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制宪权视角下的宪法正当性之评判——评施米特的制宪权学说 被引量:3
1
作者 黄辉明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31-37,共7页
制宪权是评判宪法正当性的重要依据。古典自然法学诉诸于人民制宪权而取得宪法正当性的评判。施米特的制宪权学说是运用社会实证主义方法,在批判人民制宪权学说的基础上建立起一种价值无涉的政治实体制宪权学说,在制宪权学说史上具有重... 制宪权是评判宪法正当性的重要依据。古典自然法学诉诸于人民制宪权而取得宪法正当性的评判。施米特的制宪权学说是运用社会实证主义方法,在批判人民制宪权学说的基础上建立起一种价值无涉的政治实体制宪权学说,在制宪权学说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和影响。施米特认为制宪权是现存政治实体对自身存在形式作出总决断的意志,宪法正当性在于其现实性。其学说关注宪法的现实正当性,拓展了我们对宪法正当性评判的视野和对制宪权认识的深度,但由于忽略价值正当性曾被法西斯利用,值得我们吸取教训。我们认为,制宪权是人民制宪权与政治实体制宪权的辩证统一,宪法的正当性与现实性不能相互割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宪权 宪法正当性 现实正当性 价值正当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道德的“应当” 被引量:12
2
作者 宋希仁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2000年第4期25-31,共7页
“应当”在人类生活和理学中具有重要意义。道德“应当”的根据在于矛盾自身包含的否定性 ,在于社会的发展和人的实践要求。“应当”是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理想与现实的统一。“应当”在价值导向和个人行为选择中具有确定性和不确... “应当”在人类生活和理学中具有重要意义。道德“应当”的根据在于矛盾自身包含的否定性 ,在于社会的发展和人的实践要求。“应当”是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理想与现实的统一。“应当”在价值导向和个人行为选择中具有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应当”的正当性要有逻辑的证明 ,但归根结底是实践的和历史的证明。对“应当”的思考 ,总体上是寻求必然与应然、现实与理想、个人与社会、权利与义务的统一。要善于区分正确的“应当”和不正确的“应当” ,不能因为历史上和现实生活中存在误导和欺骗的“应当” ,就贬低或否定任何“应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学 "应当" 矛盾 否定性 确定性 价值正当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公民个人监督行政执法 被引量:2
3
作者 柳砚涛 仇婷婷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2-90,共9页
公民个人监督行政执法的正当性来于人民主权原则和"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原则,有充分的宪法依据,符合法的运行轨迹和法治的意蕴。现有制度缺陷是视公民为"利己者",监督行为被动滞后,监督重理念轻制度,监督渠道单一,与... 公民个人监督行政执法的正当性来于人民主权原则和"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原则,有充分的宪法依据,符合法的运行轨迹和法治的意蕴。现有制度缺陷是视公民为"利己者",监督行为被动滞后,监督重理念轻制度,监督渠道单一,与权利理论和复议、诉讼制度的关系亟待理顺。完善公民个人监督行政执法的制度应多方面拓展监督渠道,继续深入政务公开,激励公民监督热情,强化行政机关监督责任,适时建立公民监督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民个人监督 价值正当性 督政型监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现代政治伦理的发展潮流 被引量:6
4
作者 戴木才 彭隆辉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11,共11页
人类社会政治伦理思想的发展,经历了由以宇宙论为基础的伦理学、高级宗教和哲学来完成的不同阶段,法理正当性的确立,使人类政治真正同人的生活统一了起来。政治的“价值正当性”给予了政治以正当的理由,在现代政治生活中具有优先性。与... 人类社会政治伦理思想的发展,经历了由以宇宙论为基础的伦理学、高级宗教和哲学来完成的不同阶段,法理正当性的确立,使人类政治真正同人的生活统一了起来。政治的“价值正当性”给予了政治以正当的理由,在现代政治生活中具有优先性。与现代政治的重大伦理关系相对应,现代政治伦理体现出从统治政治到生活政治、从等级政治到平等政治、从全能政治到权限政治、从人治政治到民治政治、从集权政治到分权政治、从强权政治到联合政治等六大发展潮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 政治伦理 价值正当性 发展潮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