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仪式音乐表演民族志研究的学术走向与方法论意义——《音乐民族志方法导论:以中国传统音乐为实例》教学与辅导之十三
被引量:
2
1
作者
杨民康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03-210,I0002,共9页
从跨学科和元理论角度探讨中国传统音乐及中国民族音乐学的方法论问题,不仅涉及自身学科、学术和话语体系的系统化、精微化建设,并且还关乎我们如何认清这些理论建设和实践行为在历时性与共时性学术空间中的坐标和走向,进而向国际学术...
从跨学科和元理论角度探讨中国传统音乐及中国民族音乐学的方法论问题,不仅涉及自身学科、学术和话语体系的系统化、精微化建设,并且还关乎我们如何认清这些理论建设和实践行为在历时性与共时性学术空间中的坐标和走向,进而向国际学术前沿迈进的问题。中国民族音乐学研究领域如今出现了“仪式音乐表演民族志”这样的学术称谓,标示了该研究方向领域从开初的“宗教音乐研究”变更为“仪式音乐研究”和“仪式音乐民族志研究”,如今更进一步出现了“仪式音乐表演民族志研究”的转向,以此凸显了一些以往由于具有不确定性因素而悬而未决的学术观念及研究倾向。目前后者已经成为一个相对成熟的学术概念,有了相关的学术研究群体,同时也经过整合,成为民族音乐学中国实践或中国经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或许已经包含了某些虽然基于艺术领域,但能够对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起到补充、参照乃至参与引领学术发展趋向作用的方法论范式的意义。它意味着在中国民族音乐学研究领域持续了近40年的仪式音乐研究方向,在前辈学人的开拓牵引及几代学子的继承和传递下,有了一个阶段性的学术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仪式音乐表演民族志
音乐
民族
志
方法导论
民族
音乐
学
仪式
音乐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瑜伽焰口仪式音乐表演民族志研究
被引量:
5
2
作者
胡晓东
《民族艺术研究》
CSSCI
2020年第3期103-112,共10页
仪式音乐表演民族志旨在揭示并阐释仪式表演过程中,执仪者脑海中的音乐文化观念模式--音乐象征符号("归属性"模型/models of)如何经由表演转化为一系列音声景观(Sound scape)与符号表征("对象性"模型/models for)...
仪式音乐表演民族志旨在揭示并阐释仪式表演过程中,执仪者脑海中的音乐文化观念模式--音乐象征符号("归属性"模型/models of)如何经由表演转化为一系列音声景观(Sound scape)与符号表征("对象性"模型/models for)的过程。从仪式音乐表演民族志视角审视瑜伽焰口仪式音乐,可深入探究文化主体内在的文化精神与观念构型,由此揭示出仪式行为及其产品--仪式表演行为与仪式音乐之间的深层关联,进而达到对表演语境(contexts)与社会结构的整体认知,实现文化的阐释。瑜伽焰口仪式音乐表演,犹如一部内容宏富、形式综合的仪式音乐剧,具有虚拟性、艺术性、功能性与音声两极渐变性等特征,观察其仪式表演中所呈现的象征符号与符号表征,阐释其隐喻的文化义涵,揭示出一整套佛教"三密合一"、阈限期等文化观念模型主导下的仪式音乐符号表达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仪式音乐表演民族志
瑜伽焰口
仪式
音乐
“归属性”模型
“对象性”模型
三密合一
阈限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仪式音乐表演民族志研究的学术走向与方法论意义——《音乐民族志方法导论:以中国传统音乐为实例》教学与辅导之十三
被引量:
2
1
作者
杨民康
机构
中国音乐学院
云南艺术学院
中央音乐学院
出处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03-210,I0002,共9页
基金
北京市教委科技创新服务能力建设——“双一流”建设经费(20)支持项目“中国乐派合作研究计划”(项目编号:10201013(007))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从跨学科和元理论角度探讨中国传统音乐及中国民族音乐学的方法论问题,不仅涉及自身学科、学术和话语体系的系统化、精微化建设,并且还关乎我们如何认清这些理论建设和实践行为在历时性与共时性学术空间中的坐标和走向,进而向国际学术前沿迈进的问题。中国民族音乐学研究领域如今出现了“仪式音乐表演民族志”这样的学术称谓,标示了该研究方向领域从开初的“宗教音乐研究”变更为“仪式音乐研究”和“仪式音乐民族志研究”,如今更进一步出现了“仪式音乐表演民族志研究”的转向,以此凸显了一些以往由于具有不确定性因素而悬而未决的学术观念及研究倾向。目前后者已经成为一个相对成熟的学术概念,有了相关的学术研究群体,同时也经过整合,成为民族音乐学中国实践或中国经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或许已经包含了某些虽然基于艺术领域,但能够对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起到补充、参照乃至参与引领学术发展趋向作用的方法论范式的意义。它意味着在中国民族音乐学研究领域持续了近40年的仪式音乐研究方向,在前辈学人的开拓牵引及几代学子的继承和传递下,有了一个阶段性的学术结论。
关键词
仪式音乐表演民族志
音乐
民族
志
方法导论
民族
音乐
学
仪式
音乐
研究
Keywords
ceremonial music performance ethnography
introduction to the methodology of music ethnography
ethnomusicology
research on ceremonial music
分类号
J605 [艺术—音乐]
J607 [艺术—音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瑜伽焰口仪式音乐表演民族志研究
被引量:
5
2
作者
胡晓东
机构
江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中国音乐学院“中国音乐研究基地”
出处
《民族艺术研究》
CSSCI
2020年第3期103-112,共10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西南民族地区佛教音乐与基层社会治理研究”(16BMZ069)阶段性成果。
文摘
仪式音乐表演民族志旨在揭示并阐释仪式表演过程中,执仪者脑海中的音乐文化观念模式--音乐象征符号("归属性"模型/models of)如何经由表演转化为一系列音声景观(Sound scape)与符号表征("对象性"模型/models for)的过程。从仪式音乐表演民族志视角审视瑜伽焰口仪式音乐,可深入探究文化主体内在的文化精神与观念构型,由此揭示出仪式行为及其产品--仪式表演行为与仪式音乐之间的深层关联,进而达到对表演语境(contexts)与社会结构的整体认知,实现文化的阐释。瑜伽焰口仪式音乐表演,犹如一部内容宏富、形式综合的仪式音乐剧,具有虚拟性、艺术性、功能性与音声两极渐变性等特征,观察其仪式表演中所呈现的象征符号与符号表征,阐释其隐喻的文化义涵,揭示出一整套佛教"三密合一"、阈限期等文化观念模型主导下的仪式音乐符号表达系统。
关键词
仪式音乐表演民族志
瑜伽焰口
仪式
音乐
“归属性”模型
“对象性”模型
三密合一
阈限期
Keywords
ethnography of ritual musical performance
Yoga flaming-mouth ritual music
models of
models for
the Buddhist trinity
threshold
分类号
J607 [艺术—音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仪式音乐表演民族志研究的学术走向与方法论意义——《音乐民族志方法导论:以中国传统音乐为实例》教学与辅导之十三
杨民康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22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瑜伽焰口仪式音乐表演民族志研究
胡晓东
《民族艺术研究》
CSSCI
2020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