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价值形式理论中的商品“等同性”关系与货币逻辑
1
作者 尤歆惟 《江汉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5-51,共7页
马克思在《资本论》的“价值形式”理论中指出,商品交换中存在着“本质上的等同性”关系作为商品之间通约性的前提。这个“等同性”关系在经典的理论路径中被理解为基于投入商品中的人类劳动而形成的“实体的同质性”,它作为发生在交换... 马克思在《资本论》的“价值形式”理论中指出,商品交换中存在着“本质上的等同性”关系作为商品之间通约性的前提。这个“等同性”关系在经典的理论路径中被理解为基于投入商品中的人类劳动而形成的“实体的同质性”,它作为发生在交换之前的东西,与交换形式和货币逻辑不发生直接关系。与之相反,构成马克思批评对象的亚里士多德-齐美尔的理论路径,试图立足于商品的通约性去理解商品之间的等同性关系,这一条路径更加重视货币对于构成等同性关系的重要中介作用。一些重视价值形式理论的新锐马克思主义学者试图将后一条理论路径也纳入到马克思主义的范畴中来,但这种做法往往会导致诸如“货币价值论”的错误结论。其实,在马克思的“本质的等同性”关系中,存在着“形式”和“实体”的二重规定。商品的等同性关系并不需要作为“第三者”的价值“实体”或“货币”为其中介,毋宁说,形式规定和实体规定需要融合在等同性关系中才能获得理解。这是我们正确理解马克思在“价值形式”理论中提出商品具有“本质的等同性”关系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形式 价值实体 货币 商品等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时间与生命政治:价值形式的三次重组——从《资本论》来解读数字资本主义下的价值形式 被引量:5
2
作者 蓝江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F0002,176,共11页
对当代数字资本主义社会下的劳动价值论进行分析,需要回到马克思的《资本论》来详细考察资本主义的劳动价值形式的变化。从产业资本主义,到金融资本主义,再到今天的数字资本主义,在产业劳动中形成的剩余价值,实际上变化为产业利润的形... 对当代数字资本主义社会下的劳动价值论进行分析,需要回到马克思的《资本论》来详细考察资本主义的劳动价值形式的变化。从产业资本主义,到金融资本主义,再到今天的数字资本主义,在产业劳动中形成的剩余价值,实际上变化为产业利润的形式。在空间形式上,产业利润需要进一步与商业利润、地租、利息、物流和仓储等领域的利润进行重组和分配,形成价值形式的第一次重组,即空间重组。在金融资本主义阶段,诞生了虚拟资本,而事实上参与分配的是面向未来的剩余价值,即价值形式的第二次重组——时间上的重组。在数字资本主义及其平台的作用下,新自由主义的经济学将劳动力的可变资本变成“人力资本”,即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变成了福柯意义上的生命政治,从而让劳动价值形式再一次发生变化,让可变资本的部分变成数字平台掠夺和收割的意向,即价值形式的第三次重组——生命政治的重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论》 数字资本主义 价值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价值形式
3
作者 王亚玄 荣兆梓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54-61,共8页
社会主义生产目的体现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特征以及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规律。回顾关于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讨论并结合社会主义百年实践,“满足需要”作为社会主义生产目的一般性表述具有科学合理性,但仍有理论层面的不足。在把“满... 社会主义生产目的体现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特征以及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规律。回顾关于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讨论并结合社会主义百年实践,“满足需要”作为社会主义生产目的一般性表述具有科学合理性,但仍有理论层面的不足。在把“满足需要”作为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本质要求的基础上,以增加价值作为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价值形式具有重要的理论意蕴,它既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紧密联系,又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产生连接。以将增加价值作为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价值形式为起点,可以在坚持社会主义生产本质特征的同时,构建相应的理论分析框架,直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过程中的复杂性和矛盾,并探索相应的优化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生产目的 价值形式 增加价值 社会主义生产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价值形式的辩证法:马克思《资本论》的黑格尔式方法——阿瑟《新辩证法与马克思〈资本论〉》解读 被引量:1
4
作者 李亚琪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37-43,共7页
在《新辩证法与马克思〈资本论〉》一书中,阿瑟以'价值形式辩证法'为切入点,重新在本体论层面将黑格尔《逻辑学》方法与马克思《资本论》进行了互文性解读。这一研究路线本质上将《资本论》对象——资本主义社会总体理解为价值... 在《新辩证法与马克思〈资本论〉》一书中,阿瑟以'价值形式辩证法'为切入点,重新在本体论层面将黑格尔《逻辑学》方法与马克思《资本论》进行了互文性解读。这一研究路线本质上将《资本论》对象——资本主义社会总体理解为价值形式辩证法的逻辑展开过程。但阿瑟仅抓住了黑格尔逻辑学体系对《资本论》的结构意义,忽视了对资本主义社会现实历史的关注。而马克思《资本论》中商品—货币—资本的'价值形式辩证法'是在对黑格尔逻辑学方法扬弃的基础上,对资本主义社会现实历史过程的逻辑把握。历史的发展始终作为隐性逻辑内涵在《资本论》价值形式辩证运动中,也正基于此,辩证法与现实的统一在《资本论》中得到了最恰切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形式 价值形式辩证法 《资本论》 逻辑学 历史与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审《资本论》语境中“价值形式”的辩证方法论 被引量:4
5
作者 孙亮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2-48,185,186,共9页
从“抽象到具体”的叙述方法与从“具体到抽象”的研究方法是《资本论》的基本方法论。“价值形式”一节集中展示了这一辩证的方法论,叙述方法遵守着形式(抽象)的结构与内容(质料)世界的同一性原则和形式(抽象)的结构与内容(质料)世界... 从“抽象到具体”的叙述方法与从“具体到抽象”的研究方法是《资本论》的基本方法论。“价值形式”一节集中展示了这一辩证的方法论,叙述方法遵守着形式(抽象)的结构与内容(质料)世界的同一性原则和形式(抽象)的结构与内容(质料)世界的同步发展、完全平行的原则,并且形式成为了质料追求的一个目的。这样一种叙述方式成为了当今马克思哲学研究中流行的研究方法,这是对《资本论》方法论的错用。研究方法要求的是对“既定主体内容”的研究,在马克思那里则体现为对作为内容的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结构的批判。重新展开对这一错用的反思,才能切实推进解放理念的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形式 方法论 文明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马克思价值形式理论的金融化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陈享光 朱仁泽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73-178,共6页
金融化是伴随货币化、货币资本化和资本虚拟化发展而出现的经济现象,金融化生成了金融领域的资本自我循环、自我膨胀的机制,弱化了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之间的联系,与金融化相对应的往往伴随着实体经济的脱实向虚。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 金融化是伴随货币化、货币资本化和资本虚拟化发展而出现的经济现象,金融化生成了金融领域的资本自我循环、自我膨胀的机制,弱化了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之间的联系,与金融化相对应的往往伴随着实体经济的脱实向虚。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厘清金融资本服务实体经济的一般运动形式与金融资本“脱实向虚”的一般运动形式是保障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先决条件。马克思关于价值形式的论述,既为我们厘清金融投资与金融化的边界提供了理论指导,也为我们客观认识金融资本的运动形式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形式 金融化 货币化 脱实向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价值形式、现实的抽象与象征秩序——从阿多诺到齐泽克的政治经济学批判 被引量:2
7
作者 黄玮杰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5-31,共7页
在马克思所预言的“抽象成为统治”的时代特质下,阿多诺通过对价值形式和“现实的抽象”问题的强调,将政治经济学批判延伸到同一性批判的维度,这构成了齐泽克介入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入口。后者在“抽象”本身以对象性的方式直接呈... 在马克思所预言的“抽象成为统治”的时代特质下,阿多诺通过对价值形式和“现实的抽象”问题的强调,将政治经济学批判延伸到同一性批判的维度,这构成了齐泽克介入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入口。后者在“抽象”本身以对象性的方式直接呈现的背景下,延续了法兰克福学派的思路。本文通过发展批判理论所强调的价值“形式规定性”,在象征秩序的范畴中重新探讨了被知识资本主义形式所深化的问题,从阿多诺“对象优先性”的理论空间中引申出“无产阶级化”的主体革命立场,将“对象优先性”所本处的消极位置逆转为彻底的进攻姿态,并诉诸具有革命潜能的“空洞的主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多诺 法兰克福学派 齐泽克 现实的抽象 价值形式 政治经济学批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本论》与抽象统治:当代价值形式学派的贡献与反思 被引量:2
8
作者 鲁绍臣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10,共10页
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中,阿尔都塞学派和有黑格尔传统的价值形式学派都对传统马克思主义基于劳动时间和价值量的劳动价值论提出了批评,本文先简约介绍了阿尔都塞的思路,随后详细介绍了当代,特别最近几年价值形式学派的理论贡献,最后... 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中,阿尔都塞学派和有黑格尔传统的价值形式学派都对传统马克思主义基于劳动时间和价值量的劳动价值论提出了批评,本文先简约介绍了阿尔都塞的思路,随后详细介绍了当代,特别最近几年价值形式学派的理论贡献,最后从主体性抵抗、结构性矛盾、和结构性对抗三个视角,分析了价值形式学派的局限和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价值 价值形式 抽象统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价值形式辩证法试探——读《资本论》札记 被引量:4
9
作者 李建平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2年第2期38-47,共10页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章的头两节分析了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得出科学的价值概念后,第三节便着手价值的表现形式即交换价值的分析。虽然以货币形式为其完成形式的价值形式是极无内容和极其简单的,可是两千多年...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章的头两节分析了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得出科学的价值概念后,第三节便着手价值的表现形式即交换价值的分析。虽然以货币形式为其完成形式的价值形式是极无内容和极其简单的,可是两千多年来人类智慧在这方面进行探讨的努力,并未得到什么结果。马克思通过精辟的科学分析,终于第一次揭开了货币的来源和本质这个“千古之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恩格斯 表现形式 形式辩证法 自我异化 商品交换 逻辑学 人类智慧 一般价值形式 外化 相对价值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系辩证法与价值形式理论——阿瑟《新辩证法与马克思的〈资本论〉》解读 被引量:2
10
作者 谢家新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27-37,共11页
体系辩证法和价值形式理论是近年来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出现的两种新趋势。这两种新趋势可视为滥觞于20世纪末的黑格尔哲学在西方再度强势回归的理论产物。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成果之一当属提倡"新辩证法"的理论旗手克里斯... 体系辩证法和价值形式理论是近年来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出现的两种新趋势。这两种新趋势可视为滥觞于20世纪末的黑格尔哲学在西方再度强势回归的理论产物。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成果之一当属提倡"新辩证法"的理论旗手克里斯多夫·阿瑟的《新辩证法与马克思的〈资本论〉》一书。在这本书中,阿瑟试图将体系辩证法和价值形式理论二者内在地勾连起来,从而通过一种"价值形式的辩证法"来重新审视黑格尔逻辑学与马克思《资本论》的内在关联,进而开辟出一条不同于传统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路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系辩证法 价值形式 价值形式的辩证法 《资本论》 逻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价值形式分析的现象学阐释——理解马克思的社会认识批判
11
作者 冯波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8-15,共8页
马克思对价值形式的分析具有浓厚的现象学意味,对马克思价值形式分析的现象学阐释,有助于我们发掘马克思理论中的认识论内涵,理解马克思的社会认识批判。价值形式是价值表现或显现为交换价值的方式,因此交换价值是价值的显现或现象。物... 马克思对价值形式的分析具有浓厚的现象学意味,对马克思价值形式分析的现象学阐释,有助于我们发掘马克思理论中的认识论内涵,理解马克思的社会认识批判。价值形式是价值表现或显现为交换价值的方式,因此交换价值是价值的显现或现象。物象化是价值现象所展现出来的假象认识。价值现象既是对价值本质内容即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的遮蔽,同时又是对资本主义社会假象形态的揭示。马克思的社会认识批判,正是对资本主义社会假象形态及其促发的假象认识的批判,并以革命实践的方式将其彻底铲除。因此马克思的社会认识批判同时也是一种社会批判理论和革命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形式 现象学 物象化 社会认识批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品价值形式的矛盾本性及其拜物教幻象
12
作者 聂海杰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2-28,共7页
商品绝非简单平凡的物件。一旦像马克思那样对之进行彻底的唯物主义解剖,为我们司空见惯的商品将显露出其真实面目。它不仅仅是一个可感的物理实体,而且还是一个超感的价值实体;这个二重存在物,不但有着人们难以察觉的实体性,而且还会... 商品绝非简单平凡的物件。一旦像马克思那样对之进行彻底的唯物主义解剖,为我们司空见惯的商品将显露出其真实面目。它不仅仅是一个可感的物理实体,而且还是一个超感的价值实体;这个二重存在物,不但有着人们难以察觉的实体性,而且还会凭借自身的形式规定在特定的矛盾运动中焕发出别样幻彩;更为甚者,人们会不由自主地跪倒在它面前,对之顶礼膜拜,成为受其役使的拜物教徒。人与物关系的这般奇幻颠倒是附着于商品生产的固有品性。只有历史地超越这一生产方式,才能实现对这一幻境构筑的实践破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品 价值形式 颠倒性 拜物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本论》语境中“价值形式”分析的主体困境
13
作者 孙亮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8-54,共7页
“价值形式”对现代统治形式的非人格化强调备受关注,如果我们仅依凭这样一种阐释方案,如何能够让主体介入到抵抗此种统治结构的解放事业中去,便形成了“主体的困境”。为了化解这一困境,我们将“价值形式”所呈现的“同一性”围城判定... “价值形式”对现代统治形式的非人格化强调备受关注,如果我们仅依凭这样一种阐释方案,如何能够让主体介入到抵抗此种统治结构的解放事业中去,便形成了“主体的困境”。为了化解这一困境,我们将“价值形式”所呈现的“同一性”围城判定为一种“纯粹资本主义理论”的叙事方式。当我们面对“资本与劳动”这一矛盾结构时,主张重新在劳动中进行自我确证、主体介入并克服价值形式才有了可能与希望。今天,人们需要在反资本主义的未来视野中变革劳动的组织方式,激活劳动的社会生产力,这将是人类新型文明的入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论》 价值形式 主体困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音乐的价值形式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毅力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50-152,共3页
价值形式是主客体之间价值关系之特征统一的体现。音乐美的价值形式主要 有审美价值、道德价值、宗教价值、政治价值、实有功利价值等。音乐的审美价值与其它诸种 价值互相渗透,构成了音乐美的价值系统。
关键词 音乐的价值形式 音乐的审美价值 音乐的价值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价值形式理论与货币的生成逻辑——从马克思到宇野学派的价值形式理论演进史评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尤歆惟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2-48,共7页
不同于《资本论》现行版在价值形式论中导出了货币形式,《资本论》第一版提出了一个无法导出货币形式的“第四种形式”,尽管《资本论》的两版在这一点上具有差异,但两版其实都肯定了单凭“颠倒的逻辑”是无法推出货币的生成,货币的生成... 不同于《资本论》现行版在价值形式论中导出了货币形式,《资本论》第一版提出了一个无法导出货币形式的“第四种形式”,尽管《资本论》的两版在这一点上具有差异,但两版其实都肯定了单凭“颠倒的逻辑”是无法推出货币的生成,货币的生成还需要“排挤的逻辑”来得到说明。因此,交换过程论就具有对价值形式论而言的重要理论补充作用。以宇野弘藏、山口重克为代表的日本学者,将商品所有者的欲求关系纳入到价值形式理论中来,将交换过程论和价值形式论合并,创立了“行动论”的价值形式理论。但在这一理论视角下为多数人所共同欲求的商品的出现本身只是一个偶然的事情,货币生成的必然性没有得到理解。小幡道昭和冈部洋实超越了“行动论”的价值形式理论框架,他们通过对价值形式的分析分别得出了商品交换过程中存在的“他律性”和“自律性”的性质,从而为理解货币生成的逻辑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形式 货币 《资本论》 商品交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衍生品的社会哲学——对马克思价值形式分析和货币理论当代意义的探讨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乾坤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2-83,166,167,共14页
金融衍生品作为一种风险的商品形式和资本的融通机制,对马克思主义的价值理论和货币理论提出了挑战。马克思的价值形式分析和以此为基础的货币理论是分析金融衍生品的有力理论工具。马克思将价值的本质理解为商品的社会关系,并必然以货... 金融衍生品作为一种风险的商品形式和资本的融通机制,对马克思主义的价值理论和货币理论提出了挑战。马克思的价值形式分析和以此为基础的货币理论是分析金融衍生品的有力理论工具。马克思将价值的本质理解为商品的社会关系,并必然以货币为表现形式,货币在平均利润与生产价格理论中有着决定性作用,因此内涵了资本逻辑。按照马克思的价值形式分析和货币理论,金融衍生品因为构成当代世界范围内不同资本交换的融通中介,推动了世界范围内平均利润率的形成,因而是一种独特的货币。金融衍生品作为货币所代表的社会关系,是资本主义所有制关系的第三次剥离即资本所有权与企业所有权的剥离,它使得资本的统治更加抽象,同时加剧了资本和劳动之间的矛盾;金融衍生品将时间和空间维度纳入自身机制,使得加速成为当代社会最显著的现象之一。立足马克思主义立场对金融衍生品进行考察,有助于我们在理论上推动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理论的理解,增强对资本逻辑的认识,避免金融资本主义的消极后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形式 金融衍生品 货币理论 马克思 社会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价值形式理论阐释范式转换及其在21世纪的意义 被引量:2
17
作者 谢静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9-15,共7页
作为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核心内容,价值形式理论在马克思之后并未终结,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有着独特的发展演进,在不同的思想家那里也有着不同的理论形态。在这一演进过程中,价值形式理论得以重建,出现了不断激进化的趋势,在某种意义... 作为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核心内容,价值形式理论在马克思之后并未终结,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有着独特的发展演进,在不同的思想家那里也有着不同的理论形态。在这一演进过程中,价值形式理论得以重建,出现了不断激进化的趋势,在某种意义上甚至超越了马克思本人的原初构想,呈现出从政治经济学批判理论到社会批判理论、再到左翼激进批判理论的阐释范式发展趋向。这些不同阐释范式转换之间的内在关联性及其理论意蕴,彰显了21世纪语境中马克思主义理论愈发蓬勃的生命力与丰富的创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形式理论 政治经济学批判 社会批判 左翼激进批判 21世纪 马克思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阿瑟对马克思价值形式的辩证法的重构 被引量:1
18
作者 谢家新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1-27,共7页
阿瑟不满意传统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价值形式的辩证法的消极的形式主义的阐释路径,而试图通过激活黑格尔体系辩证法和价值形式理论的思想资源来重构马克思价值形式的辩证法。这一重构的具体路径是借助黑格尔的逻辑学来解读马克思的《资... 阿瑟不满意传统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价值形式的辩证法的消极的形式主义的阐释路径,而试图通过激活黑格尔体系辩证法和价值形式理论的思想资源来重构马克思价值形式的辩证法。这一重构的具体路径是借助黑格尔的逻辑学来解读马克思的《资本论》。阿瑟对马克思价值形式的辩证法的重构,更新了《资本论》研究的传统范式,践行了经典理论家们所强调的黑格尔逻辑学之于马克思《资本论》的重要意义;但反观这一重构,它却摒弃了马克思辩证法的历史性维度,从而导致其同样陷入空洞的形式主义深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瑟 价值形式的辩证法 重构 《资本论》 逻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价值形式与拜物教——“新马克思阅读”中巴克豪斯的开创性研究
19
作者 徐铭鹤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8,共8页
价值形式与拜物教理论的关系问题是德国新马克思阅读运动的核心议题。法兰克福学派的巴克豪斯率先开启了新马克思阅读运动,他带着强烈的问题意识阐发了价值形式理论的学理意义及其思想史地位、指认了以二重化为代表的形式辩证法,突出了... 价值形式与拜物教理论的关系问题是德国新马克思阅读运动的核心议题。法兰克福学派的巴克豪斯率先开启了新马克思阅读运动,他带着强烈的问题意识阐发了价值形式理论的学理意义及其思想史地位、指认了以二重化为代表的形式辩证法,突出了价值形式与拜物教关系等问题。此外,巴克豪斯还重点考察了资产阶级经济学研究对象的问题,强调了价值形式对于理解和批判资产阶级经济范畴的哲学方法论意义,并且展现了价值理论所暗含的社会批判的辩证内涵。这些成果奠定了新马克思阅读运动的问题导向,在实质上推进了德语和英语世界对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思想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克豪斯 价值形式 形式辩证法 拜物教 社会批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货币价值形式到观念价值形式
20
作者 肖帆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1年第6期99-102,共4页
本世纪以来,特别是战后四十多年来,资本主义世界的货币制度处在迅速发展中。 从金币本位制到金块本位制,再到虚金本位制;从各国货币分别与黄金挂钩,到它们通过美元而与黄金挂钩,再到美元而与黄金脱钩,从金币到纸币,到信用卡,再到电子化... 本世纪以来,特别是战后四十多年来,资本主义世界的货币制度处在迅速发展中。 从金币本位制到金块本位制,再到虚金本位制;从各国货币分别与黄金挂钩,到它们通过美元而与黄金挂钩,再到美元而与黄金脱钩,从金币到纸币,到信用卡,再到电子化资金支付系统;从固定汇率到浮动汇率,到联合浮动,再到欧洲货币单位这样的一揽子混合货币。所有这些都表明,人类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在把商品经济活动提高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新水平的同时,也正推动着商品交换手段的一个前所未有的新发展。 商品货币的现实运动促进了商品货币的理论探讨。黄金非货币化,货币指数化,以及其他许多问题,正在西方经济学界广泛讨论。但是,从马克思的货币理论出发,对这个运动过程作出科学的说明,则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研究者责无旁贷的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价形态 货币价值形式 观念价值 金本位制 纸币 商品货币 综合物价指数 价值实体 抽象劳动 一般等价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