后依据我国航天技术水平,对核热发动机及增压输送子系统系统组成和参数分配进行了详细设计,载人登火任务核热推进系统方案没有超过我国现有航天技术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人登火任务 任务架构 核热推进 空间反应堆 增压输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人核热火箭登陆火星方案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洪刚 娄振 +1 位作者 郑孟伟 王建明 《载人航天》 CSCD 2015年第6期611-617,共7页
针对未来载人登陆火星任务,比较了化学推进、电推进及核推进的优缺点,指出核热推进是未来载人登陆火星的首选。简述了美国和俄罗斯在核热推进的研究进展,指出核热/发电双模式是未来载人登火的发展趋势。提出我国近地轨道5次对接、人货... 针对未来载人登陆火星任务,比较了化学推进、电推进及核推进的优缺点,指出核热推进是未来载人登陆火星的首选。简述了美国和俄罗斯在核热推进的研究进展,指出核热/发电双模式是未来载人登火的发展趋势。提出我国近地轨道5次对接、人货分离载人登陆火星构想。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单台推力15 t,比冲940 s载人核热发动机并提出我国核热火箭2016—2035年发展研究规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人火星探测 核热火箭 任务架构 实施计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热推进载人火星探测方案设计 被引量:5
5
作者 杨彬 唐生勇 +1 位作者 李爽 夏陈超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197-1208,共12页
针对载人火星探测任务,结合我国现有技术基础,提出我国载人火星探测方案,重点研究载人火星探测任务推进系统的设计。首先,综合考虑载人深空探测任务的约束,采用Pork-Chop图设计了适用于不同任务场景的转移轨迹;然后,参考我国空间站技术... 针对载人火星探测任务,结合我国现有技术基础,提出我国载人火星探测方案,重点研究载人火星探测任务推进系统的设计。首先,综合考虑载人深空探测任务的约束,采用Pork-Chop图设计了适用于不同任务场景的转移轨迹;然后,参考我国空间站技术,基于核热推进系统设计了我国载人火星探测任务的飞船;最后,对核热推进系统的发动机台数和推力进行了优化,得到了适用于不同任务场景的最优推进系统组合方案。本文所研究内容为我国未来载人火星探测任务提供了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星探测 核热推进 载人任务 任务架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SML-BERT模型的层级多标签文本分类方法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黄伟 刘贵全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5期191-201,共11页
层级多标签文本分类相比普通的多标签文本分类更具有挑战性,因为文本的多个标签组织成树状的层次结构。当前方法使用相同的模型结构来预测不同层级的标签,忽略了它们之间的差异性和多样性。并且没有充分地建模层级依赖关系,造成各层级... 层级多标签文本分类相比普通的多标签文本分类更具有挑战性,因为文本的多个标签组织成树状的层次结构。当前方法使用相同的模型结构来预测不同层级的标签,忽略了它们之间的差异性和多样性。并且没有充分地建模层级依赖关系,造成各层级标签尤其是下层长尾标签的预测性能差,且会导致标签不一致性问题。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将多任务学习架构引入,提出了MSML-BERT模型。该模型将标签结构中每一层的标签分类网络视为一个学习任务,通过任务间知识的共享和传递,提高各层级任务的性能。基于此,设计了多尺度特征抽取模块,用于捕捉不同尺度和粒度的特征以形成不同层级需要的各种知识。进一步,设计了多层级信息传播模块,用于充分建模层级依赖,在不同层级之间传递知识,以帮助下层任务。在该模块中,设计了层次化门控机制,为了过滤不同层级任务之间的知识流动。在RCV1-V2、NYT和WOS数据集上进行了充分的实验,结果显示该模型的总体表现尤其是在下层长尾标签上的表现超过了其他主流模型,并且能维持较低的标签不一致比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级多标签文本分类 任务学习架构 BERT 多尺度特征抽取模块 多层级信息传播模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ulti-UAV surveillance implementation under hierarchical dynamic task scheduling architecture 被引量:4
7
作者 WU Wen-di WU Yun-long +3 位作者 LI Jing-hua REN Xiao-guang SHI Dian-xi TANG Yu-hua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0年第9期2614-2627,共14页
In this paper,we consider a multi-UAV surveillance scenario where a team of unmanned aerial vehicles(UAVs)synchronously covers an area for monitoring the ground conditions.In this scenario,we adopt the leader-follower... In this paper,we consider a multi-UAV surveillance scenario where a team of unmanned aerial vehicles(UAVs)synchronously covers an area for monitoring the ground conditions.In this scenario,we adopt the leader-follower control mode and propose a modified Lyapunov guidance vector field(LGVF)approach for improving the precision of surveillance trajectory tracking.Then,in order to adopt to poor communication conditions,we propose a prediction-based synchronization method for keeping the formation consistently.Moreover,in order to adapt the multi-UAV system to dynamic and uncertain environment,this paper proposes a hierarchical dynamic task scheduling architecture.In this architecture,we firstly classify all the algorithms that perform tasks according to their functions,and then modularize the algorithms based on plugin technology.Afterwards,integrating the behavior model and plugin technique,this paper designs a three-layer control flow,which can efficiently achieve dynamic task scheduling.In order to verify the effectiveness of our architecture,we consider a multi-UAV traffic monitoring scenario and design several cases to demonstrate the online adjustment from three levels,resp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ediction-based synchronization dynamic task scheduling hierarchical software architectur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