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乡村价值再造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被引量:3
1
作者 王春光 《学习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9-99,共11页
为何要振兴乡村?这是由乡村的价值所决定的。只有搞清楚乡村价值,才能找到振兴乡村的路径和对策。但是,当前学界对乡村价值的研究是相当不充分的。没有搞清楚这个问题,是限制乡村振兴行动的一个元问题。目前对于乡村价值的认知限于功利... 为何要振兴乡村?这是由乡村的价值所决定的。只有搞清楚乡村价值,才能找到振兴乡村的路径和对策。但是,当前学界对乡村价值的研究是相当不充分的。没有搞清楚这个问题,是限制乡村振兴行动的一个元问题。目前对于乡村价值的认知限于功利视角,更多的是从城市角度自上而下地认知乡村振兴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而忽视了乡村价值内在的文化理性和主体理性。因此,有必要从理论上探讨乡村价值的内涵及其产生机制,并从实践中探索现有的乡村赋值路径,探讨乡村内在的文化性和主体价值理性,以平衡工具性价值理性,从中思考乡村振兴何以可能及其可持续性的动力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乡村价值 文化性价值理性 主体性价值理性 工具价值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环境法价值的生成逻辑与体系建构
2
作者 刘超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6-99,共14页
确立中国环境法价值体系,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环境法学知识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编纂《生态环境法典》的内在需求。从广义上阐释环境法律规范出发,中西方从古代农业社会、近代西方工商社会、现代风险社会中逐渐发展的环境法,经历了作为主体... 确立中国环境法价值体系,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环境法学知识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编纂《生态环境法典》的内在需求。从广义上阐释环境法律规范出发,中西方从古代农业社会、近代西方工商社会、现代风险社会中逐渐发展的环境法,经历了作为主体的人顺应自然、物化自然到接受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的历史演进。当前我国对于环境法价值这一基础性理论命题的研究与界定重视不足,建构中国环境法价值体系应当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传承中华传统优秀生态智慧与生态文化,重视并体现立体型价值体系的理论属性。中国环境法的价值体系包括目的性价值和工具性价值,目的性价值为可持续发展,工具性价值应当在与传统法律价值的比较中厘清、在与域外环境法价值的比较中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法价值 生态环境法典 目的性价值 工具价值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普惠金融目标下金融科技的工具价值及实现困境 被引量:24
3
作者 李明贤 何友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9-65,190,共8页
普惠金融概念被引入中国后一直受到高度重视,但受经济水平、地理位置、金融体制等因素的影响,中国农村经济主体仍面临严重的金融困境。近年来,科技创新的步伐不断加快,并逐步与金融业务深度融合。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 普惠金融概念被引入中国后一直受到高度重视,但受经济水平、地理位置、金融体制等因素的影响,中国农村经济主体仍面临严重的金融困境。近年来,科技创新的步伐不断加快,并逐步与金融业务深度融合。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为代表的金融科技已逐渐成为驱动普惠金融发展的新动力。从金融功能的角度,可见普惠金融目标下金融科技具有提高金融可获得性、可负担性和可持续能力等工具价值,然而在价值实现过程中,金融科技在基础设施、实际应用和制度建设等方面存在门槛限制,仍难以充分且有效地实现其促进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的工具价值。因此,要充分实现金融科技的工具性价值,要从加强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户金融能力、设立中介组织和完善金融科技监管等方面优化金融科技的应用环境,促进农村普惠金融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科技 工具价值 实现困境 普惠金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在价值、工具价值、系统价值辩证关系初探 被引量:11
4
作者 张云霞 崔越峰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7-30,共4页
在价值论领域,实际存在着不同的价值形式,诸如内在价值、工具价值和系统价值等,这是从价值主体的不同选择以及对价值主体的不同作用的意义上所规定的不同价值形式。在现实性上,自利性的内在价值、利他性的工具价值和互利性的系统价值是... 在价值论领域,实际存在着不同的价值形式,诸如内在价值、工具价值和系统价值等,这是从价值主体的不同选择以及对价值主体的不同作用的意义上所规定的不同价值形式。在现实性上,自利性的内在价值、利他性的工具价值和互利性的系统价值是彼此制约、相互依存、相互规定和同步生成的关系。探讨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不仅有助于推进和深化价值论研究,而且将有利于改善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益的理论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在价值 工具价值 系统价值 辩证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逻辑还是教育逻辑?——高职专业群建设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耦合 被引量:19
5
作者 张磊 张弛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2-30,共9页
学生是高职教育的主体,专业群建设是教育的有效载体,面向学生的全面发展理应成为高职教育专业群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尽管高职专业群建设在实践层面已经广泛开展,却存在实然行动的困境。这种困境的根源在于高职专业群始终被禁锢在产业... 学生是高职教育的主体,专业群建设是教育的有效载体,面向学生的全面发展理应成为高职教育专业群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尽管高职专业群建设在实践层面已经广泛开展,却存在实然行动的困境。这种困境的根源在于高职专业群始终被禁锢在产业逻辑的工具理性价值思维之中,而长期受到教育“服务于产业经济发展”外生价值诉求的束缚。阐释高职专业群建设逻辑中工具理性价值的超越与价值理性的回归,发现其并非产业逻辑,而是教育逻辑的回归。超越产业逻辑的工具理性假象,还原高职专业群建设“职业逻辑”的真实面貌,是使其获得可持续性发展的基础。高职专业群建设亟需超越产业逻辑的工具理性局限,并回归教育逻辑的价值理性,在理念、专业组建和课程等层面生成高职专业群建设的耦合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教育 专业群建设 价值理性 工具理性价值 产业逻辑 教育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祛魅公共利益:基于“价值——工具”法律利益分类范式 被引量:13
6
作者 刘光华 张广浩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62-173,共12页
何谓公共利益,公共利益在法律利益体系中的地位、角色和边界如何?是一个极具现实重要性,又兼具理论争议性的法学命题与法律适用问题,中外皆然,历久弥新。在传统主流法理学的利益分类理论中,公共利益常常与个体利益、社会利益及国家利益... 何谓公共利益,公共利益在法律利益体系中的地位、角色和边界如何?是一个极具现实重要性,又兼具理论争议性的法学命题与法律适用问题,中外皆然,历久弥新。在传统主流法理学的利益分类理论中,公共利益常常与个体利益、社会利益及国家利益并列而用。该利益分类理论模式及其制度成果,直接导致公共利益被人为地戴上了一幅普洛透斯(Proteus)面具,使得理论研究者和实务应用者困入了具有迷幻色彩的公共利益"罗生门"。在批判继承传统法律利益分类学说的基础上,尝试借助"价值—工具"两层次法律利益分类范式,透过概念辨析和假设检验等方法,对公共利益及其在法律利益体系中的地位、角色和边界进行再解读。作者认为,公共利益和私人利益是价值形态的利益存在;个体利益、社会利益以及国家利益等则属于工具形态的利益存在。价值形态利益和工具形态利益之间互相映射,但二者不可化约等列。最后,借助部门法语境中的公共利益及其变种形态,验证了"价值—工具"法律利益分类范式,并进一步揭示了法律利益体系中公共利益的具体表现形式。以期为打开长久困扰人们的公共利益"罗生门",提供一把可能的方法论钥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利益 价值工具”分类范式 公共利益 私人利益 个体利益 社会利益 国家利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工具性价值与目的性价值的辩证思考 被引量:9
7
作者 曾永平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0年第3期31-33,共3页
探讨思想政治教育工具性价值与目的性价值的辩证关系是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深层次的考量。这种考量亦是对个人与社会,人是目的与手段的深层矛盾的醒思。对思想政治教育工具性价值与目的性价值辩证关系的考量,同时还是我们对思想政治教育... 探讨思想政治教育工具性价值与目的性价值的辩证关系是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深层次的考量。这种考量亦是对个人与社会,人是目的与手段的深层矛盾的醒思。对思想政治教育工具性价值与目的性价值辩证关系的考量,同时还是我们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另一种有根据的解读和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工具价值 目的性价值 辩证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代呼唤人文体育价值观——工具理性体育价值观批判(1) 被引量:37
8
作者 袁旦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6,共6页
以文化结构三层次理论方法把握体育的结构。力图直面人们的生活和生活中的体育,从这两者的相互联系入手对现实中国体育的内在价值目标和结构形成的历史必然性进行反思、追问和评价,从而论证今日中国体育赖以存在的条件的根本变化,其价... 以文化结构三层次理论方法把握体育的结构。力图直面人们的生活和生活中的体育,从这两者的相互联系入手对现实中国体育的内在价值目标和结构形成的历史必然性进行反思、追问和评价,从而论证今日中国体育赖以存在的条件的根本变化,其价值目标和结构必须改造的历史必然性。指出:这一改造的核心是社会体育文化观念的转变,使我们的体育发展过程成为批判工具理性体育价值观和实践并不断丰富人文体育价值观的过程,不再是"普及—提高"为提高的过程,而是"普及—提高"为普及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体育价值 工具理性体育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之间──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的历史评判 被引量:8
9
作者 李善峰 《学术界》 CSSCI 1996年第1期32-37,共6页
在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之间──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的历史评判李善峰一、现代化的历史局限性现代化肇始于欧洲宗教改革和启蒙时代以来的理性主义运动,是一种持续的历史变迁.作为伴随着资本主义出现的新型文明,它是生产方式、社会结构和... 在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之间──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的历史评判李善峰一、现代化的历史局限性现代化肇始于欧洲宗教改革和启蒙时代以来的理性主义运动,是一种持续的历史变迁.作为伴随着资本主义出现的新型文明,它是生产方式、社会结构和人类的文化精神理性化的产物。近代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保守主义思潮 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 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 中国文化 现代化 西方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 现代性 东西文化 理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性假定:作为工具价值的思考 被引量:2
10
作者 罗明星 《理论月刊》 2003年第7期36-38,共3页
人性假定是一种方法。侧重于工具价值的人性假定与侧重于人文价值的人性论不同,它不寻求人性理论自身的真理性,而是追求人性假定衍生出的社会后果。人性假定是维度与质态的统一。在维度上,人性假定有利己与利他的划界;在质态上,则有善... 人性假定是一种方法。侧重于工具价值的人性假定与侧重于人文价值的人性论不同,它不寻求人性理论自身的真理性,而是追求人性假定衍生出的社会后果。人性假定是维度与质态的统一。在维度上,人性假定有利己与利他的划界;在质态上,则有善与恶的区分。维度与质态的不同整合,构成不同的人性假定模式。人性假定通过经验推度与理性导引来完成,其运作可以从社会与个体两个层面展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性假定 工具价值 善性与恶性 利己与利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的内在价值与工具价值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远明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39-40,共2页
健康价值是内在价值与工具价值的统一。从系统论角度看,健康作为一种理想与完美的生命活动状态,与生命活动趋向的终极目标———物种的生存与繁殖———具有同一性。因此,健康是生命致力于追求的目标,也即生命的内在价值。健康是生命的... 健康价值是内在价值与工具价值的统一。从系统论角度看,健康作为一种理想与完美的生命活动状态,与生命活动趋向的终极目标———物种的生存与繁殖———具有同一性。因此,健康是生命致力于追求的目标,也即生命的内在价值。健康是生命的内在价值,是现代社会将健康确立为一种天赋的基本人权的重要依据。但人的的社会性决定了人生意义与目标的多元性,也使人的健康外现为效能的一种形式或一种可行使的实际功能,也即具有一种工具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 内在价值 工具价值 健康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价值与工具的理性哲思——评司汉武的哲学新著《价值与工具》
12
作者 邹德秀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6期F003-F003,共1页
关键词 司汉武 哲学研究 书评 价值工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消费者体验的时尚工具性价值与终极价值
13
作者 田超杰 《中国流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9-96,共8页
时尚已经渗透到消费的各个方面,但当前有关时尚价值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基于扎根理论、手段—目的链理论和问卷调查对时尚的体验维度、消费者追逐时尚的根本动机、消费者时尚体验对消费价值的影响等进行深入研究发现,时尚是一个多维... 时尚已经渗透到消费的各个方面,但当前有关时尚价值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基于扎根理论、手段—目的链理论和问卷调查对时尚的体验维度、消费者追逐时尚的根本动机、消费者时尚体验对消费价值的影响等进行深入研究发现,时尚是一个多维度的基础概念,它的体验维度包括:认知体验——新奇、感官体验——美观、情绪体验——唤起、行为体验——前卫;消费者追逐时尚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获得自信,其中包括对自我不足的补偿以及对完美和卓越的追求;前卫是时尚最为重要的维度,而美观对时尚的"酷"价值影响并不显著,表明消费者为追求时尚甚至可以舍弃美;时尚的工具性价值对终极价值——自信均具有正向影响作用,其中"酷"价值、形象价值对自信的影响较大,而愉悦价值、社会价值的影响相对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尚体验 工具价值 终极价值 手段-目的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践:价值与工具——毛泽东与邓小平实践思想之比较
14
作者 司汉武 《现代哲学》 1998年第1期4-8,共5页
目的与手段、价值与工具构成理性实践活动的两翼.实践效果的合理性有着对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共同要求.毛泽东实践思想具有鲜明的价值理性特征,正是这一特征从理论上导致了他晚年的失误;邓小平实践思想在价值理性基础上,具有突出的工... 目的与手段、价值与工具构成理性实践活动的两翼.实践效果的合理性有着对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共同要求.毛泽东实践思想具有鲜明的价值理性特征,正是这一特征从理论上导致了他晚年的失误;邓小平实践思想在价值理性基础上,具有突出的工具理性特征,这是他领导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理论源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与邓小平 邓小平理论 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 马克思主义 毛泽东的思想 社会主义现代化 发展生产力 生产力标准 中国革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价值兼顾下的旧城镇更新的土地资源价值评估研究--以广州市番禺区旧城镇为例 被引量:4
15
作者 梁旭初 谭俊杰 +1 位作者 袁媛 林定桂 《上海城市规划》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3-139,共7页
社会型城市更新应兼顾多元价值,同时考虑物质空间要素的迭代优化及非物质空间要素的保育利用。当前更新改造规划并未充分考量非物质空间要素,导致旧城更新实践上的文化保护“拆”“留”两难。从多元价值兼顾的视角实施更新地区的土地资... 社会型城市更新应兼顾多元价值,同时考虑物质空间要素的迭代优化及非物质空间要素的保育利用。当前更新改造规划并未充分考量非物质空间要素,导致旧城更新实践上的文化保护“拆”“留”两难。从多元价值兼顾的视角实施更新地区的土地资源价值评估,有助于推动更新规划走向社会型城市更新。以广州市番禺区旧城镇为例,分析旧城镇更新的历程和困境,基于多元兼顾的视角构建旧城镇更新改造规划的土地资源价值评估工具。运用多源大数据及实地调研数据,采用空间分析、语义分析等方法,基于必然认定项及低效评价指标体系,筛选需迫切改造的旧城资源进入更新资源数据库;然后基于文化、居住、产业三维度的多元价值评估体系,将数据库的旧城资源进行价值评估和分类分区。此后,对不同类型的旧城资源分别提出更新指引。探讨了结合物质空间要素指标和非物质空间要素指标的土地资源价值评估工具创新,以期为多元目标下的旧城镇改造提供思路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旧城镇 城市更新 土地资源价值评估工具 广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媒介之媒介:论电视情感传播的工具性价值 被引量:10
16
作者 崔莉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43-144,共2页
关键词 电视传播效果 工具价值 情感传播 传播媒介 传播意图 传播内容 传播过程 表现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的本体价值与工具价值关系管窥 被引量:22
17
作者 刘复兴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1年第6期51-55,78,共6页
人、教育、社会的关系问题是当前教育理论讨论的热点。教育是联系人和社会的纽带,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由于客观教育实践的原因,社会历史的原因及人的主观原因,在教育的不同方面有不同的反映。反映在教育目的上,便有“个人本位”... 人、教育、社会的关系问题是当前教育理论讨论的热点。教育是联系人和社会的纽带,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由于客观教育实践的原因,社会历史的原因及人的主观原因,在教育的不同方面有不同的反映。反映在教育目的上,便有“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之争;反映在教育价值观方面,便有“本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实践 本体价值 社会发展 工具价值 教育管理者 教育价值 本体论 发展矛盾 社会价值 培养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哲学的工具价值和内在价值
18
作者 张天飞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1993年第5期27-29,共3页
随着商品经济大潮的到来,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过去,人们比较崇尚长远的理想,不大注重眼前的实际功利。当然,也有空喊革命口号的。现在,人们讲究实效,注重务实的观念大大强化了,谋求实惠、实利被认为是合理合法的事情。与... 随着商品经济大潮的到来,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过去,人们比较崇尚长远的理想,不大注重眼前的实际功利。当然,也有空喊革命口号的。现在,人们讲究实效,注重务实的观念大大强化了,谋求实惠、实利被认为是合理合法的事情。与此相应,人们对高度抽象的哲学,逐渐失去了热情,哲学思辩似乎太空虚了,有被冷落的趋势。哲学界也在讲“哲学的贫困”。其实,不仅是哲学,许多理论科学,甚至严肃艺术,也冷落多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作为 工具价值 内在价值 哲学的功能 改变世界 具体科学 功利 理论思维 转化为 哲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立医院公司化改造新探——兼论种类股制度的工具价值
19
作者 李润生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59-62,共4页
为助力当下热烈讨论的公立医院改革,探索公立医院公司化改造之路径,通过逻辑推理法和价值分析法,以种类股制度为切入点,深入论证了我国将公立医院改制为公司的可能性及必要性。公司更多的是一种法人化的象征,国家的股权控制及股权类型... 为助力当下热烈讨论的公立医院改革,探索公立医院公司化改造之路径,通过逻辑推理法和价值分析法,以种类股制度为切入点,深入论证了我国将公立医院改制为公司的可能性及必要性。公司更多的是一种法人化的象征,国家的股权控制及股权类型的特殊安排可以确保改制后的公立医院追求公共利益。公司化亦可解决我国公立医院的独立性难题,保障其自主权,提升其经营效率。我国应充分运用种类股制度工具,区分国家控股医院、国家参股医院和完全私有化医院,进行分类改造和规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立医院 公司化 种类股 工具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造就“有教养的人”:重温理查德·彼得斯的自由教育哲学
20
作者 王占魁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8-100,206,207,共15页
关于受教育者“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的问题,乃是标定教育目的和教育理想、决定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的教育学的核心命题。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英国分析教育哲学家彼得斯秉承柏拉图有关培养“自由人”的理性教育传统,通过有效区分作为理... 关于受教育者“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的问题,乃是标定教育目的和教育理想、决定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的教育学的核心命题。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英国分析教育哲学家彼得斯秉承柏拉图有关培养“自由人”的理性教育传统,通过有效区分作为理想结果的“教育”与指向却又并不必然导致这一结果的“被教授”或“接受课程训练”等“有关教育活动”,将“教育”确立为一种衡量和判断教-学活动的正当性与合理性的价值标准。进而,他又从教育本身所具有的非工具价值和无限性出发,为作为教育理想结果的“有教养的人”开创性地制定了三项价值标准:一是面向事物内在价值而非实用目的的自主学习态度;二是一切求真活动所必备的辨别力和理解力;三是超越专业训练的整体性人格的和谐。由此,彼得斯认为,从一个处于无限发展中“有教养的人”的育人理想出发,一切教育活动都应当鼓励人们忽视那种一成不变的知识体系观,欣然接受人们各种不同程度的理解方式。是否拥有这种健全的理解力,不仅是区分一个人是否“有教养”的标志,也决定了一个人对人类生活普遍条件的一般信念、态度和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查德·彼得斯 有教养的人 自由人 工具价值 自由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