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评哲学价值范畴的几种界定 被引量:11
1
作者 王玉樑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60-65,共6页
哲学价值范畴是价值哲学的基石。对价值的界定决定了整个价值哲学体系的性质与方向。我国价值哲学摒弃了西方学者把价值当作感情的产物或情感的表达、兴趣的对象、欲望的函项、主体的选择、先验的意义等观点,认为价值是客观的,而不是... 哲学价值范畴是价值哲学的基石。对价值的界定决定了整个价值哲学体系的性质与方向。我国价值哲学摒弃了西方学者把价值当作感情的产物或情感的表达、兴趣的对象、欲望的函项、主体的选择、先验的意义等观点,认为价值是客观的,而不是主观的,这是我国价值哲学的重要特点。但在理解什么是价值这一问题上,仍然存在着很大分歧。目前对价值的界定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用“意义”界定价值;二是用满足主体需要界定价值;三是用合目的性界定价值;四是用有用性界定价值;五是用人界定价值;六是用效应界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需要 价值哲学 哲学价值 价值范畴 客体 合目的性 价值界定 价值的本质 一般价值 客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治稳定治理的结构性逻辑及价值范畴复观 被引量:4
2
作者 胡锐军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33-45,共13页
国家治理现代化开启了中国之治的新境界也对政治稳定的治理模式革新提出了新的要求。从发生学角度看,政治稳定即社会秩序的存在和有序,根本标志就是承载着政权的政治秩序的稳固,因此,从社会秩序的结构性角度来确立政治稳定治理的建构逻... 国家治理现代化开启了中国之治的新境界也对政治稳定的治理模式革新提出了新的要求。从发生学角度看,政治稳定即社会秩序的存在和有序,根本标志就是承载着政权的政治秩序的稳固,因此,从社会秩序的结构性角度来确立政治稳定治理的建构逻辑和相关价值范畴不啻为一种察观新路。按照社会秩序原理,可以沿着三条基本逻辑来定位架构的基本原则并着力在其涵摄的相关价值范畴中实施展开,即:秩序规范上,如何寻求并确保秩序规范与公民自由的张力性平衡;秩序主体上,如何形成执政者与民众的互信互谅机制;秩序力上,如何推进政治权威的强化并向更理想的类型进阶。由此,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语境下,仍然要考虑秩序与正义、自由、效率、认同、民主、法治、权威等传统价值范畴的逻辑关系,并对其价值含量和要求进行重新认识和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稳定 治理 结构性逻辑 价值范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究建立马克思主义剩余价值哲学是回答“剩余价值学说过时论”的最好方法——试论剩余价值范畴的二重性 被引量:8
3
作者 郝晓光 《湖北社会科学》 2007年第4期5-8,共4页
仅从政治经济学、而不是从哲学上去研究和发展剩余价值学说,是无法继承剩余价值学说的真谛的。从研究劳动力价值问题的“劳动力价值取代劳动价值”、“劳动力抽象取代劳动抽象”和“劳动者生活资料价值取代劳动力价值”这“三个取代”入... 仅从政治经济学、而不是从哲学上去研究和发展剩余价值学说,是无法继承剩余价值学说的真谛的。从研究劳动力价值问题的“劳动力价值取代劳动价值”、“劳动力抽象取代劳动抽象”和“劳动者生活资料价值取代劳动力价值”这“三个取代”入手,提出“相对生产力的剩余价值”、“相对生产关系的剩余价值”以及“剩余价值范畴二重性”等基本概念,是研究建立“马克思主义剩余价值哲学”的重要一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剩余价值范畴 相对生产力 相对生产关系 二重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析西方哲学史中的价值主观论和客观论——兼论价值范畴的一般本质 被引量:5
4
作者 蔡陈聪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7-22,共6页
试析西方哲学史中的价值主观论和客观论——兼论价值范畴的一般本质蔡陈聪价值本性问题是与人类认识和实践活动密切相关的重大哲学问题。80年代以来,由于中国人价值观念的嬗变,价值的本性问题遂成为哲学界所关注的热点问题。他们围... 试析西方哲学史中的价值主观论和客观论——兼论价值范畴的一般本质蔡陈聪价值本性问题是与人类认识和实践活动密切相关的重大哲学问题。80年代以来,由于中国人价值观念的嬗变,价值的本性问题遂成为哲学界所关注的热点问题。他们围绕价值范畴的哲学定义展开争鸣,大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主观论 西方哲学史 价值客观论 价值范畴 主体性 相对性与绝对性 客观性 客体属性 斯宾诺莎 客体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剩余价值范畴从哲学含义到经济学含义的推进 被引量:6
5
作者 郝晓光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2008年第7期5-8,共4页
从"不变资本向可变资本的转化"、"作为特殊商品的劳动力向作为一般商品的劳动力的转化"和"相对于生产关系的剩余价值向相对于生产力的剩余价值的转化"入手,将剩余价值范畴的哲学研究推进到经济学研究,是... 从"不变资本向可变资本的转化"、"作为特殊商品的劳动力向作为一般商品的劳动力的转化"和"相对于生产关系的剩余价值向相对于生产力的剩余价值的转化"入手,将剩余价值范畴的哲学研究推进到经济学研究,是继承和发展剩余价值学说、研究建立剩余价值哲学以及从学术上彻底否定"剩余价值学说过时论"的关键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剩余价值范畴 经济学含义 生产力发展 概念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的价值范畴何以客观? 被引量:3
6
作者 赵磊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9-28,共10页
在否定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观点中,一个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必须正面回答的质疑是:既然价值与价格并不一致,那么,马克思的价值范畴的客观实在性又在哪里呢?围绕价值范畴的客观实在性进行分析可发现,马克思对价值对象性的分析为人们理解... 在否定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观点中,一个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必须正面回答的质疑是:既然价值与价格并不一致,那么,马克思的价值范畴的客观实在性又在哪里呢?围绕价值范畴的客观实在性进行分析可发现,马克思对价值对象性的分析为人们理解价值范畴的客观实在性指明了正确的方向和路径;在马克思分析的两种"价值量"中,以劳动时间为单位的"价值量"是定性意义上的"价值量";与量子力学测量波函数会导致"波包塌缩"一样,经济学试图直接用劳动时间来测量价值是不可能的,但是,对价值做定性意义上的数学分析和测量不仅是必要的,也是科学的;"价值决定"从结构和关系的向度,充分呈现了价值范畴的客观实在性;虽然现象学拒斥现象与本质的二分法,但却并不否认对本质的追问,而胡塞尔"现象学还原"的三个步骤就是对本质的追问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范畴 波函数 价值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马克思剩余价值范畴的再认识 被引量:3
7
作者 李志远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8-9,共2页
人们囿于马克思的部分论断,把剩余价值看作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特殊范畴,这是不准确的。剩余价值是由剩余劳动创造的,在商品经济社会里,剩余劳动主要以价值的形式存在,表现为剩余价值。因此,剩余价值是商品经济范畴一般。剩余劳动也是社会... 人们囿于马克思的部分论断,把剩余价值看作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特殊范畴,这是不准确的。剩余价值是由剩余劳动创造的,在商品经济社会里,剩余劳动主要以价值的形式存在,表现为剩余价值。因此,剩余价值是商品经济范畴一般。剩余劳动也是社会主义社会劳动者劳动的一部分,社会主义社会的剩余劳动创造的价值表现为剩余价值,我们应鼓励社会主义社会的劳动者在为自己创造财富的同时,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剩余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剩余价值范畴 剩余劳动 商品经济 社会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王国维“境界”说的四个价值范畴 被引量:1
8
作者 潘海军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1-56,共6页
长期以来,阐释王国维"境界"说呈现出两种研究路径,一方面缠陷于传统诗学谱系中的内涵挖掘,另一方面则是叔本华哲学影响下的美学剖析。论文阐释了"境界"说内蕴的四个重要范畴。首先论析了"真"乃"境界... 长期以来,阐释王国维"境界"说呈现出两种研究路径,一方面缠陷于传统诗学谱系中的内涵挖掘,另一方面则是叔本华哲学影响下的美学剖析。论文阐释了"境界"说内蕴的四个重要范畴。首先论析了"真"乃"境界"说的基石所在。其次对"忧"所具有的非理性内涵进行分析,指出"境界"说所具有的本体高度。同时对"苦痛"的内涵予以思考,拓展到《〈红楼梦〉评论》,论析了"境界"说的深度。最后思考了"自由"与"境界"说的包含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国维 境界说 非理性 价值范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价值范畴的历史性 被引量:1
9
作者 杨思远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3-17,共5页
以人类一般劳动为实体的价值范畴是纯粹的社会范畴,是特定历史阶段物化劳动交换的产物。以目的性设定的劳动在人与自然和人与人两个方向上的作用造成了自然限制退缩和社会性的日益增强。价值规律是个人目的性选择行为的集合,使个人选择... 以人类一般劳动为实体的价值范畴是纯粹的社会范畴,是特定历史阶段物化劳动交换的产物。以目的性设定的劳动在人与自然和人与人两个方向上的作用造成了自然限制退缩和社会性的日益增强。价值规律是个人目的性选择行为的集合,使个人选择保持一种客观性和独立性,但这种独立性又是建立在个体目的性选择行为基础上的。这种内在张力造成了在必然王国彼岸的自由王国的出现。价值规律万岁论和效用价值论都否定了价值范畴的历史性,从而褫夺了价值范畴在经济发展阶段论中的基础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范畴 个人选择 历史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价值范畴及其存在条件
10
作者 杨思远 《河北学刊》 CSSCI 1999年第3期54-57,共4页
关键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价值范畴 交换 社会分工 马克思主义 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儒家人格境界向文学价值范畴的转换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春青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59-65,共7页
儒家人格境界向文学价值范畴的转换李春青中国古代士人对人格境界的追求恰如西方知识分子对真理的追求一样执着。作为士人阶层精神文化主要代表的儒家,在这一点上表现得尤为明显。人格境界是士人阶层自我意识、自我规范的产物,是他们... 儒家人格境界向文学价值范畴的转换李春青中国古代士人对人格境界的追求恰如西方知识分子对真理的追求一样执着。作为士人阶层精神文化主要代表的儒家,在这一点上表现得尤为明显。人格境界是士人阶层自我意识、自我规范的产物,是他们安顿心灵、消解心理紧张与焦虑的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诚” 《中庸》 人格境界 价值范畴 儒家人格 思孟学派 文学观念 儒家价值 文学价值 士人阶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哲学价值范畴和主体客体理论 被引量:3
12
作者 高齐云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1994年第3期16-25,共10页
哲学价值范畴和主体客体理论高齐云作为哲学范畴的价值一般的本质、涵义,是马克思主义价值论的基石和核心。马克思主义价值论的其它原理都是在价值一般的基础上和围绕着价值一般而展开论述的。所以,科学地理解哲学价值范畴,对于理解... 哲学价值范畴和主体客体理论高齐云作为哲学范畴的价值一般的本质、涵义,是马克思主义价值论的基石和核心。马克思主义价值论的其它原理都是在价值一般的基础上和围绕着价值一般而展开论述的。所以,科学地理解哲学价值范畴,对于理解、阐述马克思主义价值论问题具有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和客体 马克思主义 人的需要 马克思恩格斯 价值范畴 客体理论 关系模式 主客体价值 价值关系 商品的使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价值范畴在知识经济中的深化
13
作者 吴琳弟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1期52-56,共5页
人们对价值的认识 ,或价值观点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本文从主客体关系的角度 ,论述了在知识经济中 ,价值概念的发展 ;考察了服务、信息知识和精神等新出现的价值形态及其特点 ;分析了知识经济中知识的作用和地位 。
关键词 价值范畴 知识经济 劳动 知识产品 精神产品 服务产品 价值源泉 价值形态 知识价值 定义 劳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剩余价值范畴认识上的误区
14
作者 许国新 《中南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36-39,共4页
剩余价值范畴认识上的误区.出在“剩余价值是被资本家所雇佣的工人在生产过程中所创造的价值超过其劳动力价值的部分”这个定义上。其一,这个定义并非马克思所讲的剩会价值各种涵义中最科学的涵义.不能最充分表达马克思的本意;其二... 剩余价值范畴认识上的误区.出在“剩余价值是被资本家所雇佣的工人在生产过程中所创造的价值超过其劳动力价值的部分”这个定义上。其一,这个定义并非马克思所讲的剩会价值各种涵义中最科学的涵义.不能最充分表达马克思的本意;其二,这个定义将剩余价值规定为资本主义社会特殊范畴,失之偏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剩余价值范畴 价值规律 资本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价值范畴应引入认识论
15
作者 李辛生 李小鲁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1期1-6,共6页
在科技革命和社会改革引起人们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变革的洪流中,社会实践的效应和人的认识目的、功能、作用,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这是当前认识论研究中新的进展和深化.但究竟应如何看待认识与价值、真理与价值,价值范畴应否引入认识... 在科技革命和社会改革引起人们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变革的洪流中,社会实践的效应和人的认识目的、功能、作用,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这是当前认识论研究中新的进展和深化.但究竟应如何看待认识与价值、真理与价值,价值范畴应否引入认识论,目前分歧甚大.现试从认识与实践、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上,对价值范畴的地位和作用作一初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范畴 认识论 反映性 评价性认识 实践和认识 性实践 主客体 认识过程 人的价值 自我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确理解马克思的价值范畴
16
作者 邢季华 方石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2年第1期38-41,72,共5页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来,经济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十分重视从总结我国三十年的正反历史经验中重新探讨大力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和正确利用价值规律为现代化建设服务的问题。在这一探讨...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来,经济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十分重视从总结我国三十年的正反历史经验中重新探讨大力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和正确利用价值规律为现代化建设服务的问题。在这一探讨中不可避免地会涉及到如何准确地理解马克思的劳动价格论中的一系列问题。经济学界正在讨论的价值是否是商品经济所特有的范畴面积,就是其中之一。《经济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范畴 马克思 正确理解 为现代化建设服务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经济理论工作者 利用价值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历史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法理念在茶企的应用价值范畴研究
17
作者 秦杰 《福建茶叶》 2018年第9期81-81,共1页
结合经济法理论的价值内涵和应用范畴,我们看到其作为一种现代化、市场化的管理机制,通过融入现代化元素和市场因素,从而实现茶叶企业的转型发展。当然,在这一过程中,其实际上也为茶叶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本文拟从经济法理... 结合经济法理论的价值内涵和应用范畴,我们看到其作为一种现代化、市场化的管理机制,通过融入现代化元素和市场因素,从而实现茶叶企业的转型发展。当然,在这一过程中,其实际上也为茶叶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本文拟从经济法理论的具体价值范畴分析入手,结合茶叶企业发展的时代特征认知,从而探究茶叶企业经营过程中经济法理论的应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法理念 茶叶企业 应用价值范畴 价值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法理念在茶企的应有价值范畴研究
18
作者 崔迪 《福建茶叶》 2019年第2期135-136,共2页
在我国现代企业制度深度诠释的今天,茶叶企业需要立足时代优势,深化国内外市场发展,加强行业内企业经营经验交流,构建市场化、时代化的全新管理机制。在法治中国建设进程中,完善的法律机制,为企业的有序发展,以及市场环境的良好营造提... 在我国现代企业制度深度诠释的今天,茶叶企业需要立足时代优势,深化国内外市场发展,加强行业内企业经营经验交流,构建市场化、时代化的全新管理机制。在法治中国建设进程中,完善的法律机制,为企业的有序发展,以及市场环境的良好营造提供了重要保障和充足的动力。本文拟从经济法理念的具体内涵分析入手,结合当前茶叶企业的经营诉求认知,通过探究经济法理念在茶叶企业的应有价值范畴,从而分析茶叶企业经营过程中融入经济法理念的实施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法理念 茶叶企业 应有价值范畴 融入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价值”和“剥削”范畴内涵的探讨 被引量:4
19
作者 许成安 《现代经济探讨》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14-18,共5页
价值理论研究的前提是对价值范畴进行定义。经济学说史上的四大价值理论对价值范畴内涵的解释是不同的。深化价值理论研究应该重视对马克思和恩格斯有关“价值是从一种比较中或关系中得出来的”思想的研究。而允许并鼓励私营经济发展,... 价值理论研究的前提是对价值范畴进行定义。经济学说史上的四大价值理论对价值范畴内涵的解释是不同的。深化价值理论研究应该重视对马克思和恩格斯有关“价值是从一种比较中或关系中得出来的”思想的研究。而允许并鼓励私营经济发展,则需要对剥削范畴的词义性质进行界定,无论从我国的传统文化还是从马克思写作《资本论》的出发点来看,剥削都是非正当的和值得谴责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论》 价值理论 剥削 价值范畴 马克思主义 内涵 私营经济 价值创造 剩余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包括的基本范畴
20
作者 辛鸣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4期19-19,共1页
进入实践领域的社会核心价值观应该是简单、清晰、明了的,最好是“语录”,几句话、几个词。基于这样的判断,我认为,有四个价值范畴应该能、也确实能进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视野:和谐、公正、仁爱、共享。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价值范畴 社会核心价值 公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