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影艺术中的文化价值观塑造与传播机制 被引量:2
1
作者 肖成笑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77-81,共5页
电影艺术通过其独特的表现形式与叙事手法,在塑造并传播文化价值观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剧本创作、导演及演员的表达以及制作过程中的文化元素融入,电影艺术能够深刻影响观众对文化价值观的理解与认同。面对全球化与新媒体时代的挑战... 电影艺术通过其独特的表现形式与叙事手法,在塑造并传播文化价值观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剧本创作、导演及演员的表达以及制作过程中的文化元素融入,电影艺术能够深刻影响观众对文化价值观的理解与认同。面对全球化与新媒体时代的挑战及机遇,电影艺术需要不断创新传播机制,促进文化价值观的跨文化交流与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艺术 文化价值观 价值观塑造 观众接受 传播媒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微观政治主体的价值观塑造 被引量:1
2
作者 潘晓珍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27-132,共6页
现代社会的"个体化"发展趋势,使得现代民主政治的发展日益要求通过政治社会化来塑造微观政治主体的价值观。但由于多方面原因,我国目前在微观政治主体的价值观塑造上却面临着诸多不容回避的现实问题。对此,有必要系统地思考... 现代社会的"个体化"发展趋势,使得现代民主政治的发展日益要求通过政治社会化来塑造微观政治主体的价值观。但由于多方面原因,我国目前在微观政治主体的价值观塑造上却面临着诸多不容回避的现实问题。对此,有必要系统地思考微观政治主体的价值观塑造,照顾不同微观主体的层次性,采取简明扼要、通俗易懂的教育内容,实现教育内容的相互衔接和教育过程的循序渐进;充分运用经济的、行政的、法律的手段和丰富多彩的价值观实践形式,实现政策、法律精神与教育内容的一致性;充分尊重宏观主体与微观主体的差异性,在互动中达致共同价值目标的均衡,保障政治社会化过程的顺利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主体 微观政治主体 价值观塑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图案化影像遗存探析我国原始游戏活动中的价值观塑造传播 被引量:2
3
作者 陈月华 潘沪生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6-21,共6页
依据近年考古发现,结合图案化实物影像资料如岩画、崖画、彩陶纹饰等"史前文献",分别从生存、享受、发展的三个视域,窥探我国原始游戏和氏族价值观的塑造与传播之间紧密的同根性关系。在原始先民的日常生活中,以生存为驱动的... 依据近年考古发现,结合图案化实物影像资料如岩画、崖画、彩陶纹饰等"史前文献",分别从生存、享受、发展的三个视域,窥探我国原始游戏和氏族价值观的塑造与传播之间紧密的同根性关系。在原始先民的日常生活中,以生存为驱动的诸如石球、集体操练、"军事教育"等物质实践性游戏,以享受为驱动的诸如"叠罗汉"、集体杂技等娱乐性游戏,以及以发展为驱动的诸如舞蹈祭祀等精神游戏,都是原始先民最初最普遍的价值观塑造与传播的载体和媒介。这些泛游戏化的活动和行为,塑造和培养了原始氏族成员间的团结、合作、信任、配合、秩序、规则、平等、自由、和平、友善及爱护集体等正向的价值观和情感。以古鉴今,期望为当下新时代以严肃游戏为载体传播国家主流价值观的行为进行最本初的溯源,提供最悠远的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案化影像遗存 原始游戏 价值观塑造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色文化塑造青少年价值观研究
4
作者 马福运 孙玉敏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9-13,共5页
红色文化作为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实践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精神成果,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价值追求,能够为青少年价值观塑造提供基因传承、文化滋养和精神涵育,发挥认知优化、信念固化和行为活化等作用。“活用”... 红色文化作为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实践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精神成果,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价值追求,能够为青少年价值观塑造提供基因传承、文化滋养和精神涵育,发挥认知优化、信念固化和行为活化等作用。“活用”革命文物、红色旧址、红色纪念场馆等红色器物文化,可以增强青少年的历史记忆和价值认知;“妙用”红色文学、红色音乐、红色影视等红色艺术文化,可以激发青少年的情感共鸣和价值共振;“善用”伟大建党精神、延安精神、红旗渠精神等红色精神文化,可以强化青少年的品格生成和价值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文化 青少年 价值观塑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塑造、传播与提升:新生代农民工价值观管理 被引量:4
5
作者 高韧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83-87,共5页
群体视角下的价值观管理,是价值观不断被群体成员或群内组织成员所接受,在心理上内化,在行为上顺应群体或群内组织价值要求,从而实现行为一致的过程。作为过渡人、边缘人、半城市化人的新生代农民工,他们处于从传统到现代、从农民到市... 群体视角下的价值观管理,是价值观不断被群体成员或群内组织成员所接受,在心理上内化,在行为上顺应群体或群内组织价值要求,从而实现行为一致的过程。作为过渡人、边缘人、半城市化人的新生代农民工,他们处于从传统到现代、从农民到市民、从无权到增权的变迁进程中,具有多元、异质、矛盾、冲突、困惑等群体性价值观特征。制度歧视、社会排斥、自我局限背景下,新生代农民工价值观管理的重点是价值观的塑造、传播和提升,目标是培育能传承传统农村优秀文化的新型市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代农民工 价值观管理 价值观塑造 价值观传播 价值观提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特色社会实践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塑造 被引量:11
6
作者 王振杰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5期38-41,共4页
社会实践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实效性平台,成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桥头堡。脱离社会实践去探究学生价值观的塑造,很难取得实质性的效果。特色社会实践作为大学生价值观塑造的有效形式,既有助... 社会实践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实效性平台,成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桥头堡。脱离社会实践去探究学生价值观的塑造,很难取得实质性的效果。特色社会实践作为大学生价值观塑造的有效形式,既有助于大学生价值观的自我构建,又有利于大学生价值观的社会化修正,使特色社会实践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塑造成为必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特色社会实践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价值观塑造 自我构建 社会化修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让核心价值观成为青少年的座右铭
7
作者 姜振栋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3期136-137,共2页
随着我国对外交流的持续扩大,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汇成为目前文化发展的整体态势,社会发展进入到文化多元时代。同时,价值观属于社会意识的领域,是个体乃至国家的精神支柱,因此价值观教育成为摆在教育界面前的重大课题。青少年是推动社会... 随着我国对外交流的持续扩大,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汇成为目前文化发展的整体态势,社会发展进入到文化多元时代。同时,价值观属于社会意识的领域,是个体乃至国家的精神支柱,因此价值观教育成为摆在教育界面前的重大课题。青少年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全面做好青少年价值观塑造工作,将有助于抢占社会意识形态高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文化 青少年 价值观塑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和教育 被引量:1
8
作者 文青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F0002-F0002,共1页
人工智能对教育影响的讨论已连篇累牍,这里也说几点:一、教学内容。有人认为人工智能的教育应用,需要教育将重点放在培养人的高级思维上,比如批评性思维、创新思维培养和价值观塑造等,不用关注低级或简单技能的培养了。这种观点的基本... 人工智能对教育影响的讨论已连篇累牍,这里也说几点:一、教学内容。有人认为人工智能的教育应用,需要教育将重点放在培养人的高级思维上,比如批评性思维、创新思维培养和价值观塑造等,不用关注低级或简单技能的培养了。这种观点的基本框架是人机协作下的人机职责分工。这从任务完成的角度看是有道理的,但从教育或人的心智发展历程看可能就不是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人机协作 心智发展 创新思维培养 职责分工 教学内容 批评性思维 价值观塑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我国大学会计学教学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被引量:17
9
作者 徐经长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9-23,共5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作为中国工商管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学科的发展成就令人瞩目。为了巩固既有的发展成果,进一步深化改革,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优秀的会计人才,在会计学教学过程中,应该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以下关系:专业课... 党的十八大以来,作为中国工商管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学科的发展成就令人瞩目。为了巩固既有的发展成果,进一步深化改革,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优秀的会计人才,在会计学教学过程中,应该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以下关系:专业课教学与价值观塑造的关系;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关系;微观实践与宏观管理的关系;国际趋同与中国特色的关系。新时代会计学教学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需要重视职业能力的提升;需要紧密联系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有对企业管理实践和政府治理的关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会计教学 价值观塑造 能力培养 宏观管理 中国特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农科背景下高校《动物繁殖学》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探索 被引量:5
10
作者 曹祖兵 陈泓任 +1 位作者 曹鸿国 张运海 《中国畜禽种业》 2021年第10期3-5,共3页
课程思政是高校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目前,课程思政的探索多集中在人文课程方面,而在畜牧学科方面比较薄弱,仍需更深入地探索和实践。《动物繁殖学》在畜牧学科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从课程简介、课程目标、课程思政元素... 课程思政是高校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目前,课程思政的探索多集中在人文课程方面,而在畜牧学科方面比较薄弱,仍需更深入地探索和实践。《动物繁殖学》在畜牧学科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从课程简介、课程目标、课程思政元素挖掘及课程思政教学途径等方面探索《动物繁殖学》课程思政的教学思路,在专业知识讲授与能力培养过程中潜移默化的感悟家国情怀及做人做事的道理,以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科 动物繁殖学 课程思政 教育教学 价值观塑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