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钢级管线环焊缝强度匹配的仪器化压痕法测试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孙永辉 尤景泽 +4 位作者 刘凯 柳旺 周天宇 翟建明 王汉奎 《压力容器》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6-32,共7页
为获得在役管线环焊缝强度及与母材的强度匹配情况,选用仪器化压痕法对高钢级管线环焊缝的强度及匹配情况进行检测。为验证仪器化压痕法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对经过压痕检测的环焊缝取常规拉伸试样进行检测并对比结果。两种强度测试方法的... 为获得在役管线环焊缝强度及与母材的强度匹配情况,选用仪器化压痕法对高钢级管线环焊缝的强度及匹配情况进行检测。为验证仪器化压痕法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对经过压痕检测的环焊缝取常规拉伸试样进行检测并对比结果。两种强度测试方法的结果对比表明,压痕测试的屈服强度比拉伸测试结果高约6%、抗拉强度比拉伸测试高约16%。利用阵列硬度对焊缝及母材的硬度分布进行表征,发现焊缝内硬度分层分布、近外壁区域硬度较高,母材硬度相对均匀。仪器化压痕测试的材料为近外壁的高硬度区,拉伸测试的材料为管道壁厚的平均结果,材料性能的沿厚度方向的分布特征是压痕法测得结果偏高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线钢环焊缝 强度匹配 仪器化压痕 屈服强度 抗拉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仪器化压痕法测量焊接残余应力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向宏霄 马恒 +2 位作者 吴益文 邓小伟 余征跃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37-140,共4页
残余应力的测量方法有破坏性、半破坏性和非破坏性方法。这些方法具有各自的特点,破坏性方法往往不能满足在役对象焊接残余应力的测量,而非破坏性方法测量精度较低。基于应力状态下压痕载荷和压入深度之间的关系,使用仪器化压痕方法测... 残余应力的测量方法有破坏性、半破坏性和非破坏性方法。这些方法具有各自的特点,破坏性方法往往不能满足在役对象焊接残余应力的测量,而非破坏性方法测量精度较低。基于应力状态下压痕载荷和压入深度之间的关系,使用仪器化压痕方法测量得到金属材料焊接部位的残余应力,并提出通过四点弯曲单向应力标准装置进行验证。同时对S450钢平板的焊接残余应力进行了测量,并将测量结果与盲孔法和切割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仪器化压痕法测量准确可靠,能够有效用于焊接残余应力的快速无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焊接残余应力 仪器化压痕 单向应力标准装置 快速无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仪器化压痕法的机械结合面力学性能研究
3
作者 张琳琳 李晓阳 +1 位作者 黄惠茹 王翔宇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30-137,129,共9页
针对平面机械结合面,通过试验研究了不同表面粗糙度的结合面试件在循环压缩载荷作用下的力学行为,并基于仪器化压痕法(Instrumented Indentertion Test,IIT)通过剥层方式测试了压痕深度和塑性变形功沿着结合面层深的分布规律,探讨了结... 针对平面机械结合面,通过试验研究了不同表面粗糙度的结合面试件在循环压缩载荷作用下的力学行为,并基于仪器化压痕法(Instrumented Indentertion Test,IIT)通过剥层方式测试了压痕深度和塑性变形功沿着结合面层深的分布规律,探讨了结合面模型的应力-应变关系及其在循环压缩载荷作用下的接触机理。与连续体对比,结合面的存在使得试样的应力-应变关系呈非线性。采用仪器化压痕法检测出结合面表层下方发生了塑性变形及塑性累积,形成塑性区和不均匀应力区。在循环载荷工况下,塑性变形增大,并引起不均匀应力区增大,且结合面表面的粗糙度值越大,压应力和塑性变形的增量越大。揭示了结合面的非线性特性和塑性变形机理,为结合面刚度理论研究奠定了试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合面 表面粗糙度 仪器化压痕技术 深度 塑性变形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验参数对高分子树脂纳米压痕硬度测试结果的影响
4
作者 杨化浩 者东梅 +2 位作者 朱天戈 武鹏 罗莎 《中国塑料》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85-90,共6页
研究了测试过程中的最大加载力、加卸载时间和保载时间对高分子材料压痕硬度测试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测试过程中的最大加载力和加卸载时间对均质高分子树脂纳米压痕硬度的测试结果影响较小,保载时间显著影响测试结果,保载时间越长,纳... 研究了测试过程中的最大加载力、加卸载时间和保载时间对高分子材料压痕硬度测试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测试过程中的最大加载力和加卸载时间对均质高分子树脂纳米压痕硬度的测试结果影响较小,保载时间显著影响测试结果,保载时间越长,纳米压痕硬度测试结果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 仪器化压痕 实验参数 高分子树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地板的球形压入载荷效应 被引量:1
5
作者 闫薇 安然 朱一辛 《竹子研究汇刊》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9-32,共4页
应用仪器化压痕方法对炭化侧拼竹地板的球形压入载荷持续效应和载荷历程效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对于球形压入载荷持续效应,载荷越大,压痕深度越大,且压痕深度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与间歇式载荷历程效应相比,连续式载荷历程效应产生较... 应用仪器化压痕方法对炭化侧拼竹地板的球形压入载荷持续效应和载荷历程效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对于球形压入载荷持续效应,载荷越大,压痕深度越大,且压痕深度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与间歇式载荷历程效应相比,连续式载荷历程效应产生较大的压痕深度;间歇式球形压入载荷历程使竹材产生了变形钝化,与载荷持续效应相比,在相同的载荷保持时间内压痕深度减小,而连续式加载历程此特征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地板 仪器化压痕 载荷持续效应 载荷历程效应 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用SM490结构钢焊接接头组织及力学性能的研究
6
作者 范优铭 袁雷敏 季荣华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3期134-136,140,共4页
采用金相试验和仪器化压痕试验对建筑用SM490结构钢焊接接头进行了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分析,重点研究了压痕试验中应变速率对母材、热影响区和焊缝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SM490结构钢焊接接头局部微区的微观组织差异明显,与母材相比... 采用金相试验和仪器化压痕试验对建筑用SM490结构钢焊接接头进行了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分析,重点研究了压痕试验中应变速率对母材、热影响区和焊缝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SM490结构钢焊接接头局部微区的微观组织差异明显,与母材相比热影响区的晶粒尺寸明显减小,焊缝组织除铁素体和珠光体外还有魏氏体和针状铁素体。仪器化压痕获取的压入曲线可以有效地反映接头局部微区性能失配的问题,应变速率对母材、焊缝和热影响区的屈服强度有明显的影响,压痕试验的应变速率越大,屈服强度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变速率敏感性 仪器化压痕试验 建筑用结构钢 焊接接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调TP2M铜管焊接组织对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
7
作者 杨芝明 刘畅 +1 位作者 张行 倪雪辉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3期150-153,158,共5页
针对具有焊接结构的管路件的性能薄弱问题,通过对TP2M紫铜进行金相观测、仪器化压痕试验和力学性能测试,研究了微观组织对铜管管路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晶粒尺寸增大,管路弹性模量、屈服强度均呈线性下降趋势;在Hall-Petch理论关系... 针对具有焊接结构的管路件的性能薄弱问题,通过对TP2M紫铜进行金相观测、仪器化压痕试验和力学性能测试,研究了微观组织对铜管管路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晶粒尺寸增大,管路弹性模量、屈服强度均呈线性下降趋势;在Hall-Petch理论关系中没有考虑晶体的缺陷问题,其屈服强度计算结果比真实值更大些,而基于仪器化压痕的连续刚度测量技术(CSM, continuous stiffness measurement technology)的屈服强度等计算结果更接近实值;随晶粒尺寸增大,不同管径管路的最大工作压力均有下降,通过修正福尔贝公式计算得到的最大工作压力值和试验值吻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铜管 仪器化压痕试验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