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民法典》追及效力背景下价金物上代位制度的适用空间
1
作者 韩京京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24-131,共8页
《民法典》现有的抵押权保护规则主要集中在第406条的抵押权追及效力,但实践中存在追及效力阻断的情形,此时,仅靠第三人代位清偿规则并不能产生优先受偿的效果,权利人无法取得权益维护的优先地位。对抵押权保护的欠缺易造成对抵押财产... 《民法典》现有的抵押权保护规则主要集中在第406条的抵押权追及效力,但实践中存在追及效力阻断的情形,此时,仅靠第三人代位清偿规则并不能产生优先受偿的效果,权利人无法取得权益维护的优先地位。对抵押权保护的欠缺易造成对抵押财产处分的限制,与《民法典》所倡导的交易自由相悖。在我国《民法典》已实施的背景下,价金物上代位具有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基于此,可以引入价金物上代位制度作为补充,构建物上追及和物上代位“双重保护”模式。价金物上代位与追及效力相配合,可为权利人提供更加完善的权益保护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抵押财产流转 抵押权保护 追及效力 价金物上代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抵押财产转让规则的模式选择——我国《物权法》第191条抵押物限制转让模式的解释论证成 被引量:10
2
作者 麻锐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89-95,共7页
无论是民法理论还是立法例都基本认同抵押财产的自由转让,但看似合理的自由转让模式背后,隐藏着巨大的风险。自由转让模式过分强调抵押人的处分权,忽视了存在复杂法律关系的抵押财产在实际流通中的困难,并且造成当事人在抵押财产转让前... 无论是民法理论还是立法例都基本认同抵押财产的自由转让,但看似合理的自由转让模式背后,隐藏着巨大的风险。自由转让模式过分强调抵押人的处分权,忽视了存在复杂法律关系的抵押财产在实际流通中的困难,并且造成当事人在抵押财产转让前后法律地位的严重差异。通过将"抵押权人同意"缩小解释为对抵押财产转让价格的认可,避免了对抵押权人的过度保护,还能达到受让人和抵押权人之间的利益平衡,将对抗抵押权人的成本负担由受让人转移到抵押人,此外需要其实体和诉讼法律效力,特别是在抵押权的司法实现中的效力,防止抵押人与受让人恶意串通,通过执行异议、执行异议之诉妨害抵押权人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抵押权 抵押财产转让 价金物上代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法典》不动产抵押权追及效力规则的解释论 被引量:31
3
作者 高圣平 罗帅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7-37,共11页
《民法典》第406条对《物权法》第191条做了全面修正,承认了抵押权追及效力。抵押权追及效力规则的适用须满足抵押财产发生权利移转、抵押权有效存在及抵押财产不消灭等条件。“抵押财产的转让”在解释上包括抵押财产发生权利移转的所... 《民法典》第406条对《物权法》第191条做了全面修正,承认了抵押权追及效力。抵押权追及效力规则的适用须满足抵押财产发生权利移转、抵押权有效存在及抵押财产不消灭等条件。“抵押财产的转让”在解释上包括抵押财产发生权利移转的所有情形,至于是否基于法律行为发生,则在所不问。抵押合同当事人之间关于禁止或附条件转让抵押财产的约定,仅在抵押合同当事人之间发生效力,无论第三取得人是否善意,抵押权均不受影响。抵押人未尽抵押财产转让通知义务不影响抵押权追及效力。依体系解释,不动产消费者买受人的优先保护、抵押权行使期间届满和发生物上代位均属阻断抵押权追及效力情形。不动产消费者买受人的优先保护规则具有产生消除不动产上设定的权利负担的效果,抵押权人此际可借助价金物上代位保护其权利。抵押财产的第三取得人代为清偿债务以消灭抵押权的,应予认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抵押权追及效力 尽其用 抵押财产的转让 价金物上代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