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最终消费环节实施增值税价税分离模式的探讨 被引量:5
1
作者 熊振宇 陈琦 《税收经济研究》 2015年第4期18-22,共5页
在消费环节实施增值税价税分离是西方国家开征增值税的理论基础和必要配套措施,对于体现消费者承担商品和服务在流转环节税负,并将纳税义务与享受基本公共服务的权利有效衔接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我国正在试点实施的"营改增"改... 在消费环节实施增值税价税分离是西方国家开征增值税的理论基础和必要配套措施,对于体现消费者承担商品和服务在流转环节税负,并将纳税义务与享受基本公共服务的权利有效衔接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我国正在试点实施的"营改增"改革推进并不顺利,在即将扩大试点的生活性服务业等领域遇到的阻力更大,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部分企业认为改革后税负有可能上升,提出较多过渡性的税收优惠政策诉求,对增值税征税原理以及链条式抵扣的管理体制冲击较大。实施消费环节价税分离,有助于消除企业承担税负的错误认识,从而减少利益群体对改革的干扰,为"营改增"推进以及将来增值税立法打下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环节 增值 价税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论最终消费环节增值税价税分离必要性——以增值税率和电价调整影响为例 被引量:2
2
作者 胥玲 《地方财政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86-90,共5页
本文以2019年增值税政策调整和电价调整对大工业用电企业运营成本增加为例,阐述增值税最终消费环节价税分离的必要性。分析指出,正是由于未能在多个环节,尤其是最终消费环节实现价税分离,才导致相关政策的变动对一类企业运营成本产生不... 本文以2019年增值税政策调整和电价调整对大工业用电企业运营成本增加为例,阐述增值税最终消费环节价税分离的必要性。分析指出,正是由于未能在多个环节,尤其是最终消费环节实现价税分离,才导致相关政策的变动对一类企业运营成本产生不利影响。针对这一结论,笔者建议,在我国进一步深化增值税改革的同时,要将增值税最终消费环节价税分离作为税制改革的必要配套,充分体现增值税价外税的特征和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值 价税分离 大工业用电企业 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谈价格与税收分离问题 被引量:1
3
作者 贾克诚 《价格月刊》 1986年第12期7-9,共3页
我国实行的是价税合一制,即把税金作为价格的一个组成部分,合并在价格之中。这一制度,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不少问题,需要研究改进,即把价税合一制,改为价税分离制。这里所说的税收,是指与价格有关系的税种,如产品税、营业税、增值税、盐... 我国实行的是价税合一制,即把税金作为价格的一个组成部分,合并在价格之中。这一制度,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不少问题,需要研究改进,即把价税合一制,改为价税分离制。这里所说的税收,是指与价格有关系的税种,如产品税、营业税、增值税、盐税和关税等税种。为了叙述简便,只以产品税为例。产品税是以商品的出厂价格为计税基础,按照不同的产品税率计征的。我国的工业品绝大多数都征收产品税,也有少部分产品不征收产品税。征收产品税的价格是带税价格,不征收产品税的价格是不带税价格。所谓带税价格,是指在价格之外还附加一定税金的价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品 产品 商品 组成部分 价税分离 合一 出厂 消费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析“价税合一”的增值税会计核算方法
4
作者 蒋珊 李新 《税收经济研究》 1998年第4期49-51,共3页
现行增值税会计核算是一种“价税分离”的会计核算方法,存在许多缺陷。“价税合一”的增值税会计核算方法,使会计信息更趋客观。
关键词 价税分离 合一 增值会计 核算方法 会计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恢复库存商品明细帐含税计价核算的设想
5
作者 樊瑞 樊淑珍 +2 位作者 梁文 张银学 高玉基 《财会通讯(上)》 1995年第11期32-32,共1页
按照财政部《关于增值税会计处理的规定》及其《补充通知》和国家税务总局有关文件规定,进价核算企业1994年期初库存商品应逐品名进行价税分离。这大大加重了百货、纺织、五交化等经营品种较多企业的业务及财会部门的工作量。据我们调查... 按照财政部《关于增值税会计处理的规定》及其《补充通知》和国家税务总局有关文件规定,进价核算企业1994年期初库存商品应逐品名进行价税分离。这大大加重了百货、纺织、五交化等经营品种较多企业的业务及财会部门的工作量。据我们调查,许多经营品种较多的进价核算企业的库存商品二级明细帐虽改按原含税进价登记,但三级明细帐原登记的1994年期初库存商品仍保持原含税进价未变。1994年1月份以后新购进商品凡逐品名填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按不含税进价验收并记帐;汇总填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存商品 明细帐 核算 增值专用发票 进项 核算 期初库存 洛南县 价税分离 二级明细科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值税会计模式浅探
6
作者 李新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1-12,共2页
目前建立在“代理关系说”理论基础上的“价税分离”增值税会计模式违背了增值税的经济属性和会计内涵,割裂了增值税与利润的关系,损害了会计报表的内在规律。本文主张采用“价税合一”的增值税会计模式。
关键词 增值会计模式 代理关系说 价税分离 合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规模纳税人之增值税核算 被引量:1
7
作者 王赟 鲁爱民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69-69,共1页
一、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账务处理的一般原则 小规模纳税人购进货物取得的不管是价税合一的普通发票,还是增值税专用发票,其增值税额一律不得抵扣。购进、生产及销售环节均是价税混合核算,但在月终结转收入时与一般纳税人一样,也进... 一、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账务处理的一般原则 小规模纳税人购进货物取得的不管是价税合一的普通发票,还是增值税专用发票,其增值税额一律不得抵扣。购进、生产及销售环节均是价税混合核算,但在月终结转收入时与一般纳税人一样,也进行价税分离核算。所不同的是,一般纳税人在“应交税费”科目下设置“应交增值税”、“未交增值税”明细科目进行规范的价税分离核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规模纳 增值核算 增值专用发票 “未交增值 一般纳 价税分离 明细科目 应交增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值税会计处理方法改进之我见 被引量:3
8
作者 张红 《财会通讯(上)》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3-53,共1页
一、存货成本的核算均采用价税分离的方法。企业购进货物,不论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还是普通发票,都采用价税分离的方法核算存货成本。对于不能抵扣的增值税记入“管理费用”科目。这种处理方法既符合税法的要求,又满足会计的历史成本和... 一、存货成本的核算均采用价税分离的方法。企业购进货物,不论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还是普通发票,都采用价税分离的方法核算存货成本。对于不能抵扣的增值税记入“管理费用”科目。这种处理方法既符合税法的要求,又满足会计的历史成本和可比性原则的要求,使存货成本建立在相互可比的基础上。 二、允许转出坏账损失中的销项税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税分离 销项 增值 会计处理方法 会计科目 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值税会计模式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李新 《审计与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8-50,共3页
目前建立在“代理关系说”理论基础上的“价税分离”增值税会计模式违背了增值税的经济属性和会计内涵,割裂了增值税与利润的关系,损害了会计报表的内在规律。“价税合一”是比较理想的增值税会计模式。
关键词 增值会计模式 代理关系说 成本费用说 价税分离 合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有关的两项系数的解释 被引量:1
10
作者 高敏 《财会月刊》 1994年第10期44-44,共1页
1.什么是价税分离法系数 通常情况下,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在填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或开具普通发票及纳税申报时,要把货物的含税价格换算为不含税价格进行价税分离。其公式为: 不含税销售价格=含税销售价格÷(1+增值税税率)(公式a)。含税... 1.什么是价税分离法系数 通常情况下,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在填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或开具普通发票及纳税申报时,要把货物的含税价格换算为不含税价格进行价税分离。其公式为: 不含税销售价格=含税销售价格÷(1+增值税税率)(公式a)。含税价格中的销项税额=含税销售价格-不含税销售价格(公式b)。 例如:某公司销售钢材,含税单价为4504.50元/吨,增值税率为17%,对其含税价进行价税分离,根据公式a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值 销售 价税分离 销项 教育费附加 进项 销项 增值专用发票 普通发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谈现行增值税进项税额抵扣方法
11
作者 毛国幸 《财会月刊》 1999年第1期40-40,共1页
我国增值税暂行条例规定:纳税人购进货物或者接受应税劳务,所支付或者负担的增值税额为进项税额。按照税法规定,企业的进项税额可以在本环节销售货物或提供应税劳务计算应纳税款时予以扣除。在实际运作过程中,笔者认为,现行增值税... 我国增值税暂行条例规定:纳税人购进货物或者接受应税劳务,所支付或者负担的增值税额为进项税额。按照税法规定,企业的进项税额可以在本环节销售货物或提供应税劳务计算应纳税款时予以扣除。在实际运作过程中,笔者认为,现行增值税进项税额抵扣制度有其不完善之处。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值进项额抵扣 原材料库存 抵扣方法 应纳 销项 劳务 增值抵扣 价税分离 销售额 抵扣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怎样正确抵扣期初存货中的已征税款
12
作者 张树纪 《财会通讯(上)》 1995年第5期47-48,共2页
据调查,当前企业在期初存货的税款抵扣上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错乱现象:一是有的企业认为要等全部期初进项税额抵扣完毕之后才纳税,因而将期初进项税额都报为动用存货抵扣税款;二是有的企业认为只要库存低于年初数的月份,都是动用了存货,把... 据调查,当前企业在期初存货的税款抵扣上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错乱现象:一是有的企业认为要等全部期初进项税额抵扣完毕之后才纳税,因而将期初进项税额都报为动用存货抵扣税款;二是有的企业认为只要库存低于年初数的月份,都是动用了存货,把动用数理解为定比,而不是环比;三是计算方法不对,多计抵扣税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期初存货 进项额抵扣 抵扣 款抵扣 计算方法 待摊费用 价税分离 存货余额 务征收 企业存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