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破解“价值总量之谜”——与谷书堂教授切磋 |
晏智杰
|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8
|
|
2
|
个别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一定会使价值总量增加吗——程恩富、马艳框架下的分析 |
朱殊洋
|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0 |
|
3
|
劳动生产力与商品价值总量的关系 |
胡秀花
|
《经济科学》
|
1984 |
2
|
|
4
|
论价值量 |
李江凌
|
《现代哲学》
北大核心
|
1996 |
0 |
|
5
|
劳动生产率同商品价值量的关系之我见 |
唐元
|
《宁夏社会科学》
|
1985 |
3
|
|
6
|
试论先进技术与价值的创造 |
吴铁军
|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1996 |
0 |
|
7
|
对外贸易能否增加一国价值量之新探 |
姬兵
|
《国际贸易》
|
1987 |
0 |
|
8
|
第二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第一层次的价值决定 |
胡逢吉
|
《财经理论与实践》
|
1984 |
0 |
|
9
|
相对价值量公式的推导及其实际意义 |
吴汉新
|
《学习月刊(福建)》
|
1987 |
0 |
|
10
|
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分配行为 |
白书祥
|
《探索》
北大核心
|
2006 |
3
|
|
11
|
品牌德商:品牌道德诉求的效用 |
王伟芳
|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0 |
|
12
|
论通货膨胀所提出的若干理论问题 |
李庆云
|
《经济科学》
|
1984 |
0 |
|
13
|
对社会商业宏观控制及其机构的探讨 |
郭兆平
|
《商业经济研究》
|
1986 |
1
|
|
14
|
效果“三明法”概说 |
周坤
|
《管理现代化》
|
1984 |
0 |
|
15
|
“错例”不错──与《〈经济·政治〉中的一则错例分析》商榷 |
陈国军
|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
1995 |
0 |
|
16
|
货币与价格 |
亚农
|
《金融理论与实践》
|
1982 |
0 |
|
17
|
从七五计划建议中的两个数字所想到的 |
欧阳海清
|
《武汉金融》
|
1986 |
0 |
|
18
|
明清时期土地买卖对商业资本积累产生重大影响了吗 |
徐晓望
|
《学习月刊(福建)》
|
1987 |
0 |
|
19
|
现代生产中活劳动的变动趋势 |
庄寿康
|
《高校教育管理》
|
1996 |
0 |
|
20
|
搞好第五次清产核资 加强国有资产管理 |
唐纪文
|
《财会通讯(上)》
|
1991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