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基于DSP的全参数轴角模拟测试仪器 被引量:8
1
作者 夏伟 廖良闯 奚志林 《电子测量技术》 2012年第2期117-120,129,共5页
介绍了一种新型轴角模拟测试仪器的设计与实现。该仪器基于DSP芯片,构建了相关的硬件电路、完成了软件功能以及人性化的界面设计,最终实现了高精度、宽范围的轴角信号的模拟和测量。该仪器具有双通道、速比可编程,以及输入信号电压、频... 介绍了一种新型轴角模拟测试仪器的设计与实现。该仪器基于DSP芯片,构建了相关的硬件电路、完成了软件功能以及人性化的界面设计,最终实现了高精度、宽范围的轴角信号的模拟和测量。该仪器具有双通道、速比可编程,以及输入信号电压、频率的自适应等特点,可以实现针对输出轴角信号以及激磁信号电压幅值、频率的编程控制功能,并且可以实现对转换角度的实时测量进行显示和保存等功能。经测试,仪器的单通道最大测试误差<36″,双通道最大误差<0.3″,可广泛应用于高精度轴角转换控制系统的角度模拟与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参数 自适应 高精度 模拟测试仪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与瓦斯突出机理和模拟试验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16
2
作者 刘业娇 袁亮 +3 位作者 薛俊华 田志超 段昌瑞 陈本良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43-50,共8页
总结了煤与瓦斯突出机理的理论研究现状,分析了国内外对含瓦斯煤体相似材料和煤与瓦斯突出模拟试验装置研究的典型范例。指出了煤与瓦斯突出机理及模拟试验研究方面存在的不足之处:目前煤与瓦斯突出机理的理论研究多是定性描述,缺乏定... 总结了煤与瓦斯突出机理的理论研究现状,分析了国内外对含瓦斯煤体相似材料和煤与瓦斯突出模拟试验装置研究的典型范例。指出了煤与瓦斯突出机理及模拟试验研究方面存在的不足之处:目前煤与瓦斯突出机理的理论研究多是定性描述,缺乏定量、统一、完整的理论体系;已有模拟试验系统和装置还无法准确地对综合考虑地质构造、地应力、煤体强度、瓦斯含量及施工过程等影响因素下的突出现象进行定量模拟,试验装置的力学加载、瓦斯充填和测试系统的精度有待进一步提高;试验仪器的试验操作与便利性不足,试验的可重复性有待提高;试验仪器的数据分析系统不完善。分析了煤与瓦斯突出机理研究与模拟试验的发展趋势,认为煤与瓦斯突出模拟试验必须符合相似理论,煤与瓦斯突出模拟试验仪器研究是机理研究突破的迫切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开采 煤与瓦斯突出机理 煤与瓦斯突出物理模拟试验仪器 瓦斯煤体相似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绷带界面压力预测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陈凌娴 王敏 李俊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17-123,共7页
绷带界面压力的准确性与稳定性对治疗效果有重要影响。为提高绷带加压疗法的临床疗效,对绷带加压疗法的作用机制以及临床常见绷带加压装置进行了概述,随后从分析影响“人体-绷带界面压力”的主要因素出发,着重论述了绷带初始界面压力与... 绷带界面压力的准确性与稳定性对治疗效果有重要影响。为提高绷带加压疗法的临床疗效,对绷带加压疗法的作用机制以及临床常见绷带加压装置进行了概述,随后从分析影响“人体-绷带界面压力”的主要因素出发,着重论述了绷带初始界面压力与动态压力的预测研究及其应用进展。总结了界面初始压力主要受肢体曲率以及绷带的包扎手法的影响;得出应用压力预测模型设计开发绷带拉伸指示图标具有可行性;动态压力变化幅度与速率主要受人体姿势与绷带材料和组织结构的影响,构建压力衰减模型可辅助操作者及时调节界面压力;预测进一步规范加压装置使用说明、优化绷带设计以及运用数值模拟进行界面压力预测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绷带 加压疗法 压力预测模型 仪器模拟 拉伸指示图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减速度的车辆主动避撞模型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刘志强 贾海江 +1 位作者 汪彭 周桂良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76-80,共5页
为预防碰撞类事故,提高驾驶安全性,构建一种以避撞减速度为评价指标的主动避撞模型(DAC)。模型以车辆避撞时所需的最小减速度为系统阈值,将驾驶者的制动延迟时间定为1.2 s;针对不同危险场景下的临界避撞条件,提出以α为目标参数的避撞... 为预防碰撞类事故,提高驾驶安全性,构建一种以避撞减速度为评价指标的主动避撞模型(DAC)。模型以车辆避撞时所需的最小减速度为系统阈值,将驾驶者的制动延迟时间定为1.2 s;针对不同危险场景下的临界避撞条件,提出以α为目标参数的避撞报警算法;并通过仿真,初步分析DCA模型与时间模型(TTC);然后利用模拟驾驶仪等设备进行DCA模型和TTC模型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避撞过程中DCA模型与TTC模型都具有良好的预警能力,但在避撞率和及时性方面,DCA模型分别比TTC模型提高了5.4%和1.02 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安全 主动避撞模型(DCA) 时间模型(TTC) 避撞减速度 模拟驾驶仪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测井地面系统校验装置
5
作者 王海艳 《电子测量技术》 2014年第5期128-131,共4页
介绍了针对大庆测井公司在用的慧眼1000地面测井系统开发的一种测井地面系统校验装置即慧眼1000地面测井系统校验盒,该校验盒能够模拟张力计、直流信号、脉冲信号、高分辨声波、电极系、声波变密度、PCM9801数传等井下仪器信号,可以定... 介绍了针对大庆测井公司在用的慧眼1000地面测井系统开发的一种测井地面系统校验装置即慧眼1000地面测井系统校验盒,该校验盒能够模拟张力计、直流信号、脉冲信号、高分辨声波、电极系、声波变密度、PCM9801数传等井下仪器信号,可以定量检测各模块的好坏,在测井过程中出现故障时,不用连接井下仪器就可以迅速判断出是地面测井系统的故障还是井下仪器的故障,具有突出的技术优势,既可以满足慧眼1000型地面测井系统的检测需要,也可以应用于其他地面测井系统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验盒 模拟井下仪器信号 测井地面系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