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推进货物运输“公转铁”,铁路运输企业需掌握竞争方式同口径可比价格,并充分理解货运方式选择行为。本文提出一种不同装载和运输方式之间的运价转换方法,解决了采用RP(Revealed Preference)数据进行离散选择建模时备选项属性数据...为深入推进货物运输“公转铁”,铁路运输企业需掌握竞争方式同口径可比价格,并充分理解货运方式选择行为。本文提出一种不同装载和运输方式之间的运价转换方法,解决了采用RP(Revealed Preference)数据进行离散选择建模时备选项属性数据缺失的问题。通过改进的PPS(Probability Proportionate to Size Sampling)方法,有效组合多源RP数据,构建货运方式选择行为模型。结果表明,模型能正确预测90%以上的观测值。轻货的VOT(Value of Time)相比重货更高。价格弹性的推导和计算表明,提高公路价格比降低铁路价格能使铁路分担率有更大的提升,降低当前铁路价格可以增加运输收入。当铁路价格下降到收入最大化目标的最优定价点时,不仅会带来铁路分担率、运量和收入的显著增加,还有望获得一定的碳减排效益。展开更多
区域能源中心(districtenergycentre,DEC)是多能流耦合的枢纽,主要实现多能流在区域级的优化传输和分配。随着能源市场管制的放松,以能源价格为调节手段引导需求侧进行互动响应有利于提升DEC的优化潜力。该文首先基于能量枢纽模型,建立...区域能源中心(districtenergycentre,DEC)是多能流耦合的枢纽,主要实现多能流在区域级的优化传输和分配。随着能源市场管制的放松,以能源价格为调节手段引导需求侧进行互动响应有利于提升DEC的优化潜力。该文首先基于能量枢纽模型,建立DEC的稳态能量流方程,探究功率平衡视角下的需求响应机理。考虑到价格调控下能源需求在时间上和类型上可相互转移,引入广义价格型需求侧响应(price based generalized demand response,P-GDR)的概念。同时,基于价格弹性及离散选择模型对P-GDR下能源需求的时空转移特性进行建模。并在此基础上建立DEC日前最优经济调度的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模型,通过广义Benders理论对其进行解耦求解。算例结果表明,考虑P-GDR有利于减少能源负荷峰谷差,并提高新能源消纳能力。此外,P-GDR下考虑能源负荷的可替代性更加符合用户行为实际,降低用户的能源购置成本。展开更多
文摘为深入推进货物运输“公转铁”,铁路运输企业需掌握竞争方式同口径可比价格,并充分理解货运方式选择行为。本文提出一种不同装载和运输方式之间的运价转换方法,解决了采用RP(Revealed Preference)数据进行离散选择建模时备选项属性数据缺失的问题。通过改进的PPS(Probability Proportionate to Size Sampling)方法,有效组合多源RP数据,构建货运方式选择行为模型。结果表明,模型能正确预测90%以上的观测值。轻货的VOT(Value of Time)相比重货更高。价格弹性的推导和计算表明,提高公路价格比降低铁路价格能使铁路分担率有更大的提升,降低当前铁路价格可以增加运输收入。当铁路价格下降到收入最大化目标的最优定价点时,不仅会带来铁路分担率、运量和收入的显著增加,还有望获得一定的碳减排效益。
文摘区域能源中心(districtenergycentre,DEC)是多能流耦合的枢纽,主要实现多能流在区域级的优化传输和分配。随着能源市场管制的放松,以能源价格为调节手段引导需求侧进行互动响应有利于提升DEC的优化潜力。该文首先基于能量枢纽模型,建立DEC的稳态能量流方程,探究功率平衡视角下的需求响应机理。考虑到价格调控下能源需求在时间上和类型上可相互转移,引入广义价格型需求侧响应(price based generalized demand response,P-GDR)的概念。同时,基于价格弹性及离散选择模型对P-GDR下能源需求的时空转移特性进行建模。并在此基础上建立DEC日前最优经济调度的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模型,通过广义Benders理论对其进行解耦求解。算例结果表明,考虑P-GDR有利于减少能源负荷峰谷差,并提高新能源消纳能力。此外,P-GDR下考虑能源负荷的可替代性更加符合用户行为实际,降低用户的能源购置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