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7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价值美学观照下的影视传媒艺术——仲呈祥《审美之旅》关于审美价值评价的理论及意义 被引量:6
1
作者 侯文宜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3-75,84,共4页
理论的批评化与批评的理论化是近年文艺学学科倡导的学术向度,旨在理论与批评的互动、互进。仲呈祥先生的论集《审美之旅》自觉地将哲学、文化学、艺术美学理论与影视创作批评相结合,在具体的影视批评中又见出建设的有深度的影视美学思... 理论的批评化与批评的理论化是近年文艺学学科倡导的学术向度,旨在理论与批评的互动、互进。仲呈祥先生的论集《审美之旅》自觉地将哲学、文化学、艺术美学理论与影视创作批评相结合,在具体的影视批评中又见出建设的有深度的影视美学思考,其中有关审美价值评价的理论阐说尤为值得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美学观照 影视传媒艺术 审美评价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药眠:生活实践土壤中的价值美学倡导者——从朱光潜与黄药眠的“梅花之辩”说开去 被引量:2
2
作者 李圣传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0-29,共10页
20世纪50年代"美学大讨论"中,因苏联美学的全面渗透和影响,美学问题在"主观还是客观"、"在心抑在于物"的逻辑起点和提问方式上便陷入了认识论的漩涡之中。黄药眠,作为1949年前后最为活跃的美学家,不仅率... 20世纪50年代"美学大讨论"中,因苏联美学的全面渗透和影响,美学问题在"主观还是客观"、"在心抑在于物"的逻辑起点和提问方式上便陷入了认识论的漩涡之中。黄药眠,作为1949年前后最为活跃的美学家,不仅率先发动了对朱光潜的美学批判,还组织了"美学论坛",直接引发并推动了"美学大讨论"的进行。尤为重要的是,在美学论辩中,黄药眠也继朱光潜之后明确表达了对用哲学认识论硬套美学的不满,并逐步将美学的阐释视野由早期强调"社会性"、"实践性"、"阶级性"的社会学美学上升到价值论美学的维度上,提出了"美是审美评价"这一新的美学构想。黄先生植根于"生活实践"土壤上,对"审美评价"的思考不仅具有鲜明的现实指向性,还将美学问题的追思方式由"美是什么"转换为"美学评价"、"美学的意义",从而改变了"主观——客观"的哲学思辨模式及其问题阈限,初步确立了价值论的美学研究范式,在流派纷呈、观点迭出的美学论辩中别立一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学大讨论 黄药眠 生活实践 价值美学 审美评价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葛水平小说的空间叙事与美学价值
3
作者 李梓铭 《当代文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8-53,共6页
葛水平的文学创作始终以太行山区为其核心的“文学原乡”与坚实的“创作出发点”,在独特的地域根基之上,她不断探索文学创作的多种可能。葛水平致力于构建一个既“跨越地域界限”又“超地域性”特质的宏阔文学世界空间,将形态各异、性... 葛水平的文学创作始终以太行山区为其核心的“文学原乡”与坚实的“创作出发点”,在独特的地域根基之上,她不断探索文学创作的多种可能。葛水平致力于构建一个既“跨越地域界限”又“超地域性”特质的宏阔文学世界空间,将形态各异、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并置共生,深入剖析心理空间的映射机制,敏锐捕捉空间规约与个体存在之间复杂而微妙的辩证关系,生动地展现了浓郁的民俗文化、悲悯的历史记忆与坚韧的民族精神、丰富多元且驳杂纷呈的人性景观、风谲云诡的社会现实镜像,以及对于生命哲学终极命题的深度探察与检视。葛水平的空间书写独具匠心,她巧妙地借助具象化的物理空间来传递抽象的人文思考,不仅使作品具有强烈的现实感和画面感,更赋予其深刻的思想内涵与美学价值,从而实现了从现实描绘到美学升华的艺术跨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水平小说 空间叙事 美学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场景理论下空间类NFT美学价值研究——以“异世界”游戏为例
4
作者 陈波 张贝凝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1-48,共8页
随着线上场景的不断丰富,虚拟文化空间逐渐成为人们获得情感体验的重要场所。空间类NFT作为基本的构成单元,其内在美学价值的提升成为优化虚拟文化空间美学体验的关键。本文通过分析美学价值内涵、功能和表征,构建了空间类NFT美学价值... 随着线上场景的不断丰富,虚拟文化空间逐渐成为人们获得情感体验的重要场所。空间类NFT作为基本的构成单元,其内在美学价值的提升成为优化虚拟文化空间美学体验的关键。本文通过分析美学价值内涵、功能和表征,构建了空间类NFT美学价值识别体系,指出空间类NFT的美学价值主要表现在参与者的身份认同度、文化与审美度和社会互动协作度。研究选取空间类NFT游戏“异世界”作为案例,采用其公开数据作为实证研究支撑,通过案例分析游戏表现,探索空间类NFT美学价值的提升向度,指出了提升空间类NFT美学价值的策略:一是强化创新设计越轨性,增强虚拟文化空间的独特性;二是增强互动性,促进虚拟文化空间与现实世界的融合,提升用户参与度;三是增强超现实性,利用多感官反馈技术,强化用户的沉浸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景理论 空间类NFT 美学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景园林美的生成机制——基于价值论美学的视角 被引量:2
5
作者 唐孝祥 徐应锦 +1 位作者 舒畅 胡雨佳 《南方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21,共11页
采用历时梳理与共时比较结合的方法,深入概述国内外风景园林美学研究现状,反思当前风景园林美学理论研究的哲学基础问题。尝试运用价值论美学的哲学观点对风景园林美的生成机制进行分析阐释,从而突破囿于风景园林审美对象及其审美属性... 采用历时梳理与共时比较结合的方法,深入概述国内外风景园林美学研究现状,反思当前风景园林美学理论研究的哲学基础问题。尝试运用价值论美学的哲学观点对风景园林美的生成机制进行分析阐释,从而突破囿于风景园林审美对象及其审美属性的研究现状,梳理风景园林审美主体、审美客体、审美活动的复杂关系。研究认为:风景园林美并非预先存在,而是风景园林客体的审美属性与主体的审美需要在风景园林审美活动中契合而生的一种价值。风景园林美的生成机制包含三个关键因素:风景园林美来源于风景园林的审美属性,取决于主体的审美需要和审美趣味,产生于人对风景园林审美的活动之中。旨在为解决当代风景园林美学中哲学基础、审美对象、生成机制的统一提供一种理论视角,为多元发展的风景园林学科提供一种审美阐释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美学 价值美学 客体审美属性 主体审美需要 审美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园林式水稻种植区的规划与美学价值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刘夕榕 《北方水稻》 CAS 2024年第3期58-60,共3页
园林式水稻种植区通过结合农业生产与景观设计,有效提升了农村地区的生态功能与审美价值。这一创新方法符合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现代需求,重塑了传统农业聚焦生产效率的原有模式,在增加水稻种植区生物多样性的同时显著提升了区域生... 园林式水稻种植区通过结合农业生产与景观设计,有效提升了农村地区的生态功能与审美价值。这一创新方法符合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现代需求,重塑了传统农业聚焦生产效率的原有模式,在增加水稻种植区生物多样性的同时显著提升了区域生态价值,有利于推广可持续农业实践,并发挥出水稻种植区在促进生态保护、提升社会文化活力以及实现经济效益等方面的多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种植区 园林式设计 种植规划 美学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地铁雕塑的美学价值与社会价值
7
作者 罗君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I0013-I0014,共2页
上海地铁作为中国最大的城市公共交通网络之一,不仅实现了人们高效便捷出行的愿望,而且以其独特的文化特征,深入到城市生活中。其中,地铁站的雕塑艺术尤其引人注目。这些静默却充满力量的艺术作品,以特有方式,成为公众与城市文化的桥梁... 上海地铁作为中国最大的城市公共交通网络之一,不仅实现了人们高效便捷出行的愿望,而且以其独特的文化特征,深入到城市生活中。其中,地铁站的雕塑艺术尤其引人注目。这些静默却充满力量的艺术作品,以特有方式,成为公众与城市文化的桥梁。无论是象征上海历史变迁的雕塑,还是融入现代科技的创新设计,都展现出独特的美学价值,并承载着深厚的社会价值。本文通过对上海地铁雕塑的美学价值与社会价值的探讨,加深对城市雕塑艺术的理解,并为城市规划和艺术设计提供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地铁 城市规划 创新设计 雕塑艺术 美学价值 特有方式 艺术设计 地铁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视听语言角度看电影声音的美学价值 被引量:4
8
作者 蒋明林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82-86,共5页
通过深入分析电影声音的美学价值,探讨了其历史发展、文化意义以及在电影中的关键作用。首先回顾了声音在电影中的演变,然后比较传统与现代声音设计的审美理念,重点讨论了数字技术如何改变声音制作。进一步探讨数字时代声音创新,以及声... 通过深入分析电影声音的美学价值,探讨了其历史发展、文化意义以及在电影中的关键作用。首先回顾了声音在电影中的演变,然后比较传统与现代声音设计的审美理念,重点讨论了数字技术如何改变声音制作。进一步探讨数字时代声音创新,以及声音与视觉如何共同塑造电影体验。还考察声音美学在电影艺术中的作用,包括其在情感传达和审美评价中的功能,以及主观与客观审美的平衡。旨在提供对电影声音美学的全面认识,促进对这一重要电影元素的深入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声音 美学价值 视听语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梅花赋予中国人的美学价值 被引量:21
9
作者 金荷仙 华海镜 《中国园林》 2001年第3期74-75,共2页
梅花之美,不仅体现于自身的形态,而且蕴含于深厚的历史文化沉淀。本文通过对历代咏梅诗文、图画的考察研究,力图从美学的高度来揭示梅花的美学价值。
关键词 梅花 中国 美学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赤水-习水丹霞景观美学价值与对比分析 被引量:12
10
作者 杜芳娟 熊康宁 先青平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1期26-29,共4页
赤水-习水丹霞是世界最大的川黔渝丹霞地貌集中分布区,研究其美学价值,对世界遗产的申报和旅游区的景观开发非常必要。赤水-习水丹霞以"丹山、碧水、竹海、飞瀑、美酒河"为主要景致,丹霞形态发育典型,造型奇特;"丹山&qu... 赤水-习水丹霞是世界最大的川黔渝丹霞地貌集中分布区,研究其美学价值,对世界遗产的申报和旅游区的景观开发非常必要。赤水-习水丹霞以"丹山、碧水、竹海、飞瀑、美酒河"为主要景致,丹霞形态发育典型,造型奇特;"丹山"与"碧水、翠林"色彩明艳和清新;山、水、林的组合非常完美。通过中国及全球其他丹霞地貌的美学对比,认为赤水-习水丹霞的美学特质,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典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霞景观 美学价值 对比 赤水-习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实践中的美学价值探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储静 曹宝花 +2 位作者 徐皎皎 吕淑萍 史瑞洁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9年第20期70-71,共2页
关键词 护理实践 美学价值 形式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城市公共艺术的美学价值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葆华 杨豪中 张斌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70-171,共2页
公共艺术作为城市的一个组成元素,在城市建设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既能展现城市文化、内涵及形象又为公众提供了欣赏、参与及体验的机会,以此来激发公众审美兴趣。目前,城市中许多公共艺术的作用微乎其微,失去其作为艺术表现的美... 公共艺术作为城市的一个组成元素,在城市建设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既能展现城市文化、内涵及形象又为公众提供了欣赏、参与及体验的机会,以此来激发公众审美兴趣。目前,城市中许多公共艺术的作用微乎其微,失去其作为艺术表现的美学价值和感染力。文章从城市公共艺术的存在形式及其发挥的作用来探析如何构建具备美学价值的城市公共艺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艺术 构成因素 美学价值 发展超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品牌美学实现品牌价值创新的挖掘与构建 被引量:5
13
作者 郑晶 顾雯 刘晓刚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4期47-52,共6页
目的审美需求成为品牌价值创新的重要空间,为解决当下国内品牌对品牌美学的重视程度不够,品牌价值创新能力低下等问题。方法采用文献回顾、案例比较分析、专家打分、因子分析等方法,总结了品牌美学的定性研究发展脉络,对品牌美学与品牌... 目的审美需求成为品牌价值创新的重要空间,为解决当下国内品牌对品牌美学的重视程度不够,品牌价值创新能力低下等问题。方法采用文献回顾、案例比较分析、专家打分、因子分析等方法,总结了品牌美学的定性研究发展脉络,对品牌美学与品牌价值创造的关系进行了梳理。结果对品牌美学提出了新的理解,找到了品牌美学价值创造的驱动力与品牌美学影响品牌价值创造的一般规律,构建了品牌美学应用理论模型。结论以文化因子和媒介因子作为品牌美学作用的两条途径,能够有效实现品牌美学的构建与价值创造的对接,能够为品牌价值创造提供借鉴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牌美学 专家打分法 品牌美学价值贡献 品牌美学规律 品牌美学理论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林会仙岩溶湿地景观类型及其美学价值 被引量:1
14
作者 邹胜章 阳静 +4 位作者 周长松 樊连杰 卢丽 林永生 王佳 《中国矿业》 2023年第S01期110-113,共4页
广西桂林会仙喀斯特国际重要湿地是我国最大的岩溶湿地,集“山、水、田、园、沼、运”等景观要素于一体,以睦洞湖为中心构成了会仙岩溶湿地的核心景观,且具有生物景观丰富、人文景观深厚的特点。田园与岩溶湖泊、沼泽湿地、岩溶峰林、... 广西桂林会仙喀斯特国际重要湿地是我国最大的岩溶湿地,集“山、水、田、园、沼、运”等景观要素于一体,以睦洞湖为中心构成了会仙岩溶湿地的核心景观,且具有生物景观丰富、人文景观深厚的特点。田园与岩溶湖泊、沼泽湿地、岩溶峰林、溶洞与地下河、古桂柳运河及其附属桥渠建筑等有机地融为一体,形成了会仙岩溶湿地独特的自然美与人文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会仙 岩溶湿地 古桂柳运河 景观 美学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戴云山自然保护区森林景观资源的美学价值评价 被引量:9
15
作者 梁美霞 刘怀如 《福建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51-154,175,共5页
根据戴云山自然保护区的具体情况,选取最能反映该地区的景观资源总体特色的7大景观要素和5项美学评价指标因子,应用层次分析法和专家打分法对戴云山自然保护区森林景观资源的美学价值进行了量化等级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戴云山自然保护区... 根据戴云山自然保护区的具体情况,选取最能反映该地区的景观资源总体特色的7大景观要素和5项美学评价指标因子,应用层次分析法和专家打分法对戴云山自然保护区森林景观资源的美学价值进行了量化等级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戴云山自然保护区森林景观资源美学价值较高,其美学价值级别属于优美景区,突出了保护区森林景观给人的整体美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景观 美学价值 戴云山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浒传》女性形象塑造的意义与美学价值 被引量:11
16
作者 王俊恒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44-148,共5页
施耐庵在《水浒传》中塑了一系列女性形象,有英雄型女性顾大嫂、孙二娘、扈三娘等;贤妇型女性林冲娘子;淫妇型女性潘金莲、潘巧云、阎婆惜等;柔弱型女性金翠莲等。这些女性性格多样,形象丰满,体现了作者相对进步的女性观。《水浒传》女... 施耐庵在《水浒传》中塑了一系列女性形象,有英雄型女性顾大嫂、孙二娘、扈三娘等;贤妇型女性林冲娘子;淫妇型女性潘金莲、潘巧云、阎婆惜等;柔弱型女性金翠莲等。这些女性性格多样,形象丰满,体现了作者相对进步的女性观。《水浒传》女性形象的塑造,对小说主题的揭示起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具有一定的文学史意义和叙事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浒传》 女性形象 叙事学 美学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彝族服饰图纹类型、艺术特点及美学价值 被引量:22
17
作者 范例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31-35,共5页
从图纹的类型、艺术特点和美学价值上 ,探讨了彝族服饰图纹的文化品位。按属性把彝族的服饰图纹归纳为 :几何型图纹 ,图腾式图纹 ,花卉、鱼虫图纹和自然景物图纹四种类型。并从多元化整体美 ,以自然美作基调 ,崇拜性思想的反映 。
关键词 彝族 服饰图纹 类型 艺术特点 美学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V影像的传播形态和美学价值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姚争 朱晓军 《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23-125,共3页
关键词 DV影像 个人影像 传播形态 美学价值 传播学维度 传播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品美学价值及其设计创新维度研究 被引量:13
19
作者 马宏宇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2期102-106,共5页
目的探讨和界定产品美学价值的概念与内涵,并且从美学和设计学的交叉视角,针对产品美学设计提出系统性创新思维。方法在分析和总结国内外有关产品美学研究文献的基础上,首先提出产品美学价值的概念,然后对其特征和要素进行概述,接着分... 目的探讨和界定产品美学价值的概念与内涵,并且从美学和设计学的交叉视角,针对产品美学设计提出系统性创新思维。方法在分析和总结国内外有关产品美学研究文献的基础上,首先提出产品美学价值的概念,然后对其特征和要素进行概述,接着分析其审美认知层次,再运用系统化和结构化思维对产品美学设计的创新维度进行划分,构建理论创新模型,最后结合问卷调查和人物访谈进行反馈验证,并解读各维度的内涵及其关联。结论产品美学价值是产品在一定条件下以物质为载体,带有一定功利性的以满足消费者审美需求为主要目的的无形属性,它具有审美愉悦性、关系依附性、感官观照性、表现多样性和价值动态性五大特征。物质要素、技术要素、符号要素是其三大构成要素,感知觉层、品位体验层和领悟判断层是其主要认知层次,造型感官美、功能体验美和形象内涵美是其设计创新的三大维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品美学 设计创新 美学价值 创新维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眼木超微观构造特征及其美学价值(英文) 被引量:2
20
作者 罗帆 黄腾华 毛铁 《林业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36-41,共6页
龙眼是起源于中国热带地区的一种珍贵水果树木,龙眼木密实硬重、纹理细腻、材质坚韧、材色名贵,是优良的雕刻和家具用材。为进一步提高其利用价值,通过扫描电镜技术研究了龙眼木的超微观构造特征。以龙眼木超微观特征为素材,采用分形图... 龙眼是起源于中国热带地区的一种珍贵水果树木,龙眼木密实硬重、纹理细腻、材质坚韧、材色名贵,是优良的雕刻和家具用材。为进一步提高其利用价值,通过扫描电镜技术研究了龙眼木的超微观构造特征。以龙眼木超微观特征为素材,采用分形图案设计等方法,创作木材美学图案。然后根据木材美学图案,开展以龙眼木构造特征为美学元素的艺术作品设计,从而发掘龙眼木的美学利用价值。扫描电镜分析结果表明,龙眼木生长轮不明显,为散孔材,单管孔、径列复管孔或管孔团。导管为单穿孔,管间纹孔式为互列,纹孔为椭圆形或多角形,纹孔内口外延,多出现几个外延纹孔口相连合生的状态,在导管内壁形成长条形凹槽,且离穿孔越近,合生纹孔口的凹槽越长,以至于在靠近穿孔的区域演变为类似密集螺纹加厚的构造。龙眼木的木射线较细,肉眼下不明显,多为单列射线,偶有多列,高2~14个细胞。射线细胞全为横卧细胞,截面为方形或椭圆形,胞腔内多含有珍珠般晶莹泛亮的淀粉颗粒。龙眼木的轴向薄壁组织为环管和傍管带状,带宽4~6个细胞,细胞腔内多含有菱形晶体。龙眼木中有些超微观构造特征,如导管内壁上特殊的合生纹孔口结构和木射线薄壁细胞腔内珍珠般淀粉颗粒,除了具有树木生理和木材鉴别方面的意义,还具有很好的审美价值,可以作为美学元素,应用于装饰挂画和手包等生活用品的美饰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眼木 超微观构造特征 合生纹孔口 美学价值 美饰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