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账面—市值比分解视角下的价值溢价成因:风险还是预期差
1
作者 姜圆 《金融经济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8-112,共15页
尽管多因素定价模型为学术界广泛接受,但其因子有效性源于公司基本面风险差异还是投资者预期差,依然存在分歧。选取账面—市值比B/M测度价值溢价,将其分解为账面—价值比(B/V)和价值—市值比(V/M),研究已有记载的7种风险假说是否能够充... 尽管多因素定价模型为学术界广泛接受,但其因子有效性源于公司基本面风险差异还是投资者预期差,依然存在分歧。选取账面—市值比B/M测度价值溢价,将其分解为账面—价值比(B/V)和价值—市值比(V/M),研究已有记载的7种风险假说是否能够充分呈现价值溢价的因果逻辑。结果发现,B/M对预期收益率的解释力与V/M相当,而B/V的差异则不能解释预期收益率差异。进一步地,财务困境风险假说、个股现金流风险假说,既不能一致地解释B/M之间的差异,亦不能解释V/M之间的差异;股权隐含违约风险假说、系统性风险敏感性假说、市场现金流风险假说、营运杠杆风险假说、股权久期风险假说这五类理论,虽可解释B/V的差异,但无法解释V/M的差异。基于线性外推偏差假说和套利风险理论,讨论了V/M在市场上产生和持续存在的原因。研究支持行为金融学中价值溢价成因的预期差假说,对以Fama and French(1993)为代表的多因素模型在中国A股市场上是否可由风险理论所解释提出质疑,由此基于“价值溢价消失之谜”这一前沿学术问题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溢价 风险 预期差 账面—市值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开放式基金市场价值溢价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田新时 刘磊 《管理工程学报》 CSSCI 2008年第2期160-163,共4页
针对时间序列回归方法对Carhart四因素模型参数估计不够精确的缺陷,本文利用改进的遗传算法来优化四因素模型中的参数,获得了更为精确的模型。基于此模型,以2003年1月至2006年9月我国开放式基金月度数据为样本,对我国开放式基金市场的... 针对时间序列回归方法对Carhart四因素模型参数估计不够精确的缺陷,本文利用改进的遗传算法来优化四因素模型中的参数,获得了更为精确的模型。基于此模型,以2003年1月至2006年9月我国开放式基金月度数据为样本,对我国开放式基金市场的价值溢价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开放式基金市场存在明显的价值溢价,并且高市值基金价值溢价比低市值基金更为显著,导致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基金管理者的价值投资理念尚未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溢价:开放式基金 Carhart四因素模型 改进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春节文化下的一月价值溢价与小公司效应——基于中国内地、香港和台湾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婷 于瑾 《经济与管理》 CSSCI 2012年第12期41-46,共6页
以2003年1月至2011年12月沪深两市所有A股、香港和台湾股票市场所有股票为研究样本,利用Fama-MacBeth时间序列横截面回归法发现,中国内地存在"一月价值溢价效应",而香港和台湾市场存在"一月小公司效应";根据股票收... 以2003年1月至2011年12月沪深两市所有A股、香港和台湾股票市场所有股票为研究样本,利用Fama-MacBeth时间序列横截面回归法发现,中国内地存在"一月价值溢价效应",而香港和台湾市场存在"一月小公司效应";根据股票收益率的标准差将三大新兴市场的股票分别分成5个组合发现,中国内地投资者偏好高BM的股票,而香港和台湾的投资者更加偏好小公司中的高风险股票;如通过选择息税前利润和GDP增长率作为年终奖金的代理变量发现春节文化背景下的年终奖金可以作为解释"一月价值溢价效应"和"一月小公司效应"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月价值溢价效应 一月小公司效应 春节文化 年终奖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股市价值溢价与时变特质风险:基于GJR-GARCH-M模型的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黄芬红 王志强 《金融经济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0-50,共11页
考虑到无条件CAPM模型不能解释股市中的价值溢价异象,基于条件CAPM框架,采用GJR-GARCH-M模型考察中国股市中价值股、成长股的时变特质波动特点,并分析价值溢价与时变特质风险的相关性。结果显示,成长股的时变特质波动受新消息的影响较大... 考虑到无条件CAPM模型不能解释股市中的价值溢价异象,基于条件CAPM框架,采用GJR-GARCH-M模型考察中国股市中价值股、成长股的时变特质波动特点,并分析价值溢价与时变特质风险的相关性。结果显示,成长股的时变特质波动受新消息的影响较大,而价值股则受老消息的影响较大;利空消息和利好消息对特质波动的影响存在不对称性,利好消息对成长股波动的影响强于利空消息,利空消息对价值股的影响强于利好消息;价值股、成长股与特质波动之间出现了负相关关系,异质信念和卖空限制可以对此进行解释;价值溢价与时变特质波动呈正相关关系,特质波动风险可以解释价值溢价异象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溢价 时变特质波动率 CAPM GJR-GARCH-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ARCH-M模型的中国股市价值溢价和波动率关系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宋嘉馨 尹威 《武汉金融》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9-24,共6页
本文利用2012-2016年中国沪深300指数日数据,应用GARCH-M模型实证研究了价值溢价和波动率之间的关系,并对中国股市价值溢价现象的成因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全样本期间内波动率对价值溢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表明总体上我国证券市场的价值... 本文利用2012-2016年中国沪深300指数日数据,应用GARCH-M模型实证研究了价值溢价和波动率之间的关系,并对中国股市价值溢价现象的成因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全样本期间内波动率对价值溢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表明总体上我国证券市场的价值溢价并非源于风险补偿,而是来自投资者行为。同时,研究股灾时期的样本发现波动率与价值溢价不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表明股灾时期投资者行为的异常消除了股市价值溢价的现象,而基于非理性情绪视角的Wald-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也再次支持了这一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溢价 波动率 GARCH-M模型 中国股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价值溢价和后见之明——基于会计业绩的价值投资策略实证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戴晓娟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0-13,共4页
本文从后见之明心理角度对价值溢价的原因进行了解释,并相应设计了基于上年财务报告所反映会计业绩的反应过度和反应不足价值选股模型。对两个新构建价值组合投资业绩的检验表明,在1999年~2009年的投资区间里,反应不足模型(近期会计业... 本文从后见之明心理角度对价值溢价的原因进行了解释,并相应设计了基于上年财务报告所反映会计业绩的反应过度和反应不足价值选股模型。对两个新构建价值组合投资业绩的检验表明,在1999年~2009年的投资区间里,反应不足模型(近期会计业绩表现良好的价值股组合)获得了显著的超额报酬,反应过度模型则只在2005年以后才连续战胜市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见之明 价值溢价 反应过度 反应不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A股价值溢价实证研究——基于半方差方法的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黄赋凯 《南方金融》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7-62,共6页
鉴于传统方差在金融风险计量中存在的缺陷,本文采用半方差作为风险衡量的重要标准,以账面市值比指标来构建我国A股市场价值股投资组合与成长股投资组合,运用描述性统计、时间序列回归及面板数据模型对价值溢价现象在我国A股市场的存在... 鉴于传统方差在金融风险计量中存在的缺陷,本文采用半方差作为风险衡量的重要标准,以账面市值比指标来构建我国A股市场价值股投资组合与成长股投资组合,运用描述性统计、时间序列回归及面板数据模型对价值溢价现象在我国A股市场的存在性及其原因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运用半方差方法改进风险衡量标准后的CAPM模型对不同投资组合收益率有更好的解释,价值溢价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模型设定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票市场 价值溢价 账面市值比 半方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股市风格溢价双长记忆性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郭文伟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15-121,共7页
利用中国股市风格资产在日、周、月和季频率上的数据(2000-2013),本文引入偏t分布作为新息分布来描述中国股市规模溢价和价值溢价分布存在的"尖峰厚尾"特征,根据最小化信息准则构建ARFIMA-YHGARCH-skt模型,以刻画中国股市风... 利用中国股市风格资产在日、周、月和季频率上的数据(2000-2013),本文引入偏t分布作为新息分布来描述中国股市规模溢价和价值溢价分布存在的"尖峰厚尾"特征,根据最小化信息准则构建ARFIMA-YHGARCH-skt模型,以刻画中国股市风格溢价序列收益过程和波动过程的双长记忆性。研究表明中国股市并不存在显著的规模溢价,只存在显著的价值溢价:在收益过程方面,规模溢价具有收益长记忆性,但并不显著;而价值溢价在日、月和季度频率上的序列具有显著的收益长记忆性;在波动过程方面,规模溢价和价值溢价均在日、周频率上的序列具有显著的波动长记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模 价值溢价 双长记忆 ARFIMA—HYGARCH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整体价值预测模型及其配套模型研究
9
作者 施鲲翔 《南方金融》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1-24,共4页
现行的企业价值股价模型,不可避免的存在着“与‘财务信息’脱节”、 “内外无法兼顾”等局限性。在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我们建立的企业价值预测模型有机地结合了账面价值、预期收益和市场价值溢价三个部分,是对企业整体价值的全方位... 现行的企业价值股价模型,不可避免的存在着“与‘财务信息’脱节”、 “内外无法兼顾”等局限性。在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我们建立的企业价值预测模型有机地结合了账面价值、预期收益和市场价值溢价三个部分,是对企业整体价值的全方位评估。总之,我们还建立与之配套的风险定量模型——“Z”模型,进一步完善了企业价值模型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 整体价值预测模型 配套模型 风险定量模型 账面价值 预期收益 市场价值溢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境外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与企业溢价研究
10
作者 周龙 张末晗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34-37,共4页
文章采取配对样本的方法,选取分别在纳斯达克和深圳创业板上市的中国企业,从公司治理结构的角度研究境外上市价值溢价及其成因。实证结果表明,中国企业在纳斯达克上市较深圳创业板上市存在一定的公司价值溢价,并且溢价程度随时间推移逐... 文章采取配对样本的方法,选取分别在纳斯达克和深圳创业板上市的中国企业,从公司治理结构的角度研究境外上市价值溢价及其成因。实证结果表明,中国企业在纳斯达克上市较深圳创业板上市存在一定的公司价值溢价,并且溢价程度随时间推移逐渐减少,这种现象源于不同股票市场的监管制度所形成的公司治理结构差异。基于此,提出改进深圳创业板市场效率及公司治理结构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境外上市 公司治理结构 公司价值溢价 股票市场监管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收缩期权、运营杠杆与风险溢价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准 李强 曾勇 《管理科学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54-63,共10页
通过改变资产的相对构成和运营杠杆的水平,企业的在位资产收缩对总资产风险溢价具有重要影响.在连续时间框架下,利用实物期权方法和定价核技术,研究收缩期权、运营杠杆及二者共同作用对资产风险溢价的影响机理,并为"价值溢价"... 通过改变资产的相对构成和运营杠杆的水平,企业的在位资产收缩对总资产风险溢价具有重要影响.在连续时间框架下,利用实物期权方法和定价核技术,研究收缩期权、运营杠杆及二者共同作用对资产风险溢价的影响机理,并为"价值溢价"现象、账面市值比效应和市值规模效应给予理论解释.结果表明:运营杠杆和贝塔为负的收缩期权分别对资产风险溢价具有正向和负向影响,二者的相反作用可以为"价值溢价"现象给出风险补偿视角的理论解释.同时,收缩期权会减弱市值规模效应;运营杠杆则会放大账面市值比效应和减弱市值规模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位资产 收缩期权 运营杠杆 风险 价值溢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化与企业价值研究纵览 被引量:1
12
作者 黄立强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3期93-94,共2页
近20年来,主流研究大部分都认为公司多元化通常造成企业价值下降,即多元化折价。但是,有的学者对之前文献的研究方法和潜在假设条件存在质疑,并认为多元化折价并不存在或者被夸大。近期一些文献认为多元化与企业价值的关系不能一概而论... 近20年来,主流研究大部分都认为公司多元化通常造成企业价值下降,即多元化折价。但是,有的学者对之前文献的研究方法和潜在假设条件存在质疑,并认为多元化折价并不存在或者被夸大。近期一些文献认为多元化与企业价值的关系不能一概而论,需要区分行业特性并考虑经济周期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化企业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产的资产定价理论综述
13
作者 惠文杰 刘炳炳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17-122,共6页
本文对基于有调整成本的生产过程的资产定价模型进行了评述。主要分两类模型:一类是对应于Breeden-Lucas基于消费的资产定价模型的完全基于生产的资产定价模型;另一类是将消费者风险规避的偏好与有调整成本的生产函数结合到一起的一般... 本文对基于有调整成本的生产过程的资产定价模型进行了评述。主要分两类模型:一类是对应于Breeden-Lucas基于消费的资产定价模型的完全基于生产的资产定价模型;另一类是将消费者风险规避的偏好与有调整成本的生产函数结合到一起的一般均衡模型,并用真实经济周期数据来进行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整成本 资产定 价值溢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入住房消费的改进型资产定价模型研究——基于股票收益率横截面的实证比较
14
作者 刘沙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1-32,共12页
住房消费作为重要宏观经济变量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宏观经济风险,对资产定价具有重要影响,基于此,本文建立引入住房消费的非线性资产定价模型和线性因子定价模型。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较好地解释了股票收益率的横截面差异以及规模溢... 住房消费作为重要宏观经济变量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宏观经济风险,对资产定价具有重要影响,基于此,本文建立引入住房消费的非线性资产定价模型和线性因子定价模型。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较好地解释了股票收益率的横截面差异以及规模溢价和价值溢价现象,其实证表现优于CAPM、CCAPM及Fama-French三因子模型,并能克服其他因子模型在因子选择上的随意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产定 住房消费 横截面差异 规模 价值溢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剩余价值和生产过剩
15
作者 孙晓飞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3期44-45,共2页
剩余价值理论已经有近300年的历史,起初的学者认为剩余价值产生在流通领域,后来重农学派把剩余价值的产生环节从流通领域转移到生产领域,这一转移对剩余价值理论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并为其完善和发展奠定了基础。亚当·斯密和李嘉图... 剩余价值理论已经有近300年的历史,起初的学者认为剩余价值产生在流通领域,后来重农学派把剩余价值的产生环节从流通领域转移到生产领域,这一转移对剩余价值理论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并为其完善和发展奠定了基础。亚当·斯密和李嘉图等经济学家都对剩余价值理论进行了完善与发展,马克思更是把这一理论从经济领域扩展到了政治领域,使剩余价值形成了一套独立的完整理论体系,并构成了马克思《资本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前人研究剩余价值的理论基础上,从价值、价值量和使用价值入手,以泥瓦工工资到底应该是多少讨论研究了剩余价值及生产过剩,提出了价值溢价概念,并得出结论:即使消灭了工厂主对雇佣工人的剩余价值无偿占有的剥削,企业投资生产也还有利润,生产过剩也还会产生,由此导致的经济周期性波动也无法避免,这个和社会制度没有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品价值 剩余价值 生产过剩 价值溢价 供需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质机构投资者对我国A股市场异常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洋 王彦力 马杰 《金融发展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0-65,共6页
市场异常是对有效市场理论的违背,但现实中却广泛存在。不同机构投资者通过持有和交易股票,对市场异常现象产生的影响应不同。本文实证度量了四种市场异常现象,发现我国A股市场明显存在盈余惯性和投资异常的现象,但无法证明另两种市场... 市场异常是对有效市场理论的违背,但现实中却广泛存在。不同机构投资者通过持有和交易股票,对市场异常现象产生的影响应不同。本文实证度量了四种市场异常现象,发现我国A股市场明显存在盈余惯性和投资异常的现象,但无法证明另两种市场异常价格动量和价值溢价是否存在。实证结果验证了异质机构投资者对市场异常的影响方向与力度均存在明显差异。但令人惊讶的是,保险公司通过大量持有总资产体量较大的股票,更能促进而不是降低投资异常现象。通过对比机构投资者的持有量与交易量对四种市场异常的影响,没有发现机构交易量比持有量更能度量市场异常的经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动量 盈余惯性 价值溢价 投资异常 异质机构投资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