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轻量级可配置强物理不可克隆函数设计 被引量:4
1
作者 侯申 李景龙 +2 位作者 刘海龙 李少青 郭阳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627-1634,共8页
为了解决物理不可克隆函数(PUF)结构简单、容易遭受建模攻击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动态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LFSR)的强PUF抗攻击混淆设计.首先使用一个固定结构的LFSR作为伪随机数发生器,为混淆逻辑提供随机选择信号;然后使用一个内置多个... 为了解决物理不可克隆函数(PUF)结构简单、容易遭受建模攻击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动态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LFSR)的强PUF抗攻击混淆设计.首先使用一个固定结构的LFSR作为伪随机数发生器,为混淆逻辑提供随机选择信号;然后使用一个内置多个反馈多项式的动态LFSR作为混淆逻辑,对输入激励进行混淆;最后将混淆后的激励输入内嵌PUF电路,使攻击者无法获取内嵌PUF的真实激励,从而提高PUF的抗建模攻击能力.用Python和FPGA进行了仿真和数据收集,在收集到数据集上的实验表明,所提设计具有接近理想值的均匀性(49.8%)和唯一性(49.9%),保持了与经典强PUF相同的可靠性.该设计结构简单,硬件开销较低,能够抵抗多种主流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算法的建模攻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可克隆函数 仲裁器物理不可克隆函数 动态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 机器学习 建模攻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响应分组的仲裁器PUF偏置控制方法
2
作者 刘海龙 严清虎 何佳洛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4-108,共5页
针对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平台上实现的仲裁器物理不可克隆函数(PUF)响应唯一性和稳定性较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响应分组的仲裁器PUF偏置控制方法。在基于可编程延时线(PDL)的仲裁器PUF电路中插入多路选择器(MUX)粗调开关单元和PD... 针对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平台上实现的仲裁器物理不可克隆函数(PUF)响应唯一性和稳定性较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响应分组的仲裁器PUF偏置控制方法。在基于可编程延时线(PDL)的仲裁器PUF电路中插入多路选择器(MUX)粗调开关单元和PDL微调开关单元,使路径延时可受调节激励控制。通过实时改变调节激励,控制每个响应分组中有效响应的汉明重量达到50%可提高响应唯一性;通过偏置控制筛选出延时差异较大的响应可提高响应稳定性。在Xilinx XC7Z020 FPGA器件上实现带偏置控制功能的64级仲裁器PUF电路,仅消耗143个查找表(LUT)和425个触发器(DFF)资源。在温度为-20~80℃、供电电压0.9~1.1 V范围内,该仲裁器PUF响应唯一性为49.89%,有效响应稳定性可达到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仲裁器物理不可克隆函数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 偏置控制 响应分组 可编程延时线 调节激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仲裁器PUF设计与分析 被引量:10
3
作者 张俊钦 谷大武 侯方勇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49-250,253,共3页
介绍Daihyun等设计的仲裁器物理不可克隆函数(PUF)方案,指出其不足之处。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改进方案,设计并分析基于D触发器的仲裁器PUF,在FPGA平台上实现并测试该方案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改进方案在输出的0,1平衡性方面优于Daihyun... 介绍Daihyun等设计的仲裁器物理不可克隆函数(PUF)方案,指出其不足之处。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改进方案,设计并分析基于D触发器的仲裁器PUF,在FPGA平台上实现并测试该方案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改进方案在输出的0,1平衡性方面优于Daihyun的PUF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仲裁器物理不可克隆函数 现场可编程逻辑阵列 D触发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S PUF:抗机器学习建模攻击的多维协同强PUF设计
4
作者 左欣怡 马双宝 +3 位作者 李少青 王振宇 刘威 张洋 《计算机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62-73,共12页
物理不可克隆函数(PUF)在资源受限的信息安全领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广泛使用的仲裁器PUF(APUF)及其变体因结构简单和防御维度单一,面临机器学习建模攻击的威胁,同时具有高防御能力的PUF设计通常伴随着较高的硬件成本。为应对这些... 物理不可克隆函数(PUF)在资源受限的信息安全领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广泛使用的仲裁器PUF(APUF)及其变体因结构简单和防御维度单一,面临机器学习建模攻击的威胁,同时具有高防御能力的PUF设计通常伴随着较高的硬件成本。为应对这些挑战,提出一种新型的多维协同PUF(MS PUF)设计,旨在平衡强大的抗建模攻击能力和低硬件开销。该设计以APUF为基础,融合了弱PUF、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LFSR)和多路复用器(MUX),通过异或操作混淆输入信号并动态控制MUX输出,增强了PUF响应的安全性和不可预测性。在此设计中,MUX的输出有两种选择:一是直接采用弱PUF序列,二是通过分组异或处理并采用由弱PUF初始化的LFSR生成的序列。此外,MS PUF通过引入逐层异或混淆机制,构筑了一个多层次、多维度的协同安全防御策略。实验结果表明,MS PUF在均匀性、唯一性和可靠性等关键性能指标上表现优异,且硬件开销低,在防御逻辑回归(LR)、支持向量机(SVM)、人工神经网络(ANN)、卷积神经网络(CNN)以及全连接长短时记忆(FC-LSTM)网络等多种机器学习建模攻击时,MS PUF的预测准确率均接近50%,展示了出色的防御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仲裁器物理不可克隆函数 机器学习建模攻击 硬件开销 多维协同PUF 逐层异或混淆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特征向量提取的FF-APUF攻击方法 被引量:4
5
作者 马雪娇 李刚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498-2507,共10页
为评估物理不可克隆函数(PUF)的安全性,需针对不同的PUF结构设计相应的攻击方法。该文通过对强PUF电路结构和工作机理的研究,利用人工神经网络(ANN)提出一种针对触发器-仲裁器物理不可克隆函数(FFAPUF)的有效攻击方法。首先,根据FF-APU... 为评估物理不可克隆函数(PUF)的安全性,需针对不同的PUF结构设计相应的攻击方法。该文通过对强PUF电路结构和工作机理的研究,利用人工神经网络(ANN)提出一种针对触发器-仲裁器物理不可克隆函数(FFAPUF)的有效攻击方法。首先,根据FF-APUF电路结构,利用多维数组构建电路延时模型;然后,对FFAPUF的二进制激励进行邻位划分,将划分后的激励转换为十进制并表示为行向量,实现特征向量提取;最后,基于提取的特征向量利用ANN构建攻击模型并通过后向传播算法获得最优参数。实验结果表明,相同条件下攻击预测率均高于其他3种常用的机器学习方法,尤其当激励响应对(CRP)数量较少、激励位数较多时,优势更加明显。当激励位数为128、CRP个数为100和500时,平均攻击预测率分别提高36.0%和16.1%。此外,该方法具有良好的鲁棒性和可扩展性,不同噪声系数下攻击预测率与可靠性相差最大仅0.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可克隆函数 触发器-仲裁器物理不可克隆函数 人工神经网络 特征向量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