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有商业银行员工的普适价值信仰建构研究——基于经济学普适原理的文化管理实践运用视角
1
作者 王亮 倪宏伟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2014年第6期96-102,共7页
文章针对国有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中对外经营文化与对内员工管理文化不分、企业核心价值体系对员工个体的吸引力不足等问题,从经济学与哲学理念相互结合的视角,重点研究以"求员工自利之道,循人生成功之路"为基础的企业文化... 文章针对国有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中对外经营文化与对内员工管理文化不分、企业核心价值体系对员工个体的吸引力不足等问题,从经济学与哲学理念相互结合的视角,重点研究以"求员工自利之道,循人生成功之路"为基础的企业文化管理理念。提出了企业员工价值信仰的内容应该以符合人类根本利益的普遍价值为基础,通过经济学的渗透性来系统认知员工的利益性行为导向文化理念、规则性行为导向文化理念和利他性行为导向文化理念,根据员工在认识、接受和权衡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约束条件基础上,采用经济学普适原理,构建"员工价值信仰"的基本内容,从而指出了深化国有商业银行企业文化的落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商业银行 价值信仰 企业文化 文化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儒家思想中的价值信仰及其实践性
2
作者 吴云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07-109,共3页
现代性“道德谋划”的失败,使得社会“伦理共契”碎片化,道德观念之一致性的丧失,成为最为深刻和危险的现代性危机。究其原因:其一,改革开放经济加速转型而导致的经济理性,其巨大的宰制作用,使得人的意义世界消退。其二,单子化... 现代性“道德谋划”的失败,使得社会“伦理共契”碎片化,道德观念之一致性的丧失,成为最为深刻和危险的现代性危机。究其原因:其一,改革开放经济加速转型而导致的经济理性,其巨大的宰制作用,使得人的意义世界消退。其二,单子化的单一个体所组成的现代社会失去了可能整合的社会认可,社会阶层、贫富差距、生活方式、态度意识的“碎片化”便成为不可避免的现代性后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信仰 儒家思想 现代性危机 “碎片化” 实践 道德观念 社会认可 经济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归人性的尊严与价值 信仰重建亟需摒弃功利思维
3
作者 方朝晖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7期30-31,共2页
信仰的核心是人性的尊严与价值信仰,就其本义而言,并不一定意味着对神灵或彼岸的信仰。人类的信仰体系本是一个完整的立体结构,有多种不同的层次。信仰的对象可以是某个具体的存在物(如鬼神或图腾等),也可以是某种抽象的价值(如真理... 信仰的核心是人性的尊严与价值信仰,就其本义而言,并不一定意味着对神灵或彼岸的信仰。人类的信仰体系本是一个完整的立体结构,有多种不同的层次。信仰的对象可以是某个具体的存在物(如鬼神或图腾等),也可以是某种抽象的价值(如真理、道义、美德、尊严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仰问题 价值信仰 生命智慧 精神信仰 民间宗教 自我人格 中华民族历史 人生态度 不知道 超越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2012年财富中国五百强企业的信仰价值观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吴杲 杨东涛 《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095-1100,1245,共7页
以2012年财富中国500强企业为样本,通过二手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利用内容分析法对这些企业的信仰价值观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中国企业主要强调成就进取、诚信守诺、变革创新、合作共赢等17类价值观。由此,讨论了中国企业信仰价值观的内... 以2012年财富中国500强企业为样本,通过二手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利用内容分析法对这些企业的信仰价值观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中国企业主要强调成就进取、诚信守诺、变革创新、合作共赢等17类价值观。由此,讨论了中国企业信仰价值观的内容、文化特征、功能特点与分布特点,并指出了未来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价值 信仰价值 行动价值 内容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第三代新儒家的代言人”的出色解读——评《终极信仰与多元价值的融通》
5
作者 许苏民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43-143,共1页
关键词 《终极信仰与多元价值的融通》 姚才刚 儒学思想 刘述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居印度藏胞价值观变化探析——以婚姻家庭、信仰价值观为主 被引量:2
6
作者 伍懿雯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4-19,共6页
移居印度的藏胞是海外少数民族移民中具有代表性的群体之一。"德里调查"中的调查结果和统计数据显明印度德里两个社区的藏胞价值取向类别中的"婚姻家庭价值观"、"信仰价值观"随着社会生产方式的变更和社... 移居印度的藏胞是海外少数民族移民中具有代表性的群体之一。"德里调查"中的调查结果和统计数据显明印度德里两个社区的藏胞价值取向类别中的"婚姻家庭价值观"、"信仰价值观"随着社会生产方式的变更和社会环境的变迁,印度藏胞的文化传统主体和价值观主体虽然与整个藏族文化有着相通和稳定的一面,但在思想观念尤其是在价值认同和价值观取向等方面表现出明显而复杂的变化趋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居印度藏胞 德里藏族社区 婚姻价值 信仰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维度中的“第二个结合”的思想解放意义探究
7
作者 黄明理 朱以楠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14,146,共11页
“思想解放”不仅是一般知识论意义上的认识之改变,它还是“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其实质是最深层的世界观层面的变革,它作为政治范畴旨在实现思想、政治和行动的统一。“第二个结合”的思想解放意义突出地表现为:它化解了现... “思想解放”不仅是一般知识论意义上的认识之改变,它还是“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其实质是最深层的世界观层面的变革,它作为政治范畴旨在实现思想、政治和行动的统一。“第二个结合”的思想解放意义突出地表现为:它化解了现代化进程中长期存在的“古今中西之争”,确立了以马克思主义为“魂脉”和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脉”的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基本架构;它克服了长期以来对马克思主义的本质作唯知识论意义上的片面解读,强调了其价值观的合理性,全面彰显了马克思主义所独有的科学真理性与价值合理性内在统一的本质特征;它体现了对人的需要具有发展性这一规律的自觉遵循,充分凸显了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信仰;它解构了西方文化中心论和优越论在现代化理论上的西方话语霸权,为建构中国式现代化话语权和树立民族文化自主与自信奠定了理论根基,同时鲜明地标识了中国式现代化特有的本质和优势,并为其健康发展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个结合” 思想解放 中国式现代化 价值信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权力制约的路径选择及其价值预设 被引量:7
8
作者 何显明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19-125,共7页
公共领域的制度安排及其演变,不仅与社会现实的政治、经济条件相关,而且与政治共同体的文化价值传统相关。民族传统的价值信仰体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公共制度设计的价值取向和制度选择的思维空间。中西方在公共权力制约上不同的路径选... 公共领域的制度安排及其演变,不仅与社会现实的政治、经济条件相关,而且与政治共同体的文化价值传统相关。民族传统的价值信仰体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公共制度设计的价值取向和制度选择的思维空间。中西方在公共权力制约上不同的路径选择,隐含着对人性以及人类社会生活秩序不同的价值预设。这种观念预设同制度演进形成了一种既相互支撑又相互限制的内在循环,并使观念演进和制度变迁一并呈现出了自我强化的路径依赖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权力 价值信仰 政治共同体 制约 限制 价值预设 公共领域 路径选择 制度演进 路径依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国家核心价值体系“高势位”建设的目标诉求与方针 被引量:3
9
作者 陈秉公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2年第5期1-6,共6页
"全球化"时代必须重新认识"价值信仰"系统的地位和特性,文明的实质是以"价值信仰"系统为纽带的"生存共同体"。"价值信仰"系统是文明发轫的前提、文明凝聚力的基础、文明的动力源泉... "全球化"时代必须重新认识"价值信仰"系统的地位和特性,文明的实质是以"价值信仰"系统为纽带的"生存共同体"。"价值信仰"系统是文明发轫的前提、文明凝聚力的基础、文明的动力源泉和文明有序与无序的"晴雨表",具有结构性、流动性和合法性,必须"高势位"建构。"高势位"国家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目标是具有五种优秀品格——真理性品格、民族性品格、时代性品格、包容性品格和自觉性品格。"全球化"时代,国家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必须实行"叠加创新"方针,通过"叠加创新"和"高势位"建设,实现人类文化和文明的"高势和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核心价值体系 价值信仰”系统 “高势位”建设 “叠加创新”方针 “高势和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重塑卫生经济主流价值的感悟
10
作者 崔春 《卫生经济研究》 2007年第11期14-15,共2页
关键词 价值信仰 卫生经济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 医疗行业 信誉危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漂泊的心灵:现代化进程中的文化价值失范现象 被引量:3
11
作者 何显明 揭扬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78-82,共5页
漂泊的心灵:现代化进程中的文化价值失范现象何显明,揭扬一与18世纪启蒙主义思想家对理性主义时代人类文明发展合理化、秩序化、高尚化前景的浪漫主义展望截然对照的是,自进人现代社会以来,人类社会日益陷人了空前的精神危机和价... 漂泊的心灵:现代化进程中的文化价值失范现象何显明,揭扬一与18世纪启蒙主义思想家对理性主义时代人类文明发展合理化、秩序化、高尚化前景的浪漫主义展望截然对照的是,自进人现代社会以来,人类社会日益陷人了空前的精神危机和价值混乱之中。意义迷失、精神颓废、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失范 文化价值秩序 现代化进程 失范现象 后发展国家 终极价值 现地化 传统文化 马克思恩格斯 价值信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信念、信仰、理想及其科学化建设 被引量:3
12
作者 阎献晨 王瑞娟 《理论探索》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4-17,22,共5页
信仰是对于世界和人生的总看法总方针 ,称之为真理或主义 ;信念是有关社会和人生的基本信条 ;理想则是对经过预测而设计的人们为之奋斗的未来最完美的远大价值目标体系。信念、信仰、理想的确立是个人社会化过程。加大信仰科学化建设力... 信仰是对于世界和人生的总看法总方针 ,称之为真理或主义 ;信念是有关社会和人生的基本信条 ;理想则是对经过预测而设计的人们为之奋斗的未来最完美的远大价值目标体系。信念、信仰、理想的确立是个人社会化过程。加大信仰科学化建设力度 ,根本上是要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这个论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意识 价值观念 信仰危机 信仰建设 与时俱进 信念 信仰 理想 科学化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构与重塑我国制度权威的时代价值及路径选择
13
作者 白宝山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Z期56-58,共3页
对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而言,建构与重塑制度权威是促进社会转型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推进社会民主和谐的重要途径。但受政治权威与制度权威不协调、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不协调等因素影响,我国面临着制度权威缺失、制度建设滞后等制度失... 对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而言,建构与重塑制度权威是促进社会转型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推进社会民主和谐的重要途径。但受政治权威与制度权威不协调、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不协调等因素影响,我国面临着制度权威缺失、制度建设滞后等制度失范问题,这些影响了法治化建设的顺利推进。为此,应当培育良好的制度文化氛围,推进制度创新和体制改革,提高制度的合法性和科学性,以更好地建构与重塑制度权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权威 时代价值 路径选择 价值信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孔繁森研究的拓展与深化——评《孔繁森价值观研究》
14
作者 臧乐源 《理论学刊》 CSSCI 1999年第1期127-127,共1页
邢志第、刘继孟二位教授主编的《孔繁森价值观研究》一书,是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九五”规划重点课题“从孔繁森事迹看改革开放条件下领导者的价值观”的成果之一,现已由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该书是一部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 邢志第、刘继孟二位教授主编的《孔繁森价值观研究》一书,是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九五”规划重点课题“从孔繁森事迹看改革开放条件下领导者的价值观”的成果之一,现已由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该书是一部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系统研究孔繁森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观研究 人生价值 孔繁森精神 信仰价值 道德价值 无产阶级 领导干部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世界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公共性”的视野与个体生存意义根基之探寻 被引量:10
15
作者 袁祖社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3-39,共7页
以信仰缺失为标志的整体性的“终极关怀”的失落和深刻的生存“意义危机” ,是当前中国社会精神生活领域的严峻现实 ;形而上学的被彻底流放和遗忘 ,使整个社会充斥着不无厚黑的所谓生存智慧、处世技巧 ,以及苟且偷安的自我保护术甚至还... 以信仰缺失为标志的整体性的“终极关怀”的失落和深刻的生存“意义危机” ,是当前中国社会精神生活领域的严峻现实 ;形而上学的被彻底流放和遗忘 ,使整个社会充斥着不无厚黑的所谓生存智慧、处世技巧 ,以及苟且偷安的自我保护术甚至还有损人利己的阴毒和狡诈 ,导致文化“公共性信念”、社会价值“信仰迷失”与个体价值“信念危机” ;无疑 ,共同的意义世界、价值信仰以及共同的文化信念 ,是社会迈向文明历程中的极为重要的心理基础和文化保证 ;从学理上讲 ,此一问题的解决 ,需要从两个方面做出努力 :一是作为理想、价值信仰—信念的对象并决定着、支配着理想、价值信仰—信念的我们社会的本位价值观念与价值归宿定位的明晰化问题 ;二是对经济利益—功利的追求是否必然导致信仰的缺失和信念的茫然 ,即对经济利益———功利的追求———个人的日常生计能否与社会的最高理想和终极价值信仰统一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极关怀 社会价值 公共文化精神 社会学 价值信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党对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 被引量:5
16
作者 梁道刚 《探索》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9-32,共4页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内容非常丰富的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如下几个内涵: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有一个坚强领导核心;是一个经济利益共同体;有着共同的价值信仰和道德规范;充分实现社会主义民主;充满公平和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的社...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内容非常丰富的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如下几个内涵: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有一个坚强领导核心;是一个经济利益共同体;有着共同的价值信仰和道德规范;充分实现社会主义民主;充满公平和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的社会的能力,是执政党重要的执政能力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民主 执政规律 价值信仰 执政党 执政能力 领导核心 建设社会主义 经济利益 公平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使命新担当:抗战题材电视剧创作的现状与反思 被引量:1
17
作者 徐书婕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62-164,共3页
作为展现中华民族苦难历史和英勇不屈民族精神的抗日战争,一直是我国影视剧创作中的宝贵资源。在近年抗战题材电视剧的创作生产中,我国抗战题材电视剧数量可观,创作类型丰富。
关键词 电视剧创作 民族史 英勇不屈 民族精神 主旋律电视剧 叙事角度 全民抗战 战争场面 价值信仰 央视一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学对传统儒学的变革及其意义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育济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87-89,共3页
严复说:“若欲究人心政俗之变,则赵宋一代历史最宜究心。中国之所以为今日之现象者,为善为恶姑具不论,而为宋之所造就者,什八九可言。”理学作为宋明时期思想文化的主流,其对中华民族“人心政俗”的影响更是至大至深,对中国人的思维结... 严复说:“若欲究人心政俗之变,则赵宋一代历史最宜究心。中国之所以为今日之现象者,为善为恶姑具不论,而为宋之所造就者,什八九可言。”理学作为宋明时期思想文化的主流,其对中华民族“人心政俗”的影响更是至大至深,对中国人的思维结构、精神风貌、价值观念,对中国的社会历史进程等等都产生了具有深远意义的重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儒学 宋代理学 宋明理学 价值信仰 中华民族 价值体系 宇宙自然观 宇宙本体论 精神境界 天地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温暖是提高组织效率的关键要素
19
作者 竹立家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7-17,共1页
组织效率的提高,不仅取决于组织价值对组织成员的吸引力,更重要的是由组织环境、组织机制所营造的良好的温馨的组织氛围决定的。只有在一个良好的、温馨的组织氛围下,组织价值才能成为每个成员的自觉实践,组织原则才能得到自觉的贯彻执... 组织效率的提高,不仅取决于组织价值对组织成员的吸引力,更重要的是由组织环境、组织机制所营造的良好的温馨的组织氛围决定的。只有在一个良好的、温馨的组织氛围下,组织价值才能成为每个成员的自觉实践,组织原则才能得到自觉的贯彻执行,组织目标也才能最终落到实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效率 组织氛围 组织价值 组织目标 组织原则 组织机制 价值信仰 发展效率 民主集中制原则 价值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除先进典型树立上社会逆反心理的思考
20
作者 林颖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9期26-27,共2页
针对当前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建设,树立怎样的先进典型才能最广泛、最切实地发挥净化政治生态的作用,是一个值得深思的现实问题。党员干部先进典型不应混同于一般的劳动模范、道德楷模。劳动模范是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不断"创新、创先... 针对当前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建设,树立怎样的先进典型才能最广泛、最切实地发挥净化政治生态的作用,是一个值得深思的现实问题。党员干部先进典型不应混同于一般的劳动模范、道德楷模。劳动模范是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不断"创新、创先、创优、创最佳"、成绩卓著的劳动者,其内涵是忘我工作的献身精神。道德楷模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在道德上被人们效仿的榜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楷模 党员干部 行为规范 模范事迹 献身精神 创先 价值信仰 政治生态 特定历史条件 思想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