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价值视角下我国中小学教研活动现状及发展策略 被引量:14
1
作者 卜玉华 《中小学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5-8,共4页
当前中小学教研活动中存在价值参照系不清晰、教师角色分工不科学、教研活动设计有效性不足等问题。基于多年实践研究,提出改进建议:一是以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明晰教研工作的价值参照系;二是构建深度合作教研模式,促进教师多主体参与... 当前中小学教研活动中存在价值参照系不清晰、教师角色分工不科学、教研活动设计有效性不足等问题。基于多年实践研究,提出改进建议:一是以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明晰教研工作的价值参照系;二是构建深度合作教研模式,促进教师多主体参与和个性化成长;三是依据学校教育活动节律,开展教研活动的长程策划;四是开展"前移后续式"教研,放大节点活动的多维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研组建设 价值参照系 “前移后续”式教研 节点活动 反思性探究 “新基础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经济转型与价值认识嬗变
2
作者 王宏维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3年第4期8-14,共7页
价值认识在当代中国经济转型中正历经嬗变.嬗变处于复杂的多维度交错的价值参照系中,主要维度有三:传统文化中的价值认识、“极左”思潮中的价值认识、外来社会文化思潮中的价值认识.价值认识表层结构的变化是从对个体利益的否定转向肯... 价值认识在当代中国经济转型中正历经嬗变.嬗变处于复杂的多维度交错的价值参照系中,主要维度有三:传统文化中的价值认识、“极左”思潮中的价值认识、外来社会文化思潮中的价值认识.价值认识表层结构的变化是从对个体利益的否定转向肯定,底层结构的变化是从对交换关系的轻视转向重视.所引起的价值认识机制的变化集中在价值认识取向和评判标准上,主要是由唯上转为唯实、由轻效益转为重效益.价值认识在嬗变中还呈现多元的趋向,并要求社会价值规范充分发挥导向功能,促使价值认识的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转型 价值认识 价值参照系 多元趋向 社会价值规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民族精神与民族凝聚力”第三次学术讨论会综述 被引量:6
3
作者 孔庆榕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1993年第2期49-53,共5页
以“中华民族精神与民族凝聚力”为主题的学术讨论会,十二月九日开幕,历时四天.这次研讨会同过去两年来两次大型讨论会比较,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一是从会议参加者的广泛性反映了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这一课题确实具有凝聚中华儿女的重大... 以“中华民族精神与民族凝聚力”为主题的学术讨论会,十二月九日开幕,历时四天.这次研讨会同过去两年来两次大型讨论会比较,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一是从会议参加者的广泛性反映了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这一课题确实具有凝聚中华儿女的重大意义和重大作用.这次能拔冗到会的,不仅有北京、天津、江苏、安徽、湖北、四川、甘肃、山西、新疆、上海、广东的学者,还有来自台湾、新加坡、香港的来宾和学者共约200人,可以说是盛况空前.他们千里、万里而来,抱着共同的目的和愿望,就是为了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为了中华的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 中华民族精神 当代中华民族 学术讨论会 民族文化 强中 扬中 中国大陆 价值参照系 优秀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和“群”的选择——从文学革命说开去
4
作者 卞新国 《高校教育管理》 1993年第4期32-36,共5页
翻开中国现代文学史,我们不难发现一条鲜明的轨迹:五四文学革命期间,以“人”的意识为核心的“人的文学”蓬勃兴起到了二十年代末,以“群”的意识为核心的“革命文学”急遽上升;经过一段时间的相持、搏斗,到了抗战以后,人的文学趋于低落... 翻开中国现代文学史,我们不难发现一条鲜明的轨迹:五四文学革命期间,以“人”的意识为核心的“人的文学”蓬勃兴起到了二十年代末,以“群”的意识为核心的“革命文学”急遽上升;经过一段时间的相持、搏斗,到了抗战以后,人的文学趋于低落,而革命文学则大抵与政治革命同步,阵容不断壮大,以致于最终占领了整个文坛。现代文学的这种选择的依据是什么?对此应作怎样的价值判断?这正是本文试图探究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学 革命文学 人的意识 五四文学革命 价值参照系 新文学 “人”的意识 五四时期 价值判断 人的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赫拉克利特的形而上学思想初探
5
作者 覃正爱 《湖湘论坛》 1997年第5期39-40,共2页
关键词 赫拉克利特 形而上学 相对主义 辩证法 人民群众 生成模式 价值参照系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宇宙观 对立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