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音乐课程思政的价值表达与逻辑进路 被引量:2
1
作者 罗雪迩 《课程.教材.教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3-148,共6页
音乐课程思政集文化价值、创新价值和育人价值于一体,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教育任务的创新举措。确证音乐课程思政的价值表达和逻辑进路,是破解音乐课程思政融合之困,探寻全面提升学生道德情操修养、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真正实现协同育人... 音乐课程思政集文化价值、创新价值和育人价值于一体,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教育任务的创新举措。确证音乐课程思政的价值表达和逻辑进路,是破解音乐课程思政融合之困,探寻全面提升学生道德情操修养、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真正实现协同育人的可行之径。但音乐课程思政并非以音乐课程为载体的思想政治教育,二者融合必须从表面融合走向自然、实质、全面融合,需要建立识别思政资源-挖掘思政资源-融合思政资源的逻辑链条,并在打造专业化的音乐课程思政教育体系、特色化的音乐课程思政品牌体系、高素质的音乐课程思政教师队伍建设体系等方面下功夫,从而以音乐课程思政的创新性、思想性、教育性,更好培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课程思政 价值表达 逻辑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阅读空间文化再生产价值表达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陈波 邓时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6-154,共9页
城市公共阅读空间随着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不断推进而产生,成为囊括公共图书馆、书店、阅报栏、城市书房、社区书屋等在内的总体性称谓。城市阅读空间文化再生产由物理空间、精神空间、社会空间等前台要素和空间实践、空间表征... 城市公共阅读空间随着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不断推进而产生,成为囊括公共图书馆、书店、阅报栏、城市书房、社区书屋等在内的总体性称谓。城市阅读空间文化再生产由物理空间、精神空间、社会空间等前台要素和空间实践、空间表征、表征的空间等后台要素构成,二者经由读者在空间中的行动产生关联,促成场域内权力、知识、符号、情感、风格、趣味等的再生产。城市阅读空间文化再生产的功能以再生产价值为目标,通过物理空间的规制与抵抗、精神空间的阐发与重构、社会空间的区隔与联结,在行动者和社会世界中的政治、社会、经济、文化等四个维度上实现,从而支持人的全面发展并建构城市文化生态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阅读空间 文化再生产 价值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战略性影像的叙事维度与价值表达
3
作者 程樯 王浩然 《现代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7-54,共8页
国家战略性影像承担着记录时代、表现时代、引领时代的重要使命,是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推动人类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力量。在叙事维度上,国家战略性影像通过塑造人民形象、描摹领袖形象、彰显党的领导、凸显榜样力量、记... 国家战略性影像承担着记录时代、表现时代、引领时代的重要使命,是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推动人类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力量。在叙事维度上,国家战略性影像通过塑造人民形象、描摹领袖形象、彰显党的领导、凸显榜样力量、记录伟大成就、延承传统文化六个方面,建构起全方位的影像叙事体系。在价值表达上,国家战略性影像以“共通、共情、共赏、共识”的递进式框架,实现从认知共通到情感共鸣、从审美认同到类型创新的系统性建构。在创建人类文明新形态视野下,这种“双重维度”的理论建构与实践探索充实了国家战略性影像的艺术表达与创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战略性影像 叙事维度 价值表达 中国故事 人类文明新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媒体艺术的技术本源、文化身份与价值表达考量 被引量:26
4
作者 吴文瀚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8-82,共5页
新媒体艺术是新媒体技术高速发展背景下的产物,数字复制技术成就了新媒体艺术不同于以往艺术的样貌。就文化身份而言,类同取向的个体通过移动终端将自己封闭在不同的虚拟网络社群里,"志同道合"与"壁垒森严"共存,这... 新媒体艺术是新媒体技术高速发展背景下的产物,数字复制技术成就了新媒体艺术不同于以往艺术的样貌。就文化身份而言,类同取向的个体通过移动终端将自己封闭在不同的虚拟网络社群里,"志同道合"与"壁垒森严"共存,这种纯粹精神层面的媾合打破了现实社会中由血缘与亲缘构架的传统社会关系,性别、民族、阶级等文化身份的标志被不断颠覆,传统艺术中的价值认同被不断融合化、个体化、碎片化与小微化,"我"成为新媒体艺术文化身份界定的核心话语。新媒体艺术的价值表达则表现为多种矛盾的并存,包括艺术生成空间的感官认知与现实真实的矛盾;艺术表达情感内容与艺术表达主体的矛盾;艺术审美表达的碎片化与共性化的矛盾;虚拟自由与现实理性的矛盾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艺术 技术本源 文化身份 价值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新主流电影的核心价值表达 被引量:17
5
作者 葛慎海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8期4-6,共3页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电影业高歌猛进,电影市场日臻成熟,而其中创新意义最为明显的便是国产新主流电影,即"主旋律"电影。主流电影代表了主流意识形态价值观,其内涵和功能都由主流意识形态所主导,具有社会和经济上的双重效益...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电影业高歌猛进,电影市场日臻成熟,而其中创新意义最为明显的便是国产新主流电影,即"主旋律"电影。主流电影代表了主流意识形态价值观,其内涵和功能都由主流意识形态所主导,具有社会和经济上的双重效益。新主流电影的特色,主要体现在其对核心价值观的弘扬以及具体的表达方式上。文章在厘清国产主流电影内涵的基础上,从新主流电影的价值内核及其表达方式两个方面,分析国产新主流电影在核心价值表达方面的种种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电影 新主流 价值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世纪以来中国电影中的佛教元素与价值表达 被引量:3
6
作者 宋法刚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2-95,共4页
新世纪以来,中国电影的创作比较重视对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弘扬,同时在很多颇具社会影响力的影片中融入了丰富的佛教元素。本文将这种佛教元素分为显性存在和隐性存在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进而探讨影片借助这些佛教元素在价值伦理上表现出来... 新世纪以来,中国电影的创作比较重视对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弘扬,同时在很多颇具社会影响力的影片中融入了丰富的佛教元素。本文将这种佛教元素分为显性存在和隐性存在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进而探讨影片借助这些佛教元素在价值伦理上表现出来的共同点。希望能为当下中国电影的文化格局、价值建构,特别是与好莱坞电影的话语争夺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电影 佛教元素 价值表达 好莱坞电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红年华》:新主流影像叙事中的“三线故事”与价值表达
7
作者 李正丽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68-71,共4页
如何真实、客观、立体地展现中国面貌,传播中国声音,塑造可信、可敬、可爱的中国形象是新时代中国影视创作的责任和使命。近年来,《湄公河行动》《红海行动》《我和我的祖国》《夺冠》《万里归途》、《战狼》系列、《长津湖》系列等新... 如何真实、客观、立体地展现中国面貌,传播中国声音,塑造可信、可敬、可爱的中国形象是新时代中国影视创作的责任和使命。近年来,《湄公河行动》《红海行动》《我和我的祖国》《夺冠》《万里归途》、《战狼》系列、《长津湖》系列等新主流电影佳作迭出,全景式展现了新时代积极向上的中国形象与民族精神气象,成为最受欢迎的电影类型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像叙事 我的祖国 佳作迭出 价值表达 电影类型 积极向上 责任和使命 精神气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建筑文化遗产空间价值感知与表达——以西递、宏村为例
8
作者 陈波 毕欣雨 《理论月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5-95,共11页
乡村建筑文化遗产是乡村现存实体的重要文化遗产之一,是物质、精神与社会空间的复合体,其价值感知与表达是衔接符号生成与主体认知的核心桥梁。基于列斐伏尔空间三元辩证理论,以西递、宏村为例,通过物质、精神与社会维度的解构,揭示空... 乡村建筑文化遗产是乡村现存实体的重要文化遗产之一,是物质、精神与社会空间的复合体,其价值感知与表达是衔接符号生成与主体认知的核心桥梁。基于列斐伏尔空间三元辩证理论,以西递、宏村为例,通过物质、精神与社会维度的解构,揭示空间价值感知与表达的内在逻辑。研究发现,物质维度通过景观实体与感官体验触发初步感知,精神维度依托符号化叙事深化情感认同,社会维度则在主客互动中实现价值传承与再生产。未来需要强化符号的场景化叙事,平衡遗产保护与功能创新,推动物质存续、精神共鸣与社会协同的融合,推进传统乡村建筑文化遗产的活化与利用,从而实现乡村振兴与空间价值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建筑 文化遗产 空间价值感知 空间价值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文明视域下公共文化空间价值属性及其表达——基于三种公共场馆网络用户生成内容的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陈波 延书宁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2-106,共15页
公共文化空间作为连接个体精神生活与公共意识领域的纽带,具有提升公民个体素养以促进社会精神文明整体进步的价值潜力。文章以博物馆、图书馆和美术馆为代表,收集相关网络用户生成内容并借助扎根理论进行探索性分析。研究发现公共文化... 公共文化空间作为连接个体精神生活与公共意识领域的纽带,具有提升公民个体素养以促进社会精神文明整体进步的价值潜力。文章以博物馆、图书馆和美术馆为代表,收集相关网络用户生成内容并借助扎根理论进行探索性分析。研究发现公共文化空间具有智识性、伦理性与审美性三重价值属性,通过空间叙事和认知加工两个环节向公众表达,从而助力个体素养提升并促进社会认同培塑,以达到涵养个体情操、凝聚社会共识的精神文明建设目标。打造公共文化空间,并将其要素功能与价值属性转化为精神文明建设的实际效果,能够助力我国精神文明建设在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引领下实现高水平跃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文明 公共文化空间 价值属性 价值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文旅融合的场景表达及实现路径——以江苏茶博园为例
10
作者 姚培君 李萍萍 +1 位作者 史德林 诸雯静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15期101-105,共5页
为解决当前茶文旅项目开发浅表化、内容同质化、价值低端化等现实问题,引入场景理论构建茶文旅融合分析框架,深入探析茶文旅融合文化消费空间及其价值表达。研究发现,茶文旅融合场景包括茶文化、旅游者与服务者、茶文旅舒适物和茶文旅活... 为解决当前茶文旅项目开发浅表化、内容同质化、价值低端化等现实问题,引入场景理论构建茶文旅融合分析框架,深入探析茶文旅融合文化消费空间及其价值表达。研究发现,茶文旅融合场景包括茶文化、旅游者与服务者、茶文旅舒适物和茶文旅活动4类要素,茶文旅融合场景分析维度由地方原生性、符号感知性、价值表达性3个一级维度以及15个二级维度构成,并以江苏茶博园为例证实了该框架的可行性。探索了茶文旅融合场景表达的实践路径:一是优化舒适物布局,彰显场景地域属性;二是拓展茶文化功能,凝练场景符号体系;三是提升人本化理念,增强场景价值表达,以期促进茶文旅融合场景优化与创新,为茶文旅目的地非均质化和可持续性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文旅融合 场景理论 价值表达 江苏茶博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行文化的价值观表达与青年工作的转变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怀光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81-86,96,共7页
流行文化是面向大众、具有高度时尚性的文化;它以传媒技术为基础,具有市场化导向和商业模式。它的这些特征与现代社会高度契合,逐步取代传统的经典文化表达方式成为当代主流的乃至具有霸权性质的文化表达方式。这一转变使得当代文化具... 流行文化是面向大众、具有高度时尚性的文化;它以传媒技术为基础,具有市场化导向和商业模式。它的这些特征与现代社会高度契合,逐步取代传统的经典文化表达方式成为当代主流的乃至具有霸权性质的文化表达方式。这一转变使得当代文化具有明显的后喻文化和青年文化的性质,青年一代的话语权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流行文化是一个多元化的价值表达平台,体现并促进了理性主义价值观的衰落;其价值观特点具有个人主义倾向与市场、利益导向。但其价值观、意识形态表达与经典文化模式相比则是间接的、隐性的。适应这一文化模式和价值观表达方式的转变,青年工作、青年研究应该有一系列方面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文化主流化 价值表达 青少年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历史价值观的表达 被引量:3
12
作者 陈雪雨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4-33,共10页
历史价值观对于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创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成为创作中最为关键的一环。近年来,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的制作和播出数量快速增长,成为电视剧平台的主要题材之一,优秀剧目不断出现,收到了良好的宣传、教育和革命历史普及效果... 历史价值观对于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创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成为创作中最为关键的一环。近年来,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的制作和播出数量快速增长,成为电视剧平台的主要题材之一,优秀剧目不断出现,收到了良好的宣传、教育和革命历史普及效果。随着更多的创作者进入这一领域,作品中也出现了一些历史价值观混乱的问题。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专注于对革命历史的表达、演绎和重现,强调主流价值观的优先地位,具有很强的意识形态属性。它除了要符合一般历史剧在历史价值观方面的基本要求之外,还具有特殊的评判标准,以及来自当代意识形态等方面的更加具体严谨的审视与观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中的历史价值观应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定位,准确把握“人民性”“客观性”和“当代性”的内涵与外延,努力实现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历史价值观的正确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 历史价值观的表达 人民性 客观性 当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绘画中的茶文化意象表达 被引量:2
13
作者 黄强 《福建茶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398-399,共2页
我国是世界上重要的茶文化大国,有着悠久的饮茶历史和丰富的茶文化内涵,而在,长期成熟的茶文化发展、运营过程中,其逐渐形成了一系列与茶相关的文化艺术元素,比如以茶为主要题材的音乐艺术和绘画艺术、文学艺术等等,我们都能从中看到有... 我国是世界上重要的茶文化大国,有着悠久的饮茶历史和丰富的茶文化内涵,而在,长期成熟的茶文化发展、运营过程中,其逐渐形成了一系列与茶相关的文化艺术元素,比如以茶为主要题材的音乐艺术和绘画艺术、文学艺术等等,我们都能从中看到有关茶元素和茶文化元素的具体描述。本文拟从我国茶文化理念的内涵和发展状况分析入手,结合茶文化体系中传统绘画艺术的具体展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绘画艺术 茶文化 意象理念 价值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影视动画的价值观呈现 被引量:4
14
作者 宋书利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7期112-114,共3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浸透着中国人民上下求索确立的理想与信念,也承载着每个人的美好愿景。作为新时期的主流价值观,如何才能真正深入人心,这追问着宣传形式的创新。影视动画适合将核心价值观严肃、厚重的理念通过举重若轻的方式与普通...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浸透着中国人民上下求索确立的理想与信念,也承载着每个人的美好愿景。作为新时期的主流价值观,如何才能真正深入人心,这追问着宣传形式的创新。影视动画适合将核心价值观严肃、厚重的理念通过举重若轻的方式与普通大众的生活结合起来。影视动画要通过挖掘,创作更有营养、更有内涵的故事,以结合民族文化、时代特色、现代人需求的呈现方式,带给观众愉悦的精神享受,同时传递给观众积极健康的价值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影视动画 价值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物质主义价值观”的现实观照与理论旨趣 被引量:14
15
作者 李艳霞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32-135,共4页
“后物质主义价值观”是用以分析二战后欧美国家公众价值观变迁的理论命题之一。其核心观点是:经过长期经济繁荣之后,公众价值观发生了由“生存价值观”向“自我表达价值观”的转型。这一转型将引发一系列社会现象,如经济要素对个人幸... “后物质主义价值观”是用以分析二战后欧美国家公众价值观变迁的理论命题之一。其核心观点是:经过长期经济繁荣之后,公众价值观发生了由“生存价值观”向“自我表达价值观”的转型。这一转型将引发一系列社会现象,如经济要素对个人幸福感作用的边际效用递减,公众在社会各领域态度和行为的“个性嵌入”,期望多元、政府“超载”和“批判性公民”的出现,等等。在理论层面,以“后物质主义价值观”为核心的社会变迁理论通过理论建构与实证分析力图证明文化可以作为独立变量影响经济发展与制度变迁,应当成为人们认知世界的重要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物质主义价值 生存价值 自我表达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奢侈与大众:参照群体影响下的自我-品牌联系 被引量:7
16
作者 姜凌 王成璋 姜楠 《商业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73-80,共8页
基于参照群体影响理论,本次研究目标是考察3类参照群体影响下,消费者形成自我-品牌联系的差异。研究表明:消费者对公开消费奢侈品牌和私下消费奢侈品牌的自我-品牌联系,在价值表达性影响下评价最高;对公开消费大众品牌的自我-品牌联系,... 基于参照群体影响理论,本次研究目标是考察3类参照群体影响下,消费者形成自我-品牌联系的差异。研究表明:消费者对公开消费奢侈品牌和私下消费奢侈品牌的自我-品牌联系,在价值表达性影响下评价最高;对公开消费大众品牌的自我-品牌联系,在功利性影响下评价最高;对私下消费大众品牌的自我-品牌联系,在信息性影响下评价最高。研究的管理意义在于帮助企业和市场营销人员利用参照群体影响效用制定合理的产品信息交流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性影响 功利性影响 价值表达性影响 自我-品牌联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教育研究的伦理自觉 被引量:9
17
作者 罗生全 靳玉乐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9-54,174,共6页
教育研究的伦理自觉阐释了其知识创造、认识论贡献和方法论创新等内在价值,设定了其特有的组织规范、文化规范、学术规范和关系规范,进而确立了关怀伦理基准的教育研究方法论体系、研究主体的理性自觉和研究伦理文化塑造等未来走向。
关键词 教育研究 价值 伦理自觉 价值表达 规范自觉 实现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费者产品购买决策中不同类型参照群体影响力比较研究 被引量:14
18
作者 姜凌 王磊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2010年第6期112-115,共4页
文章基于参照群体影响理论,研究集中考察了消费者在4类不同消费特征的产品购买决策中所感受到的参照群体影响程度。研究表明:在公开消费奢侈品的购买决策中,消费者受价值表达性影响最大,其次是功利性影响;在公开消费大众品的购买决策中... 文章基于参照群体影响理论,研究集中考察了消费者在4类不同消费特征的产品购买决策中所感受到的参照群体影响程度。研究表明:在公开消费奢侈品的购买决策中,消费者受价值表达性影响最大,其次是功利性影响;在公开消费大众品的购买决策中,消费者受功利性影响最大,其次是价值表达性影响;在私下消费奢侈品的购买决策中,受信息性影响最大,其次是价值表达性影响;在私下消费大众品的购买决策中,受信息性影响最大,其次是功利性影响。研究的管理意义在于企业可针对产品特征,运用最有效的产品信息交流策略,使品牌推广事半功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照群体 信息性影响 功利性影响 价值表达性影响 购买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艺术设计对茶乡旅游的文化再生及促进性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戴艳 《福建茶叶》 2018年第9期126-126,共1页
茶乡旅游所诠释的不仅仅是一种生态旅游理念,更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表达。在当前茶乡旅游活动开展时,如果能够合理利用艺术设计活动,其所能具体实现的,不仅是旅游内容的丰富与形式的生动诠释,更重要的是在该过程中,其也产生了诸多基于新形... 茶乡旅游所诠释的不仅仅是一种生态旅游理念,更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表达。在当前茶乡旅游活动开展时,如果能够合理利用艺术设计活动,其所能具体实现的,不仅是旅游内容的丰富与形式的生动诠释,更重要的是在该过程中,其也产生了诸多基于新形式的文化色彩。本文拟从茶乡旅游活动的时代背景分析入手,结合艺术设计活动的特点及应用价值分析,从而探究艺术设计对茶乡旅游的文化再生影响,并且全面分析艺术设计对茶乡旅游的促进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设计 茶乡旅游 文化再生 促进性 价值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品牌关系质量“理性”与“象征”维度对购买意愿的影响--基于本土化视角 被引量:3
20
作者 钟帅 李高洁 +1 位作者 寇燕 李克芳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9期68-71,共4页
本文基于本土化视角,探究不同产品类型条件下,品牌关系质量中的理性(信任)与象征(社会价值表达)两个维度对购买意愿的差异化影响,分析了个体调节定向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信任对实用品的购买意愿影响更大,而社会价值表达对享乐品的购... 本文基于本土化视角,探究不同产品类型条件下,品牌关系质量中的理性(信任)与象征(社会价值表达)两个维度对购买意愿的差异化影响,分析了个体调节定向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信任对实用品的购买意愿影响更大,而社会价值表达对享乐品的购买意愿影响更大;信任对防御定向消费者的实用品购买意愿影响更大,而社会价值表达对促进定向消费者的享乐品购买意愿影响更大。研究结论拓展了本土化品牌关系质量相关理论,为品牌营销提供有益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牌关系质量 信任 社会价值表达 产品类型 调节定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