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中国传统思想中的价值虚无主义 被引量:2
1
作者 刘森林 《当代中国价值观研究》 2017年第3期5-16,共12页
价值虚无主义不是(现代)西方特有现象,因为它发生、成立、延续的关键不是崇高价值体系采取了传统形而上学的论证方式,而是由于社会价值文化的危机。中国传统思想没有采取柏拉图主义的形而上学来论证自己的价值系统,但仍然具有在类型、... 价值虚无主义不是(现代)西方特有现象,因为它发生、成立、延续的关键不是崇高价值体系采取了传统形而上学的论证方式,而是由于社会价值文化的危机。中国传统思想没有采取柏拉图主义的形而上学来论证自己的价值系统,但仍然具有在类型、根据、论证方式方面颇具特色的虚无主义。必须祛除把价值虚无主义的关键视为哲学论证方式而不是社会价值危机的传统看法。鉴于俄国是中国价值虚无主义的主要来源地,正确理解价值虚无主义的中国发生和本性,也必须祛除《枫丹娜现代思潮辞典》对(俄国)虚无主义的误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 价值危机 价值虚无主义 中国价值虚无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空心病”现象的反思与对策——基于价值虚无主义的视角 被引量:31
2
作者 崔欣玉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48-152,共5页
近年来,我国大学生群体滋生出一种对其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都极具破坏性影响的"空心病"现象,在催生该现象的极其复杂的因素中,价值虚无主义难辞其咎。价值虚无主义的产生与渗透导致部分大学生意义世界失落、功利性倾向显露、... 近年来,我国大学生群体滋生出一种对其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都极具破坏性影响的"空心病"现象,在催生该现象的极其复杂的因素中,价值虚无主义难辞其咎。价值虚无主义的产生与渗透导致部分大学生意义世界失落、功利性倾向显露、道德知行脱节。为不断消除"空心病"的滋生土壤并引导大学生走出"空心病"状态,高校应通过真实有效的理想信念教育、极富人文关怀的环境构建、高效双向的心理咨询平台的搭建等方式积极应对这一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空心病 价值虚无主义 反思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价值虚无主义对新时代美好生活的影响及应对 被引量:4
3
作者 时伟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80-84,共5页
拥有正确的价值观和崇高的精神追求是新时代美好生活蕴含的必不可少的价值向度。价值虚无主义作为虚无主义的一种存在样态,侵蚀着现代人的精神领域。它消解美好生活的意义,模糊美好生活的判断标准,诱发美好生活的价值排序错乱。新时代... 拥有正确的价值观和崇高的精神追求是新时代美好生活蕴含的必不可少的价值向度。价值虚无主义作为虚无主义的一种存在样态,侵蚀着现代人的精神领域。它消解美好生活的意义,模糊美好生活的判断标准,诱发美好生活的价值排序错乱。新时代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生活逻辑是抵制价值虚无主义的总体路径,具体而言,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发展理念,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生活,坚持在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中确立自我发展与完善的生活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美好生活 价值虚无主义 生活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价值相对主义就是价值虚无主义——苏格拉底论正义与定义 被引量:2
4
作者 安希孟 《哲学分析》 CSSCI 2018年第2期14-21,195,共9页
价值相对主义否认普遍价值和价值一般,只讲价值的相对性、随意性和主观性,其实质是价值虚无主义。从西方哲学史来看,探讨普遍定义的方法,始于苏格拉底,也是柏拉图"相"论的来源。苏格拉底的探索并非相对主义、怀疑主义、虚无... 价值相对主义否认普遍价值和价值一般,只讲价值的相对性、随意性和主观性,其实质是价值虚无主义。从西方哲学史来看,探讨普遍定义的方法,始于苏格拉底,也是柏拉图"相"论的来源。苏格拉底的探索并非相对主义、怀疑主义、虚无主义、不可知论的,而是由怀疑开始而终于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义 定义 价值相对主义 价值虚无主义 苏格拉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性价值虚无主义给高等教育带来的滑轨及应对
5
作者 张可辉 《教师》 2019年第26期125-128,共4页
虚无主义由来已久,价值虚无主义是一种核心形式;社会急剧震荡,经济高速发展,使人的意义世界充满不确定性,助推价值虚无主义抬头。现代性价值虚无主义的发展打乱高等教育的整体部署,混淆高等教育内容的中心,模糊高等教育工作的实质,对高... 虚无主义由来已久,价值虚无主义是一种核心形式;社会急剧震荡,经济高速发展,使人的意义世界充满不确定性,助推价值虚无主义抬头。现代性价值虚无主义的发展打乱高等教育的整体部署,混淆高等教育内容的中心,模糊高等教育工作的实质,对高校教师和学生产生强力思想冲击。充分重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注重高校学生和教师群体人格的培养,才能克服价值虚无主义带来的不利影响,促进高等教育工作不断发展。文章通过对现代性价值虚无主义现象的透视,其对高等教育工作的阻碍以及重塑现代价值观,促进高等教育完善发展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虚无主义 高等教育 策略 现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价值虚无:时代认知断裂的填充物
6
作者 赵梦妮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11期136-137,共2页
在思考《平凡的世界》对60、70后的价值观所造成的深刻影响之余,反省80、90后为什么无法对这部曾经被一代人奉为圭臬的遗作同样产生共鸣?我们早早丢失了历史丢失了信仰丢失了曾经不惜孤注一掷也要的最高追求,开始被刺金时代迷蒙了双眼,... 在思考《平凡的世界》对60、70后的价值观所造成的深刻影响之余,反省80、90后为什么无法对这部曾经被一代人奉为圭臬的遗作同样产生共鸣?我们早早丢失了历史丢失了信仰丢失了曾经不惜孤注一掷也要的最高追求,开始被刺金时代迷蒙了双眼,再也很难辨清理想和妄想的区别,最后表现出极度轻视权威和妄自尊大。那么在当代的中国社会环境下,我们所追求的人生价值意义到底是什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虚无 异化 病态文化 断裂语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价值虚无主义对大学生党员的影响:表现、危害及纠治
7
作者 贾卫东 《宜春学院学报》 2021年第4期5-10,共6页
价值虚无主义是一种严重的精神危机,大学生党员不同程度地受到侵蚀和影响。虚无理想信念、虚无党性要求、虚无日常生活、虚无就业观是其样态形式的集中体现。在思想上、组织上、行动上都会对大学生党员产生一定的现实危害。探讨纠治价... 价值虚无主义是一种严重的精神危机,大学生党员不同程度地受到侵蚀和影响。虚无理想信念、虚无党性要求、虚无日常生活、虚无就业观是其样态形式的集中体现。在思想上、组织上、行动上都会对大学生党员产生一定的现实危害。探讨纠治价值虚无主义的有效理路,帮助大学生党员走出迷思、回归主流价值导向,可以更好地凝聚共同理想信念、提高大学生党员的精神境界、更好地把发挥党员的先进性落在实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党员 价值虚无主义 主要表现 现实危害 纠治理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欲望迷失和价值重建——《罗刹海市》中“玉树”与马骥的游历
8
作者 于晶晶 《今古文创》 2024年第25期34-36,共3页
蒲松龄在《罗刹海市》中对玉树的细节描写并非闲笔,而是与马骥作为个体人物的心理密切相关。晶莹的“玉树”是马骥容貌和才华的隐喻,而树中心暗淡的黄色则暗示着他的本心已不再简单纯粹。作为文本中具有自觉性的人物,马骥从“中国”到... 蒲松龄在《罗刹海市》中对玉树的细节描写并非闲笔,而是与马骥作为个体人物的心理密切相关。晶莹的“玉树”是马骥容貌和才华的隐喻,而树中心暗淡的黄色则暗示着他的本心已不再简单纯粹。作为文本中具有自觉性的人物,马骥从“中国”到罗刹国到海市,到最后选择归乡的过程,也是他在价值失序的环境中改变自我,不断追寻价值的过程,而最后做出的归乡的选择则暗示着他对自己“莹澈”本心的追求,他希望回到“中国”这个“精神原乡”,回到原有的社会共同体中寻求身份认同,期待新的价值实现。这一经历是对人陷入“价值追寻、价值重建、价值虚无”这一循环过程的反映,一旦陷入“价值虚无”人就会追求新的价值实现。这是对人性和人的精神问题的揭示,也是文本超越时空的丰厚内涵和伟大意义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刹海市》 价值失序 价值虚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清明上河图》中历史虚无主义的价值探索
9
作者 仲芷萱 《艺术科技》 2015年第12期131-131,共1页
《清明上河图》是我国伟大的画作之一,为北宋风俗画。《清明上河图》宽25.2厘米,长528.7厘米,绢本设色。作品以长卷形式,采用散点透视构图法,生动记录了中国12世纪北宋汴京的城市面貌和当时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虽然《清明上河图... 《清明上河图》是我国伟大的画作之一,为北宋风俗画。《清明上河图》宽25.2厘米,长528.7厘米,绢本设色。作品以长卷形式,采用散点透视构图法,生动记录了中国12世纪北宋汴京的城市面貌和当时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虽然《清明上河图》所描绘的景象极其繁荣,但是其在学术思想构架中所具备的历史虚无主义学术思想也是史无前例的:繁荣背后是极尽的简约,浮华的背后是极尽的虚无,历史的存在总是相对的,繁荣与历史的虚无也是统一对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明上河图》 历史虚无价值 现状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哲学虚无主义概念之分疏与辨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邹诗鹏 《当代中国价值观研究》 2016年第3期100-108,共9页
屠格涅夫的"虚无主义"话语实是对欧洲流行的非理性主义、存在主义及其怀疑主义的指认,但显然发展了无政府主义的方面。欧洲虚无主义总体上滥觞于超感性世界的失落。在欧洲三次哲学虚无主义运动中,尼采肯定笛卡尔的理性怀疑主... 屠格涅夫的"虚无主义"话语实是对欧洲流行的非理性主义、存在主义及其怀疑主义的指认,但显然发展了无政府主义的方面。欧洲虚无主义总体上滥觞于超感性世界的失落。在欧洲三次哲学虚无主义运动中,尼采肯定笛卡尔的理性怀疑主义,否定康德的实践理性,不满于叔本华非理性的意志,其所追求的是基于强力意志的积极的、古典的虚无主义,尼采批判虚无主义是"颓废的逻辑学",但又凸显了价值虚无主义。海德格尔则集中于存在论的虚无主义,但其物的存在化的思想有意遮蔽了现代性的物化处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无主义 现代性 价值虚无主义 哲学虚无主义 物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麻辣语录
11
《四川教育》 2024年第16期4-4,共1页
“自主学习者”是教学的目的,而非学习的前提。——教学的一个基本命题是“教人自主”超前的学习节奏≠超常的学习能力。——学习既要尊重知识内部的逻辑,也要尊重学生认知心理的发展“茫”是外部目标缺失,自主目的迷茫,内在价值虚无,... “自主学习者”是教学的目的,而非学习的前提。——教学的一个基本命题是“教人自主”超前的学习节奏≠超常的学习能力。——学习既要尊重知识内部的逻辑,也要尊重学生认知心理的发展“茫”是外部目标缺失,自主目的迷茫,内在价值虚无,又用“忙”与“盲”来逃离“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节奏 目标缺失 自主学习者 价值虚无 基本命题 学生认知心理 尊重知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史铁生小说之生死维度
12
作者 邹军 《大连大学学报》 2008年第5期68-71,共4页
生与死的问题是史铁生小说的总主题。这一主题性思考从两个层面展开:一是死何以消解生之沉重,其逻辑进路是从生的价值虚无到命运的无可奈何再到历史的无可选择,结论自然是灰色的,即生的艰难与无望只有靠死来消解。二是生何以承担死之虚... 生与死的问题是史铁生小说的总主题。这一主题性思考从两个层面展开:一是死何以消解生之沉重,其逻辑进路是从生的价值虚无到命运的无可奈何再到历史的无可选择,结论自然是灰色的,即生的艰难与无望只有靠死来消解。二是生何以承担死之虚无,其思考的核心是既然死是命定的,在此之前就必有一个生之过程,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只在过程中,生是实有,死倒是虚无的。要之,先以死消解生的虚无,再以生消解死的虚无,由此开出一条富有坚韧与乐观精神的"过程人生哲学"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死维度 价值虚无 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20世纪90年代中国当代艺术的社会学转向 被引量:1
13
作者 何雪蕾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18年第3期88-91,共4页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许多中国当代艺术家发现,单纯依靠模仿西方现代艺术过于追求形式的抽象,使得中国当代艺术丧失了向前探索的内在动力,导致了中国当代艺术内容的空洞并与社会现实严重脱节。如何立足本民族文化传统进行新的艺术创造...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许多中国当代艺术家发现,单纯依靠模仿西方现代艺术过于追求形式的抽象,使得中国当代艺术丧失了向前探索的内在动力,导致了中国当代艺术内容的空洞并与社会现实严重脱节。如何立足本民族文化传统进行新的艺术创造并重建艺术与现实的关系,成为中国当代艺术迫切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在此背景下,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当代艺术发生了明显的社会学转向,开始从追求空洞的形式中抽离出来,关注社会现实以及人的存在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当代艺术 玩世现实主义 中国波普 女性主义 价值虚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视域中的现代犬儒主义问题及其批判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雷 《当代中国价值观研究》 2022年第4期107-115,共9页
现代犬儒主义实质上是一种异化的生存状态,犬儒者躲避崇高,解构神圣,拒斥真实,消解生命的异质性、超越性和丰富性。现代犬儒主义有三种形态,即货币拜物教、道德利己主义和价值虚无主义。由于个体遭受着资本逻辑和物化结构的支配,沉湎于... 现代犬儒主义实质上是一种异化的生存状态,犬儒者躲避崇高,解构神圣,拒斥真实,消解生命的异质性、超越性和丰富性。现代犬儒主义有三种形态,即货币拜物教、道德利己主义和价值虚无主义。由于个体遭受着资本逻辑和物化结构的支配,沉湎于庸常化和卑俗化的生存状态,遗忘人之为人的终极性价值,因而无法与自我以及世界建立起积极有效的联系。只有从物化逻辑走向人本逻辑,把物的独立性变成人的独立性,才能凸显人之为人的独立品格和精神气度,克服现代犬儒主义的弊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犬儒主义 货币拜物教 道德利己主义 价值虚无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TERNET时代的知识分子
15
作者 毛丹武 《福建艺术》 1999年第1期17-19,共3页
严锋先生在《数码复制时代的知识分子命运》一文中,把矾INTERNET时代命名为数码复制的时代,并且扼腕长叹:“本雅明说在机械复制时代萎谢的是艺术作品的韵味。那么在数码复制时代萎谢的是什么?是价值。人从来都追求价值和无限,但是至少... 严锋先生在《数码复制时代的知识分子命运》一文中,把矾INTERNET时代命名为数码复制的时代,并且扼腕长叹:“本雅明说在机械复制时代萎谢的是艺术作品的韵味。那么在数码复制时代萎谢的是什么?是价值。人从来都追求价值和无限,但是至少有一种无限会摧毁价值,那就是无限的复制。”我同情严锋先生所说的每一个字,但坦率地说,对他这段话里所说的每一个字我都不同意。这是一个前INTERNET时代的知识分子对INERNET时代的数字化网络化生存的恐惧和绝望。他所恐惧和绝望的是在这样一个时代里价值的陷落、摧毁和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知识分子 INTERNET 知识谱系 话语权力 白日梦 数字化网络化 价值虚无 价值重建 知识分子命运 虚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