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1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价值伦理观 被引量:9
1
作者 李菲 惠泱河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53-356,共4页
依据可持续发展理论和伦理学基本原理,从伦理角度论述了水资源的生态价值,提出了只有保证人水平等,尊重水资源的“自由”和“权利”,建立人水和谐关系,才能保证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水资源 价值伦理 可持续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伦理学的价值伦理学转向 被引量:6
2
作者 董世峰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51-57,共7页
传统伦理学的价值伦理学转向,一是基于研究重心由“应当”问题转换为“德行之所以然”的问题,二是基于研究范式上由目的论、德性论、义务论等转换为价值论。作为传统伦理学的集大成者,康德伦理学一方面因其浓烈的价值论色彩而成为舍勒... 传统伦理学的价值伦理学转向,一是基于研究重心由“应当”问题转换为“德行之所以然”的问题,二是基于研究范式上由目的论、德性论、义务论等转换为价值论。作为传统伦理学的集大成者,康德伦理学一方面因其浓烈的价值论色彩而成为舍勒和N.哈特曼价值伦理学的前奏,另一方面因其“实质”内容缺失而致的形式主义又为后者的拓展提供了空间。舍勒,尤其是N.哈特曼的实质价值伦理学正是在康德伦理学的理论平台上得以建立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伦理 道德基础 应当 价值 价值伦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碳技术的价值伦理问题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倩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74-177,共4页
低碳技术具有工具内涵和工艺内涵,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温室效应给环境和气候造成的极大危害,但是低碳技术也引发了价值伦理问题。基于低碳技术的哲学反思和思想根源,探讨了低碳技术存在的伦理问题,主要包括:技术意志剥夺了人的主体性,科... 低碳技术具有工具内涵和工艺内涵,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温室效应给环境和气候造成的极大危害,但是低碳技术也引发了价值伦理问题。基于低碳技术的哲学反思和思想根源,探讨了低碳技术存在的伦理问题,主要包括:技术意志剥夺了人的主体性,科层制、技术工具理性与道德价值理性断裂等问题。通过分析低碳技术的属性、人的主体性及伦理问题的责任者等原因,从打破传统伦理、树立整合多元主义的伦理观点、建设世界主义的全球公共政治文化及重建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平衡四个方面重构低碳技术的伦理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技术 价值伦理 工具理性 价值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伽达默尔的实践哲学与价值伦理学 被引量:1
4
作者 张能为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38-49,266-269,共12页
学界普遍存在的将伽达默尔解释学与伦理学分而说之抑或将其两者作完全简单等同可以说都有失偏颇,也失之根本。如同海德格尔所认为的"科学技术已经破坏了德国人的人文精神与人文价值",伽达默尔深刻之处在于分析了人类生活价值... 学界普遍存在的将伽达默尔解释学与伦理学分而说之抑或将其两者作完全简单等同可以说都有失偏颇,也失之根本。如同海德格尔所认为的"科学技术已经破坏了德国人的人文精神与人文价值",伽达默尔深刻之处在于分析了人类生活价值伦理失落之根是实践理性、实践智慧的缺位和沦丧,"实践衰退为技术",价值伦理的重塑意味着实践哲学的重建与复兴,因为从根本上说,"实践就是伦理学实践"。实践哲学就是对人类存在本质和生活行为与状态的一种理性反思,是关乎人类存在、目的、价值与意义的根本性理解,它要求在它所框定的结构中去把握"正确的""共同的"伦理;实践哲学作为一种方法观念"将再度重视‘伦理学’,即为‘伦理学’进行一般的辩护,但不是针对价值意识的内容,而是针对权利和道德中亦即伦理中的活生生的社会现实性"。显然,伽达默尔无意于具体伦理规范讨论,而是从本体论的高度来处理实践哲学与价值伦理的联结的,并把价值的本体论问题当作实践哲学及其伦理学的核心,"价值的本体论问题意味着这样一个关口,如果你不探寻‘价值’之存在所要求的整个道路,就别想通过它。"抑或说,现代人文精神与人文价值是在实践哲学的恢复与复兴中得到有力的肯定和重建的;实践哲学重又在价值伦理上担当了实践理性的责任与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伽达默尔 解释学 实践哲学 科学技术 价值伦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教育管理研究者的研究立场与价值伦理取向
5
作者 张新平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1-23,共3页
教育管理研究者的研究立场,关涉到研究到底为谁服务这一根本问题;而价值伦理取向,则涉及教育管理研究者对于研究所持有的态度,观念和假设。教育管理研究者在研究立场上,应广泛地反映和代表全体教育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在价值伦理取... 教育管理研究者的研究立场,关涉到研究到底为谁服务这一根本问题;而价值伦理取向,则涉及教育管理研究者对于研究所持有的态度,观念和假设。教育管理研究者在研究立场上,应广泛地反映和代表全体教育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在价值伦理取向上,在担承它对整个过程及研究结论产生影响的前提下,应有意识地将其用来规范和指导个人的研究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管理研完者 研究立场 价值伦理取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教育行政管理中价值伦理失范现象 被引量:2
6
作者 郑斯霞 郭平章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2005年第09S期13-14,共2页
关键词 教育行政机关 教育行政管理 价值伦理 失范现象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传统文化进行社会治理的内在逻辑与价值伦理 被引量:7
7
作者 赵世林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CSSCI 2023年第6期1-10,153,共11页
运用传统文化进行社会治理核心的问题是要解决可运用性,揭示其中的社会与文化的共生机理,这由此也影响并决定着传统文化运用于社会治理的维度和内容。在价值层面的社会治理目标和意识的整合、伦理和道德层面的社会秩序维护、依据文化逻... 运用传统文化进行社会治理核心的问题是要解决可运用性,揭示其中的社会与文化的共生机理,这由此也影响并决定着传统文化运用于社会治理的维度和内容。在价值层面的社会治理目标和意识的整合、伦理和道德层面的社会秩序维护、依据文化逻辑构建的一定的社会组织参与主体、意识和精神动力层面的社会组织及动员、文化行为逻辑支配下的社会主体的社会事务处理,构成为这一逻辑的重要维度和内容,这些都有益于探讨当下传统文化与社会治理的共生机理。与此同时,传统文化运用于社会治理也面临一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内容选择问题以及消除“文化堕距”的价值伦理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文化 社会治理 内在逻辑 价值伦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舍勒的质料价值伦理与文化范式现象学
8
作者 尤金.凯利 亓学太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0-24,共5页
舍勒及其追随者哈特曼提出了质料价值伦理学说。该理论立足于现象学对西方伦理的形式主义、功利主义进行了深刻批判,主张对德性之立足根基的价值本身进行探察。价值的认知与价值的功能化滞后于价值洞见,而正是后者为前者提供了内容,或&q... 舍勒及其追随者哈特曼提出了质料价值伦理学说。该理论立足于现象学对西方伦理的形式主义、功利主义进行了深刻批判,主张对德性之立足根基的价值本身进行探察。价值的认知与价值的功能化滞后于价值洞见,而正是后者为前者提供了内容,或"质料"。价值洞见从根本上发端于情感的家园——心灵,这一过程可以通过情感现象学得到理解。立足于情感现象学,舍勒提出了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能够探察异质文化价值之根基,从而同情、容忍直至接受异己文化范式,最终实现世界文化与文明的"谐调"。舍勒的思想能够在佛教学说中得到回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料价值伦理 舍勒 谐调文化现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人历史自觉的伦理传承及价值
9
作者 朱金瑞 《伦理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共8页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具有高度历史自觉的政党,其历史自觉源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指导,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共产党人基于历史自觉对中华传统伦理文化的传承主要表现为从“民为邦本”到“以人民为中心...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具有高度历史自觉的政党,其历史自觉源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指导,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共产党人基于历史自觉对中华传统伦理文化的传承主要表现为从“民为邦本”到“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从“天下为公”到“共同富裕”的伦理旨归、从“讲信修睦、亲仁善邻”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伦理理念等。中国共产党人历史自觉具有主动性、民族性、实践性等特点。同时,中国共产党人历史自觉发挥了进一步激发共产党人历史自信的主体意识、促进中国共产党人的道德自觉、强化伟大民族精神的信念支撑、持续推动人类文明新形态健康发展等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人 历史自觉 伦理传承 伦理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量刑系统应用的公正性、伦理价值及限度 被引量:3
10
作者 郑海味 赖利娜 章奕宁 《治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2-156,160,共16页
智慧司法建设促使人工智能量刑系统逐步介入审判活动,对实现“同案同判”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人工智能量刑系统在司法领域应用时存在适用性不良的问题,从而降低其应用价值。因此,确定人工智能量刑系统介入审判活动的限度可以提高司法实... 智慧司法建设促使人工智能量刑系统逐步介入审判活动,对实现“同案同判”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人工智能量刑系统在司法领域应用时存在适用性不良的问题,从而降低其应用价值。因此,确定人工智能量刑系统介入审判活动的限度可以提高司法实践价值。为此,可以从理念、制度和技术等多层面的配套措施为其划定应用边界:在理念层面拓展应用外部边界;在制度层面合理限缩应用边界;在技术层面挖潜应用内部边界。但必须明确的是,人工智能量刑系统的应用不是以促进司法公正为主要目标,而是以提升司法效率为主要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量刑系统 司法公正 伦理价值 应用限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伦理价值体系构建的生态哲学阐释——评《水伦理的生态哲学基础研究》
11
作者 雒新艳 李玉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I0001-I0001,共1页
当前,全球水环境面临严峻挑战,水资源短缺、水污染、水生态失衡等问题日益突出,不仅影响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威胁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在这种背景下,水伦理价值体系的构建显得尤为重要,有助于我们重新审视人与水的关系,从伦理... 当前,全球水环境面临严峻挑战,水资源短缺、水污染、水生态失衡等问题日益突出,不仅影响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威胁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在这种背景下,水伦理价值体系的构建显得尤为重要,有助于我们重新审视人与水的关系,从伦理道德的角度去规范人类的水资源利用行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基于此,本文参阅《水伦理的生态哲学基础研究》一书,结合生态哲学理论分析阐释水伦理价值体系的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伦理 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伦理价值体系 生态哲学 哲学阐释 生态失衡 伦理道德 生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的伦理价值 被引量:5
12
作者 汪荣有 张赛清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0-60,共11页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不断探索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对于推动中国社会发展和世界其他国家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蕴含着丰富的伦理价值。中国式现代化确立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伦理价值目标;彰显了为人民服务的道德核心;...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不断探索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对于推动中国社会发展和世界其他国家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蕴含着丰富的伦理价值。中国式现代化确立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伦理价值目标;彰显了为人民服务的道德核心;揭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伦理追求;丰富了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伦理价值 道德核心 生态伦理 全人类共同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叙事之艺与伦理之思的有机交融——《麦克尤恩的小说创作及其伦理价值研究》述评 被引量:1
13
作者 朱慧敏 刘茂生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9-133,共5页
尚必武教授于2023年出版的新著《麦克尤恩的小说创作及其伦理价值研究》深入探讨了英国作家伊恩·麦克尤恩的小说创作,聚焦于作品所呈现的叙事特色和伦理主题,是麦克尤恩研究的重要成果。该著作挖掘了麦克尤恩作品隐含在叙事艺术背... 尚必武教授于2023年出版的新著《麦克尤恩的小说创作及其伦理价值研究》深入探讨了英国作家伊恩·麦克尤恩的小说创作,聚焦于作品所呈现的叙事特色和伦理主题,是麦克尤恩研究的重要成果。该著作挖掘了麦克尤恩作品隐含在叙事艺术背后的伦理内核,剖析了小说中的伦理问题和伦理困境。尚必武教授细致解读麦克尤恩作品,关注被学界所忽视的伦理关切,呈现其中的伦理诉求。该著极具学术深度,特色鲜明,表达了中国本土视角下的研究立场,实现了中外研究平等对话,是理解麦克尤恩作品、推动中外文学研究交流与互动的力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恩·麦克尤恩 小说创作 叙事艺术 伦理思想 伦理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好生活视域下医患关系建构的现实隐忧及伦理应对
14
作者 李明鑫 朱孔漫 《中国医学伦理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12-618,共7页
对美好生活视域下的医患关系予以伦理审思,既关涉现实隐忧的揭示,又指涉应对进路的阐发,还相涉价值旨趣的诠释。立足美好生活视域下医患关系建构所面临的信任危机、责权模糊、人文缺失的现实隐忧,在以主体间性与有效商谈为要义的对话伦... 对美好生活视域下的医患关系予以伦理审思,既关涉现实隐忧的揭示,又指涉应对进路的阐发,还相涉价值旨趣的诠释。立足美好生活视域下医患关系建构所面临的信任危机、责权模糊、人文缺失的现实隐忧,在以主体间性与有效商谈为要义的对话伦理、以规范主义与德法互嵌为要素的制度伦理、以敬畏生命与情感共鸣为要旨的关怀伦理中探索应对之路,是缓和紧张医患关系与构建医患合理关系的创新尝试。这种以伦理学进路应对与重塑美好生活中医患关系的实践叙事,彰显了和谐、正义、幸福的价值挺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患关系 现实隐忧 伦理应对 伦理价值 美好生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实世界药物评价的伦理价值与伦理问题 被引量:13
15
作者 董晓丽 宫建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4-47,共4页
近年来,真实世界研究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其在药物评价等领域的应用彰显了伦理价值,同时也带来了许多伦理问题。其重要的伦理价值在于遵循了伦理学的实践品格,印证了医药道德的广泛适用性的基本特征,更好地实现了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相... 近年来,真实世界研究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其在药物评价等领域的应用彰显了伦理价值,同时也带来了许多伦理问题。其重要的伦理价值在于遵循了伦理学的实践品格,印证了医药道德的广泛适用性的基本特征,更好地实现了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相统一。该文分析了真实世界药物评价在知情同意、隐私权和知识产权保护、评价的真实性及伦理审查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实世界 药物评价 伦理价值 伦理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像中的课程:慕课之伦理价值探析 被引量:7
16
作者 文军萍 陈晓端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37-44,共8页
慕课作为一类在线课程学习模式,应合乎道德理性,具有内在伦理价值。其优势表现为超越时空的课程学习体验、自我决策的学习选择机会和平等自由的网络交际空间。但其内在伦理价值缺失造成对课程之真善美的疏离,集中表现为虚拟传递、情感... 慕课作为一类在线课程学习模式,应合乎道德理性,具有内在伦理价值。其优势表现为超越时空的课程学习体验、自我决策的学习选择机会和平等自由的网络交际空间。但其内在伦理价值缺失造成对课程之真善美的疏离,集中表现为虚拟传递、情感缺席和平庸制造,从而引致课程对话之真被消解,课程育人之善被淡化,课程创造之美被遮蔽。由此,应转变教师角色意识使教师从影像献艺走向智识提点,重塑课程内容体系使课程从内容复制走向自我创生,构建基于契约精神的学习共同体以开展混合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慕课 课程 伦理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龄化背景下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伦理价值和可行性初探 被引量:15
17
作者 刘文莉 张新宇 徐凌忠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6年第4期671-673,共3页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剧,传统养老模式已不适应老年人多样化的养老和医疗需求。因此,必须对医疗卫生服务在养老护老中的作用进行全新定位,鼓励养老服务与医疗服务相结合。通过在具备条件的养老机构内设置医疗机构、医疗机构...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剧,传统养老模式已不适应老年人多样化的养老和医疗需求。因此,必须对医疗卫生服务在养老护老中的作用进行全新定位,鼓励养老服务与医疗服务相结合。通过在具备条件的养老机构内设置医疗机构、医疗机构开展社会养老服务、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合作等方式为老年人提供专业医疗服务与基本养老服务相结合的服务内容,实现医疗和养老资源的整合,改善老年人的健康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医养结合 伦理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文学传播的伦理困惑与文以载道的传统伦理价值观导向 被引量:7
18
作者 兰甲云 曾海纯 鲁红平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10-114,共5页
根据2011年的统计数据,网络文学每年有三四万部网络小说作品签约,网络文学用户达到1.94亿,网络文学发展呈现繁荣景象。分析了因代写问题而出现的知识产权伦理困惑,研究探讨了网络文学文体、网络文学语言时尚的伦理问题,分析了目前网络... 根据2011年的统计数据,网络文学每年有三四万部网络小说作品签约,网络文学用户达到1.94亿,网络文学发展呈现繁荣景象。分析了因代写问题而出现的知识产权伦理困惑,研究探讨了网络文学文体、网络文学语言时尚的伦理问题,分析了目前网络文学评论的现状及其困难,对网络文学内容及其伦理价值观进行了探讨,认为网络文学要进一步发展,创作出有广泛社会影响力的伟大的作品,其内容必须切入时代,有强烈的现实感,关注现实问题,同时必须要有正确的伦理价值观引导,建议继承中国古代文学中文以载道的风骚传统,实现网络文学发展的重大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文学 传播 传统文学 传统伦理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缘与中国伦理的价值本源预设 被引量:5
19
作者 刘曙辉 赵庆杰 《学术论坛》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9-22,共4页
伦理价值本源预设回答的是伦理价值合理性的来源问题,是伦理价值的最后根据。中国伦理把价值本源设定在家族血缘之上,不仅是因为血缘关系的非理性特征促成了它的神圣性,而且还因为血缘的无限传承还促成了它的不朽性。与西方伦理把价值... 伦理价值本源预设回答的是伦理价值合理性的来源问题,是伦理价值的最后根据。中国伦理把价值本源设定在家族血缘之上,不仅是因为血缘关系的非理性特征促成了它的神圣性,而且还因为血缘的无限传承还促成了它的不朽性。与西方伦理把价值本源设定于超越性的宗教上帝的文化设计相比,家庭血缘的本源设定,既使得中国伦理具有了与西方宗教伦理类似的神圣性质,又使得人伦关系与伦理生活具有了最现实的基础,避免了宗教的反伦理缺陷。神圣性与现实性的结合,使得血缘在担当伦理价值本源的重任上优越于宗教。在新时期,深入阐发血缘作为中国伦理价值本源的重要性有助于增强统一战线的凝聚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伦理价值本源 血缘 宗教 统一战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化转型与在地化实践: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社会工作价值与伦理建设论析 被引量:17
20
作者 杨慧 吕哲臻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02-110,共9页
现代化转型中的农村社会发展历史性与现代性并存,社会问题的出现和解决处于新、旧乡土伦理秩序的更迭之中,农村社会工作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与历史任务。农村社会工作者作为专业力量参与乡村振兴需要对专业价值理念进行在地转化,以解决... 现代化转型中的农村社会发展历史性与现代性并存,社会问题的出现和解决处于新、旧乡土伦理秩序的更迭之中,农村社会工作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与历史任务。农村社会工作者作为专业力量参与乡村振兴需要对专业价值理念进行在地转化,以解决服务中不确定性情境与信任嵌入两难、多元角色期待与专业身份实现难题、地方性知识背景与文化解读错位、服务边界模糊与个体时空挤压的价值与伦理困境。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社会工作价值与伦理建设主要包括与地方性知识的在地对接、本土化服务的在地调试以及地方主体性培育和共同体建构四个面向。以地方性知识和本土化服务在农村社会伦理体系中寻求文化契合,主体性培育和共同体建构更新了农村社会工作价值伦理对个体能力肯定、对集体主义观念认可的内涵,在现代化转型中共同推动农村社会工作价值与伦理的在地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社会工作 价值伦理 乡村振兴 现代化 在地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