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规模风电接入的输电系统价值规划方法 被引量:11
1
作者 张建平 朱忠烈 +3 位作者 柳璐 田书欣 张立波 程浩忠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9期47-51,共5页
介绍了华东大规模风电接入的背景,提出了大规模风电接入的输电系统价值规划方法。研究了输电系统的全寿命周期成本和财务效益,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以收益最大为目标的价值规划模型,同时考虑规划的成本和效益,并且分析了大规模风电接入的环... 介绍了华东大规模风电接入的背景,提出了大规模风电接入的输电系统价值规划方法。研究了输电系统的全寿命周期成本和财务效益,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以收益最大为目标的价值规划模型,同时考虑规划的成本和效益,并且分析了大规模风电接入的环保效益。算例分析结果验证了价值规划模型的有效性,对实际电网规划具有指导意义,大规模风电接入带来的较高的环保效益符合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规模风电 风电接入 价值规划 全寿命周期成本 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政府规划价值观的历史考察 被引量:1
2
作者 郑卫 李王鸣 张红虎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2013年第2期235-244,共10页
从历史视角对我国政府的规划价值观进行系统剖析,指出我国政府规划价值观混杂着政策价值观、政治价值观、组织价值观和意识形态价值观,表现为鲜明的泛公共利益化特征,不但激化了公权力与私权利的冲突,而且对城市规划本身造成了不良影响... 从历史视角对我国政府的规划价值观进行系统剖析,指出我国政府规划价值观混杂着政策价值观、政治价值观、组织价值观和意识形态价值观,表现为鲜明的泛公共利益化特征,不但激化了公权力与私权利的冲突,而且对城市规划本身造成了不良影响.城市规划权力来源于政府行政权威,政府集权制的规划决策模式是规划价值观泛公共利益化产生的主要原因.城市规划体制转型首先要正视政府的规划价值观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划价值 泛公共利益化 公共利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众规划价值观的差序格局——基于城市规划领域中公众留言的内容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张延吉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08-116,共9页
为人民服务是规划师秉持的重要理念,但对公众关注的规划议题、现实诉求和价值观念始终缺乏系统研究。为此,本文通过网上公众留言的质性内容分析,归纳出民众关心的118个子类目和24个主类目。研究发现,每位居民心中都存在一个以自我为中... 为人民服务是规划师秉持的重要理念,但对公众关注的规划议题、现实诉求和价值观念始终缺乏系统研究。为此,本文通过网上公众留言的质性内容分析,归纳出民众关心的118个子类目和24个主类目。研究发现,每位居民心中都存在一个以自我为中心、向外围扩张的“规划事务差序圈层”。位于核心的规划事务深具私人性、地方性特征,相关留言比例最高,语义中的负面情绪较为强烈,居民更为强调程序性与实质性的公平。而随圈层向外围拓展,规划事务的公共性、广域性特征不断增强,公众更多抱持效率优先的价值观,相关留言比重及其负面情绪均有下降。这一“公众规划观的差序格局”表明,居民群体并非是抽象均质的,简单以公平取向来标签化大众也是不准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划价值 公众留言 屑性内容分析 差序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宋明心物关系论对城市规划价值观的启示 被引量:2
4
作者 陈晓东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5-20,共6页
在简单回顾西方和中国城市规划历史的基础上,提出在"勘天役物"的西方精神之下,城市规划价值观的演变是由利益而价值的被动调适过程,存在强调价值功用却忽视价值本体的问题。作为补充,试图引入宋明心物关系论中"民胞物与&... 在简单回顾西方和中国城市规划历史的基础上,提出在"勘天役物"的西方精神之下,城市规划价值观的演变是由利益而价值的被动调适过程,存在强调价值功用却忽视价值本体的问题。作为补充,试图引入宋明心物关系论中"民胞物与"的思想,找到一条由道德而价值的城市规划价值论建构路径。首先,介绍了"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的基本涵义,从"一体之仁"和"差等之爱"两个层面分析了其从人类固有道德情感出发,把"我"与他人外物看作一体相关的整体,主张爱万物并合理取用万物的思想内核;其次,指出中西思想在价值本体建构和价值实践的"体""用"两个层面各具优缺点,并提出中西互补,共同建立道德与知识结合的"良知上的城市规划价值观"的设想。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古代的仁政、风水、伦理等级等思想和西方社会学、经济学、生态学等,详细论述了发挥中西所长,建立城市规划"民生"和"环境"价值观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并提出通过制度创新和知识探索来建构这一价值观。最后,作为结论,总结了中西思想在城市规划价值观建构上殊途同归、取长补短的必然,提出从"民胞物与"出发融铸规划师的道德、律条、操守、智慧、信仰等"五常"的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胞物与 勘天役物 城市规划价值 道德 体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价值系数参数规划的目标函数的SAS求法
5
作者 舒兴明 《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学报》 2005年第4期53-56,共4页
在关于价值系数规划的计算中,由于最优基随参数的改变而变化,所以当价值系数的参数φ改变时,其目标函数应该是φ的一次函数。在一般的手工计算中,规模较大的线型规划计算起来比较复杂。在此根据目标函数Z(φ)是一次函数的特征,应用SAS/o... 在关于价值系数规划的计算中,由于最优基随参数的改变而变化,所以当价值系数的参数φ改变时,其目标函数应该是φ的一次函数。在一般的手工计算中,规模较大的线型规划计算起来比较复杂。在此根据目标函数Z(φ)是一次函数的特征,应用SAS/or模块的LP过程分析出Z(φ)的表达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于价值系数的参数规划 目标函数 LP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同富裕下的规划价值观:目标导向和义务驱使的统一 被引量:2
6
作者 夏依宁 周恺 朱良骏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30-34,47,共6页
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成为城镇化发展的任务之一。基于此,规划师需要在新的时代要求中重新确定自我定位,思考应当履行的义务和承担的责任,明确价值标准和行为法则。文章从道德合理性评判角度切入规划... 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成为城镇化发展的任务之一。基于此,规划师需要在新的时代要求中重新确定自我定位,思考应当履行的义务和承担的责任,明确价值标准和行为法则。文章从道德合理性评判角度切入规划价值观问题,回顾了目的论和义务论伦理,总结了功利主义和社群主义两种价值立场,得到目标导向和义务驱使两种价值观选择。最后,文章通过对两个实际案例的情境解析,指出职业主体性、价值观与职业道德反思对强化专业内涵和保持规划合理性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划价值 目的论 义务论 共同富裕 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规划“不可能三角”——一个关于规划价值的新视角 被引量:9
7
作者 曾祥坤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82-88,120,共8页
借鉴西方经济学中的"不可能三角"模型,提出高度的市场经济、充分的社会民主和稳定的规划秩序构成了规划的"不可能三角",其内在逻辑是城市发展过程中市场理性与社会理性的矛盾,以及这对矛盾的协调界面——规划秩序... 借鉴西方经济学中的"不可能三角"模型,提出高度的市场经济、充分的社会民主和稳定的规划秩序构成了规划的"不可能三角",其内在逻辑是城市发展过程中市场理性与社会理性的矛盾,以及这对矛盾的协调界面——规划秩序。围绕这一模型,可以对规划地位、规划理性、规划价值、规划实践展开新视角下的讨论,主要观点包括:(1)对于城市发展,规划秩序应与经济社会发展拥有对等的影响权重,而不是简单地随动、从属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变革。因此,规划地位应予以加强并在空间秩序的构建中回归人的本质。(2)规划理性首先应知"有不可为",要把握好"度";其次,秩序的要义是"各适其位,各尽其才"。(3)规划价值体现在明确"是非"问题、不较"长短"问题、慎对"有无"问题,要构建一个兼具原则性、程序性和包容性的规划秩序。(4)在规划实践中必须重视规划的技术制度二象性,加强空间规划与政策设计的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规划 不可能三角 规划地位 规划理性 规划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加拿大世界自然遗产管理规划的类型及特征 被引量:6
8
作者 张振威 杨锐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36-40,共5页
介绍了加拿大世界自然遗产地概况及遗产地规划与保护地规划体系间的关联,指出分权原则和地方自治制度使遗产地呈现出联邦、省、地方的三元体系。按规划的形式特征,将遗产地保护管理规划划分为传统型与全球价值导向型,并分别以国家公园... 介绍了加拿大世界自然遗产地概况及遗产地规划与保护地规划体系间的关联,指出分权原则和地方自治制度使遗产地呈现出联邦、省、地方的三元体系。按规划的形式特征,将遗产地保护管理规划划分为传统型与全球价值导向型,并分别以国家公园规划和乔金斯化石崖壁规划为例详细介绍2类规划的内容,总结出2类规划的特征。从形式相关与实质相关2方面说明了2类规划的异同,指出联邦遗产地规划比较成熟、地方遗产规划呈现出一定新趋向的发展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加拿大世界自然遗产 传统型规划 全球价值导向型规划 国家公园 乔金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地下空间旗舰型商业业态规划探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宋平 陈彩燕 邱实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6期19-20,共2页
随着中国经济及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地铁地下空间商业业态的配置越来越受重视,尤其是旗舰型商业业态的配置。本文阐述了地铁地下空间商业业态的发展状况、旗舰型商业业态的含义;分析了旗舰型商业业态的规划价值,包括协... 随着中国经济及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地铁地下空间商业业态的配置越来越受重视,尤其是旗舰型商业业态的配置。本文阐述了地铁地下空间商业业态的发展状况、旗舰型商业业态的含义;分析了旗舰型商业业态的规划价值,包括协同效应、品牌效应及提高地铁地下商业的核心竞争力;在此基础上,研究旗舰型商业业态的规划目标—消费者效用最大化、企业利润最大化及地铁的可持续发展;提出旗舰型商业业态的规划策略,以实现地铁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地下空间旗舰型商业业态 规划价值 规划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推进中心商务区(CBD)改造与建设的价值取向 被引量:1
10
作者 柳中权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2期58-61,共4页
推进中心商务区(CBD)改造与建设是当今世界国际大都市、区域中心城市功能转变的必然要求。从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特大城市区域中心城市纷纷在原有基础上改造或者选择新址规划建设中心商务区,凸显现代性、国际性、功能复合性、交通规... 推进中心商务区(CBD)改造与建设是当今世界国际大都市、区域中心城市功能转变的必然要求。从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特大城市区域中心城市纷纷在原有基础上改造或者选择新址规划建设中心商务区,凸显现代性、国际性、功能复合性、交通规划的超前性等规划价值取向。文章在考察国内外经验的基础上,明确提出忽视城市历史文脉的保护、不珍惜民力、一哄而上、资源超强度利用、重复建设,将是对CBD改造建设价值取向的扭曲。最后讨论了建设"大大连"与中心商务区的定位和优先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商务区 基本特征 规划价值取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存量语境下的城市更新——关于规划转型方向的思考 被引量:61
11
作者 刘巍 吕涛 《上海城市规划》 2017年第5期17-22,共6页
在经历了以投资驱动和增量发展为主的阶段后,我国城市进入以转型为发展思路、以存量空间资源为载体的发展阶段。按照新型城镇化的要求,未来应在有限的空间范围内进行城乡建设活动。以相对有限的空间资源和非单一的资金来源,达到更高的... 在经历了以投资驱动和增量发展为主的阶段后,我国城市进入以转型为发展思路、以存量空间资源为载体的发展阶段。按照新型城镇化的要求,未来应在有限的空间范围内进行城乡建设活动。以相对有限的空间资源和非单一的资金来源,达到更高的城镇化质量,这是转型背景下基于存量空间资源的城镇化模式,可称为存量发展模式。当前在存量语境下的城市更新应以人的需求为核心,以城市建设的质量与人的需求的匹配程度为标准,对于现有建成区,在全面提升城市品质("提质")的基础上,重点针对存量空间资源进行合理"增效"。从现阶段城市更新的背景入手,剖析存量背景下城市更新的机制和目标,提出当前我国城市更新在价值观、工作方法方面的误区,进而探讨未来规划转型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存量发展模式 城市更新 规划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轨道交通7号线陈太路停车场的布局方案 被引量:1
12
作者 冯云 《都市快轨交通》 2007年第4期17-21,共5页
运用价值规划的方法,对上海市轨道交通7号线陈太路停车场的总平面布局方案进行研究,其功能范围包括轨道交通停车场和地块开发,探讨车辆基地开发的布置原则。经过分析研究,建议车辆段及综合基地的厂房上盖建办公、商业或休闲设施,咽喉区... 运用价值规划的方法,对上海市轨道交通7号线陈太路停车场的总平面布局方案进行研究,其功能范围包括轨道交通停车场和地块开发,探讨车辆基地开发的布置原则。经过分析研究,建议车辆段及综合基地的厂房上盖建办公、商业或休闲设施,咽喉区上盖做绿化或建轻质结构的公共建筑,而住宅开发应离开场区,以减少噪声和振动对住宅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基地 综合开发 价值规划 功能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期地质调查队伍思想现状剖析:以中国地质调查局系统为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崔熙琳 楼红英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2期266-269,共4页
文章在论述了新时期我国地质调查队伍的演变、基本结构的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当前地质调查队伍中仍有部分职工在不同层面、不同程度存在一些较为普遍的思想问题。为此,本文从社会发展、地质工作体制机制变化、社会观念及人才等几... 文章在论述了新时期我国地质调查队伍的演变、基本结构的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当前地质调查队伍中仍有部分职工在不同层面、不同程度存在一些较为普遍的思想问题。为此,本文从社会发展、地质工作体制机制变化、社会观念及人才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原因剖析,提出加强地质调查职业规划和设计、提炼弘扬地质调查核心价值观,实施凝聚力工程、加强干部职工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加强政工队伍建设等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调查队伍 思想建设 职业规划核心价值 队伍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