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文化的价值层面
1
作者 马国柱 孟庆艳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10-15,共6页
人类自身完善发展的过程,一方面是创造、丰富文化的过程,另一方面又是继承文化的过程。而探讨文化的价值层面,则有助于我们对这一“文化过程”的理解。 一 在文化产生的过程中,人的行为先于语言、观念的产生,行为创造了文化的最初涵义... 人类自身完善发展的过程,一方面是创造、丰富文化的过程,另一方面又是继承文化的过程。而探讨文化的价值层面,则有助于我们对这一“文化过程”的理解。 一 在文化产生的过程中,人的行为先于语言、观念的产生,行为创造了文化的最初涵义。随着人类意识的逐渐觉醒,人开始了对异己物——自然的认识,并认识到自然界的力量是巨大的,超越了人自身的承受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符号 人的行为 审美判断 目的意识 论文化 价值层面 观念系统 工具尺度 道德判断 观念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文化发展中德育的终极关怀与多层面价值和方式——兼论当代中国德育哲学的变革 被引量:9
2
作者 郝文武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8,共8页
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根源和形成方式、表现形式,因此,对善的追求也有不同层面的内容、方式和形式,但对善的核心价值追求则是一致的。社会道德规范是德育的根本依据、追求目标和评价标准,德育是社会道德规范转化为个人道德品德和个人道德... 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根源和形成方式、表现形式,因此,对善的追求也有不同层面的内容、方式和形式,但对善的核心价值追求则是一致的。社会道德规范是德育的根本依据、追求目标和评价标准,德育是社会道德规范转化为个人道德品德和个人道德品德转化为良好社会道德风气的重要途径。在多元文化发展中的道德和德育应该形成以圣性最高善为核心价值取向,全面追求圣性最高善、理性基本善和物性底线善和谐统一的多层面的目标、价值和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 德育 多元文化 终极关怀 层面价值 层面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何以成为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 被引量:1
3
作者 田海舰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8-72,共5页
把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凝练为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有着深刻的理论依据、历史依据和现实依据。从理论依据来看,它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与马克思主义价值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核心... 把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凝练为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有着深刻的理论依据、历史依据和现实依据。从理论依据来看,它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与马克思主义价值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紧密相联;从历史依据来看,它与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文明史、近代以来170多年的斗争史、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奋斗史、新中国成立60多年的发展史、改革开放30多年的探索史紧密相联;从现实依据来看,它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总布局、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总任务、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奋斗目标、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世界文明有益成果、世界各国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梦想紧密相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国家层面价值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研究生公民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潘宛莹 张澍军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13-116,共4页
以"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主要内容的公民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公民确立道德规范的基本引领,同时也是高校进行德育的重要依据。而研究生群体的特殊性、认同现状与培育目标之间的关系表明,研究生公民层面社会主义核心... 以"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主要内容的公民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公民确立道德规范的基本引领,同时也是高校进行德育的重要依据。而研究生群体的特殊性、认同现状与培育目标之间的关系表明,研究生公民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任重道远。实现新时代研究生公民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建构全员育人的培育体系,是一条较为科学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研究生 公民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培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持续发展的伦理价值观综述 被引量:8
5
作者 闫增强 陶昆刚 秦炳慧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30-33,共4页
国内外专家学者对发展观的探讨研究经过了从经济、技术层面到文化、价值层面的深化,通过对以往发展观的研究和总结,人们对伦理价值观的研究从传统的伦理价值观发展到了可持续发展的伦理价值观。本文试就超越“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 国内外专家学者对发展观的探讨研究经过了从经济、技术层面到文化、价值层面的深化,通过对以往发展观的研究和总结,人们对伦理价值观的研究从传统的伦理价值观发展到了可持续发展的伦理价值观。本文试就超越“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的环境伦理价值观,超越“西方中心主义”和“城市主义”的代内伦理价值观,超越“本代中心主义”的代际伦理价值观的观点作出综述,并在代内伦理价值观中首次提出了不同群体之间的公平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伦理价值 可持续发展 “人类中心主义” 非人类中心主义 西方中心主义 专家学者 技术层面 价值层面 公平问题 发展观 国内外 经济 代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年来法治之法的价值、制度与谱系生长 被引量:3
6
作者 陈卯轩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9-25,共7页
20年来法治之法在中国法学中的生长有三个维度。一是价值层面,由于权利视角的引入,导致了向“权利本位”的转向,在法学中完成了权利启蒙;二是在制度层面,法律原则与法律规则一起,更新了法律规范的结构,“活法”又与法律规范一起,推动了... 20年来法治之法在中国法学中的生长有三个维度。一是价值层面,由于权利视角的引入,导致了向“权利本位”的转向,在法学中完成了权利启蒙;二是在制度层面,法律原则与法律规则一起,更新了法律规范的结构,“活法”又与法律规范一起,推动了法律制度的升级;三是在谱系层面,由于“地方性知识”的价值发现,一方面通过解构法治的普世性,落实本土资源的想象,预设了法治文化模式的多元性,另一方面建立起民间法的合法性,终结了国家法的垄断从而丰富了法治之法的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 法的价值 生长 谱系 法律规范 地方性知识 中国法学 价值层面 权利本位 制度层面 法律规则 法律原则 “活法” 法律制度 价值发现 本土资源 文化模式 普世性 多元性 合法性 民间法 国家法 结构 终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当前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现状 被引量:4
7
作者 贺拥军 周小李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2007年第8期110-111,共2页
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是指大学生在人生的特殊领域——职业生涯中对待职业选择和职业活动特有的价值取向,是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职业价值观包含礼会价值层面和自我价值层面。从社会价值层面来看,任何个人的职业价值观都... 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是指大学生在人生的特殊领域——职业生涯中对待职业选择和职业活动特有的价值取向,是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职业价值观包含礼会价值层面和自我价值层面。从社会价值层面来看,任何个人的职业价值观都应包含着对一定社会责任的认同,体现着社会对个人职业角色安排的价值认定。从自我价值层面来看,职业是个人获得生存和发展、实现自身潜能的一个重要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价值 大学生 人生价值 价值层面 现状 社会责任 职业活动 职业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心价值观的多样表现 被引量:3
8
作者 时统宇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9-81,共3页
2010年1月,江苏卫视从社会价值层面提炼出了"情感世界幸福中国"的新品牌定位。1月15日,江苏卫视推出新派婚恋交友栏目《非诚勿扰》,栏目开播以来收视率一路攀升,据索福瑞34城市快速监测,《非诚勿扰》截止到4月18日最高收视已... 2010年1月,江苏卫视从社会价值层面提炼出了"情感世界幸福中国"的新品牌定位。1月15日,江苏卫视推出新派婚恋交友栏目《非诚勿扰》,栏目开播以来收视率一路攀升,据索福瑞34城市快速监测,《非诚勿扰》截止到4月18日最高收视已经达到3.82,节目牢牢占据全国同时段收视排名第一,节目的火爆状态已经引起来自业内和业外人士的广泛关注。3月31日,江苏卫视携手本刊编辑部在北京召开了《非诚勿扰》栏目高端研讨会,就栏目的社会背景、存在价值、生产制作、审美取向等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本期个案约请与会的五位专家和江苏卫视一线操作者分别撰文并集结发表,希冀就《非诚勿扰》所引发的社会关注以及所引领的婚恋交友节目风潮进行理性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价值 《非诚勿扰》 江苏卫视 社会背景 2010年 品牌定位 情感世界 价值层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物统一:当代马克思生态意识的价值尺度
9
作者 王洪新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37-237,共1页
王洪新撰文《论马克思自然观视野中的生态意识》指出,从价值层面上来看,诞生于生态意识之前的马克思自然观显然具有着强烈的生态价值实现诉求,无论是以实践的哲学根基来认识自然,还是从人的社会性角度来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都强调了人... 王洪新撰文《论马克思自然观视野中的生态意识》指出,从价值层面上来看,诞生于生态意识之前的马克思自然观显然具有着强烈的生态价值实现诉求,无论是以实践的哲学根基来认识自然,还是从人的社会性角度来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都强调了人与自然的综合、平等、互动的总体性关系。马克思自然观是以实践为基础的,因此自然是强调真理与价值的统一,基于人对自然的规律性的认知和尊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意识 价值尺度 马克思 人与自然的关系 当代 自然观 人的社会性 价值层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及实践路径
10
作者 薛栋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71-72,共2页
薛栋在《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14年第11期撰文,分析指出了高等职业教育在物质层面和制度层面已经到达了全面提升质量的新阶段,但是,高等职业教育目前却面临着价值层面滞后的问题,据此,作者提出高等职业教育必须注重职业精神教育。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价值层面 实践路径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职业精神教育 物质层面 制度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写作教学的有效策略 被引量:5
11
作者 荣维东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32-35,共4页
新课改以来很多人热衷于从“人文性”方面对作文教学发表高见,却对“如何(有效地)写”避而不谈。放眼国外的写作教学,一般不太注重价值层面的玄虚思辨,而是致力于科学有效写作策略的研制、开发与实践。
关键词 写作教学 有效策略 “人文性” 作文教学 价值层面 写作策略 课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良传统如何“返本开新” 被引量:1
12
作者 邹广文 禹嘉煐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38-39,共2页
党的优良传统,其厚重常常让我们身居其中而不自知,社会的变迁使得我们淡化了对于优良传统的自觉承传意识。在当代,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也需要"返本开新",尤其是要以更加开放的心胸,着重在价值层面去对党的优良传统予以自觉认... 党的优良传统,其厚重常常让我们身居其中而不自知,社会的变迁使得我们淡化了对于优良传统的自觉承传意识。在当代,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也需要"返本开新",尤其是要以更加开放的心胸,着重在价值层面去对党的优良传统予以自觉认同,对外来文化先进合理成分进行学习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优良传统 返本开新 价值层面 外来文化 自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作人与张爱玲:《亦报》空间的“互动” 被引量:2
13
作者 巫小黎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1-58,共8页
若不是在《亦报》空间,很难想象,周作人和张爱玲会有什么关联。隔着两代人,并不是他们交往的屏障和壁垒,这是常识。品味、志趣、学识和做派等价值层面的距离,才是他们不能成为朋友的关键性因素。所以,会有学者依据《知堂集外文(... 若不是在《亦报》空间,很难想象,周作人和张爱玲会有什么关联。隔着两代人,并不是他们交往的屏障和壁垒,这是常识。品味、志趣、学识和做派等价值层面的距离,才是他们不能成为朋友的关键性因素。所以,会有学者依据《知堂集外文(亦报)随笔》作《周作人“偶遇”张爱玲》㈨的文章,为“周作人会去读张爱玲的小说”,感到“是一个意外”,并因此断言“实在是一次‘偶遇”’。然而,敞开《亦报》空间,事实就清楚得很,周作人与张爱玲并非“偶遇”,是张爱玲向周作人“示好”在先,随后,才有周作人“点评”《十八春》的“雅意”。周作人与张爱玲是名副其实的“对话”、“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动” 张爱玲 周作人 空间 “对话” 《十八春》 价值层面 随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化视野下的市场、国家与税费改革 被引量:2
14
作者 鄢庆丰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1期173-175,共3页
为了应对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的以农民负担为核心的乡村治理性危机,破解"三农"难题,中央政府决定从2000年开始在安徽省进行农村税费改革的试点,2002年试点范围进一步推进到河北、湖北等16个省份,至2006年,在全国范围内正... 为了应对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的以农民负担为核心的乡村治理性危机,破解"三农"难题,中央政府决定从2000年开始在安徽省进行农村税费改革的试点,2002年试点范围进一步推进到河北、湖北等16个省份,至2006年,在全国范围内正式取消农业税,并对种粮农民给予补贴。由于农村税费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在税费改革的同时还启动了一系列的配套改革,即乡村体制改革和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体制改革,主要措施是撤并乡镇、精简机构、分流人员、合村并组等。这一系列的改革在减轻农民负担、缓解干群矛盾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如基层财源枯竭,农村公益事业缺乏组织动力,农民集体观念、人际关系变化等新问题和新情况,构成了当前新农村建设所必须面对的环境和障碍。而当前农村政策的制定者和研究者显然对这一问题缺乏系统和明确的认识,也没有对农村税费改革政策实施过程进行跟踪调查研究。以下一组文章,是对税费改革及其在乡村社会造成的一系列政治社会现象的关注。这组文章在扎实的实证调查基础上,从不同的层面探讨了税费改革实施过程的逻辑归演、税费改革的深层原由及后果,对税费改革本身和相关配套改革的内在逻辑作出了与政策部门和学界主流不尽相同的新的解释,并提出了建设性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化 税费改革 现代化 村组干部 村级权力 价值层面 日常生活 小农家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人为本与立法的民众参与 被引量:1
15
作者 庞凌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1-73,共3页
以人为本的法律理念在价值层面上强调人具尊严、人是目的、人为主体。就立法这一国家定规立制的活动而言,要做到以人为本,不仅要求法律在内容上的人本化、人性化、人道化,更为基本的是,在立法的程序过程中,要尊重民众的主体性地位,便利... 以人为本的法律理念在价值层面上强调人具尊严、人是目的、人为主体。就立法这一国家定规立制的活动而言,要做到以人为本,不仅要求法律在内容上的人本化、人性化、人道化,更为基本的是,在立法的程序过程中,要尊重民众的主体性地位,便利民众的普遍有序参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众参与 以人为本 立法 法律理念 价值层面 人是目的 有序参与 人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环境伦理的视角看生态智慧引导下的城市雨洪管理实践 被引量:1
16
作者 高山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6期4935-4937,共3页
以环境伦理为视角探讨生态智慧和水生态治理。介绍了环境伦理在西方的产生历史和对西方生态实践发挥的巨大作用,同时分析西方以内在价值或权利为核心所建立的环境伦理理论的思维范式;从"恋地情结"出发探讨中国哲学文化熏陶下... 以环境伦理为视角探讨生态智慧和水生态治理。介绍了环境伦理在西方的产生历史和对西方生态实践发挥的巨大作用,同时分析西方以内在价值或权利为核心所建立的环境伦理理论的思维范式;从"恋地情结"出发探讨中国哲学文化熏陶下的心理,并指出这种价值层面的探讨对中国当前生态实践的意义;对"恋地情结"的本质进行分析,指出恋地情结是在俗世中而又超越世俗的哲学文化心理,是在实践基础上实现的审美栖居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伦理 生态智慧 恋地情结 生态实践 雨洪 内在价值 中国哲学 生态治理 文化熏陶 价值层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陈独秀民主思想论纲
17
作者 贾可卿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17,281,共13页
在中国革命与现代化进程逐步展开的历史背景下,陈独秀民主思想的发展演变经历了三个阶段: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主要着力于民主的价值层面,对人权自由作了广泛阐发;接受马克思主义后,他的认识转到民主的主体层面,以阶级的眼光透视民主;... 在中国革命与现代化进程逐步展开的历史背景下,陈独秀民主思想的发展演变经历了三个阶段: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主要着力于民主的价值层面,对人权自由作了广泛阐发;接受马克思主义后,他的认识转到民主的主体层面,以阶级的眼光透视民主;到了晚年,他的思考重心落在民主的制度层面上,并实现了这三个层面的初步结合。价值层面、主体层面、制度层面的统一,即构成了民主的完整内涵。陈独秀从民主的角度对苏联模式进行了深刻反思,但始终坚守社会主义的基本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独秀 民主 价值层面 主体层面 制度层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社区服务中人力资源配置模式探析
18
作者 郭远远 王怡然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06Z期44-46,共3页
美国在社区管理、服务和发展方面有比较成熟的经验,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完善的社区人力资源配置模式。社区是特定的人的集合体,在社区中,凡是那些将自身价值投入社区管理、服务和发展活动中的人或人群都可以被视为社区人力资源。人力资... 美国在社区管理、服务和发展方面有比较成熟的经验,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完善的社区人力资源配置模式。社区是特定的人的集合体,在社区中,凡是那些将自身价值投入社区管理、服务和发展活动中的人或人群都可以被视为社区人力资源。人力资源的配置过程包括人力资源规划、获取、开发以及纪律与惩戒等职能活动。美国社区服务中的人力资源配置模式包含三个层次,即价值层面的竞争与融合、制度层面的发展创新和人力资源主体之间分工与合作关系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力资源配置 社区服务 政府雇员 职能活动 社区志愿服务 价值层面 健康保障系统 社区公共事务 资金预算 工作再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与引领--评《道德选择研究》
19
作者 张焕明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96-96,共1页
人们的道德选择能力如何,不仅是其个人道德价值观的体现,而且也标示着整个社会道德价值观的成熟程度。当下国内已有不少学者对道德选择的相关课题进行研究,但都不够系统、深入,更没有从道德选择的基础与核心,即价值层面做具体、缜... 人们的道德选择能力如何,不仅是其个人道德价值观的体现,而且也标示着整个社会道德价值观的成熟程度。当下国内已有不少学者对道德选择的相关课题进行研究,但都不够系统、深入,更没有从道德选择的基础与核心,即价值层面做具体、缜密的研究工作。王敬华博士所著《道德选择研究》一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出版)正是以此作为思考的焦点,从更高和更深刻的层次把握道德选择问题,并力图帮助人们解决道德实践中面临的重大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选择能力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道德价值 引领 成熟程度 价值层面 选择问题 道德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间中的意义
20
作者 张宝贵 《中文自学指导》 2008年第5期24-24,8,共2页
谈到意义,总要涉及到价值与事实两个判断层面。从价值层面来看,我们说一个对象有意义,指的是它对特定主体而言的价值,这好理解。比方说一簇康乃馨,它的意义对病人而言就是它的象征价值。关键是事实层面。按照传统形而上学的理解,一个对... 谈到意义,总要涉及到价值与事实两个判断层面。从价值层面来看,我们说一个对象有意义,指的是它对特定主体而言的价值,这好理解。比方说一簇康乃馨,它的意义对病人而言就是它的象征价值。关键是事实层面。按照传统形而上学的理解,一个对象有其本身自在的意义,与特定的主体无涉。就像那簇康乃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来之路 病人 对象 时间维度 王峰 康乃馨 价值层面 传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