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川盆地仪陇-平昌地区须家河组致密砂岩气储层微观孔隙结构及其对储层物性的影响
1
作者 张迪 王显东 +7 位作者 王有智 王志国 成德安 马威奇 陈绪强 祝斯淼 朱彦平 安测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1-59,共9页
针对四川盆地东北部仪陇-平昌地区须家河组致密砂岩储层岩石类型复杂,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不清的问题,优选须家河组52块致密砂岩储层样品,利用场发射扫描电镜、低温氮气吸附、高压压汞和核磁共振等实验手段,揭示致密砂岩储集层微观孔... 针对四川盆地东北部仪陇-平昌地区须家河组致密砂岩储层岩石类型复杂,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不清的问题,优选须家河组52块致密砂岩储层样品,利用场发射扫描电镜、低温氮气吸附、高压压汞和核磁共振等实验手段,揭示致密砂岩储集层微观孔隙结构及其对储层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须家河组发育原生粒间孔、残余粒间孔、粒间溶孔、粒内溶孔、杂基孔、黏土矿物晶间孔和微裂缝7种孔隙类型,孔隙形态主要为平行板状孔;孔喉结构分为弱平台型、缓直线型、陡直线型和上凸形4种类型,陡直线型对应的孔喉结构最优;须家河组孔径分布范围较大,微米、纳米级共存,以纳米级为主,主要发育中孔和大孔;微观孔隙结构对储层物性影响大,孔隙度和渗透率均受微观孔隙结构影响,孔喉半径与渗透率相关性明显,因此渗透率受影响更大;须家河组自下而上微观孔隙结构愈加复杂,物性逐渐变差;须家河组二段孔径最大,喉道短,储层物性最好,须家河组四段孔径相对较小,喉道窄,物性次之,须家河组六段孔径小,喉道狭窄,物性最差。研究成果可为川东北地区下一步致密气勘探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观孔隙结构 非均质性 致密砂岩储层 须家河组 川东北 仪陇-平昌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盆地仪陇-平昌地区二叠系长兴组地震沉积学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章学刚 邓庆杰 +1 位作者 熊冉 杨飞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347-1355,共9页
为明确四川盆地仪陇-平昌地区二叠系长兴组地震相及沉积特征,运用地震岩性学和地震地貌学的综合分析技术,开展井-震结合及礁体三维识别研究,以阐明长兴组生物礁滩储集体的展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仪陇-平昌地区长兴组主要为四个沉积区带... 为明确四川盆地仪陇-平昌地区二叠系长兴组地震相及沉积特征,运用地震岩性学和地震地貌学的综合分析技术,开展井-震结合及礁体三维识别研究,以阐明长兴组生物礁滩储集体的展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仪陇-平昌地区长兴组主要为四个沉积区带,开阔台地相对应平行-亚平行席状中弱断续地震相,台地边缘相对应平行-亚平行丘状或透镜状中弱地震相,台地前缘斜坡相对应前积席状弱地震相,海盆相对应平行-亚平行席状中强地震相,可细分为台缘礁,台内礁和台内滩亚相。30 Hz振幅调谐体切片揭示海盆岸线为北西向展布,25 Hz调谐体切片对于海盆线西侧的台缘带礁体和台内礁滩体反应明显。生物礁滩体的平面展布特征和发育规模受控于长兴组沉积期西南高、东北低的古地貌形态,台缘礁生长发育的有利区域为台地相带两排北西向凸起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沉积学 地震分频技术 生物礁 长兴组 二叠系 仪陇-平昌地区 四川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