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任务感知关系网络的少样本图像分类
1
作者 郭礼华 王广飞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77-985,共9页
针对关系网络(RN)模型缺乏对分类任务整体相关信息的感知能力的问题,该文提出基于任务感知关系网络(TARN)的小样本学习(FSL)算法。引入模糊C均值(FCM)聚类生成基于任务全局分布的类别原型,同时设计任务相关注意力机制(TCA),改进RN中的1... 针对关系网络(RN)模型缺乏对分类任务整体相关信息的感知能力的问题,该文提出基于任务感知关系网络(TARN)的小样本学习(FSL)算法。引入模糊C均值(FCM)聚类生成基于任务全局分布的类别原型,同时设计任务相关注意力机制(TCA),改进RN中的1对1度量方式,使得在与类别原型对比时,局部特征聚合了任务全局信息。和RN比,在数据集Mini-ImageNet上,5-way 1-shot和5-way 5-shot设置中的分类准确率分别提高了8.15%和7.0%,在数据集Tiered-ImageNet上,5-way 1-shot和5-way 5-shot设置中的分类准确率分别提高了7.81%和6.7%。与位置感知的关系网络模型比,在数据集Mini-ImageNet上,5-way 1-shot设置中分类准确率也提高了1.24%。与其他小样本图像分类算法性能比较,TARN模型在两个数据集上都获得了最佳的识别精度。该方法将任务相关信息和度量网络模型进行结合可以有效提高小样本图像分类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样本学习 图像分类 度量学习 任务感知 关系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感受野注意力卷积的自动驾驶多任务感知算法 被引量:4
2
作者 刘云翔 马海力 +2 位作者 朱建林 张晴 金婍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133-141,共9页
可行驶区域分割、车道线检测及交通目标检测等作为自动驾驶感知的关键部分,并行执行对智能车辆的算力要求较高,多任务感知算法能够实现实际应用中精度与速度的权衡。针对多任务感知算法中路况复杂、目标受遮挡等难点,通过改进YOLOP网络... 可行驶区域分割、车道线检测及交通目标检测等作为自动驾驶感知的关键部分,并行执行对智能车辆的算力要求较高,多任务感知算法能够实现实际应用中精度与速度的权衡。针对多任务感知算法中路况复杂、目标受遮挡等难点,通过改进YOLOP网络,提出一种基于感受野注意力卷积(RFAConv)的多任务感知算法。将主干网络中的部分卷积替换为感受野注意力卷积,根据感受野中图像特征的重要程度动态分配卷积核权重以提高网络的特征提取能力;重构特征金字塔网络,使用高效跨尺度融合模块替换原有的跨阶段层次模块,充分保留特征融合的有效信息,并使用内容感知特征重组模块作为上采样方法,减少特征融合时上采样的信息丢失;使用MPDIoU函数计算回归损失,解决真实框与预测框之间同比例但不同大小的问题,进一步提高对交通目标的检测能力。在BDD100K数据集上的测试结果表明,该模型在可行驶区域分割、车道线检测及交通目标检测方面检测精度优于其他多任务模型甚至单任务模型,同时保证了网络实时推理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任务感知 自动驾驶 目标检测 语义分割 感受野注意力卷积(RFACon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并行空频注意力引导的任务感知目标跟踪算法 被引量:1
3
作者 韩光 刘旭辉 +2 位作者 刘佶鑫 孙海安 孙宁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62-72,共11页
现有孪生网络目标跟踪器已表现出不错的性能,但对于复杂场景中存在的相似目标误检以及包围框偏移等问题,表现却仍不尽如人意。针对此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新的两阶段孪生目标跟踪算法,该算法由目标提议阶段与任务感知验证阶段组成。第一... 现有孪生网络目标跟踪器已表现出不错的性能,但对于复杂场景中存在的相似目标误检以及包围框偏移等问题,表现却仍不尽如人意。针对此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新的两阶段孪生目标跟踪算法,该算法由目标提议阶段与任务感知验证阶段组成。第一阶段结合并行空频注意力模块,充分挖掘目标图像的表观特征,增强目标的抗相似物体干扰能力,提高鲁棒性。第二阶段针对检测任务中分类回归任务的差异,对目标分类和位置回归进行任务感知验证,分别获得适用于分类和回归的精准候选框,得到候选目标的识别得分及位置精调。此外,针对训练与测试任务中分类回归计算冲突问题,以及分类回归任务对于正负样本计算存在数量、对象偏差问题,采用GFocal Loss对损失函数进行优化以解决以上问题。实验证明,文中算法在有效性、可靠性以及预期平均重叠率上获得了较大的性能提升,并满足实时跟踪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跟踪 孪生网络 并行空频注意力 任务感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恋型领导对员工主动行为的影响——基于不合规任务感知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5
4
作者 阮文宇 付景涛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76-79,共4页
基于资源保存理论,自恋型领导对员工的主动行为具有负向影响;员工的不合规任务感知对其主动行为具有负向影响,并在自恋型领导与员工主动行为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员工的核心自我评价不仅正向调节自恋型领导对员工不合规任务感知的直接... 基于资源保存理论,自恋型领导对员工的主动行为具有负向影响;员工的不合规任务感知对其主动行为具有负向影响,并在自恋型领导与员工主动行为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员工的核心自我评价不仅正向调节自恋型领导对员工不合规任务感知的直接影响,而且正向调节不合规任务感知在自恋型领导与员工主动行为之间的中介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恋型领导 员工主动行为 不合规任务感知 核心自我评价 资源保存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无人驾驶的多任务环境感知算法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宋建辉 刘鑫 +2 位作者 庄爽 赵亚威 刘晓阳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2-132,共11页
在无人驾驶技术中,多任务环境感知算法是确保无人驾驶汽车,在复杂交通环境中安全运行的关键技术之一。针对现有环境感知算法在处理复杂驾驶场景时存在的因天气、光照、遮挡等因素导致的鲁棒性差,出现漏检、分割边界模糊等问题,基于Hybri... 在无人驾驶技术中,多任务环境感知算法是确保无人驾驶汽车,在复杂交通环境中安全运行的关键技术之一。针对现有环境感知算法在处理复杂驾驶场景时存在的因天气、光照、遮挡等因素导致的鲁棒性差,出现漏检、分割边界模糊等问题,基于HybridNets网络进行改进,提出了一种高性能混合网络IPHNet,以更准确地完成实时感知任务。该网络使用解码器-编码器结构,采用改进EfficientNetV2-S作为主干网络,增强特征提取能力和处理速度。通过重构BiFPN来增加不同层级中间信息的特征融合,引入轻量化上采样模块DySample减少模型复杂度,保留更多信息。创新性设计了分割模块(SPN),极大地保证了对底层信息提取的完整性与准确性。在BDD100K数据集上的实验表明,与基线网络HybridNets相比,IPHNet在车辆检测任务上mAP达到81.4%,提高了4.1%;车道线分割任务上准确率达到86.84%,提高了1.44%,IoU达到33.32%,提高了1.72%;可行驶区域划分任务上mIoU提高了1.8%;FPS达到34,验证了IPHNet具备一定实时处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驾驶 任务环境感知 车辆检测 车道线检测 可行驶区域划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驾驶场景下的多任务交通感知网络
6
作者 宋元 韦建军 葛动元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648-3656,共9页
针对现阶段环境感知网络模型检测精度低、检测速度慢等问题,提出一种多任务交通感知网络,以更加有效的方式同时进行交通目标、车道线和可行驶区域这3个任务的检测。采用一个更强大、更高效的网络进行特征提取,有利于更丰富的特征信息融... 针对现阶段环境感知网络模型检测精度低、检测速度慢等问题,提出一种多任务交通感知网络,以更加有效的方式同时进行交通目标、车道线和可行驶区域这3个任务的检测。采用一个更强大、更高效的网络进行特征提取,有利于更丰富的特征信息融合,使检测头和分割头有更好的表达效果;提出一个更加有效的损失函数,在边界框损失中充分考虑真实框和预测框之间的方向匹配,提高模型的训练速度和推理准确性;在分割分支采用坐标注意力机制,通过在通道注意力中添加位置信息,增强网络对特征图浅层信息的感知能力,有助于分割头更好识别目标。模型在BDD100K数据集上进行实验,其结果表明,模型的检测精度和推理速度都达到了更佳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驾驶 任务交通感知 交通目标 车道线 可行驶区域 边界框损失 坐标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任务进度感知的异构Hadoop云平台任务调度方案 被引量:5
7
作者 刘莹 罗兴宇 +1 位作者 王宁 罗强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3139-3143,共5页
针对异构Hadoop云计算平台中任务调度问题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现有推测执行调度和LATE调度方案的缺陷,提出一种基于任务进度感知的自适应任务调度方案。首先,根据当前计算节点上的任务进度情况,估计任务近似完成时间(ATE),以此确定掉队... 针对异构Hadoop云计算平台中任务调度问题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现有推测执行调度和LATE调度方案的缺陷,提出一种基于任务进度感知的自适应任务调度方案。首先,根据当前计算节点上的任务进度情况,估计任务近似完成时间(ATE),以此确定掉队者(straggler)任务;然后,以平均节点任务进度的25%为阈值,将节点分为慢节点和快节点。当straggler后备任务达到一定阈值时,将其优先分配到快节点中执行。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案能够为异构Hadoop平台合理分配任务,有效降低了任务完成时间和响应延迟,同时提高了平台吞吐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adooo云平台 任务调度 任务进度感知 掉队者任务 节点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极化雷达的多任务压缩感知目标识别方法 被引量:1
8
作者 翟庆林 刘盛启 +1 位作者 胡杰民 占荣辉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44-150,共7页
为有效利用全极化雷达高分辨距离像(High Resolution Range Profile,HRRP)的丰富特征信息和全极化样本中各单极化HRRP均对应于相同目标姿态的特性,提出一种基于多任务压缩感知的全极化雷达目标识别方法。该方法约束在不同极化字典中选... 为有效利用全极化雷达高分辨距离像(High Resolution Range Profile,HRRP)的丰富特征信息和全极化样本中各单极化HRRP均对应于相同目标姿态的特性,提出一种基于多任务压缩感知的全极化雷达目标识别方法。该方法约束在不同极化字典中选择来自相同角域的字典原子对相应极化方式下的HRRP进行表示,可以有效利用不同极化HRRP之间的相关信息提高目标识别性能。基于电磁散射数据对所提出的方法进行了测试,实验结果证明了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目标识别 全极化高分辨距离像 任务压缩感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任务贝叶斯压缩感知的稀疏可重构天线阵的优化设计 被引量:2
9
作者 沈海鸥 王布宏 李龙军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168-2174,共7页
建立方向图可重构天线的联合稀疏模型,基于多任务贝叶斯压缩感知理论提出一种稀疏可重构天线阵的优化设计方法.该方法在实现方向图精确重构的同时可以大幅减少天线数量,节省平台空间,降低设计成本.首先基于多任务贝叶斯压缩感知理论建... 建立方向图可重构天线的联合稀疏模型,基于多任务贝叶斯压缩感知理论提出一种稀疏可重构天线阵的优化设计方法.该方法在实现方向图精确重构的同时可以大幅减少天线数量,节省平台空间,降低设计成本.首先基于多任务贝叶斯压缩感知理论建立多目标方向图的稀疏优化模型,根据权值向量的先验概率分布,利用快速相关向量机估计超参数的最大后验概率来得到多组阵元位置及其激励,实时改变激励以获得不同方向图的稀疏逼近.仿真验证了该方法能够以较少的阵元个数和较高的方向图拟合精度快速实现方向图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疏布阵 方向图可重构天线 任务贝叶斯压缩感知 相关向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智联网汽车感知任务分配 被引量:14
10
作者 向朝参 李耀宇 +3 位作者 冯亮 陈超 郭松涛 杨盘隆 《计算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918-934,共17页
随着智能/辅助/自动驾驶以及电动汽车技术的飞速发展,当前智联网汽车配备越来越多的传感器,拥有越来越强大的计算、存储和通信能力.作为智联网汽车中重要一类,出租车、滴滴等网约车(Mobility-on-demand vehicles)具有城市覆盖规模大和... 随着智能/辅助/自动驾驶以及电动汽车技术的飞速发展,当前智联网汽车配备越来越多的传感器,拥有越来越强大的计算、存储和通信能力.作为智联网汽车中重要一类,出租车、滴滴等网约车(Mobility-on-demand vehicles)具有城市覆盖规模大和粒度细,以及空闲时间充足的优点.因此,利用这些智联网汽车现有的移动感知设备能够为城市大规模、细粒度、低成本的感知提供很好的机会.本文以出租车、滴滴等这一类重要的智联网汽车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它们的感知任务分配问题,主要面临两方面挑战:一是智联网汽车载客收益(如出租车载客收入)以及汽车/感知任务分布具有时空动态性,导致智联网汽车的感知成本具有高时空动态性且很难建模和学习.二是感知任务的最优分配问题是NP-hard问题,具有指数级时间复杂度.同时,高移动性的智联网汽车对任务的实时分配要求很高.因此,如何对大规模的智联网汽车实现任务的最优实时分配具有挑战性.为了解决这两个挑战,本文提出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智联网汽车感知任务分配方法.通过深度强化学习模型对高时空动态性的汽车感知成本进行精确学习,然后基于学习结果进行感知任务的实时最优分配.具体地,针对挑战一,利用基于双注意力机制的循环神经网络挖掘汽车载客收益的时空相关性,并结合驾驶耗费模型,学习智联网汽车的感知成本.针对挑战二,首先通过问题等价转换和理论分析,证明该任务的最优分配问题具有单调子模目标函数和q-独立系统约束条件.然后,基于子模优化理论,联合考虑整体收益和边际效益,提出多项式时间复杂度的近似最优分配算法(近似率为1/2+c_(max)/c_(min)),其中c_(max)和c_(min)分别表示所有感知成本的最大和最小值.最后,基于两个大规模的智联网汽车数据集(重庆市,约12493辆车;纽约市,约超过1.13亿个行程),对所提方法进行深入全面的评估.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比7种对比方法平均提高载客收益的预测精度25.1%,提高任务分配的总感知效益37.7%.同时,面向城市道路违规停车监测应用,构建智联网汽车感知原型系统.基于该系统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和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联网汽车 感知任务分配 深度强化学习 子模优化 循环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感知器网络中基于随机游走和协作关系的任务分发算法 被引量:3
11
作者 陶冶 张书奎 +2 位作者 张力 龙浩 王进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601-1611,共11页
关于移动感知器网络中感知任务的分发问题,目前学术界已经有了诸多相关研究.然而,这些研究很少涉及到多个智能体协作完成复杂感知任务问题.针对这种情况,首先,通过分析移动感知器网络的结构特征、智能体相互之间、以及智能体和感知任务... 关于移动感知器网络中感知任务的分发问题,目前学术界已经有了诸多相关研究.然而,这些研究很少涉及到多个智能体协作完成复杂感知任务问题.针对这种情况,首先,通过分析移动感知器网络的结构特征、智能体相互之间、以及智能体和感知任务之间的关系,本文提出了智能体之间协作关系强度和智能体对感知任务适应度两个概念,并讨论了二者对于移动感知器网络中感知任务动态分发的作用.其次,在上述概念的基础上,将二者融合为偏好因子,提出了基于随机游走和协作关系的任务分发算法(TDCR,Task Distribution With Cooperative Relationship),通过该算法达到提高任务分发效率的目的.最后,将TDCR与Personal Rank算法(PR)、HITS算法对比分析,表明所提出的算法TDCR在任务分发效率和准确度等性能指标上有较好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感知器网络 智能体 感知任务 二分图 任务分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节点任务活动状态感知的改进型S-MAC协议 被引量:1
12
作者 彭蓓雷 程良伦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2-74,78,共4页
S-MAC协议设计的主要目标是减少能量消耗。该协议具有良好的扩展性,不要求严格的时间同步,但它也存在着节点活动时间无法根据通信负载动态变化和节点休眠带来的延迟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节点任务活动状态感知的MAC协议,通过收集节点自身... S-MAC协议设计的主要目标是减少能量消耗。该协议具有良好的扩展性,不要求严格的时间同步,但它也存在着节点活动时间无法根据通信负载动态变化和节点休眠带来的延迟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节点任务活动状态感知的MAC协议,通过收集节点自身和相邻节点的任务活动状态来估算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网络负载,并根据网络负载来确定节点进行信道访问的概率,以此来提高能量效率和吞吐量。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改进方法可以减少能量消耗,并通过消除不必要的碰撞来提高网络的吞吐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任务活动状态感知 S-MAC 信道访问概率 无线传感器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比源框架下的多任务贝叶斯压缩感知微波成像方法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清河 于士奇 +1 位作者 时李萍 张士惠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208-2214,共7页
针对强散射体微波成像困难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对比源框架下的基于拉普拉斯先验的多任务贝叶斯压缩感知方法,实现了稀疏强散射体的微波成像.在对比源框架下,基于“数据”积分方程并对成像区域网格离散建立稀疏感知模型,前向问题采用矩... 针对强散射体微波成像困难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对比源框架下的基于拉普拉斯先验的多任务贝叶斯压缩感知方法,实现了稀疏强散射体的微波成像.在对比源框架下,基于“数据”积分方程并对成像区域网格离散建立稀疏感知模型,前向问题采用矩量法数值模拟;构造基于拉普拉斯先验的贝叶斯压缩感知分层模型;在多入射波情况下,利用多任务贝叶斯压缩感知方法对对比源进行优化求解;最后利用“状态方程”实现了目标函数的重构.本文在考虑噪声情况下,通过对多像素单目标、不均匀目标、多目标的微波成像数值模拟,并与共轭梯度方法、一阶Born近似框架下的多任务贝叶斯压缩感知方法的重构结果比较,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成像 对比源 共轭梯度 一阶Born近似 拉普拉斯先验 任务贝叶斯压缩感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习者了解在线协作学习吗?——在线协作学习感知分析 被引量:9
14
作者 穆肃 雷艳 刘海星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71-81,共11页
当前在线学习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为主,协作学习活动类型少,协作过程也不显著,与互联网时代互通融合的特点不尽一致。为深入了解原因,本研究利用协作学习感知要素框架,根据在线学习的实际,拟定了在线协作学习感知分析框架。研究基于设计... 当前在线学习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为主,协作学习活动类型少,协作过程也不显著,与互联网时代互通融合的特点不尽一致。为深入了解原因,本研究利用协作学习感知要素框架,根据在线学习的实际,拟定了在线协作学习感知分析框架。研究基于设计研究的思路,在实际在线学习项目中设计和组织实施了两次协作学习活动,并对在线协作学习感知进行了观察与分析,综合使用调查法和观察法探研两千多名学习者的在线协作学习过程。通过对有效发生在线协作学习的68组学习者在线学习过程和资料进行交互行为和协同写作行为编码、基本统计分析和交互分析等,得到以下结论:1)虽然任务感知对协作学习的有效开展存在正面影响,但在线学习者的任务感知却不积极和主动,通常仅限于个人明确,缺乏集体认同和协调;2)社会感知对协作学习的发生也具有积极作用,学习者对此大多能形成积极和主动的感知;3)在线学习者工作空间感知存在偏差,这既由于他们对技术应用的不确定性,也源自其内心对技术"排斥"的惯性;4)在线学习者概念感知中新知识的感知较强,新旧知识关联感知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协作学习感知 任务感知 社会感知 工作空间感知 概念感知 交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无人机的低空视觉数据集研究综述
15
作者 孙一铭 赵柯嘉 +12 位作者 王硕 陈振国 阮媛 叶子凡 陈星睿 李欣 褚瑞麟 宋生敏 胡亦添 郭周鹏 王森 胡清华 朱鹏飞 《数据采集与处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74-302,共29页
在无人机技术与人工智能的跨域协同驱动下,依托国家低空经济政策与空域开放试点改革,低空视觉感知在智慧城市及巡检搜救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高质量的低空视觉数据是低空智能感知领域的关键基础资源,公开数据集的发布与应用对低空感... 在无人机技术与人工智能的跨域协同驱动下,依托国家低空经济政策与空域开放试点改革,低空视觉感知在智慧城市及巡检搜救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高质量的低空视觉数据是低空智能感知领域的关键基础资源,公开数据集的发布与应用对低空感知技术的深入推进起到了重要作用。尽管已有大量面向低空视觉感知的数据集被提出,但对其系统化的整理与分析尚不充分。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全面调研了近11年间公开发布的低空无人机视觉相关数据集,基于不同的数据特征和应用场景对其进行分类探究,并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数据集进行详细分析。本文涵盖了单机感知、多机协同感知、多任务感知、多源感知、复杂环境特性以及无人机具身智能等多个领域,为便于研究者理解与使用,本文以图表形式对所有数据集的基本信息进行了归纳总结,并从以下两个主要维度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系统分析:(1)元数据分析,包括数据集规模分布、场景分布及支持任务类型等特点;(2)基本信息分析,涉及图像视频总量、目标类别分布和标注实例数量等关键指标。通过分析,充分展示了低空视觉感知数据集质量的显著进步,同时指出尽管已初步形成低空数据体系化架构,但是低空数据标注成本与效率失衡、多源数据复用性不足、极端环境覆盖薄弱以及具身智能数据割裂等问题依旧存在。最后,本文对低空数据集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空应用 多机协同 多源感知 任务感知 无人机具身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群智能算法的WSNs动态联盟任务协同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莹 李影洁 朱思峰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37-543,共7页
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s,WSNs)中单个节点的计算能力有限、完成数据发送任务比较困难的问题,提出一种协同处理的方式传送数据,可以将协同任务分为感知子任务和计算子任务。在传感节点任务协同的动态联盟中,引入基... 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s,WSNs)中单个节点的计算能力有限、完成数据发送任务比较困难的问题,提出一种协同处理的方式传送数据,可以将协同任务分为感知子任务和计算子任务。在传感节点任务协同的动态联盟中,引入基于粒子群算法优化蚁群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ant colony algorithm,PSO-ACO)构建传感网的数据汇集路由树。利用传感器网络在采集数据之间的相关性,运用群智能算法来优化节点发送数据的传输路径,以保证动态联盟执行任务时的连续性,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传感网的性能,从而降低了通信能耗。仿真实验表明:当传感器网络的感知节点与网络节点总数的比值小于28%时,网络监测性能最优,该文方案可以消除同一任务检测传感器节点冗余、降低系统能量消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任务协同 动态联盟 粒子群算法 蚁群算法 计算能力 感知任务 计算子任务 节点冗余 能量消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Q-Learning的认知无线电系统感知管理算法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默 徐友云 蔡跃明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23-628,共6页
认知无线电系统不仅是一个自适应系统,更应该是一个智能系统。该文将智能控制中的Q-Learning思想引入到认知无线电系统中,用于解决感知任务在认知用户之间的分配问题,给出了一种基于Q-Learning的感知管理算法。该算法在不知道信道状态... 认知无线电系统不仅是一个自适应系统,更应该是一个智能系统。该文将智能控制中的Q-Learning思想引入到认知无线电系统中,用于解决感知任务在认知用户之间的分配问题,给出了一种基于Q-Learning的感知管理算法。该算法在不知道信道状态信息以及不需要对主用户业务进行估计的假设下通过不断地与环境进行交互和学习来给认知用户分配感知任务。仿真表明,该算法能够提高感知效率,并且收敛速度较快,可作为未来认知无线电系统走向智能化的一种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无线电 Q-LEARNING 感知任务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面向信息质量的移动群智感知协作方法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继德 袁印 +2 位作者 刘亚志 张新英 杨宗帅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5-21,共7页
现有的感知信息质量研究主要集中在节点的招募、选择和感知任务的分配阶段,缺少对感知任务执行过程的优化。为此,借鉴移动设备云中的感知任务迁移理念,设计基于效用的感知任务迁移算法,提出一种移动群体内节点间直接协作的感知方法。对... 现有的感知信息质量研究主要集中在节点的招募、选择和感知任务的分配阶段,缺少对感知任务执行过程的优化。为此,借鉴移动设备云中的感知任务迁移理念,设计基于效用的感知任务迁移算法,提出一种移动群体内节点间直接协作的感知方法。对感知任务的执行阶段进行优化,以解决移动设备的异构性与感知信息质量需求之间的矛盾。实验结果表明,与随机选择算法和基于多任务的参与者选择算法相比,该算法可有效提高感知数据覆盖率和感知任务完成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群智感知 效用 感知任务迁移 协作感知 信息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用户关注度以及时间监督的任务分发
19
作者 张力 张书奎 +5 位作者 刘海 张洋 陶冶 龙浩 于淳清 祝启鼎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813-825,共13页
在群智感知器网络中,如何在限定时间内完成发布者指定的感知任务,是移动群智感知任务分发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针对该问题,为了使感知用户间密切协作,并及时将执行感知任务反馈给发送者,提出一种基于用户关注度与时间监督的任务分发(task... 在群智感知器网络中,如何在限定时间内完成发布者指定的感知任务,是移动群智感知任务分发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针对该问题,为了使感知用户间密切协作,并及时将执行感知任务反馈给发送者,提出一种基于用户关注度与时间监督的任务分发(task distribution with user attention and time supervision,TDUATS)算法.该算法首先提出了用户间关注度,执行任务的起始监督、过程监督、完成监督等概念,然后通过分析执行感知任务的用户间关联关系,建立用户间关注度模型,对执行任务的过程进行监督,在此基础上对感知任务进行分发.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不仅可在限定时间内完成感知任务,而且还可以监督任务执行的过程;有利于发布者及时了解任务的执行情况,对提高任务执行的满意度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同时,与对比算法相比较,也有较好的性能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感知器网络 感知任务 用户关注度 时间监督 任务分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tackelberg博弈的遥感数据实时中继传输方案
20
作者 陈静 底晓强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88-997,共10页
当利用高轨卫星(Geostationary Orbit,GEO)为低轨遥感卫星(Low Earth Orbit,LEO)提供实时中继服务时,GEO中继资源的分配会直接影响数据的传输效率,传输大小相同但级别不同的任务时所得的回报是不同的,这会影响整体的网络收益.为了解决... 当利用高轨卫星(Geostationary Orbit,GEO)为低轨遥感卫星(Low Earth Orbit,LEO)提供实时中继服务时,GEO中继资源的分配会直接影响数据的传输效率,传输大小相同但级别不同的任务时所得的回报是不同的,这会影响整体的网络收益.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利用Stackelberg博弈模型,提出一种基于任务感知的遥感数据实时中继传输方案.首先,为了描述层间的拓扑变化,减少每个时隙中链路中断的次数,利用非均匀时隙划分方法来确定每个时隙下参与中继的LEO的身份和数量;其次,根据遥感数据的时空属性及用户需要,利用命名数据网络(Named Data Networking,NDN)中的命名机制对任务进行命名,可实现网络对内容类别和大小的感知;当多颗LEO向GEO卸载数据时,利用Stackelberg博弈模型,构建基于任务感知的GEO资源分配模型,并提出一种基于优先级的GEO资源分配算法,在每个时隙下都可以根据任务优先级实现GEO速率的最优分配,以实现GEO收益的最大化,并证明了纳什均衡的存在.实验结果证明了提出的方案在定价、GEO资源分配、传输效率及网络收益方面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数据传输 GEO中继 STACKELBERG博弈 任务感知 资源分配 命名数据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