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0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率仿射模型下的利率风险价格形式实证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郑振龙 柯鸿 莫天瑜 《管理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4-15,25,共13页
在仿射利率期限结构动态模型(affine DTSM)框架下,利率风险价格主要有4种设定形式:完全仿射模型(CAM)、实质仿射模型(EAM)、扩展仿射模型(EXAM)和半仿射模型(SAM),经过前人理论和实证的证明,EAM优于CAM,EXAM和SAM均优于EAM.然而,EXAM和... 在仿射利率期限结构动态模型(affine DTSM)框架下,利率风险价格主要有4种设定形式:完全仿射模型(CAM)、实质仿射模型(EAM)、扩展仿射模型(EXAM)和半仿射模型(SAM),经过前人理论和实证的证明,EAM优于CAM,EXAM和SAM均优于EAM.然而,EXAM和SAM的孰优孰劣无法单从理论上的比较得出结论,同时亦鲜有相关的实证研究对其进行比较.因此,文中运用卡尔曼滤波估计法,在三因子CIR模型的基础上对SAM、EXAM和EAM进行实证比较,实证结果表明EXAM要优于SAM.此外,稳健性检验表明,EXAM虽然已为目前最优的利率风险价格形式,但其仍然不够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率仿射模型 利率风险价格形式 扩展仿射模型 半仿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的价格形式应由浮动价和自由价构成,并以自由价格为主
2
作者 黄德均 《价格月刊》 1986年第8期5-8,共4页
目前,我国并存着三种主要的价格形式:国家统一定价、浮动价格和自由价格。在究竟以哪一种价格形式为主的讨论中,理论界有三种不同意见:第一种意见主张以国家统一定价为主;第二种意见主张以浮动价格为主;第三种意见主张以自由价格为主。... 目前,我国并存着三种主要的价格形式:国家统一定价、浮动价格和自由价格。在究竟以哪一种价格形式为主的讨论中,理论界有三种不同意见:第一种意见主张以国家统一定价为主;第二种意见主张以浮动价格为主;第三种意见主张以自由价格为主。其中,尤以第二种意见占主导地位。笔者认为,根据有计划商品经济的客观要求和商品经济的发展趋势,我国的价格形式应当由浮动价格和自由价格这两种形式构成,但以自由价格形式为主。一、浮动价格是计划价格的较好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格形式 浮动价格 自由价格 供求关系 客观要求 有计划商品经济 统一定价 市场价格 价值规律 计划价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科学技术创新价格形式
3
作者 杨承训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03-304,共2页
《运用科学发展观提升价格理论》指出,用科学发展观指导价格理论和价格机制创新,需要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是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在市场机制和价格形成中的作用。在知识经济时代有一个新的经济规律即科技主导经济发展规律,它越... 《运用科学发展观提升价格理论》指出,用科学发展观指导价格理论和价格机制创新,需要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是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在市场机制和价格形成中的作用。在知识经济时代有一个新的经济规律即科技主导经济发展规律,它越来越从深度和广度上影响市场,并且突破市场范围,形成超越传统市场的价格机制和新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技术创新 价格形式 科学发展观 利用 经济发展规律 价格理论 市场机制 第一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指导价格究竟属于何种价格形式?
4
作者 庄振锡 《价格月刊》 1987年第9期6-7,共2页
对于国家定价和自由价格,概念、性质都比较明确,而对于指导性价格,则争论较多,有人认为属于国家定价范畴,有人认为属于自由价格范畴,有人则认为是介于国家定价与自由价格之间的中介价格。因此,要科学地划分现行农产品的价格形式,首先必... 对于国家定价和自由价格,概念、性质都比较明确,而对于指导性价格,则争论较多,有人认为属于国家定价范畴,有人认为属于自由价格范畴,有人则认为是介于国家定价与自由价格之间的中介价格。因此,要科学地划分现行农产品的价格形式,首先必须弄清楚指导性价格的性质和内容。我认为,指导性价格既不完全是国家定价,也不完全是自由价格,更不能称为中介价格,它是由两种不同的价格形式所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格形式 自由价格 国家定价 指导性 价格变动 指导价格 强制性 企业定价 幅度 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化肥调剂价格形式及其管理
5
作者 万安常 《价格月刊》 1983年第17期9-13,共5页
(一)化肥调剂价格,是适应化肥余缺调剂的需要而形成的,具有客观必然性。我国化肥生产,因受原材料资源的制约,磷矿、煤炭资源丰富的省及地区,化肥厂多,产量大,在满足本地需要之后,还有多余;而在矿产资源贫乏的省及地区,化肥厂少,产量小,... (一)化肥调剂价格,是适应化肥余缺调剂的需要而形成的,具有客观必然性。我国化肥生产,因受原材料资源的制约,磷矿、煤炭资源丰富的省及地区,化肥厂多,产量大,在满足本地需要之后,还有多余;而在矿产资源贫乏的省及地区,化肥厂少,产量小,化肥远不足满足需要。对于这种余缺不平衡状况,需通过调节达到相对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肥资源 价格形式 调剂 满足需要 化肥厂 客观必然性 统一价格 组织化 材料资源 化肥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社会主义价格功能与价格形式
6
作者 刘光杰 温端云 《财经理论与实践》 1986年第1期1-5,共5页
一、社会主义价格的功能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价格作为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包含着商品的供求因素,是一个较接近生活实际的重要经济范畴。一方面,人们通过分析各类不同商品价格水平及其变化的资料,可以大体了解生产这些商... 一、社会主义价格的功能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价格作为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包含着商品的供求因素,是一个较接近生活实际的重要经济范畴。一方面,人们通过分析各类不同商品价格水平及其变化的资料,可以大体了解生产这些商品的劳动耗费以及市场供求信息的基本情况;另一方面,价格作为价值规律借以实现的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格形式 商品储备 价格调节 商品价格 价格水平 市场供求关系 消费者 浮动价格 供求因素 市场价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价格形式、价格模式的重新构造
7
作者 章新 《商业经济与管理》 1988年第1期54-56,共3页
一、问题的提出长期以来,我国价格管理体制僵化,主要表现在价格管理权限高度集中、垂直依赖,单一国家定价。根本原因是价格外部环境高度约束化,价格宏观调控行为简单化,价格形成机制,价格运动规律认识观念上的传统化,价格运动非规则化... 一、问题的提出长期以来,我国价格管理体制僵化,主要表现在价格管理权限高度集中、垂直依赖,单一国家定价。根本原因是价格外部环境高度约束化,价格宏观调控行为简单化,价格形成机制,价格运动规律认识观念上的传统化,价格运动非规则化。经过八年来的价格改革,多数人所描述的我国价格体制改革的模式是:“板块——双轨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格形式 有计划商品经济 价格模式 统一市场 利益关系 高度集中 主要表现 价格运动 价格形成机制 体制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价格形式有利于价格的搞活和管理
8
作者 尹意农 《价格月刊》 1987年第11期32-32,共1页
在价格管理形式方面,《价格管理条例》对《暂行条例》的有关条款作丁重大修订。这包括:明确了国家对价格管理实行直接管理与间接控制相结合的原则,实行国家定价、国家指导价和市场调节价三种价格形式,规定了国家定价和国家指导价的作价... 在价格管理形式方面,《价格管理条例》对《暂行条例》的有关条款作丁重大修订。这包括:明确了国家对价格管理实行直接管理与间接控制相结合的原则,实行国家定价、国家指导价和市场调节价三种价格形式,规定了国家定价和国家指导价的作价原则,即:接近商品价值,反映供求状况,符合国家政策要求,保持合理的差比价关系,实行按质论价;划清了国家定价、国家指导价和市场调节价的性质和范围:规定了三种价格形式的分管权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格形式 国家定价 市场调节价 相结合 管理价格 管理形式 间接控制 价格管理 商品价值 作价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按产品计划确定价格形式的不合理性
9
作者 曹家强 《价格月刊》 1988年第8期15-16,共2页
“指令性计划生产的产品必须执行国家定价;指导性计划生产的产品原则上也应该执行国家定价。”这是我国现行价格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政策。从近年来的改革实践看,笔者认为,上述政策存在诸多不合理之处,需作重新考虑和调整。先说“指令性... “指令性计划生产的产品必须执行国家定价;指导性计划生产的产品原则上也应该执行国家定价。”这是我国现行价格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政策。从近年来的改革实践看,笔者认为,上述政策存在诸多不合理之处,需作重新考虑和调整。先说“指令性计划生产的产品必须执行国家定价”。笔者认为,在指令性生产计划具备以下三个特征时,即:①国家要保证企业的平价原材料供应;②企业要按照国家下达的计划安排生产,③企业要接受国家订货,企业生产的产品执行国家定价是理所当然的。但目前的现实情况并非如此。既使企业承担的指令性计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定价 指导性 价格形式 计划生产 指令性计划 管理工作 生产计划 企业法 计划产品 产品计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谈定价方式与价格形式
10
作者 克诚连芬 《价格月刊》 1987年第6期22-23,共2页
商品的定价方式和商品的价格形式,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但是,有的同志由于不注意它们的区别,往往把定价方式理解为价格形式。例如,有的同志认为,我国目前存在的价格形式,一是国家定价,二是国家指导价;三是市场调节价。其实,这里既有定价... 商品的定价方式和商品的价格形式,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但是,有的同志由于不注意它们的区别,往往把定价方式理解为价格形式。例如,有的同志认为,我国目前存在的价格形式,一是国家定价,二是国家指导价;三是市场调节价。其实,这里既有定价方式,也有价格形式。定价方式是指商品的价格如何制订或价格由谁来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格形式 定价方式 计划价格 国家定价 市场调节价 固定价格 浮动价格 商品 指导性 企业定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多种价格形式中要以计划价格为主
11
作者 杨连广 《企业经济》 1983年第8期21-22,共2页
我国现阶段的经济是以全民所有制的国营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多种经济形式并存的社会主义经济,这是我国价格形式多样性的客观经济基础。坚持以计划价格为主,就是实行以计划价格为主,非计划价格为辅的多种价格形式的价格管理体制,正确处理计... 我国现阶段的经济是以全民所有制的国营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多种经济形式并存的社会主义经济,这是我国价格形式多样性的客观经济基础。坚持以计划价格为主,就是实行以计划价格为主,非计划价格为辅的多种价格形式的价格管理体制,正确处理计划价格与非计划价格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划价格 价格形式 主导地位 价格体系 价格管理体制 我国现阶段 市场调节 正确处理 多种经济形式并存 产品价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农产品价格形式及其作用
12
作者 谢佑权 《学术论坛》 1982年第1期40-43,共4页
我国农副产品种类繁多,按产品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程度分,有一、二类农产品和三类农产品;按产品来源分,则有集体所有制单位提供的农副产品和社员家庭副业产品。对于这些农副产品,国家分别采取统购、派购和议购三种形式把它们集中起来,然... 我国农副产品种类繁多,按产品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程度分,有一、二类农产品和三类农产品;按产品来源分,则有集体所有制单位提供的农副产品和社员家庭副业产品。对于这些农副产品,国家分别采取统购、派购和议购三种形式把它们集中起来,然后进行有计划的分配和供应。同这三种收购形式相适应,我国市场上出现了三种农产品价格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副产品 价格形式 计划价格 集市贸易价格 城乡集市 计划市场 市场物价 市场价格体系 作用 国营商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经济下的复合价格形式
13
作者 孔敏 《价格月刊》 1988年第4期2-3,共2页
赵紫阳同志在党的“十三大”报告中讲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时指出,它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并存。即除公有制经济以外,还存在个体经济与私营经济。而公有制本身也有多种形式,即除全民所有制与集体所有制以外还存在联合制形... 赵紫阳同志在党的“十三大”报告中讲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时指出,它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并存。即除公有制经济以外,还存在个体经济与私营经济。而公有制本身也有多种形式,即除全民所有制与集体所有制以外还存在联合制形式与参股制形式等等。与多种所有制形式相适应,在分配领域也存在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形式,如利息、分红、风险补偿、非劳动收入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计划价格 价格形式 私营经济 所有制形式 相适应 个体经济 市场价格 公有制经济 全民所有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价格形式及管理初探
14
作者 吴仲道 汪国英 《价格月刊》 1988年第3期2-3,18,共3页
正确认识我国社会所处的历史阶段,对于制订各项工作的方针政策是极为重要的。本文拟从分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现状以及适应这种经济现状的价格形式和价格管理、作一粗浅探讨。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经济领域中存在着五大差距我国... 正确认识我国社会所处的历史阶段,对于制订各项工作的方针政策是极为重要的。本文拟从分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现状以及适应这种经济现状的价格形式和价格管理、作一粗浅探讨。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经济领域中存在着五大差距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还不发达,在经济领域中存在着五大差距,这在客观上要求价格形式及管理与之相适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价格形式 价格管理 企业定价 国家定价 国家计划 商品经济 正确认识 历史阶段 经济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产品价格改革急待新的抉择——兼论应该规定国家指导价格是主要价格形式
15
作者 杨鲁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3期25-30,共6页
一、回顾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价格改革通过大大小小许多战役,促进了工农业生产和交通运输等第三产业的发展,很多方面的价格开始理顺了,冲破了一些僵死的管理制度,成绩是显著的,是人所共知的。但是,总结经验教训,也有几项改革措施... 一、回顾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价格改革通过大大小小许多战役,促进了工农业生产和交通运输等第三产业的发展,很多方面的价格开始理顺了,冲破了一些僵死的管理制度,成绩是显著的,是人所共知的。但是,总结经验教训,也有几项改革措施值得研究,特别农产品价格管理几乎全部放开的措施,带来了很多问题。 农产品收购价格经过1978年到1984年的不断调整,比价关系已经基本合理,只有少数价格需要继续调整。农产品价格可以说已经基本理顺,因而促使了农业生产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指导价格 农产品价格改革 价格形式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农产品收购价格 改革措施 经验教训 第三产业 交通运输 比价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产资料价格形式的思考
16
作者 黄素蕙 《学习月刊(福建)》 1987年第2期21-25,共5页
生产资料价格在国民经济价格体系和价格管理体制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生产资料价格形式的选择,以及生产资料价格形式能否适应我国的经济性质,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价格体系和价格管理体制的建立与完善,因而有必要对生产资料价格形式进... 生产资料价格在国民经济价格体系和价格管理体制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生产资料价格形式的选择,以及生产资料价格形式能否适应我国的经济性质,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价格体系和价格管理体制的建立与完善,因而有必要对生产资料价格形式进行认真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格形式 价格管理体制 价格体系 价格改革 双轨制价格 经济性质 商品价格 价格运动 价格水平 价格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轻工业产品价格形式及其运行机制的演变
17
作者 曹华 《价格月刊》 1988年第6期18-20,共3页
我国轻工业产品价格运行机制,作为我国社会主义价格运行机制的一部分,除具有社会主义价格运行机制的一般特征之外,还具有其自身的特点。 1.企业性生产在社会物质生产中,轻工业产品生产的企业性,虽不能明确地与大机器组织管理生产为特征... 我国轻工业产品价格运行机制,作为我国社会主义价格运行机制的一部分,除具有社会主义价格运行机制的一般特征之外,还具有其自身的特点。 1.企业性生产在社会物质生产中,轻工业产品生产的企业性,虽不能明确地与大机器组织管理生产为特征的重工业产品的生产相区别,但却能与手工传统自然劳作为主的农业产品的生产相分离。从而产生了轻工业产品价格运行机制与农业产品价格运行机制的必然不同。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工业产品 经济运行机制 价格形式 产品价格 轻工业 生产者价格 商品性 社会主义 价格体系 企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应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的要求采取多种价格形式
18
作者 刘炽光 陈峻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80年第4期79-81,共3页
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实行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以计划调节为主,同时充分重视市场调节的作用。这是因为,我国是一个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国家,同时又是一个商品生产很不发达、商品经济还需要... 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实行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以计划调节为主,同时充分重视市场调节的作用。这是因为,我国是一个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国家,同时又是一个商品生产很不发达、商品经济还需要大力发展的国家。从人类社会经济形式发展的角度进行考察,我国仍然处在从自然经济发展而来的商品经济阶段,距离产品经济阶段还很遥远。这就决定了我国的经济特征,只能是社会主义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正是由于这个基本特征,决定了我们进行经济工作,既要按国民经济有计划规律办事,又要按价值规律办事。因此,我们对经济活动的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格形式 计划价格 浮动价格 价格体系 进出口商品 农副产品 企业 集市贸易价格 自由价格 出厂价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浮动价格”不宜作为我国目标价格模式的主要形式
19
作者 何志勇 《改革》 1987年第3期42-43,共2页
在价格改革目标模式的讨论过程中,许多人赞同这样一种观点:即价格改革的目标模式应该是以浮动价格为主,以计划固定价格和自由价格为辅的'混合价格体制'模式。他们认为浮动价格既兼有计划固定价格和自由价格的长处,又避免了二者... 在价格改革目标模式的讨论过程中,许多人赞同这样一种观点:即价格改革的目标模式应该是以浮动价格为主,以计划固定价格和自由价格为辅的'混合价格体制'模式。他们认为浮动价格既兼有计划固定价格和自由价格的长处,又避免了二者的短处;既有利于搞活经济,又有利于把企业行为纳入国家计划的轨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动价格 目标价格 价格改革 价格体制 国家计划 价格管制 价格形式 企业行为 商品价格 现行价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地下储气库价格机制研究 被引量:30
20
作者 胡奥林 何春蕾 +1 位作者 史宇峰 于智博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91-96,129,共6页
为解决我国天然气供需的季节性短缺及应急调峰等问题,中石油及中石化正在主要长输管道和重要天然气产区,以及天然气消费中心附近加紧建设和规划建设一批天然气地下储气库。地下储气库投资巨大,运营成本较高,但我国天然气价格体系中还没... 为解决我国天然气供需的季节性短缺及应急调峰等问题,中石油及中石化正在主要长输管道和重要天然气产区,以及天然气消费中心附近加紧建设和规划建设一批天然气地下储气库。地下储气库投资巨大,运营成本较高,但我国天然气价格体系中还没有储气库价格科目及其定价机制,不利于我国地下储气库的建设与投资。为此,通过研究国外地下储气库价格机制,结合我国天然气价格改革目标和天然气市场实际,提出了建立我国地下储气库价格机制的必要性,设计了我国地下储气库价格机制,包括定价体制与机制、价格形式和收取方式等,并提出了实施办法。结论认为:我国储气库价格宜采用"成本加成法"制定,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管理和核准。考虑到我国天然气价格改革方向,我国储气库价格可暂不单独设立价格科目,而是通过实行"天然气季节差价",将储气库价格加进出厂价或管输费中,在每年的用气高峰季节对用户收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地下储气库 天然气价格 成本 定价机制 价格形式 收取方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