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任务分析法在中学化学解题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韦跃洪 黄都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85-89,共5页
以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二章第二节"离子反应"中的"离子共存"的习题为例,对其进行任务分析,得到问题解决的"心理地图",并用"解题步骤--对应知识细目表"对其任务分析结果进行表征,得到一种操... 以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二章第二节"离子反应"中的"离子共存"的习题为例,对其进行任务分析,得到问题解决的"心理地图",并用"解题步骤--对应知识细目表"对其任务分析结果进行表征,得到一种操作性较强的方式指导解题及解题教学,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有序可依,最终提高学生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任务分析法 化学解题 心理地图 教学探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任务分析教学法对脑瘫儿童智能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李林 朱艳秋 吕洋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726-727,共2页
目的:通过临床对照研究确定任务分析教学法对脑瘫智能障碍治疗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探讨脑瘫临床类型、病情程度与患儿智能发育的关系。方法:所选病例均排除其他影响智力发育因素的病例,并进行病情严重程度分级、临床类型分型。对于伴智力... 目的:通过临床对照研究确定任务分析教学法对脑瘫智能障碍治疗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探讨脑瘫临床类型、病情程度与患儿智能发育的关系。方法:所选病例均排除其他影响智力发育因素的病例,并进行病情严重程度分级、临床类型分型。对于伴智力障碍者在治疗3个月后,再次采用《中国比内测验指导书》第3次修订本做智能发育评定。结果:212例脑瘫患儿并发智能障碍率为58.1%,手足徐动型并发智能障碍率低于痉挛型,二者差异显著(P<0.01);依据病情程度,脑瘫患儿并发智能障碍率,重度>中度>轻度,三者差异显著(P<0.01);治疗后观察组IQ/DQ均值明显高于对照组,二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任务分析教学法对脑瘫患儿的智能障碍治疗确有效果,是不可缺少的教育康复手段;手足徐动型脑瘫患儿智能发育状况好于痉挛型;脑瘫患儿随病情程度加重,智能发育异常率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性瘫痪 智能发育 任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教育课程开发视阈下典型职业分析方法的比较与思考 被引量:17
3
作者 谢莉花 彭程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5-16,共12页
职业是职业教育的逻辑起点,职业分析是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重要手段。工作任务分析法和典型工作任务分析法是当前项目课程和学习领域课程模式开发中最为广泛的两种典型职业分析方法,两者均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逻辑起点,以职业能力深度... 职业是职业教育的逻辑起点,职业分析是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重要手段。工作任务分析法和典型工作任务分析法是当前项目课程和学习领域课程模式开发中最为广泛的两种典型职业分析方法,两者均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逻辑起点,以职业能力深度挖掘为分析目标,以专家工作者研讨会为分析形式,但两者在职业分析的依据、逻辑、结果和排序上也各有特点,遵循不同的策略。综合两种典型职业分析方法的发展现状,未来还需完善职业分析目标、明确分析主体、拓展分析方式、丰富分析内容。总体而言,两种职业分析方法均服务于能力本位的课程模式,因此,对职业能力的深度分析和教学落实至关重要,但职业分析方法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职业性”与“高等性”的关系处理,提升教育内涵是否最终走向学科课程,职业能力向课程转化的显性化问题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分析 职业教育课程模式 工作任务分析法 典型工作任务分析法 职业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设计任务的概念设计中产品数字孪生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10
4
作者 白仲航 孙意为 +1 位作者 许彤 丁满 《工程设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81-689,共9页
在产品概念设计过程中,明确设计任务,应用数字孪生技术,可以更好地处理大量用户数据、监测功能运行和分析目标产品,促进设计方案的产生。首先,以设计任务为切入点,引入用户因素,集成任务分析法和情景分解法来分解设计任务,构建任务域任... 在产品概念设计过程中,明确设计任务,应用数字孪生技术,可以更好地处理大量用户数据、监测功能运行和分析目标产品,促进设计方案的产生。首先,以设计任务为切入点,引入用户因素,集成任务分析法和情景分解法来分解设计任务,构建任务域任务流模型;其次,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量化设计任务,明确设计任务,并对设计任务进行进一步分解,构建物理域实体任务情景模型;基于任务流的走向分析交互通道与虚拟域数据类型,构建虚拟域任务情景模型,完成基于设计任务的数字孪生模型的构建。最后,将这一方法应用于智能分类垃圾桶数字孪生模型的构建,拓展了数字孪生在概念设计中的应用。在产品概念设计阶段将用户因素融入设计任务中,可提高产品的设计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念设计 设计任务 数字孪生体 任务分析法 情景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设计任务驱动的工具类产品创新 被引量:2
5
作者 张旭 李晨辉 +1 位作者 许彤 白仲航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4623-4637,共15页
基于传统工程设计框架,设计人员在工具类产品设计初期很少考虑社会技术因素,用户在完成具体任务实现物料加工的过程中所产生的产品交互等实际问题易导致工具类产品本身的设计迭代。通过集成不同的设计理论与方法,如社会技术系统理论(soc... 基于传统工程设计框架,设计人员在工具类产品设计初期很少考虑社会技术因素,用户在完成具体任务实现物料加工的过程中所产生的产品交互等实际问题易导致工具类产品本身的设计迭代。通过集成不同的设计理论与方法,如社会技术系统理论(social technology system,STS)、情景分解法、任务分析法、FBS(function-behavior-structure,FBS)模型、TRIZ(teoriya resheniya izobreatatelskikh zadatch)等,在设计阶段融入对使用者的要求,针对工具类产品建立一种以设计任务驱动的产品创新设计过程模型。将工具类产品创新设计过程模型分为设计任务识别、设计任务分析与设计方案产生三个阶段。首先利用情景分解法与任务分析法结合并引入功能分析进行量化来发现、确定设计任务;从社会技术因素与技术因素两方面研究FBS模型,利用功能模型等方法分析设计任务,引入时间参数构建任务元——时间模型;在设计方案产生阶段通过构建基于任务元的设计方案产生过程模型,确定最终设计方案。以曲线锯为例验证了该设计过程的有效性,研究有助于提高产品创新设计效率,减少设计迭代,丰富了设计驱动产品创新研究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设计 工具类产品 设计任务 社会技术系统理论 情景分解 任务分析法 FBS模型 TRIZ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模态交互的送餐员头盔设计 被引量:4
6
作者 曾曦 崔雪萌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57-163,共7页
通过探讨多模态交互方式与送餐员头盔结合的形式,提升送餐员骑行安全性和配送效率。运用层次任务分析法分析送餐员的配送任务流程后发现,送餐员各感官模态与动作通道间存在的不合理资源竞争是导致其骑行安全性和配送效率低的主要原因。... 通过探讨多模态交互方式与送餐员头盔结合的形式,提升送餐员骑行安全性和配送效率。运用层次任务分析法分析送餐员的配送任务流程后发现,送餐员各感官模态与动作通道间存在的不合理资源竞争是导致其骑行安全性和配送效率低的主要原因。构建了多模态交互模型并提出设计策略,通过设计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将多模态交互方式与送餐员头盔结合并建立多模态平衡机制,可降低送餐员在骑行配送中的认知负荷,提高人机交互的准确性和效率,从而提升送餐员骑行安全性和配送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品设计 头盔 层次任务分析法 多模态交互 信息交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