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文献计量分析的海洋观探测仪器技术发展态势研究
1
作者 厉运周 王超越 +4 位作者 郑良 徐学友 王军成 漆随平 高杨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8-110,共13页
海洋观探测技术是海洋科学和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预警海洋灾害、开发海洋资源和空间、保护海洋环境、维护海洋权益、加强国防建设非常重要,海洋观探测仪器的研发是海洋观探测技术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支撑。本文以Web of Science为数据统... 海洋观探测技术是海洋科学和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预警海洋灾害、开发海洋资源和空间、保护海洋环境、维护海洋权益、加强国防建设非常重要,海洋观探测仪器的研发是海洋观探测技术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支撑。本文以Web of Science为数据统计源,基于战略咨询智能支持系统(ISS)平台和CiteSpace工具,通过文献计量和可视化分析,从发文量、涉及学科、作者、机构、关键词等方面对1998—2022年海洋观探测仪器技术论文进行了统计分析,总结了当前海洋观探测仪器技术领域的研究态势和研究热点,得出以下结论:(1)近10余年海洋观探测仪器技术研究呈快速增长趋势。虽然中国在该领域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2018年后发文量稳居世界第一,top 10高被引论文作者有3位是中国学者,中国研究学者在该领域具有较高影响力。但是发文量top 10机构多为美国研究机构,top 10高产作者中尚无中国学者,中国在该领域科研机构和研究人员的影响力和竞争力方面还需继续提高。(2)从词云聚类分析结果看,该领域全球研究热点集中在无人机、地磁仪、微波辐射计、海表温度和水色研究上。需要注意的是,ocean sensor关联词多为聚类分析关键词,表明海洋传感器是该领域的研究重点。从研究重点演变上看,中国在该领域研究虽然起步晚,但研究跟踪能力强,主题演变转移较快,有一定的热点引领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观探测仪器技术 文献计量 可视化分析 研究态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载微光探测仪器的发展及其数据应用 被引量:12
2
作者 胡晓华 刘松涛 +1 位作者 潘振东 石立坚 《中国光学》 EI CAS CSCD 2015年第3期350-359,共10页
星载微光探测仪器可以在低照度条件下获取可见光至近红外谱段的云图及地面特征资料,是监测夜间和晨昏时段低云大雾的最有效手段。本文介绍了星载微光探测原理;综述了国内外星载微光探测仪器的发展历程,对其卫星系统、仪器技术指标、成... 星载微光探测仪器可以在低照度条件下获取可见光至近红外谱段的云图及地面特征资料,是监测夜间和晨昏时段低云大雾的最有效手段。本文介绍了星载微光探测原理;综述了国内外星载微光探测仪器的发展历程,对其卫星系统、仪器技术指标、成像关键技术、数据特点等做了详细论述;最后总结了星载微光探测技术在低云大雾监测、城市灯光和火情监测、烟雾和尘埃监测等方面的应用,它可为我国气象卫星发展相近载荷起到借鉴作用,并完善和丰富我国现有的气象业务观测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光探测仪器 数据应用 星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底大地电磁探测仪器的投放与回收实验 被引量:3
3
作者 邓明 魏文博 +2 位作者 邓靖武 高绍勤 李立学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2003年第6期47-49,共3页
将探测仪器投放到海底,并在数据采集完成后实施设备回收,是海洋地质勘探的关键技术之一。进行海底大地电磁探测在国内尚无前人经验。针对上述问题,经过实验研究,探索出一套较为实用可靠的技术方案。即采用索控脱钩和声学释放的方法,达... 将探测仪器投放到海底,并在数据采集完成后实施设备回收,是海洋地质勘探的关键技术之一。进行海底大地电磁探测在国内尚无前人经验。针对上述问题,经过实验研究,探索出一套较为实用可靠的技术方案。即采用索控脱钩和声学释放的方法,达到预期的科学目的。该技术方案已在海洋实验中获得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大地电磁探测仪器 海洋地质勘探 声学释放 投放 回收 海洋实验 索控脱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底地电探测仪器的对钟与计时技术 被引量:1
4
作者 邓明 魏文博 +2 位作者 李哲 邓靖武 万战生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2003年第5期89-92,共4页
阐述高精度时钟电路的工作原理.海底地电探测仪器可通过在海面上接收GPS卫星的时间信息,而后依靠自身的精确计时方法,达到多台仪器在海底同步采集数据的目的.
关键词 海底地电探测仪器 GPS对钟 同步采集 海洋地质 计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动地球物理方法创新,引领探测仪器技术未来 被引量:6
5
作者 刘光鼎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4145-4148,共4页
地球物理学是一门应用物理学原理、方法及仪器研究和认识地球及其近地空间的学科.地球物理研究与国家建设、社会发展和巩固国防有着密切关系.它不仅对能源的勘探与开发、环境的监测与保护、灾害的预测与防治、国防的发展和壮大具有重... 地球物理学是一门应用物理学原理、方法及仪器研究和认识地球及其近地空间的学科.地球物理研究与国家建设、社会发展和巩固国防有着密切关系.它不仅对能源的勘探与开发、环境的监测与保护、灾害的预测与防治、国防的发展和壮大具有重要作用,而且随着我国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和党中央“一带一路”倡议的展开,还有相当多的领域有待于运用地球物理方法及探测仪器进行开拓.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广泛需求,向地球物理学提出了挑战,也提供了良好的机遇,目前我国广大地球物理工作者正践行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投身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矢志奋斗.在筑梦中,切实需要解决国民经济主战场上涌现出来的各种实际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物理方法 探测仪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视地球,发展地球探测仪器,探测地球深部奥秘 被引量:2
6
作者 林君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I0001-I0001,共1页
固体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矿产、油气、用于生产和饮用的地下水资源等均来自于地下空间。地球的运动又产生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等危及人类生命的重大地质灾害。向地球索取资源、预测预警重大地质灾害是人们对地球内部探测的... 固体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矿产、油气、用于生产和饮用的地下水资源等均来自于地下空间。地球的运动又产生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等危及人类生命的重大地质灾害。向地球索取资源、预测预警重大地质灾害是人们对地球内部探测的不竭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深部 探测仪器 重大地质灾害 地下水资源 固体地球 地下空间 地球内部 预测预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率表式核探测仪器的数字化改装
7
作者 夏文明 贾铭椿 龚军军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02-105,共4页
本文介绍了运用单片机技术对传统的模拟的率表电路进行数字化改装的方法。充分利用了原有仪器的探头和前置放大器。改装后的仪器体积小,方便携带,操作使用简单。它比模拟率表有更高的精度、更好的线性和稳定性。提出了对探测器进行能量... 本文介绍了运用单片机技术对传统的模拟的率表电路进行数字化改装的方法。充分利用了原有仪器的探头和前置放大器。改装后的仪器体积小,方便携带,操作使用简单。它比模拟率表有更高的精度、更好的线性和稳定性。提出了对探测器进行能量补偿测量剂量率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率表 探测仪器 单片机 能量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MW高温气冷堆球形燃料元件虚拟仪器式探测系统的研制
8
作者 王庆锋 马庆贤 +1 位作者 刘继国 肖宏伶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50-353,共4页
介绍了一种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研制开发的高温堆燃料元件探测系统,该系统有效地解决了10MW高温气冷堆燃料元件装卸过程中现场复杂过球信号的计数判断问题,很大程度地消除了外界干扰,保证了计数的准确性,方便地实现了整个系统的智能管理。
关键词 高温气冷堆 球形燃料元件 虚拟仪器探测系统 智能管理 传感器 探测 装卸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球物理探测仪器专家张仲礼
9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F0002-F0002,共1页
张仲礼(1956.2—),男,汉族,陕西白水人,工学学士,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注册安全工程师。现任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有限公司地球物理勘探技术与装备研发中心专家。
关键词 地球物理勘探技术 探测仪器 专家 注册安全工程师 硕士研究生 研发中心 研究员 研究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嫦娥”的探测仪器有不少创新
10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5-5,共1页
绕月探测工程卫星系统副总设计师孙辉先在国防科工委召开的“绕月探测工程首次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嫦娥一号”在卫星载荷中主要的一些创新点。
关键词 探测仪器 创新 绕月探测工程 卫星系统 新闻发布会 国防科工委 嫦娥一号 飞行任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为介绍渔业用音响探测仪器的最新技术,日本水产工学研究所举行“水产调查测量专题研讨会”
11
作者 缪圣赐(摘译) 《现代渔业信息》 2008年第6期31-31,共1页
为面向渔船渔业的现代化,介绍探鱼仪、声纳等渔业用音响探测仪器的最新技术,日本水产厅综合水产研究中心下属的水产工学研究所,于1月17日在千叶县的千叶市举行“水产调查测量专题研讨会”,来自全国的约100人参加了研讨会,研讨会的... 为面向渔船渔业的现代化,介绍探鱼仪、声纳等渔业用音响探测仪器的最新技术,日本水产厅综合水产研究中心下属的水产工学研究所,于1月17日在千叶县的千叶市举行“水产调查测量专题研讨会”,来自全国的约100人参加了研讨会,研讨会的主题为“通过探鱼仪、声纳等音响仪器的有效应用确保渔船渔业的收益性”,因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题研讨会 探测仪器 最新技术 水产厅 研究所 渔业 音响 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慧眼-HXMT卫星的在轨运行和标定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小波 宋黎明 +2 位作者 贾淑梅 郑世界 赵海升 《天文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13,共10页
“慧眼”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简称慧眼卫星,英文名为Insight Hard X-ray Modulation Telescope,简称Insight-HXMT或HXMT),于2017年6月15日发射升空,标志着我国自主研发的首个天文台级X射线望远镜的诞生.慧眼卫星凭借其大面积、宽波段、... “慧眼”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简称慧眼卫星,英文名为Insight Hard X-ray Modulation Telescope,简称Insight-HXMT或HXMT),于2017年6月15日发射升空,标志着我国自主研发的首个天文台级X射线望远镜的诞生.慧眼卫星凭借其大面积、宽波段、高时间分辨率和高能量分辨率的综合优势,为黑洞与中子星系统的硬X射线快速变化和宽波段能谱研究领域开辟了新的研究窗口.超出设计寿命的慧眼卫星已稳定运行超过8yr,目前状态良好,且有望进一步延长其在轨服务时间.截至2024年10月,慧眼卫星已7次向全球科学界公开征集观测提案,共收到334份有效的观测提案,并据此制定了2368个观测计划.此外,慧眼卫星已向公众发布数据13批次,累计数据量达到40 TB,数据公开比率高达94%.慧眼卫星还向用户提供了不同版本的数据分析软件和标定数据库,在轨标定精度在2%左右,满足科学分析的要求.来自全球17家及国内36家研究机构的学者使用慧眼数据开展了科学研究,发表了约300多篇高质量学术论文,累计引用次数约7300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仪器:探测 方法:数据分析 天文数据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堤坝隐患探测技术的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9
13
作者 吴怀宇 周兆英 +2 位作者 熊沈蜀 王晓浩 蓝金辉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38-40,共3页
堤坝隐患的快速准确探测是我国水利工程中目前急需解决的一项重大课题。针对目前探测技术的现状 ,对现行的几种主要探测技术及其性能特点进行了比较分析 ,这些技术包括渗流监测技术、地电勘探技术以及 CT技术。结合我国水利工程的实际 。
关键词 堤坝隐患 探测技术 探测仪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频法煤巷超前探测仪发射模块仿真 被引量:3
14
作者 郝明锐 张伟杰 +2 位作者 张维振 任洁 吴淼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90-92,99,共4页
为解决当前煤巷掘进过程中严重制约掘进效率的探、掘之间速度不匹配问题,研制了变频法煤巷超前探测仪。仪器主要由发射模块和接收模块构成。利用SIMULINK强大的仿真建模能力,先完成仪器的仿真开发、模拟试验、改进设计等,再进行样机制造... 为解决当前煤巷掘进过程中严重制约掘进效率的探、掘之间速度不匹配问题,研制了变频法煤巷超前探测仪。仪器主要由发射模块和接收模块构成。利用SIMULINK强大的仿真建模能力,先完成仪器的仿真开发、模拟试验、改进设计等,再进行样机制造,从而节约成本,缩短开发周期。阐述了仪器的基本原理,重点介绍发射模块的仿真研究工作,包括发射模块的功能、构成和模型,完成了发射模块的SIMULINK仿真,得到了设计的发射电流波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前探测 SIMULINK 仿真研究 发射模块 探测仪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射电望远镜天文台址云量监测方案研究
15
作者 张海龙 逯登荣 +2 位作者 孙继先 李积斌 张旭国 《天文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21,共11页
在毫米波以及亚毫米波射电天文望远镜台址遴选过程中,为了能够充分地了解候选天文台址的云量信息,设计出应用于野外环境的全天相机系统很有必要.因此根据射电望远镜特点以及野外台址具体状况,方案中创新性地利用行星相机、嵌入式微控制... 在毫米波以及亚毫米波射电天文望远镜台址遴选过程中,为了能够充分地了解候选天文台址的云量信息,设计出应用于野外环境的全天相机系统很有必要.因此根据射电望远镜特点以及野外台址具体状况,方案中创新性地利用行星相机、嵌入式微控制器研制出全时段全天相机.其可在野外利用太阳能长期运行,而且最重要的特点是可实现无人值守、自主运行.在数据处理部分,也创新性地利用深度学习神经网络算法,提取数据特征值,建立机器学习模型库,全自动统计出台址的云量信息,比人工和一般图像处理算法统计效率更高,而且更简单.这些研究为更加全面地评估毫米和亚毫米波射电天文台址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望远镜:射电 仪器:探测 方法:测量与评估 技术:图像处理 选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深部探测技术与实验研究与国际同步 被引量:22
16
作者 董树文 李廷栋 +9 位作者 高锐 吕庆田 魏文博 杨经绥 王学求 陈群策 石耀霖 黄大年 陈宣华 周琦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23,共17页
深部探测技术与实验研究专项(SinoProbe,2008—2012)是我国历史上实施的规模最大的地球深部探测计划。专项成功实现了技术创新与重大科学发现的并举,完成了6000km深地震反射剖面,使我国进入国际深部探测大国的行列。专项建立了全国大地... 深部探测技术与实验研究专项(SinoProbe,2008—2012)是我国历史上实施的规模最大的地球深部探测计划。专项成功实现了技术创新与重大科学发现的并举,完成了6000km深地震反射剖面,使我国进入国际深部探测大国的行列。专项建立了全国大地电磁参数网和地球化学基准网,实施的6口科学钻探获得重要发现,实现矿集区立体探测,关键地区地应力监测、岩石圈动力学模拟、大陆地壳结构与演化研究取得长足进展,探测仪器装备研制取得重要突破。专项被认为是我国由地质大国向地质强国转变的标志性重大地学计划,在世界地球科学领域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具有经济社会意义巨大创新价值,在大科学计划组织实施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为实施"地壳探测工程"重大科技专项奠定了坚实基础。专项被两院院士评为"2011年度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深部探测技术与实验研究专项与国际同步",获得中国地质科学院2012年度十大科技进展的特别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深部探测(SinoProbe) 地壳结构 深地震反射 大地电磁 矿集区立体探测 科学钻探 地球化学基准网 地应力测量 地球动力学模拟 探测仪器装备研制 特别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外线轴温探测在全路推广
17
作者 周天明 《铁道运输与经济》 1986年第5期33-,共1页
被列为重点推广项目的红外线车辆轴温探测器,多年来经铁道部领导的支持,在全路推广较快,到1984年下半年,全国所有的编组站和90%的列检所都已安装了这种测温器。先进的测温手段使4万多检车工人甩掉了长期以来用手摸测车辆轴温的落... 被列为重点推广项目的红外线车辆轴温探测器,多年来经铁道部领导的支持,在全路推广较快,到1984年下半年,全国所有的编组站和90%的列检所都已安装了这种测温器。先进的测温手段使4万多检车工人甩掉了长期以来用手摸测车辆轴温的落后作业方法。从1978年~1983年的六年时间里,红外线测温技术已为国家节约资金达8600多万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温探测 重点推广项目 作业方法 所都 测温技术 燃轴 红外测温 仪器探测 测温原理 事故隐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乳胶室探测器的研制
18
作者 胡一鸣 常进 +8 位作者 宫一忠 张仁健 王楠森 唐和森 Torii S. Nishimura J. Kobayashi T. Shimizu Y. Makino F.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33-242,共10页
"实践八号"乳胶室探测器是我国首次用于空间观测高能电子及伽玛射线的乳胶室探测器.介绍"实践八号"乳胶室探测器的设计原理、数据分析方法、设计过程和初步观测结果等."实践八号"乳胶室探测器空间观测时... "实践八号"乳胶室探测器是我国首次用于空间观测高能电子及伽玛射线的乳胶室探测器.介绍"实践八号"乳胶室探测器的设计原理、数据分析方法、设计过程和初步观测结果等."实践八号"乳胶室探测器空间观测时间为15天,可探测的粒子能量范围为100 GeV~5 Te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仪器 探测 仪器 诸多方面 暗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暗物质粒子探测器触发逻辑测试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被引量:5
19
作者 张磊 郭建华 张永强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22-533,共12页
作为暗物质粒子探测器(DAMPE,Dark Matter Particle Explorer)的一部分,触发系统主要用于判选所需探测的目标粒子(高能电子和伽玛射线)事例,剔除非目标粒子事例.触发系统由触发探测器和触发判选逻辑电路组成.介绍了触发地检测试系统和... 作为暗物质粒子探测器(DAMPE,Dark Matter Particle Explorer)的一部分,触发系统主要用于判选所需探测的目标粒子(高能电子和伽玛射线)事例,剔除非目标粒子事例.触发系统由触发探测器和触发判选逻辑电路组成.介绍了触发地检测试系统和宇宙线触发系统的设计和功能实现.触发地检系统实现了对触发判选逻辑电路的电子学验证;另外,配合宇宙线触发系统对部分触发逻辑和触发效率进行了测试.主要介绍了触发系统的测试方法和一些初步测试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仪器:探测 暗物质 方法:实验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面积硅微条探测器在轨数据压缩算法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永强 郭建华 +1 位作者 韦家驹 张岩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36-48,共13页
硅微条探测器具有位置分辨高、响应快、低噪声、低功耗等优点,广泛应用在各大加速器试验中,测量粒子径迹.新世纪以来,逐渐应用于空间探测领域.计划中的"悟空"2号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的硅微条探测器将至数十万计,将产生海量的... 硅微条探测器具有位置分辨高、响应快、低噪声、低功耗等优点,广泛应用在各大加速器试验中,测量粒子径迹.新世纪以来,逐渐应用于空间探测领域.计划中的"悟空"2号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的硅微条探测器将至数十万计,将产生海量的原始数据.如何实现探测器快速实时的数据压缩,是其需要解决的一大难题.立足于面向空间应用的硅微条探测器在轨实时压缩算法,算法采用FPGA (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搭建流水线结构的方式实现,在提高系统集成度、节省逻辑资源的同时,批量数据处理时最高可将数据压缩率提升至38.4 M通道/s.算法结构具有通用性,设计思想和方案将为"悟空"2号的径迹探测器的研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仪器:探测 暗物质 计算方法:数据压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