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古代文体的价值序列及其影响
1
作者 郗文倩 王长华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37-142,共6页
中国古代文体很早就形成了一个与礼仪制度、意识形态密切相关的价值序列,众多文体因自身不同的社会功能分列于不同的位置,乃至有尊卑高下的社会等级。这个价值序列是正统文化辖制和威慑文人、文学以及文体的结果,其中所包含的价值评判... 中国古代文体很早就形成了一个与礼仪制度、意识形态密切相关的价值序列,众多文体因自身不同的社会功能分列于不同的位置,乃至有尊卑高下的社会等级。这个价值序列是正统文化辖制和威慑文人、文学以及文体的结果,其中所包含的价值评判对中国古代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文体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文体 文体功能 价值序列 转型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波变换的期权市场中的时间价值序列预测 被引量:1
2
作者 奚振斐 王立平 宋国乡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966-968,共3页
目的试探利用小波变换研究预测期权市场中时间价值序列。方法提出了基于小波变换的期权市场中的时间价值序列预测方法。结果实际分析表明所设计的预测方法是有效的。结论它同传统的预测方法相比较具有较高的可靠性,且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小波变换 期权市场 价值序列 预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村落景观遗存的内涵与价值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安安 《乡村论丛》 2024年第3期82-91,共10页
景观遗存是一个通贯时间的完全体和多元存在,既是过程,也是结果,在传统村落中承载了厚重的文化。在现有研究尚未对“遗存”与“遗产”进行有效区分的前提下,通过文献综述辨析了两者在内涵上的异同,认为其区别的核心在于是否经历了“遗... 景观遗存是一个通贯时间的完全体和多元存在,既是过程,也是结果,在传统村落中承载了厚重的文化。在现有研究尚未对“遗存”与“遗产”进行有效区分的前提下,通过文献综述辨析了两者在内涵上的异同,认为其区别的核心在于是否经历了“遗产化过程”获得官方认定。再以多方实例为支撑,通过历史考据与比较法探讨了传统村落景观遗存在历史发展不同时期的价值体现与转向,认为传统自然经济社会时期的村落景观遗存通由耕读传家凝续起实用―教化价值,在现代市场竞争环境下则主要体现了经济—文化价值,而其价值转向和序列反映了国家、地区、村落于不同时期需求的综合性变化,指导着人们的行为,对地方认同也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村落 景观遗存 价值转向 价值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什么知识最有价值——追问中的问题与教育启示 被引量:5
4
作者 辛治洋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21-125,共5页
在对"什么知识最有价值"的追问中,出现了偏差心态,把不同专业类型的知识人在社会上的贡献大小变成了不同专业知识的价值大小,完全忽略了知识作为经验的、内在的、个人的性质;出现了离题行为,把一个情境性质的和偶发性质的经... 在对"什么知识最有价值"的追问中,出现了偏差心态,把不同专业类型的知识人在社会上的贡献大小变成了不同专业知识的价值大小,完全忽略了知识作为经验的、内在的、个人的性质;出现了离题行为,把一个情境性质的和偶发性质的经验问题变成了一个一般性质、普遍意义上的先验问题。实际上,知识的价值排序完全是一种个人行为,虽然它受到了公众意识和社会风尚的影响,这也正是该追问对于教育改革的价值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知识 价值序列 学校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变与美好生活的价值取向——基于后物质主义理论视角 被引量:9
5
作者 林滨 江虹 《学习论坛》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9-75,共7页
经济的发展会引起价值观的变革,随着价值观的改变,政治结构也随之发生变化。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价值取向逐渐从热衷于经济增长和财富占有等物质需求转向关注生活质量、自我实现和生态保护等后物质层面。从物质主义到后物质主义、从生... 经济的发展会引起价值观的变革,随着价值观的改变,政治结构也随之发生变化。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价值取向逐渐从热衷于经济增长和财富占有等物质需求转向关注生活质量、自我实现和生态保护等后物质层面。从物质主义到后物质主义、从生存发展到美好生活,这是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内蕴的价值取向。在此背景下,新时代的发展应在"美好生活"价值逻辑基础之上,对发展理念与发展实践进行全面的变革与创新,以此去适应新的价值格局,满足人们的美好生活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要矛盾 后物质主义 价值序列 美好生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体土地所有权实现的困境及其出路 被引量:28
6
作者 杨青贵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4-84,共11页
集体土地所有权是集体所有制的基本法律实现形式。研究表明,集体土地所有权在本质上是私法中的财产权,却负载来自公权力施加的诸多"社会义务"。即使在当下仍然具备有效实现集体土地所有权之必要性。集体土地所有权实现是增加... 集体土地所有权是集体所有制的基本法律实现形式。研究表明,集体土地所有权在本质上是私法中的财产权,却负载来自公权力施加的诸多"社会义务"。即使在当下仍然具备有效实现集体土地所有权之必要性。集体土地所有权实现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渠道,是供给农村公共产品的物质来源和调节农村收入分配的重要保障。在多元价值体系中,由经济效益、实质公平、经济安全构筑的价值序列,是集体土地所有权实现方面相关立法的价值目标。针对当前面临的主体立法不足、权能限制过多、收益不当流失、相关法律机制缺位等困境,必须以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属性为逻辑起点,坚持国家适度干预的法治进路,探寻集体土地所有权实现的法治出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质公平 价值序列 现实困境 法治进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史怀哲的敬畏生命伦理学 被引量:3
7
作者 赵小华 郑维铭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2年第2期21-24,95,共5页
以生命意志及其分裂作为逻辑起点 ,以生命的普遍联系作为理论基础 ,敬畏生命伦理学强调对生命敬畏的绝对性 ,把伦理的范围扩展到一切动物和植物 。
关键词 敬畏生命 生命意志 伦理 普遍联系 价值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追求道德“至善”,还是退守道德“底线”?——对当代道德教育的反思 被引量:20
8
作者 翟楠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6-20,35,共6页
在这个多元化异质性的时代,在一些人追求道德至善的同时,难免有另一些人对道德产生怀疑、不屑甚至践踏。道德底线说的不断张扬及其与道德至善论的论战使得道德教育在"至善"的高标与"底线"的坠落之间徘徊犹豫,不知... 在这个多元化异质性的时代,在一些人追求道德至善的同时,难免有另一些人对道德产生怀疑、不屑甚至践踏。道德底线说的不断张扬及其与道德至善论的论战使得道德教育在"至善"的高标与"底线"的坠落之间徘徊犹豫,不知何去何从。道德教育要培养道德圣徒还是要培养守法公民?它们各自的局限何在?道德教育又该如何反思自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教育 道德至善 道德底线 价值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士大夫的不朽观 被引量:1
9
作者 杨建华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1995年第3期97-100,共4页
论中国士大夫的不朽观杨建华人,是自然的杰作,宇宙的精华。人们都渴望生存,渴望不朽。这不仅是一种生理的本能,而且,还是人类精神面对暂存性生命所作的最为悲壮、最为惊心动魄的努力。它包含着一种激情、一种欲望、一种冲动。那就... 论中国士大夫的不朽观杨建华人,是自然的杰作,宇宙的精华。人们都渴望生存,渴望不朽。这不仅是一种生理的本能,而且,还是人类精神面对暂存性生命所作的最为悲壮、最为惊心动魄的努力。它包含着一种激情、一种欲望、一种冲动。那就是:对永恒的追求,对创造的渴望,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士大夫 价值观念 价值序列 价值理论 价值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 范宣子 人的现代化 灵魂不朽 功利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主体的研究提纲
10
作者 远志明 《学习与探索》 1986年第5期16-26,共11页
小引马克思说:“人的存在是有机生命所经历的前一个过程的结果。只是在这个过程的一定阶段上,人才成为人。但是人一旦存在,人,作为人类历史的经常前提,也是人类历史的经常的产物和结果,而人只有作为自己本身的产物和结果才成为前提。”... 小引马克思说:“人的存在是有机生命所经历的前一个过程的结果。只是在这个过程的一定阶段上,人才成为人。但是人一旦存在,人,作为人类历史的经常前提,也是人类历史的经常的产物和结果,而人只有作为自己本身的产物和结果才成为前提。”人的前提性即他对未来生命过程的一系列事态发展和逻辑推演的规定性,根源于他作为历史的结果的内容和性质。人是不能不带着全部历史传统积淀于他身上的素质去设想和创造未来的。当人的主体姿态面对未来时,他实在又是一个由特定历史时空锻造的客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性 主体化 主体价值 主体意识 客体化 主体结构 主客关系 规定性 价值序列 主体地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