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成本加成与价格传递:溢出效应还是吸收效应?
1
作者 何锦安 彭方平 +1 位作者 廖敬贤 王继洲 《系统管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48-1361,共14页
原材料等成本冲击是否必然导致我国物价的普遍上涨?基于微观企业的定价行为,从理论上分析了成本冲击下不同成本加成企业在价格传递方面所呈现出的非线性关系。理论研究发现:高成本加成企业在正向成本冲击下表现出更强的涨价行为,即价格... 原材料等成本冲击是否必然导致我国物价的普遍上涨?基于微观企业的定价行为,从理论上分析了成本冲击下不同成本加成企业在价格传递方面所呈现出的非线性关系。理论研究发现:高成本加成企业在正向成本冲击下表现出更强的涨价行为,即价格传递表现为溢出效应;在负向成本冲击下,企业产品定价并未随成本下降做出显著调整,而是由成本加成吸收了成本冲击的影响,表现出吸收效应。与之相对照的是,低成本加成企业在正向成本冲击下表现出价格传递的吸收效应,而在负向成本冲击下表现出溢出效应。进一步使用基于连续处理变量的非参数推断双重/无偏机器学习模型,从行业层面进行了实证检验。对洞悉价格传递行为提供了新的视角,进而对我国通货膨胀的预测和防控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本加成 价格传递 溢出效应 吸收效应 双重/无偏机器学习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蔬菜市场批零价差和价格传递机制分析——以北京市为例 被引量:32
2
作者 范润梅 庞晓鹏 王征南 《商业研究》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10-114,共5页
我国蔬菜的市场零售价格不断上升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蔬菜批零价差过大。因此,研究农产品不同流通环节的价格传递机制,对于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对北京蔬菜市场上小白菜、西红柿和土豆的价格变化进行研究,发现零售价格是影响... 我国蔬菜的市场零售价格不断上升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蔬菜批零价差过大。因此,研究农产品不同流通环节的价格传递机制,对于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对北京蔬菜市场上小白菜、西红柿和土豆的价格变化进行研究,发现零售价格是影响蔬菜批零价差的主要因素,同时也发现蔬菜市场的零售商对某些产品拥有一定的市场支配力,能够通过一定的途径提高零售价格,扩大价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批零价差 价格传递 蔬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产业链条价格传递机制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24
3
作者 李圣军 李素芳 孔祥智 《技术经济》 2010年第1期108-112,共5页
本文利用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的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农产品价格指数、食品类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居民食品消费价格指数等的月度数据,运用VAR模型对农业产业链条价格传递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农业产业链条的价格传递... 本文利用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的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农产品价格指数、食品类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居民食品消费价格指数等的月度数据,运用VAR模型对农业产业链条价格传递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农业产业链条的价格传递以"需求拉动"为主,以"供给推动"为辅,食品加工企业发挥了"稳定器"的作用;居民食品消费价格对上游各环节的价格均在10%的置信度下有显著的直接影响,其中对农产品价格的最大解释力度为74.2%,对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最大解释力度为39.8%;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对下游各环节的价格均没有显著的直接影响,其中对农产品价格的最大解释力度为74.2%,对居民食品消费价格的最大解释力度为61.7%;农产品价格对其他环节价格预测误差的解释力度均较小,大多在10%以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产业链条 价格传递 VAR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不对称、纵向市场特征与猪肉价格传递非对称性 被引量:9
4
作者 郭利京 韩刚 +1 位作者 胡联 孔小红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CSSCI 2014年第4期414-419,共6页
价格传递非对称性使猪肉价格不能有效反映市场供求,扭曲了养猪业市场资源配置,是引起我国猪肉价格周期性大幅度波动的主要原因。以纵向市场结构理论和价格形成机制为基础,对比分析了纵向分离市场结构和一体化市场结构下的猪肉价格、猪... 价格传递非对称性使猪肉价格不能有效反映市场供求,扭曲了养猪业市场资源配置,是引起我国猪肉价格周期性大幅度波动的主要原因。以纵向市场结构理论和价格形成机制为基础,对比分析了纵向分离市场结构和一体化市场结构下的猪肉价格、猪肉销售量和纵向产业链整体利润情况。结果表明,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逆向压价效应,不但扭曲了生猪市场价格、降低生猪养殖者利润,也误导了生猪养殖行为;数量众多的生猪散养户、可维持信息不对称和过多纵向关联环节是导致猪肉价格传递非对称的内在原因。因此,扩大生猪养殖规模和减少纵向关联环节数量是打破信息不对称、价格传递非对称性和促进养猪业健康发展的根本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不对称 价格传递非对称 纵向产业链 猪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价格传递效应的差异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刘思跃 许心星 代杨芳 《技术经济》 2010年第10期80-84,共5页
本文主要研究汇率波动对中国三十多个省市物价水平的影响,并分析了可能影响物价水平的诸多因素。从中国样本省市价格水平方面,运用计量经济学模型对人民币汇率波动对中国价格水平的影响差异进行了实证分析,验证了人民币汇率传递的程度... 本文主要研究汇率波动对中国三十多个省市物价水平的影响,并分析了可能影响物价水平的诸多因素。从中国样本省市价格水平方面,运用计量经济学模型对人民币汇率波动对中国价格水平的影响差异进行了实证分析,验证了人民币汇率传递的程度与经济开放度有关,并得出了应关注汇率传递差异、积极应对物价变化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 汇率波动 价格传递 面板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美小麦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传递关系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邵永同 高旺盛 《技术经济》 2008年第11期81-87,共7页
为研究我国小麦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功能的发挥程度及此功能对现货市场价格的影响,本文运用Johansen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等对中美小麦期货与现货价格传递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中美两国国内小麦期货与... 为研究我国小麦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功能的发挥程度及此功能对现货市场价格的影响,本文运用Johansen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等对中美小麦期货与现货价格传递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中美两国国内小麦期货与现货价格之间均存在明显的双向引导关系和长期均衡关系;我国小麦期货价格和现货价格对一个标准差信息冲击的反应均稍强于美国;我国小麦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功能的发挥程度要优于美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期货价格 现货价格 价格传递 价格发现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民币汇率的价格传递效应:1995~2010 被引量:3
7
作者 周健生 沙文兵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32-134,共3页
文章基于1995-2010年季度数据,对人民币汇率价格传递效应的实证分析发现,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对进口价格的短期传递系数为0.652,长期传递系数为0.987;对生产者价格的短期传递系数为O.122,长期传递系数为0.213;对消费者价格的... 文章基于1995-2010年季度数据,对人民币汇率价格传递效应的实证分析发现,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对进口价格的短期传递系数为0.652,长期传递系数为0.987;对生产者价格的短期传递系数为O.122,长期传递系数为0.213;对消费者价格的传递效应很弱,且在统计上也不显著。这表明,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对进口价格、国内生产者价格和消费者价格的传递效应是依次递减的。汇率传递效应的这一特征表明,人民币汇率波动具有显著的支出转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汇率 价格传递 进口价格 生产者价格 消费者价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中国进口商品价格传递效应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黄萍 赖明勇 尹芬华 《财经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2-96,共5页
通过选取国民经济的24个重点行业,使用从2009~2013年的共60个月度数据为研究样本,采用ADL模型,对汇率变动对按国民经济分类行业的进口价格的传递弹性系数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从长期来看,我国人民币汇率变动与进口价格存在着... 通过选取国民经济的24个重点行业,使用从2009~2013年的共60个月度数据为研究样本,采用ADL模型,对汇率变动对按国民经济分类行业的进口价格的传递弹性系数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从长期来看,我国人民币汇率变动与进口价格存在着负相关关系,不同行业和产品的传递弹性存在着较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 进口 价格传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猪及猪肉全产业链价格传递机制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李圣军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62-67,共6页
根据2004年1月~2012年6月生猪及猪肉全产业链条价格月度数据,在5%的置信度下,各环节价格均为非平稳时间序列,波动呈现明显的周期性,彼此之间超越传统的"线性"影响关系。根据脉冲响应图,对于生猪价格1个标准差的冲击,仔猪价... 根据2004年1月~2012年6月生猪及猪肉全产业链条价格月度数据,在5%的置信度下,各环节价格均为非平稳时间序列,波动呈现明显的周期性,彼此之间超越传统的"线性"影响关系。根据脉冲响应图,对于生猪价格1个标准差的冲击,仔猪价格、猪肉批发价格和猪肉零售价格在10个月内的最大累计响应系数分别为3.96、1.79和2.07,呈现出明显的"放大效应";根据方差分解表,在仔猪价格、生猪价格、猪肉批发价格和猪肉零售价格10个月内的预测误差中,生猪价格的解释力度总体保持在60%以上,充分显示生猪价格是全产业链条价格传递的"核心发动者"和"最大影响者"。因此,稳定生猪及猪肉全产业链条价格,核心是通过加强屠宰厂定点管理、发展养殖合作社、鼓励"场厂挂钩"等措施,稳定生猪价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猪及猪肉 全产业链 价格传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民币汇率变动的价格传递效应研究——基于中国2002-2008年的经验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封福育 梅国平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2009年第10期51-55,共5页
基于中国2002年1月至2008年11月的贸易数据,通过建立非线性模型考察人民币汇率变动的价格传递效应。经验分析的结果表明:人民币名义汇率波动对进口商品价格的传递效应不仅是不完全的,而且是不对称的。当人民币加权名义汇率波动幅度小于2... 基于中国2002年1月至2008年11月的贸易数据,通过建立非线性模型考察人民币汇率变动的价格传递效应。经验分析的结果表明:人民币名义汇率波动对进口商品价格的传递效应不仅是不完全的,而且是不对称的。当人民币加权名义汇率波动幅度小于2.16%时,汇率价格传递系数为0.21;当汇率波动幅度超过2.16%时,汇率价格传递系数为0.4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汇率变动 价格传递效应 进口商品价格 非线性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民币汇率变动的价格传递效应理论与实证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何雄浪 李雪坤 《价格月刊》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6-11,共6页
基于中国的月度数据,运用汇率传递理论、协整理论以及向量自回归模型(VAR模型)分析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进口价格和消费者价格的传递效应。研究发现,人民币汇率是影响进口价格指数的显著因素,但对消费者价格波动的影响并不明显;外国厂... 基于中国的月度数据,运用汇率传递理论、协整理论以及向量自回归模型(VAR模型)分析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进口价格和消费者价格的传递效应。研究发现,人民币汇率是影响进口价格指数的显著因素,但对消费者价格波动的影响并不明显;外国厂商生产成本提高对我国消费者价格指数的影响要明显大于人民币汇率对消费者价格指数的影响;国内需求和货币供应量波动对消费者价格指数的影响并不显著,消费者价格指数上升更多来自其自身粘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 价格传递效应 进口价格指数 消费者价格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蔬菜产销地批发市场间的价格传递效应研究——基于山东寿光至北京蔬菜流通的考察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有望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6-33,共8页
作为居民日常消费品之一,蔬菜近年来价格的频繁波动直接影响到了其消费和生产。蔬菜流通是蔬菜价格形成的基础,研究蔬菜各流通环节间的价格传递效应有助于更深入地认识蔬菜价格的形成和波动。文章基于2014年1月—2016年4月黄瓜、西红柿... 作为居民日常消费品之一,蔬菜近年来价格的频繁波动直接影响到了其消费和生产。蔬菜流通是蔬菜价格形成的基础,研究蔬菜各流通环节间的价格传递效应有助于更深入地认识蔬菜价格的形成和波动。文章基于2014年1月—2016年4月黄瓜、西红柿、茄子和尖椒四个蔬菜代表品种的周价格数据,运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和三元BEKKGARCH(1,1)模型考察了山东寿光到北京产销地批发市场间蔬菜价格的传递效应。研究发现,山东寿光产地批发市场与北京销地批发市场间蔬菜价格的均值传递效应因蔬菜品种不同而存在差异;单个市场的蔬菜价格同时受到其自身前期波动和其他市场同种蔬菜价格波动传递效应的影响;销地一级批发市场蔬菜价格对产地批发市场和销地二级批发市场同种蔬菜价格具有显著的传递效应。因此,在调控北京市蔬菜价格异常波动过程中,应重点关注销地一级批发市场这一关键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蔬菜流通 产地批发市场 销地批发市场 价格传递 GRANGER因果检验 BEKK-GARCH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大豆和豆油市场纵向关联价格传递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宏曼 徐芬 《价格月刊》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9-24,共6页
基于1995年1月~2014年12月我国大豆、豆油月度价格数据,在分析"大豆批发价格—豆油批发价格—豆油零售价格"长期均衡关系的基础上,利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分析价格传递路径,并应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分析纵向价格在面对短期... 基于1995年1月~2014年12月我国大豆、豆油月度价格数据,在分析"大豆批发价格—豆油批发价格—豆油零售价格"长期均衡关系的基础上,利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分析价格传递路径,并应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分析纵向价格在面对短期冲击时的反应时间和传递强度。研究结论表明:大豆产业链上的价格呈反向传递,属于下游拉动上游的传递机制,豆油零售价是豆油批发价变化的原因,豆油批发价是大豆批发价变化的原因;同时存在着价格传递的不对称,豆油批发商和零售商存在一定的市场力量,在大豆产业链中占据主导地位。在短期传递速度上,大豆产业链的下游价格对上游价格的传递速度均滞后一期,并表现为正向影响;短期传递强度存在非对称性,豆油批发价的传递强度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产业链 纵向关联价格 价格传递 非对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产品纵向市场价格传递的研究综述 被引量:2
14
作者 高芸 《农学学报》 2012年第10期76-78,共3页
综述了农产品产业链从生产、收购、流通、批发,到最后零售环节的纵向链条上的价格变化的相关经济学研究。此类研究利用各类价格数据、生产指数、消费指数、预期指数等数据进行计量经济检验,验证市场整合关系,估计纵向市场价格传递速度,... 综述了农产品产业链从生产、收购、流通、批发,到最后零售环节的纵向链条上的价格变化的相关经济学研究。此类研究利用各类价格数据、生产指数、消费指数、预期指数等数据进行计量经济检验,验证市场整合关系,估计纵向市场价格传递速度,找出引起价格传递的原因及其作用机理。研究得益于市场整合理论的发展,已开发出成熟的计量模型,且研究取得的主要结论基本一致。未来,该领域研究还会向构建系统性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的方向发展,模型以供给和需求函数为基础,纳入更多变量,解除营销企业存在规模报酬不变和完全竞争市场条件的严格假设,更贴近真实经济运行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格传递 纵向市场 研究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进口大米的空间价格传递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马松林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50-152,164,共4页
2012年以来,国内稻米价格受进口大米价格影响较大。为探索进口大米价格在我国各地区的空间传递特征和过程,采用2013年3月5日至2014年3月5日的日度数据和2013年年度地区数据,运用两地区价格传递模型和空间误差模型进行了微观和宏观分析... 2012年以来,国内稻米价格受进口大米价格影响较大。为探索进口大米价格在我国各地区的空间传递特征和过程,采用2013年3月5日至2014年3月5日的日度数据和2013年年度地区数据,运用两地区价格传递模型和空间误差模型进行了微观和宏观分析。结果显示:1从微观上看,越南进口大米价格与国内稻米价格存在明显的空间关联和协整关系;从越南进口的低价大米对我国稻米价格影响较大,这种影响在时间上存在滞后特征,空间上存在由北向南逐渐衰减的趋势。2从宏观上看,越南进口大米价格与我国各地区大米价格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性。据此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启示,包括执行"适度进口"方针要考虑进口大米价格冲击、重点监测南方稻米市场、积极打击边境大米走私活动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口大米 空间价格传递 空间误差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伏产业结构、合同安排和纵向价格传递
16
作者 余杨 李虹 舒振宇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82-89,共8页
截至2014年12月,美、欧等国相继对中国晶硅光伏产品进行反补贴、反倾销("双反")调查。美国两次裁定中国企业非市场定价行为存在,实施迄今对新能源行业的最高"双反"关税,欧盟在各方压力之下仍以限价限量措施判罚,中... 截至2014年12月,美、欧等国相继对中国晶硅光伏产品进行反补贴、反倾销("双反")调查。美国两次裁定中国企业非市场定价行为存在,实施迄今对新能源行业的最高"双反"关税,欧盟在各方压力之下仍以限价限量措施判罚,中国光伏业因此遭受沉重打击。本文以光伏产业结构与合同安排方式的国别差异为分析基础,建立光伏产业链纵向价格传递模型,利用国际和欧洲市场国别价格数据,证明中国光伏产品出口价低的原因在于产品技术差异,阶段性价差扩大是受国别纵向价格传递非对称性效应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缺乏光伏产品定价权且深受产业链两端的挤压,美欧诸国对华"双反"判罚有失客观公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硅光伏产业 “双反”调查 产业结构 合同安排 纵向价格传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价格传递的汇率波动对出口的影响
17
作者 王相宁 王训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06-211,共6页
建立了汇率波动经由商品价格变化影响出口贸易量的非均衡计量模型,并使用SV-GED模型测算了人民币汇率的波动性.研究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的波动率同价格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从而供给过剩时,汇率波动率的增大制约着出口的增加;反之... 建立了汇率波动经由商品价格变化影响出口贸易量的非均衡计量模型,并使用SV-GED模型测算了人民币汇率的波动性.研究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的波动率同价格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从而供给过剩时,汇率波动率的增大制约着出口的增加;反之需求旺盛时,汇率波动率的增大会对出口起到促进的作用;汇率的可预期波动率对于出口价格的影响是显著的,非预期波动率偏差对于出口价格的影响是不显著的;同时,进口方的收入水平、出口方的投资水平对出口有促进作用;而世界经济危机的发生,对出口起到明显的阻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均衡计量模型 SV-GED模型 非预期汇率波动率 价格传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买方势力对成本-价格传递率的影响
18
作者 赵球 李凯 唐晨曦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051-1055,共5页
研究了纵向产业链结构中成本传递的影响因素,将成本-价格传递率分解成批发和零售两个环节的价格传递率,分析在线性定价、两部收费制和收益分成三种纵向合约形式下,买方势力对两种价格传递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买方势力和纵向合约形式均会... 研究了纵向产业链结构中成本传递的影响因素,将成本-价格传递率分解成批发和零售两个环节的价格传递率,分析在线性定价、两部收费制和收益分成三种纵向合约形式下,买方势力对两种价格传递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买方势力和纵向合约形式均会对两种价格传递率产生影响.线性合约条件下,买方势力对零售价格传递率没有影响,对批发价格传递率的影响与需求曲率有关.两部收费制合约下,价格传递率与买方势力无关.收益分成合约下,零售价格传递率随买方势力增加而减小,批发价格传递率则随买方势力增加而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本-价格传递 纵向合约 买方势力 产业链 批发环节 零售环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乳业价值链环节垂直价格传递对称性的实证研究
19
作者 刘芹 刘潇静 《农业经济与管理》 2015年第6期66-75,共10页
检测价格传递机制,是洞察市场效率问题的重要研究领域。价格传递的对称性与非对称性现象,在农业经济学中已受到重视,价格传递的概念在研究垂直产业价值链环节的利益分配问题上显得尤为重要。文章旨在分析我国乳业价值链中奶农与零售商... 检测价格传递机制,是洞察市场效率问题的重要研究领域。价格传递的对称性与非对称性现象,在农业经济学中已受到重视,价格传递的概念在研究垂直产业价值链环节的利益分配问题上显得尤为重要。文章旨在分析我国乳业价值链中奶农与零售商之间价格传递机制的本质,从价值链环节的视角,对乳业垂直价格传递的对称性进行实证研究。运用VAR模型分析乳业价值链环节价格之间的关系,检测因果关系,计算价格影响系数,聚焦价格调整速度,从而提供我国乳业价值链环节的垂直价格传递是否对称的证据。与奶农相比,零售商在价格决定中处于优势地位,能较快响应价格上涨的利好并转嫁价格下降的风险,导致乳业价值链环节中利益分配不公。提出从建立完善的生鲜乳定价机制和鼓励自建奶源基地等方面着手,促进我国乳业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业价值链 价格传递 对称性 VAR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农产品价格传递实证研究
20
作者 庄岩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8期13-14,共2页
从产业链视角看,农产品价格波动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农产品价格在纵向传递过程中不断被放大其变动程度。因此,通过实证分析方法研究农产品价格纵向传递过程中的变化动因及程度,对更好地管理农产品价格波动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农产品价格传递 产业链VAR 模型 脉冲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