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如何对待嫌疑人与被告人——建国以来围绕“无罪推定”的讨论
被引量:
7
1
作者
谢进杰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69-181,共13页
无罪推定促使国家对犯罪实现通过程序的治理,催发刑事程序从传统向现代的结构转型与模式变迁,提出一揽子宏观、中观和微观的命题和基准,为如何对待嫌疑人、被告人的基本问题提供了基本的解答。建国以来围绕无罪推定发生过四次大讨论,围...
无罪推定促使国家对犯罪实现通过程序的治理,催发刑事程序从传统向现代的结构转型与模式变迁,提出一揽子宏观、中观和微观的命题和基准,为如何对待嫌疑人、被告人的基本问题提供了基本的解答。建国以来围绕无罪推定发生过四次大讨论,围绕无罪推定是学术问题还是政治问题、无罪推定是否适用于我国、确立什么样的无罪推定原则和如何将无罪推定进行到底而展开。相关的讨论展现了国人对嫌疑人、被告人的地位和权利,对国家对待嫌疑人、被告人的态度和方法以及对国家如何对待公民这一根本命题的重视,也展示了学术与政治、学术与立法、学术与实践的交织激励、相互影响的关系链和作用过程。当下中国,作为任何人均需要的无罪推定,仍然是一项未竟的事业,需要以更为积极、开放和理性的姿态,将其确立为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现实目标,实施具体的国家人权行动,从刑事程序领域乃至宪政层面去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罪推定
国家与公民
程序治理
任何人的需要
学术与政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如何对待嫌疑人与被告人——建国以来围绕“无罪推定”的讨论
被引量:
7
1
作者
谢进杰
机构
中山大学法学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
出处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69-181,共13页
基金
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项目"无罪的法理与实践--以无罪裁判为中心"(07SFB3017)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变革社会的程序理想--建国以来的刑事程序建设与实践研究"(09G-12)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刑事程序模式研究"(12000-3161103)
文摘
无罪推定促使国家对犯罪实现通过程序的治理,催发刑事程序从传统向现代的结构转型与模式变迁,提出一揽子宏观、中观和微观的命题和基准,为如何对待嫌疑人、被告人的基本问题提供了基本的解答。建国以来围绕无罪推定发生过四次大讨论,围绕无罪推定是学术问题还是政治问题、无罪推定是否适用于我国、确立什么样的无罪推定原则和如何将无罪推定进行到底而展开。相关的讨论展现了国人对嫌疑人、被告人的地位和权利,对国家对待嫌疑人、被告人的态度和方法以及对国家如何对待公民这一根本命题的重视,也展示了学术与政治、学术与立法、学术与实践的交织激励、相互影响的关系链和作用过程。当下中国,作为任何人均需要的无罪推定,仍然是一项未竟的事业,需要以更为积极、开放和理性的姿态,将其确立为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现实目标,实施具体的国家人权行动,从刑事程序领域乃至宪政层面去实现。
关键词
无罪推定
国家与公民
程序治理
任何人的需要
学术与政治
分类号
D925.2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如何对待嫌疑人与被告人——建国以来围绕“无罪推定”的讨论
谢进杰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